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源燃气发电性能测试规程》_第1页
《分布式电源燃气发电性能测试规程》_第2页
《分布式电源燃气发电性能测试规程》_第3页
《分布式电源燃气发电性能测试规程》_第4页
《分布式电源燃气发电性能测试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XXXX

FXXX

备案号:XXX—XXXXNB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NB/XXXX—XXXX

分布式电源燃气发电性能测试规程

Performancetestcodeforgas-fireddistributedpowerplant

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发布

II

分布式电源燃气发电性能测试规程

Performancetestcodeforgas-fireddistributedpowerplant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燃气分布式电源应开展的性能测试项目,规定了燃气分布式电源的能源综

合利用率、节能率及其动力装置微型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和余热利用设备余热锅炉、吸收

式制冷机主要性能参数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或改(扩)建的燃气分布式电源的性能验收,也适用于投运多年的燃

气分布式电源的常规性能测试。

本标准不适用于采用含可再生能源等非化石能源驱动的多能互补型分布式电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引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751.1分布式冷热电能源系统的节能率第1部分化石能源驱动系统

GB51131燃气冷热电联供工程技术规范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18603燃气计量系统技术要求

GB/T19022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GB/T2624.2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第2部分:孔板

DL/T5427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

DL/T1616火力发电机组性能考核试验导则

3术语及定义

3.1燃气分布式电源gas-fireddistributedpowerplant

含单套或多套以燃气为一次能源,布置在用户附近,发电并梯级利用余热制冷、供热,

同时直接向用户供应电能、热(冷)的能源系统的能源站,简称“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

源通常由动力设备、发电设备、余热利用设备和蓄能/调峰设备等模块组成。

3.2能源综合利用率energyutilizationrate

分布式电源输出的电量、热(冷)量之和与消耗燃气输入热量的百分比。

[GB51131-2016,术语2.0.2]

3.3节能率energysavingrate

供应相同的电量、热(冷)量,分布式电源与常规供能方式相比减少消耗能量的百分

比。

[GB51131-2016,术语2.0.3]

3.4微型燃气轮机microgasturbines

一种采用径流式叶轮机械以及回热循环,单机功率范围为25-500kW的小型热力发动

机。

3.5基准温度referencetemperature

进出分布式电源系统及设备热平衡边界的物质热量起算点温度。本规程规定基准温度

为25℃(298.15K)。

-3-

3.6一类性能测试performancetestofgroup1

在试验约定工况条件下,机组定负荷稳定运行,试验人员使用仪器、仪表现场连续测

量和采集一定数量的试验数据并以此进行相关性能参数计算的测试。

3..7二类性能测试performancetestofgroup2

在实际运行工况条件下,机组变负荷稳定运行,试验人员现场收集机组一定时间段内

的完整历史运行数据并以此进行相关性能参数计算的测试。

3.8测试单位testinstitution

具有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

3.9一类参数primarymeasurement

用于计算测试结果的参数。

3.10二类参数secondarymeasurement

不用于计算测试结果,仅用于表征机组、设备运行状态的参数。

4指导原则

4.1测试项目及完成时间

4.1.1新建分布式电源在完成试运后六个月内,应根据自身系统配置情况,对主要设备采用

一类性能测试完成如下项目的验收性能测试:

a)微型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发电效率;

b)余热锅炉烟气侧压侧压损、效率、出力;

c)脱硝效率;

d)吸收式热泵性能系数;

e)振动值;

f)污染物排放值;

g)噪声值。

4.1.2新建分布式电源在投产满一年后六个月内,对分布式电源整体采用二类性能测试完成

如下项目的验收性能测试:

a)年能源综合利用率;

b)节能率;

c)供冷、供热、过渡季典型月能源综合利用率。

4.1.3投运多年的分布式电源的常规性能测试,可根据生产需要参照4.1.1和4.1.2选择测试

项目和确定测试时间。

4.1.4本规程规定了4.1.1a)、b)、d)和4.1.2所列测试项目的测量和计算方法。本规程给出

的其他测试项目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应按表1所列标准执行。

表1部分测试项目测量和计算方法执行标准

测试项目执行标准

脱硝效率DL/T260

振动值GB/T6075

污染物排放值GB13223、DL/T414

噪声值DL/T799、GB12348

4.2测试边界

4.2.1一类性能测试项目测试边界

对4.1.1a)、b)、d)所列项目进行一类性能测试的边界见图1至图5。图1为典型的燃

气内燃机测试边界;图2为典型微型燃气轮机测试边界;图3为典型余热锅炉测试边界;图

4为典型蒸汽型溴化锂机组测试边界;图5为典型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测试边界。

-4-

空气电

测试边界

调压及前置模块内燃机消音器余热利用设备

燃气

散热排气

冷却水

换热器

图1典型的燃气内燃机测试边界

空气电

测试边界

调压及前置模块微型燃气轮机余热利用设备

燃气

散热

图2典型微型燃气轮机测试边

蒸汽/热水

给水泵

测试

边界

动力设备余热锅炉烟囱

散热

旁路烟道排污

图3典型余热锅炉测试边界

厂用电

测试边界

蒸汽

蒸汽型溴化冷冻水

锂冷水机组

凝结水冷冻水回水

图4典型蒸汽型溴化锂机组测试边界

-5-

厂用电

动力设备排气

热水

烟气热水型溴

烟囱

化锂冷水机组

回水

测试边界

冷冻水回水冷冻水

图5典型烟气热水型溴化锂机组测试边界

4.2.2二类性能测试项目测试边界

本规程为表述方便,根据能量输入源不同将蓄能/调峰设备分为蓄能/调峰设备1、蓄能/

调峰设备2两部分,实际工程中通常为同一组设备。蓄能/调峰设备1是利用分布式电源自

身产生的冷、热、电能进行存储或转化以完成负荷调峰功能的部分,蓄能/调峰设备2是利

用燃气或市电进行存储或转化以完成负荷调峰功能的部分。

对4.1.2所列项目进行二类性能测试的边界见图6,边界内设备包含动力设备、发电设

备、余热利用设备和蓄能/调峰设备1,蓄能/调峰设备2所产生的冷、热、电负荷在分布式

电源总供能统计时应予以扣除。

燃气空气补燃燃气排气

测试边界

发电设备动力设备余热利用设备

电蓄能/调峰设备1

蓄能/调峰设备2

市电

图6对4.1.2所列项目进行二类性能测试的边界示意图

4.3测试前应达成协议的内容

测试前应达成协议的内容如下:

a)测试目的、测试项目及评定性能指标的依据。

b)试验单位的职责。

c)测试项目的测试方法和计算方法。

d)测点的位置、数量、形式、尺寸。

e)测试用仪器及其技术参数和检定单位。

f)机组运行工况及测试期间的运行方式,包括辅助设备和控制系统的投入方式。

g)燃用的燃料特性及允许变化范围。

h)进行一类性能测试时,被测设备主要参数允许波动幅度;被测设备在测试前工况的

稳定时间和测量持续时间;重复性测试工况之间的允许偏差;将测试结果修正到保

证条件下的计算方法(新建分布式电源应在动力设备首次点火前确定)。

i)进行二类性能测试时,预备性测试方案及开展时间;数据采集的起止时间;从运行

数据中取用计算数据的技术原则和频率要求;测试期间测点数据采集异常的处理措

-6-

施。

j)燃气取样方式、次数及其进行相关分析的检测机构。

k)特殊工况及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案,测试数据取用原则。

l)测试原始数据的保存单位。

m)现场临时平台及辅助设施搭建及安全验收,现场安全作业要求。

n)其他在本规程内的未尽事宜。

4.4测试大纲及要求

测试大纲应用来指导分布式电源性能测试的技术准备、现场实施、数据处理和结果计

算,由测试单位提前根据设备合同、技术协议和机组设计文件编制,并经测试相关单位讨论

后共同确定。测试大纲应涵盖所有可能引起争议的条款,以寻求测试相关单位达成一致。内

容至少应包括:

a)测试目的及依据;

b)机组及主要设备概况;

c)测试项目及性能指标;

d)测试条件及要求;

e)测试工况;

f)主要测点布置、仪表仪器及测试方法;

g)数据处理原则;

h)组织机构及责任分工;

i)测试计划;

j)安全作业要求及应急措施。

4.5测试准备

测试前,应有如下准备和条件:

4.5.1测点设计及安装

对于新建分布式电源,测试所需的引压管、温度套管、流量计管段和临时测试仪表的电

气计量连接等应在设计阶段统一考虑;并在管道酸洗和(或)冲洗之后完成安装。

对于投运多年的分布式电源,应明确现场可用测点、需补装或更换的测点,在机组停运

期间完成安装。

4.5.2仪器、仪表检定及安装

测试用所有仪器、仪表均应由资质的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并出具合格报告。性能测试前,

测试人员应对仪器、仪表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对现场汽水管路上测试用温度套管、引压管

接头和风烟、燃气管路上测试用取样孔、取样接头等进行检查,确保仪表能正常安装并准确

测量。

4.5.3设备检查及调整

测试前,测试相关各方应共同检查并熟悉所测机组或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确认不存在缺

陷并调整至最佳运行状态。如机组或设备存在缺陷,应予以消除;无法消除的,测试相关各

方应评估是否满足试验条件并分析缺陷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协商提出解决方案或放弃本次测

试。

计划检修在4.1.2所列测试项目进行测试前完成是必要的。

4.5.4系统隔离

系统的隔离效果直接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度,在对余热锅炉效率、出力测试前,应尽

可能隔离外部泄漏。如测试各方对隔离的流量有疑问,则在测试前做好测量这些流量的准备。

对4.1.2所列测试项目进行测试时,本规程对系统隔离不做要求。

4.5.5运行测点复核

-7-

对4.1.2所列测试项目进行测试前,应对所需运行数据的各运行监控仪器仪表进行检定,

并确保在检定合格期内并满足GB17167、GB/T19022的规定。同时,对各运行监控测点安

装的技术要求进行现场复核,必要时按照5.3、5.4、5.5、5.6、5.7的规定进行比对试验,运

行监控数据存在较大偏差的测点应予以重新安装。

4.6预备性测试

进行预备性测试的目的:

a)验证测试机组或设备是否满足测试要求;

b)检查仪器、仪表是否工作正常;

c)培训测试人员熟悉测试程序,掌握各参数测量方法;

d)验证测试程序和测试过程的正确性。

预备性测试中发现问题,正式测试前应予以解决。

4.1.1所列测试项目的预备性测试,测试要求与正式测试相同,如测试相关各方认为预

备性测试过程和条件满足要求,不存在任何异议,则预备性测试结果可作为正式测试结果。

完成4.5.5要求的运行测点校验且缺陷已消除时,可进行4.1.2所列测试项目的预备性

测试,测试时间为连续72小时,机组以用户实际需求变负荷运行。如测试相关各方认为预

备性测试过程和条件满足要求,不存在任何异议,则预备性测试的起始时间可作为正式测试

的起始时间,预备性测试数据可并入正式测试数据;如预备性测试出现测试各方无法协调的

问题,应予以消缺,起始时间必须另行计算。

4.7正式测试

4.7.1新建分布式电源验收性能测试的持续时间见表2。

表2验收性能测试的持续时间

测试项目持续时间

微型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效率4小时

余热锅炉烟气侧压侧压损、效率、出力4小时

吸收式制冷机效率4小时

年能源综合利用率1年(8760小时)

节能率1年(8760小时)

典型月能源综合利用率1月(720小时)

4.7.2投运多年的分布式电源,对微型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余热锅炉、吸收式制冷机等

主要设备进行常规一类性能测试的持续时间可适当调整,但不应小于2小时。

4.7.3对微型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余热锅炉、吸收式制冷机等主要设备进行一类性能测

试期间,测试设备的运行工况从测试开始直至测试结束应保持一致和稳定,不允许进行可能

干扰测试结果的任何操作。

4.7.4对年能源综合利用率、节能率或典型月能源利用率等项目进行二类性能测试期间,应

符合如下要求:

a)分布式电源应以直供用户实际冷、热、电负荷需求运行,调峰设备正常投运,不得

采用电阻负载、冷热对冲、对外排放等方式消纳冷、热、电负荷。

b)已投运的各套能源系统的设备配置不应发生变化,如有后续增设的动力、余热利用、

调峰等设备,测试期间不应投入运行。

c)直供用户的数量原则上不应发生变化。

d)调峰设备使用市电产生的调峰冷负荷或热负荷应予以单独计量并从总供冷量或总

供热量中扣除。具有补燃功能的余热利用设备,其补燃燃气应单独计量并计入燃气

总耗量。

e)燃气、供电、供冷、供热总流量计量装置发生故障,应及时消缺。

-8-

f)应检测并记录测试周期内每个运行日的燃气组分、发热量数据,可以由燃气提供商

提供每个运行日的燃气分析报告,也可进行现场采样并外委检测。禁止采用现场在

线监控表计数据。

4.7.5测试期间,环保设备正常投入。

4.8测试记录

4.8.1对一类性能测试,测试记录应符合如下要求:

a)设备的运行状况与规定条件的任何偏离和测试期间的任何调整,均应做好记录,并

注明发生的时间和见证人。

b)测试数据均应记录于专用标准化表格中,测试完成后各方签字确认。表格内容至少

应包括测试单位、测试设备、测试项目、测试工况、测点编号、测量参数、测试起

止时间、测试仪器、测量数据、记录人、校核人、负责人等。

c)使用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测试数据记录的,输出的电子数据表格应包含4.8.1b)规定

的内容。

4.8.2对二类性能测试,测试记录应符合如下要求:

a)运行测点复核的对比试验记录按4.8.1的规定。

b)宜使用机组集中控制系统进行测量数据自动采集和存储。

c)测试期间机组及相关测点的运行情况应做好记录,记录内容至少应包括每套能源系

统启停时间、对外供电(冷、热)起止时间、机组非计划停运原因、相关测点数据

采集传输故障和恢复时间及原因等。

d)建立机组运行日的燃气组分、热值等台账。

5仪器及测试方法

5.1测量仪器总要求

一类性能测试中,对一类参数的测量应使用专用仪器进行,仪器应在检定合格期内,精

度等级及安装标准应满足5.2、5.3、5.4、5.5、5.6的规定,对二类参数的测量可采用运行表

计,运行表计精度等级及安装标准应满足GB17167、GB/T19022的规定。

二类性能测试中,对一类、二类参数的测量均可采用运行表计,运行表计精度等级及安

装标准应满足GB17167、GB/T19022的规定。

一类性能测试所用参数数据采样频率宜半分钟一次;二类性能测试所用参数数据采样频

率宜两分钟一次。

5.2温度测量

5.2.1可采用的温度测量装置

温度测量可采用热电偶、电阻温度计、热敏电阻等仪器。

a)热电偶可用于测量95℃以上的任何流体温度,95℃以下其电动势信号很小且容易受

到干扰,使得测量不准确。在95℃到760℃范围内,宜采用E型热电偶(镍铬-康铜);

在760℃到1350℃范围内宜采用K型热电偶(镍铬-镍铝)。

b)电阻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可以从任何低温到温度计制造商建议的最高温度,典型的电

阻温度计最高测量温度可超过649℃,其中四线型A级铂电阻温度计具有较高准确度。

c)热敏电阻由半导体材料制成,不同于电阻温度计,热敏电阻的电阻值随温度下降而

增加,因此特别适合低温测量,可用于任何149℃以下的温度测量。

内燃机缸套水、生活热水、冷冻水、机组排烟温度等低温流体宜采用四线型A级铂电

阻温度计或热敏电阻测量;内燃机排烟温度、微燃机排烟温度、蒸汽温度等高温流体宜采用

热电偶测量。其中,测量温度低于93.3℃时,仪表不确定度不应超过0.3℃;测量温度高于

93.3℃时,仪表不确定度不应超过0.6℃。

-9-

5.2.2水和蒸汽温度测量的技术要求

a)采用插入式温度套管,插入深度应达到1/3管道内径,安装在直管段并远离弯头、

阀门处。

b)每根管道宜安装两个互相靠近对的温度套管,以便用互相独立的双重测点来测量温

度。每根管道的温度宜取二者的算术平均值。

c)温度元件插入套管后宜采用弹簧拉紧,以保证元件顶部与套管底部紧密接触。暴露

在外的套管应予以保温。此措施对冷冻水温度测量的精度至关重要。

5.2.3空气和烟气温度测量的技术要求

a)在风烟管道安装测孔,测量截面应选在直管段并远离弯头、膨胀节、变径、挡板处。

b)截面积较大的管道应采用网格法测量。截面积较小的管道,同一截面内布设测点数

量不应少于2个。

c)做好温度元件与测孔内壁间空隙的密封。动力装置排烟温度、余热利用装置入口温

度等高温段温度测量,宜使用耐火材料密封,严禁使用棉布等易燃物密封。

5.3压力及压差测量

5.3.1可采用的压力及压差测量装置

压力及压差测量可采用单圈弹簧管压力表、U型管压力计、静重式压力计。所有这些仪

表都可以使用合适量程和准确度相当的变送器替代。

汽水系统和风烟系统的压力及压差测量均宜采用0.1级精度压力变送器。

5.3.2压力及压差测量的技术要求

a)取压孔应尽可能布置在远离任何干扰的直管段上,且与管道壁面垂直,内侧孔口边

缘不得倒角且无毛刺,靠近测量部位的壁面应该平滑。

b)应在变送器前的接入段配置一个隔离阀,可根据需要关闭和开启及进行放气。

c)变送器宜安装在无振动、无赃物且无较大环境温度变化的地方。

d)对余热锅炉烟气侧测量压降宜采用差压变送器,不宜采用两个独立的压力变送器。

同一测量截面至少应取4个取压孔,结果取算术平均。多个测点可采用支管连接到同一

个差压变送器。

e)水和蒸汽管道静压测量,应对取压点和变送器之间的高度进行修正。

f)在变送器和记录仪之间宜采用数字信号,如需通过模拟信号转换,其电缆应有接地

屏蔽,以释放来自附近电气设备的感应电流。模拟信号电缆的安装应尽可能远离其他电

气设备。

5.4流量测量

5.4.1流量测量装置

a)内燃机缸套水、生活热水、冷冻水、余热锅炉给水及蒸汽等工质流量宜采用孔板装

置测量。

b)燃气的流量可采用容积式流量计、涡流式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也可采用孔板等

流量计进行测量。燃气的流程测量的总不确定度不应大于0.8%。

c)本规程采用基于动力设备能量平衡进行计算确定动力设备的空气和排气流量,详见

6.1,不宜采用现场实际测量。

5.4.2水和蒸汽流量测量的技术要求

a)孔板装置应尽可能布置在远离任何干扰的直管段上,孔板装置的设计和布置应符合

GB/T2624.2的相关规定。

b)宜采用在孔板引压管上安装三通和隔离阀的方式预留差压测点。

5.4.5燃气流量测量装置的技术要求

a)各单元机组动力设备燃气进气量必须单独测量,测量装置应安装在单元机组动力设

-10-

备燃气进口的直管段上。

b)对于含尘量较高的燃气应注意其含尘量对流量测量所产生的误差,此时宜用正排量

容积式流量计测量流量。

5.5功率测量

5.5.1功率测量装置

用于分布式电源电能测量的仪器有有功功率表、有功电度表、无功功率表、无功电度表

和功率因数表。

有功功率可采用功率表或电度表进行测量,要求测量不确定度应小于或等于0.1%;无

功功率可采用无功功率表或无功电度表进行测量,要求测量不确定度应小于或等于0.5%;

功率因数可采用三相功率因数表进行测量,要求不确定度应小于或等于功率因数值的0.01。

5.5.2功率测量的技术要求

a)发电机功率、功率因数等参数在靠近发电机出口PT、CT端子上进行测量,要求PT、

CT测量精度为0.3级。

b)对于中线直接接地或四线制的三相发电机,机组功率应采用三功率表法测量;对于

中线通过电阻、电抗或变压器加电阻接地的三相发电机,机组功率可采用两功率表法测

量,宜采用三功率表法测量。任何情况下均可采用电度表取代功率表。

c)仪表引线的布置不应产生电感应或其他类似原因而影响表计读数。把从仪表接出的

各组导线编成辫子形状,其长度至少1m,可消除电感应影响。

5.6燃气取样

采样点应尽可能靠近测试边界,宜设在每台动力设备的燃气流量计量装置上游。宜采用

钢瓶进行采样,采样前应排空钢瓶内的空气。每次测试开始和结束时应分别采一组(至少由

2个样品组成)样品,每组样品中的一个样品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分析,其余样品保留

做复查备用。测试分析的燃气特性值应根据每次试验前后采集的样品特性的平均值予以确

定。

6基础数据处理

6.1基于动力设备能量平衡进行空气和排气流量计算方法

6.1.1概述

动力设备排气流量由动力设备能量平衡确定,即动力设备进口能量等于出口能量。

a)对于微型燃气轮机,动力设备进口能量为进入微型燃气轮机的燃气、空气、其他补

入物质(如蒸汽)含有的能量,出口能量为排出微型燃气轮机的排气能量、产生的电能

与热损失。

b)对于内燃机,动力设备进口能量为进入内燃机的燃气、空气、其他补入物质(如蒸

汽)、冷却水回水含有的能量,出口能量为排出内燃机的排气能量、产生的电能、冷却

水出水含有的能量与热损失。

上述各项能量,除了进入动力设备的空气能量和排出动力设备的排气能量外,其他每项

均可定量确定。其中,计算空气能量的唯一未知参数空气流量和计算排气能量的唯一未知参

数排气流量具有对应关系,即空气流量为排气流量计算的唯一未知参数。因此,求得空气流

量即可得知排气流量。

空气能量可分两部分考虑,一部分为参与燃料燃烧的空气所携带的能量,可根据定量确

定的燃气流量根据燃烧化学反应比例计算得到,另一部分为用于热量平衡的过量空气所携带

的能量。排气流量也可分两部分考虑,一部分为燃气燃烧生成的烟气加上其他补入物质所携

带的热量,另一部分为用于热量平衡的过量空气所携带的热量。对于燃气燃烧生产的烟气所

携带的热量可根据定量确定的燃气量按照燃烧化学反应计算得到,其他补入物质携带的热量

-11-

可根据定量确定的补入物质流量得到。过量空气为湿空气,其进出口焓值也可定量确定,因

此唯一未知参数过量空气流量可直接明确,空气流量和排气流量随之也可确定。

6.2蒸汽焓值

本规程蒸汽焓值的计算参考“国际水和水蒸汽性质学会工业用计算公式1997”。该方法

将水和水蒸汽分为5个区域,分布式电源中的蒸汽品质属于分区2单相过热蒸汽区。

6.3水焓值

计算水的焓值,首先应根据其压力和温度判断是否为饱和水,如果为饱和水,焓值计算

应参考“国际水和水蒸汽性质学会工业用计算公式1997”;如果为非饱和水,如冷冻水、生

活热水、冷却水等,焓值计算按照式(1)计算:

()

HwaterCPPwater、twatertwater..............................................1

式中:

——水焓值,单位为千焦每千克();

HwaterkJ/kg

——水的定压比热容,单位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

CPPwater、twaterkJ/kg·

——水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water

6.4气体焓值

排气和空气的焓值是其各组分焓值的质量加权的平均值。本规程计算各组分焓值的方程

和系数均参考《NASA计算单一成分热力性质的格伦系数》(NASA/TP-2002-211556)。

对某一给定的排气或空气组分,其焓值按照式(2)、(3)、(4)计算:

023450

HgasTK-A1/TKA2lnTKA3TKA4TK/2A5TK/3A6TK/4A7TK/5A8RfH/MW

..............................................(2)

TKtgas273.15..............................................(3)

00

HgasHgasTKHgas298.15K..............................................(4)

式中:

0——气体焓值(以℃为基准温度),单位为千焦每千克();

Hgas-273.15kJ/kg

——气体焓值(以℃为基准温度),单位为千焦每千克();

Hgas25kJ/kg

——温度,单位为开尔文();

TKK

——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gas

R——8.31451J/(mol.K);

0——生成热,单位为焦耳每摩尔();

fHJ/mol

MW——相对分子量;

Ax——系数,见附表。

气体混合物的焓值按照式(5)计算:

N

Hgas.mixturemFnHgas.n..............................................(5)

n1

式中:

——气体混合物的焓值(以为基准温度),单位为千焦每千克();

Hgas.mixture298.15KkJ/kg

——气体混合物的质量分数,单位为百分之();

mFn%

——第中组分的焓值(以为基准温度),单位为千焦每千克()。

Hgas.nn298.15KkJ/kg

6.5燃气平均热值

-12-

本节确定燃气平均热值的计算方法。本规程所用燃料热值均为低位热值,进行能源综合

利用率和节能率计算时采用的燃气平均热值按照式(6)计算:

N

QLHV.n

Qn1..............................................(6)

LHVN

式中:

——统计周期内的燃料平均热值,单位为千焦每千克();

QLHVkJ/kg

——某运行日燃气热值,单位为千焦每千克();

QLHV.nkJ/kg

N——统计周期内机组运行天数。

6.6总供能量

本节确定进行能源综合利用率和节能率计算时对机组冷、热总供能量的统计计算方法。

统计周期内,机组总供冷或供热量按式(7)、(8)计算:

N

..............................................(7)

QtotalQn

n1

QnG2.nCP.2.nt2.n、P2.nt2.nG1.nCP.1.nt1.n、P1.nt1.nt..............................(8)

式中:

——统计周期内总供冷或供热量,单位为千焦();

QtotalkJ

——统计周期内某运行日供冷或供热量,单位为千焦();

QnkJ

——统计周期内某运行日冷冻水或热水供水及回水平均质量流量,单位为千

G1.n、G2.n

克每秒(kg/s);

——统计周期内某运行日冷冻水或热水供水及回水平均定压比热容,单位

CP.1.n、CP.2.n

为千焦每千克摄氏度(kJ/kg·℃);

——统计周期内某运行日冷冻水或热水供水及回水平均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1.n、t2.n

(℃);

——统计周期内某运行日冷冻水或热水供水及回水平均压力,单位为摄千帕

P1.n、P2.n

(kPa)。

t——统计周期内某运行日分布式电源运行时间,单位为秒(s)。

7性能参数计算

7.1动力设备发电效率

微型燃气轮机或燃气内燃机的发电效率按照式(9)计算:

QE.engine

engine100%..............................................(9)

QF.engine

式中:

——动力设备发电效率;

engine

——动力设备单位时间输出的电量,单位为千瓦();

QE.enginekW

——动力设备单位时间燃气耗能量,单位为千瓦()。

QF.enginekW

7.2余热锅炉效率

余热锅炉效率按照式(10)计算:

QHW.hrsg-QFW.hrsg

hrsg100%..............................................(10)

QFG.hrsg

-13-

式中:

——余热锅炉效率;

hrsg

——余热锅炉单位时间蒸汽(热水)带出的热量,单位为千瓦();

QHW.hrsgkW

——余热锅炉单位时间给水带入的热量,单位为千瓦();

QFW.hrsgkW

——余热锅炉单位时间烟气输入的热量,单位为千瓦()。

QFG.hrsgkW

7.3余热锅炉烟气侧压损

余热锅炉烟气侧压损按照式(11)计算:

Phrsg.fgPhrsg.fg.static.inPhrsg.fg.static.outPhrsg.fg.dynamic.inPhrsg.fg.dynamic.out........................(12)

式中:

——余热锅炉烟气侧压损,单位为千帕();

Phrsg.fgkPa

——余热锅炉烟气侧入口静压,单位为千帕();

Phrsg.fg.static.inkPa

——余热锅炉烟气侧入口动压,单位为千帕();

Phrsg.fg.static.outkPa

——余热锅炉烟气侧出口静压,单位为千帕();

Phrsg.fg.daynamic.inkPa

——余热锅炉烟气侧出口静压,单位为千帕()。

Phrsg.fg.dynamic.outkPa

7.4吸收式热泵性能系数

吸收式热泵性能系数按照式(13)、(14)计算:

Q

COPC.ahp..............................................(13)

QFG.ahpQHW.ahpQE.ahp

或者

Q

COPH.ahp..............................................(14)

QFG.ahpQHW.ahpQE.ahp

式中:

COP——吸收式热泵性能系数;

——吸收式热泵单位时间输出的冷量,单位为千瓦();

QC.ahpkW

——吸收式热泵单位时间输出的热量,单位为千瓦();

QH.ahpkW

——吸收式热泵单位时间输入的烟气热量,单位为千瓦();

QFG.ahpkW

——吸收式热泵单位时间输入的蒸汽(热水)热量,单位为千瓦();

QHW.ahpkW

——吸收式热泵单位时间消耗的电量,单位为千瓦()。

QE.ahpkW

7.5能源综合利用率

分布式电源能源综合利用率按照式(15)计算:

QE.totalQC.totalQH.total..............................................(15)

cchp100%

QF.total

式中:

——分布式电源能源综合利用率;

cchp

——分布式电源统计周期内总供电量,单位为千焦();

QE.totalKJ

——分布式电源统计周期内总供冷量,单位为千焦();

QC.totalKJ

——分布式电源统计周期内总供热量,单位为千焦();

QH.totalKJ

——分布式电源统计周期内总耗能量,单位为千焦()。

QF.totalKJ

7.6节能率

-14-

分布式电源节能率按照式(16)计算:

EaEr

cchp100%..............................................(16)

Ea

式中:

——分布式电源节能率;

cchp

——分布式电源校准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

Eakgce

——分布式电源统计周期内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

Erkgce

8测试报告

8.1数据处理

测试数据和信息应采用计算机技术及时准确地处理,并通过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各种测试

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和统一性。

8.2报告内容

测试单位根据测试大纲开展完成所有约定测试项目后应及时编制测试报告。测试报告是

对所开展性能测试的全过程性总结,内容至少包括以下章节:项目概况、主要设备概况、测

试目的、测试内容、测点布置、测试仪器、测试方法、测试条件、测试结果、结论分析、附

件。

8.2.1项目概况

介绍项目的由来、项目开展的时间和分布式电源的建设概况、直供用户概况、机组运行

模式及主要设计指标。

8.2.2主要设备概况

包括动力设备、发电设备、余热利用设备、蓄能/调峰设备和环保设备的生产厂商、设

备型号和主要设计参数。

8.2.3测试目的

介绍性能测试应达到的目标和目的。

8.2.4测试内容

包括测试项目、测试参数、工况安排等。

8.2.5测试布置

包括测点清单和测点布置位置图。

8.2.6测试仪器

包括所用仪器的名称、数量、品牌、型号、量程、精度和校验时间等。

8.2.7测试条件

进行一类性能测试时,介绍被测设备运行、工况调整和主要参数波动情况,被测设备在

测试前工况的稳定时间和测量持续时间,测试期间的异常情况等。

进行二类性能测试时,介绍分布式电源在统计周期内供能情况及设备可靠性指标,测试

期间测点数据采集的异常情况等。

8.2.8测试结果

包括测试原始数据、计算公式、换算方法、修正方法及最终测试结果。

8.2.9结论分析

进行一类性能测试时,根据设备合同或设计文件规定的保证值判断设备性能参数是否合

格;进行二类性能测试时,根据GB/T33751.1规定的能源综合利用率和节能率的准入值判断

能耗水平是否合格。如所测性能参数不合格,报告需给出分析。

8.2.10附件

-15-

包括分布式电源系统流程图、测点布置图、原始数据表格、燃气检验报告、测试相关各

方会签单、主要仪器校验证书、修正曲线、运行画面等。

-1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典型以燃气内燃机为动力设备的分布能源电源一类性能测试测点安装布置图

-1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各单一成分格伦系数表C-4

A1A2A3A4A5A6A7A8△fH0MW

N222103.715-381.84618206.08273836-0.008530910.00001385-0.000000010.00000000710.8460860.00028.013400

O2-34255.6342484.70009701.119010960.00429389-0.00000068-0.00000000200.00000000-3391.4550.00031.998800

CO249436.5054-626.4116015.301725240.00250381-0.000000210.000000000.00000000-45281.985-393510.00044.009500

H2O-39479.6083575.57310200.931782650.00722271-0.000007340.000000000.00000000-33039.743-241826.00018.015280

Ar0.00000.00000002.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743.3750.00039.948000

SO2-53108.4214909.0311670-2.356891240.02204450-0.000025110.000000010.00000000-41137.5212-296810.00064.063800

CH=-176685.09982786.181020-12.025778500.03917619-0.000036190.000000020.00000000-23313.14-74600.00016.042460

C2H6-186204.41613406.191860-19.517050920.07565836-0.000082040.000000050.00000000-27029.3289-83851.54430.069040

C3H8-243314.43374656.270810-29.394660910.11889528-0.000137630.000000090.00000000-35403.3527-104680.00044.095620

iso-C4H10-383446.9337000.039640-44.400269000.17461835-0.000207820.000000130.00000000-50340.1889-134990.00058.122200

n-C4H10-317587.2546176.33182-38.915621200.15846543-0.000186010.000000120.00000000-45403.6339-125790.00058.122200

iso-C5H12-423190.3396497.18910-36.811269700.15324245-0.000154880.000000090.00000000-51554.1659-153700.00072.148780

n-C5H12-276889.46255834.2834700-36.175414800.15333397-0.000152840.000000080.00000000-46653.7525-146760.00072.148780

n-C6H14-581592.6710790.9772400-66.339470300.25237152-0.000290430.000000180.00000000-72715.4457166920.00086.175360

CO14890.45326-292.22859395.72452717-0.008176240.00001457-0.000000010.00000000-13031.31878-110535.19628.010100

H2S9543.80881-68.75175084.05492196-0.000301460.000003770.000000000.00000000-3278.45728-20600.00034.080880

H240783.2321-800.9186048.21470201-0.012697150.00001754-0.000000010.000000002682.4846650.0002.015880

He0.00000000.00000002.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745.3750.0004.002602

18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原始数据记录表

表B.1测试仪表设备记录表

序号仪表设备名称准确度量程数量安装位置检定(校验)日期备注

表B.2测试工况记录表

序号试验工况时间段备注

表B.3测试结果汇总表

测试时间:-

(一)内燃机发电机组

机组

序号测试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