《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 第9部分:运行维护》_第1页
《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 第9部分:运行维护》_第2页
《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 第9部分:运行维护》_第3页
《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 第9部分:运行维护》_第4页
《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 第9部分:运行维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

S

X

X.

X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X

X

CCSXX

T/CECXXXX-2018

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

第9部分:运行维护

Electricalheatingsystemtechnicalspecification

part9:operationandmaintenance

(征求意见稿)

201X-XX-XX发布201X-XX-XX实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1

I

电供暖系统技术规范第9部分:运行维护

1范围

本标准规范了电供暖系统的运行条件、运行操作,以及电供暖设备、监控系统等设施维

护要求,也规范了采暖系统运行维护、启停机、检验与维修的等方面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供暖系统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272-2008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

GB4706.1-2005家用或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

GB/T19065-2011电加热锅炉系统经济运行

GB/T19409-2003《水源热泵机组》

GB/T31512-2015《水源热泵系统经济运行》

GB50041-2008锅炉房设计规范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通用用电设备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74《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66-2009《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JG/T236-2008电采暖散热器

JG/T299-2010供冷供热蓄能设备技术条件

JB/T10393电加热锅炉技术条件

CJJ55供热术语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电供暖系统electricalheatingsystem

电供暖是将清洁的电能转换为热能的一种优质舒适环保的供暖方式。

3.2

空气源热泵系统airsourceheatpumpsystem

以电力驱动热力压缩循环,将周围环境空气的低位热源转化为高位热源的供热系统。

3.3

水源热泵系统water-sourceheatpumpsystems

2

水源热泵机组及与之相配套的水系统(包括水泵、冷却塔等)和风系统所组成的总体。

3.4

地源热泵系统groud-sourceheatpumpsystems

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地热能交换系统、建筑物内

系统组成的供热空调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

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3.5

电采暖散热器electricheatingradiator

电采暖散热器是一种以电为能源,将电能直接转化成热能,并通过温度控制器实现对散

热器供热控制的采暖散热设备,散热器固定安装在建筑物内。

3.6

电加热锅炉系统electricboilersystem

由电加热锅炉及水泵、蓄热装置、调控装置等相关设备、设施组成的自锅炉房受电开关

至供热干管阀门之间的体系。按组成不同分为直供式系统和蓄热式系统。

3.6.1

直供式电加热锅炉系统instantsupplyelectricboilersystem

在电加热锅炉外部或内部均不设蓄热装置,仅能由锅炉对用热单位或用热设备直接施行

供热的电加热锅炉系统。

36.2

蓄热式电加热锅炉系统heataccumulationelectricboilersystem

在电加热锅炉外部或内部设有蓄热装置,能将锅炉所产生的热量加以储存并适时供给用

热单位或用热设备的电加热锅炉系统。蓄热量达到或超过一个设计日热负荷的系统为全量蓄

热式系统;蓄热量不足一个设计日热负荷的系统为分量蓄热式系统

3.6.3

电加热锅炉系统运行模式electricboilersystemoperatingmodel。

电加热锅炉系统根据用热单位或用热设备实际用热需求所施行的系统工艺流程。

3.6.4

电加热锅炉系统经济运行economicaloperationforelectricboilersystem

在保证安全可靠和满足用热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技术进步,优化系统性能,

施行合理运行模式,使电加热锅炉系统处于高效、节能的工作状态

3.7

碳晶电采暖系统carboncrystalheatingsystem

以碳晶电暖为主要部件,结合温控器、专用配件组成的一种低温辐射采暖系统。

3.8

电热膜electrothermalfilm

3

通电后能够发热的一种薄膜,是由电绝缘材料与封装其内的发热电阻材料组成的平面型

发热元件。

3.9

相变蓄热系统phasechangethermalenergystoragesystem

将电能转换为相变蓄热介质的热能进行储存,在需要的时候利用储存的热能对外供热的

系统。

3.10

固体蓄热系统solidthermalenergystoragesystem

将电能转换为固体蓄热介质的热能进行储存,在需要的时候利用储存的热能对外供热的

系统。

3.11

熔盐蓄热系统moltensaltthermalenergystoragesystem

将电能转换为熔融态盐类蓄热介质的热能进行储存,在需要的时候利用储存的热能对外

供热的系统。

3.12

水蓄热系统waterstorageheatingsystem

将电能转换为高温水蓄热介质的热能进行储存,在需要的时候利用储存的热能对外供热

的系统。

4运行条件

4.1热泵型供暖系统

4.1.1空气源热泵室外机的设置应确保进风与排风通畅,在排出空气与吸入空气之间不发生

明显的气流短路。

4.1.2空气源热泵机组工作环境应持续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需求。

4.1.3空气源热泵机组形式可优先考虑以下原则:

(1)适用于严寒及寒冷地区低温、防冻等工况运行;

(2)适用于部分负荷供暖工况运行。

4.1.4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连续供暖时热源宜选用热水机组。

4.1.5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室内末端宜先采用低温辐射形式。

4.1.6水源热泵机组的冷(热)源的运行温度应在产品说明书中明确规定的温度范围内,且

应接近水源热泵机组变工况运行的高效范围,应避免超出GB/T19409规定的水源热泵机组

正常工作的运行温度范围。

4.1.7水源热泵机组应具备能量调节功能,且其蒸发器出口应设防冻保护装置。

4.1.8地源热泵供暖系统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各项技术数据应符合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系统连续运行应达到正常平稳;水泵的压力和水泵电机的电流不应出现大幅度波动。

4.1.9各种自动计量检测元件和执行机构的工作应正常,满足设备自动化系统对被测定参数

进行检测和控制的要求。

4.2电直热型供暖系统

4.2.1电采暖散热器应进行表面处理;漆膜的制备应符合GB/T1727的规定。

4

4.2.2碳晶电采暖系统运行前,各分项必须已经验收合格。

4.2.3碳晶电采暖系统现场应具备正常的供电条件,电压稳定符合标准。

4.2.4碳晶电暖的工作条件可优先考虑以下原则:

a)工作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

b)工作环境无易燃、易爆、腐蚀性气体和导电粉尘;

c)没有明显振动与冲击;

d)正面外表面不允许贴覆任何物品;

e)额定电压为220V,工作电压是额定电压的-10%~+10%之间。

4.2.5电热膜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工作直至建立稳定工作状态时,其表面温度不应超过80℃。

4.2.6电热膜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工作直至建立稳定工作状态时,其表面的最高温度与最低温

度之差不应超过7℃。

4.2.7电热膜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工作,其输入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偏差不应超过±10%。

4.3蓄热型电供暖系统

4.3.1对于蓄热式电加热锅炉系统,在日常运行中,应根据日热负荷变化的情况采取相适应

的运行模式,首先要充分利用电网低谷时段的电力,进行单蓄热运行、供蓄热并甩运行,然

后在电网的平、峰时段进行单释热运行或释热直供共用运行,最后才考虑直供运行。

4.3.2电加热锅炉本体内部、外部检查,水泵设备检查、安全附件、仪表及自控设备检查应

符合GBT19065-2011中的规定。

4.3.3电热水锅炉上应有一个安全阀按较低的压力进行整定,工作压力应为安全阀直接连接

部件的工作压力。电热水锅炉投入运行数量和运行工况,应根据供热运行调节方案和供热系

统热力工况参数的变化进行调整。蒸汽锅炉投入运行数量应根据管网负荷情况确定。

4.3.4使用单位应根据用热需要、系统特点及电力供应状况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制

定合理的电加热锅炉系统运行模式,并制订相应的操作规程。

4.3.5在满足用热需要的前提下,宜降低蓄热或供热温度,以减少散热损失。

4.3.6在满足供热需要的前提下,宜降低系统的循环流量,以减少循环能耗。

5运行操作

5.1热泵型供暖系统

5.1.1热泵型供暖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单位应制定热泵型供暖工程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规章

制度,及日常运行的记录文件。

5.1.2空气源热泵供暖应用的气候区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在严寒地区使

用时,应进行经济分析。

5.1.3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若具备多种辅助热源时,应优先选用低品味清洁能源。

5.1.4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宜符合下列节能控制要求:(1)系统宜能根据室外气象参数、

供暖末端供热能力和室内需求负荷进行供水(或回水)温度设定值的自动在设定。(2)系

统宜能根据季节、昼夜、房间占用状态进行室内温度设定值得自动再设定。(3)系统和空

气源热泵机组均应能按使用时进行定时启停控制,宜对启停时间进行优化调整。(4)空气

源热泵宜采用智能的除霜控制策略,应能远程控制启停和设定温度。(5)风机盘管宜采用

电动水阀和风速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宜能通过联网群控管理。

5.1.5间歇运行的水源热泵机组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运行时间。

5.1.6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期间应进行系统运行状态参数监测;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宜进行地

温场监测;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应进行换热区水温监测,必要时增加水质监测。监测数据应

定期分析,以指导系统运行。

5.2电直热型供暖系统

5.2.1电直热型供暖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单位应制定电直热型供暖工程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

5

规章制度,及日常运行的记录文件。

5.2.2电采暖散热器在正常工作时,可接触部分的表面温度不应大于60℃,如果有格栅,

格栅温度不应大于80℃。

5.2.3碳晶电采暖系统运行中,温控开关附近不应有热源体,以免造成温度控制误差。

5.2.4碳晶电采暖系统运行中,禁止随意晃动、撞击温控开关,以免造成温控开关损坏。

5.2.5电热膜供暖系统温控器的使用应按照说明书进行。

5.3蓄热型电供暖系统

5.3.1蓄热型电供暖工程的管理和维护单位应制定蓄热型电供暖工程的运行管理与维护的

规章制度,及日常运行的记录文件。

5.3.2使用单位应根据用热需要、系统特点及电力供应状况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制

定合理的电加热锅炉系统运行模式,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

5.3.3对于蓄热式电加热锅炉采暖系统,在日常运行中,应根据日热负荷变化情况下采取相

适应的运行模式,首先要充分利用电网低谷时段的电力,进行单蓄热运行,共蓄热运行,然

后在电网的平、峰段进行单释热运行或释热直供运行,最后才考虑直供运行。

5.3.4电加热锅炉运行热效率应不低于95%。

5.3.5大修或改造,以及停运1年以上或连续运行6年以上的炉,运行前应进行水压试验。

5.3.6直供式电加热锅炉系统平均能源利用率宜不低于90%,蓄热式电加热锅炉系统平均

能源利用率

5.3.6固体蓄热材料及取热材料必须耐高温,在其相应的蓄热温度下性能不发生变化,无任

何污染,性能衰减率不应超过1%。

6设施维护

6.1热泵型供暖系统

6.1.1空气源热泵热水供热系统冬季不用时,应以防冻模式运行或在水系统中充注防冻液。

6.1.2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的主要设备应持续满足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

6.1.3对冷(热)源的水质要求如下:

(1)水源热泵机组冷(热)源水质一般要求见表2;

(2)若水源热泵机组使用现场的水质达不到表2的要求,则应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水质

不达标而导致的对机组换热性能的影响。

表2冷(热)源水质

倾向

项目基准值

腐蚀结垢

酸碱度

6.5~8.0OO

pH(25℃)

导电率μS/cm<800O

O

(25℃)

氯离子(Cl-)mg(Cl-)/L<200O

基准项

硫酸根离子

2-

2-mg(SO4)/L<200O

(SO4)

酸消耗量

mg(CaCO3)/L<100O

(PH=4.8)

全硬度mg(CaCO3)/L<200O

铁Femg(Fe)/L<1.0OO

参考项

硫离子S2-mg(S2-)/L检验不出O

6

++

铵离子NH4mg(NH4)/L<1.0O

氧化硅SiO2mg(SiO2)/L<50O

注:“O”表示腐蚀或结垢倾向的有关因素

6.1.5运行管理部门应制定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管理制度,规范地源热泵系统日常操作和维护

管理。

6.2电直热型供暖系统

6.2.1碳晶电采暖系统运行期间严禁用户私自拆卸温控开关。严禁用户私自改动线路。严禁

用户私自拆卸碳晶电暖设备。

6.2.3温控开关维护及检修应在专业人员及建设单位的配合下进行。温控开关软件故障检修

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6.3蓄热型电供暖系统

6.3.1运行人员应具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对承压电加热锅炉的运行人员还应取

得相应级别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运行操作应严格按操作规程和制造企业提供的产品使用

说明书的规定进行。

6.3.2对电加热锅炉系统内的设备、管道、阀门、仪表及保温结构等应进行经常性检查,确

保完好、严密,避免并及时消除跑、冒、滴、漏现象。

6.3.3季节性使用的锅炉运行前,应对锅炉和辅助设备进行检查。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在用

电加热锅炉系统的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的内容应符合《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

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承压电加热锅炉还应符合《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

6.3.4新装、改装、移装锅炉应进行热效率测试和热态满负荷48h试运行。

6.3.5电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设备等特种设备的安装、运行、维护、检测及鉴定,应符合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7检验与维修

规定电供暖系统运行时,各类采暖系统日常启停机、检验与维修等方面规定。长时间停运后

重启前常规检查要求,包括检查的关键项目和方法、检查时间要求等。

7.1热泵型供暖系统

7.1.1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运行出现异常时,应委托专业人员进行检修,并做好防冻措施。

7.1.2供暖季开始前,根据需要清洗空气源热泵机组空气侧换热器,检查机组的电源和电气

系统的接线是否牢固,电器元件是否动作异常,如有应及时维修和更换。

7.1.3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应定期检查防冻液的浓度在设计许可范围内。

7.1.4根据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故障情况,需要时清洗水路过滤器及系统补水。

7.1.5日常巡查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整体运行情况,巡查水泵、水路阀门是否正常,水管接头

是否渗漏,排气装置工作是否正常,开式水系统补水容器内液位是否正常。

7.1.6考虑到因水质影响而导致的结垢对机组换热系数的影响,当水源热泵机组换热器换热

温度差比刚清洗过后的机组或新机组的温差值高出1.0℃时,应对水源热泵机组的水系统进

行清洗。

7.1.7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期间,应定时记录系统以下运行数据;

(1)地源测供/回水温度、流量、压力降值;

(2)用户测供/回水温度、流量、压力降值;

(3)热泵机组和水泵功率。

7

7.1.8地源热泵系统应根据运行检测数据,累计制冷(热)量、设备累计耗功率、地源侧累

计换热量和地温场监测等基础数据,优化全年运行方案。

7.2电直热型供暖系统

7.2.1碳晶电采暖系统正常运行,温度稳定后,碳晶电暖表面温度最高不超过60℃,且表

面温差不超过5℃,并做好记录。

7.2.2电热膜供暖系统检验、调试及验收应做好记录、会签文件,立卷归档。

7.3蓄热型电供暖系统

7.3.1电锅炉辅助设备水处理设备应完好,调控应灵活;除污器应畅通,阀门开关应灵活;

设备就地事故开关应可靠。

7.3.2电加热锅炉停炉前应对锅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应记录所有缺陷。电加热锅炉热备

用停炉程序应根据负荷降低情况,减少给水量,保持汽包正常水位。

7.3.3应认真做好电加热锅炉系统的运行记录,并定期进行分析,运行记录表的格式内容。

参见附表1-2.

7.3.4自动调节装置运行维护应符合下列规定:锅炉自动调节装置投入运行前,应经系统整

定:

(1)每班对自动调节装置的检查不得少于1次;

(2)当自动调节装置故障造成锅炉运行参数失控时,应改为手动调节。

后附资料型附表1~4

8

附表1电加热蒸汽锅炉系统运行记录表

年月日星期号炉本日共运行小时

早班中班晚班

项目

蒸汽压力/Mpa

给水温度/℃

电加热电压/V

电加热电流/A

给水泵电流/A

锅炉水位记录

水位表冲洗

排污时间/S

安全装置校验

蓄热器充热压力/Mpa

蓄热器放热压力/Mpa

凝结水温度/℃

气表读数蒸汽产量t气表读数蒸汽产量t气表读数蒸汽产量t

水表读数用水量t水表读数用水量t水表读数用水量t

计量记录

电表读数用电量kW.h电表读数用电量kW.h电表读数用电量kW.h

凝结水量t凝结水量t凝结水量t

水质记录锅炉水质包括给水水质与锅水水质,其化验记录项目按GB/T1576有关规定据所采用的水处理方式确定

给水箱水位

运行人员

其他情况记录

9

附表2电加热热水锅炉系统运行记录表

年月日星期号炉本日共运行小时

早班中班晚班

项目

锅炉出水压力/Mpa

锅炉出水(回水)温度设定值/℃

锅炉进水温度/℃

锅炉出水温度/℃

电加热电压/V

电加热电流/A

补水泵电流/A

蓄热水泵电流/A

供热水泵电流/A

排污时间/S

安全装置校验

蓄热装置压力/Mpa

蓄热(体)温度/℃

释热供水温度/℃

蓄热装置水位

热水表读数热水量t热水表读数热水量t热水表读数热水量t

计量记录补水表读数补水量t补水表读数补水量t补水表读数补水量t

电表读数用电量kW.h电表读数用电量kW.h电表读数用电量kW.h

水质记录锅炉水质包括补水水质与锅水水质,其化验记录项目按GB/T1576有关规定据所采用的水处理方式确定

补水箱水位

运行人员

10

附表3电加热锅炉系统经济运行考核表

被考核单位考核日期年月日

额定蒸发量/(t/h)

锅炉型号、规格

或额定热功率/MW

有无蓄热装置蓄热装置水容积/m³

考核监测单位考核检测负责人(签字)

考核依据

基本要求与

运行管理考核

测试项目规定值测试结果

锅炉运行热效率/%

技术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