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T 147.6-2013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6部分: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_第1页
HYT 147.6-2013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6部分: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_第2页
HYT 147.6-2013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6部分: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_第3页
HYT 147.6-2013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6部分: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_第4页
HYT 147.6-2013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6部分: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6部分: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Codeofpracticeformarinemonitoringtechnology—Part6:Marinehydrology,mete2013-04-25发布 I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一般规定 14水温监测 25海水盐度监测——温盐深剖面仪法 56海流监测 67海浪监测 8水位监测 9海洋气象要素监测——自动气象站法 2510海冰要素监测 附录A(规范性附录)记录表 表A.1工作记录表——温盐深剖面仪法 表A.2水温数据记录表 表A.3工作记录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法 表A.4海流剖面数据记录表 40表A.5工作记录表——点式声学海流计法 41表A.6海流数据记录表 42表A.7工作记录表——自容式电磁海流计法 表A.8工作记录表——坐底式声学测波仪法 表A.9海浪数据记录表 45表A.10工作记录表——水位计法 46表A.11水位数据记录表 47表A.12气象监测数据记录表 48表A.13海冰温度数据记录表 表A.14海冰单轴抗压强度数据记录表 表A.15浮冰块最大水平尺度数据记录表 表A.16浮冰漂流数据记录表 52表A.17固定冰数据记录表 表A.18海冰数据记录表 IHY/T147《海洋监测技术规程》分为七个部分:——第1部分:海水;——第2部分:沉积物;——第3部分:生物体;——第4部分:海洋大气;——第5部分:海洋生态;——第6部分: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第7部分:卫星遥感技术方法。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韩庚辰、张淑芳、马永安、姜文博、胡展铭、刘永青、赵骞、宋丽娜、陈元、沙伟、1海洋监测技术规程第6部分: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HY/T147的本部分规定了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监测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对每种监测手段的适用范围、技术要求、监测步骤和数据处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本部分适用于近岸、近海、远海和大洋海域的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要素的监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2763.2—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GB/T12763.3—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3部分:海洋气象观测GB/T14914—2006海滨观测规范GB/T24558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3一般规定3.1监测项目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监测项目包括以下内容:b)海洋气象:海面风、气压、海面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太阳辐射、海面有效能见度、云、天气现象;c)海冰:冰量、密集度、温度、单轴抗压强度、浮冰块最大水平尺度、浮冰漂流速度和方向、固定冰宽度和冰区边缘线;d)每次的具体监测要素,应根据监测任务要求而定。3.2注意事项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项目监测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a)监测前全面检查所用船只及仪器设备,确保工作正常;b)监测前测试仪器的电压,确保满足监测时段内的供电需求;c)监测前校准仪器内部时间;d)监测所用仪器设备应满足各要素监测技术要求,并在检定有效期内;e)多站位同要素同步监测时,宜采用相同类型的仪器;若选用不同类型的仪器,应对不同类型仪器分辨率及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对;f)每次测量前、后,仪器宜进行检定或用同准确度等级的其他仪器进行现场比对;g)监测数据应在每次测量完成后立即下载,存储并分析原始数据,若发现数据异常,宜立即补测;2h)利用监测船进行海上仪器投放和回收时,应在迎风舷作业;i)与海水、海冰直接接触的仪器设备回收后应立即用淡水冲洗干净,并定期做维护保养;j)仪器传感器应避免曝晒和碰撞。4水温监测4.1温盐深剖面仪法4.1.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近岸、近海、远海和大洋海域的定点水温剖面监测。4.1.2技术要求4.1.2.1监测要素监测要素为水温和深度。4.1.2.2单位与准确度单位与准确度要求如下:a)水温:单位为摄氏度(℃),准确度为±0.02℃;b)深度:单位为米(m),准确度应满足表1的规定。表1深度监测的准确度mm士24.1.2.3监测层次监测层次宜符合GB/T12763.2—2007中表2的规定,或根据监测任务的具体要求确定。4.1.2.4仪器设备温盐深剖面仪分为实时显示和自容式两类。4.1.3监测步骤监测前应作如下准备:b)仪器投放前应先测量现场水深,测量方法应符合GB/T12763.2—2007中4.8的规定;c)设置仪器采样模式,若按深度模式采样,采样层深间隔宜为0.1m;若按时间模式采样,采样时间间隔宜为0.1s;d)仪器电缆接口处应确保水密。34.1.3.2仪器投放仪器投放应符合以下要求:a)投放前打开仪器工作电源;b)下放时入水位置应避开机舱排污口或其他污染源;c)下放深度应根据现场测量的水深确定,避免仪器触底;d)将仪器吊放至海面以下,使传感器浸入水中感温至少3min;e)对于实时显示的仪器,下放前应记录传感器在水面时的深度(或压强值);对于自容式仪器,应根据采样间隔确认在水面记录至少三组数据后再开始下放;记录仪器下放的开始时间;f)下放速度应控制在1.0m/s,并在监测过程中保持稳定;若船只摇摆剧烈,应增大下放速度,但不宜超过1.5m/s:4.1.3.3仪器回收仪器回收应符合以下要求:a)监测完毕,宜以1m/s的速度回收仪器;b)仪器回收至接近水面时,应停留于水下至仪器旋转微弱或停止后提出水面,并记录结束时间;c)当海况恶劣时,应将仪器停留在近海面5m左右,观察船只摇晃规律,待船只处于平衡状态时迅速回收仪器;d)仪器回收至甲板后,应关闭工作电源。4.1.3.4工作记录监测期间填写工作记录表——温盐深剖面仪法(见表A.1)。4.1.4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应按如下方法处理:a)每次监测结束后,应将原始数据导出,转化为水温数据,并对原始数据和转化后数据进行备份,记录数据存储路径;b)取仪器下放时监测到的水温数据为正式测量值,仪器上升时获取的数据作为水温数据处理时的参考值;c)标准层的水温可通过标准层上下相邻监测数据进行内插求得;d)若发现下放时深度数据出现反方向变化,应将此类数据标记为异常数据,并剔除。4.1.5注意事项监测期间,每天至少应选择一个水温垂向变化均匀的水层,将温盐深剖面仪与颠倒温度计测得的水温(按GB/T12763.2—2007中附录B的规定)结果进行比较,若发现温盐深剖面仪的测量结果达不到所要求的准确度,应及时检查仪器,必要时更换传感器,并将比对和现场标定情况记入工作记录表(见表A.1)的备注中。4.2数字测温仪法4.2.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近岸、近海、远海和大洋海域的定点单层水温监测。44.2.2技术要求4.2.2.1监测要素监测要素为水温。4.2.2.2单位与准确度水温:单位为摄氏度(℃),准确度为±0.02℃。4.2.2.3监测层次监测层次宜符合GB/T12763.2—2007中表2的规定,或根据监测任务的具体要求确定。4.2.2.4仪器设备数字测温仪包括实时显示和自容式两类。4.2.3监测步骤4.2.3.1监测准备监测前应作如下准备:a)检查仪器与配件是否齐备,包括数字测温仪、绳索和配重;b)将仪器与绳索、配重连接,确保牢固;c)仪器投放前应确保电缆接口处水密。4.2.3.2监测实施监测实施应符合以下要求:a)监测船到达监测站位后,记录停船位置;b)仪器投放前应测量现场水深,测量方法应符合GB/T12763.2—2007中4.8的规定,计算对底层监测的投放深度,避免仪器触底;c)仪器下放时入水位置应避开机舱排污口或其他污染源;d)将仪器吊放至海面以下,使传感器浸入水中感温至少3min,然后下放至监测水深,稳定1min后开始测量。4.2.3.3工作记录监测期间填写水温数据记录表(见表A.2)。4.2.4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应按如下方法处理:a)若采用实时显示仪器测量,每次测量结束后,应直接填写水温数据记录表(见表A.2);b)若采用自容式仪器测量,每次测量时应记录时间、层次、水深,待监测完成后,应将原始数据导出,根据时间或水深数据确定对应的水温测量数据,填写水温数据记录表(见表A.2),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备份,记录数据存储路径。4.2.5注意事项使用仪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5a)监测期间,每天至少应选择一个水温垂向变化均匀的水层,将数字测温仪测得的水温与颠倒温度计的测量(按GB/T12763.2—2007中附录B的规定)结果进行比较,若发现数字测温仪的测量结果达不到所要求的准确度,应及时检查或更换仪器,并将比对和现场标定的详细情况记入水温数据记录表(见表A.2)的备注中;b)测量结束后,应取出电池保存,且每六个月至少进行一次通电检测。5海水盐度监测——温盐深剖面仪法5.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近岸、近海、远海和大洋海域的定点海水盐度剖面监测。5.2技术要求5.2.1监测要素监测要素为水温、电导率和深度。5.2.2单位与准确度单位与准确度要求如下:a)水温:单位为摄氏度(℃),准确度为±0.02℃;b)电导率:单位为毫西门子每厘米(mS/cm),准确度为±0.005mS/cm;c)深度:单位为米(m),准确度应满足表1的规定。5.2.3监测层次监测层次宜符合GB/T12763.2—2007中表2的规定,或根据监测任务的具体要求确定。5.3监测步骤5.3.1监测准备见4.1.3.1的规定。5.3.2仪器投放见4.1.3.2的规定。5.3.3仪器回收见4.1.3.3的规定。5.3.4工作记录监测期间填写工作记录表——温盐深剖面仪法(见表A.1)。5.4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应按如下方法处理:a)每次监测结束后,应将原始数据导出,转化为盐度数据,并对原始数据和转化后数据进行备份,记录数据存储路径;b)取仪器下放时所监测到的盐度数据为正式测量值,仪器上升时获取的数据作为盐度数据处理6时的参考值;c)标准层的盐度可通过标准层上下相邻监测数据进行内插求得;d)若发现下放时深度数据出现反方向变化,应将此类数据标记为异常数据,并剔除。5.5注意事项监测期间,每天至少应选择一个盐度垂向变化均匀的水层,将温盐深剖面仪与海水盐度计测得的海水盐度结果进行比较,若发现温盐深剖面仪的监测结果达不到所要求的准确度,应及时检查仪器,必要时更换传感器,并应将比对和现场标定情况记入工作记录表(见表A.1)的备注中。6海流监测6.1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法6.1.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近岸、近海、远海和大洋海域的定点海流剖面监测。6.1.2技术要求6.1.2.1监测要素监测要素为海流剖面的流速和流向。6.1.2.2单位与准确度单位与准确度要求如下:c)流速和流向准确度应符合GB/T12763.2—2007中表4的规定。6.1.2.3仪器设备应根据监测海域水深选择适宜频率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cousticDopplerCurrentProfiler,以下简称ADCP),仪器设备应符合GB/T24558中的有关规定,并宜配有压力传感器;若仪器安装在船或浮体上,仪器宜具有底跟踪功能。6.1.3监测步骤6.1.3.1监测准备监测前应作如下准备:b)仪器自检:运行自检程序,确保仪器功能和数据信息正常;c)仪器罗经校准:宜选择周围无电磁干扰的开阔空间进行;d)仪器采样设置:1)发射声波参数设置:探头朝向应根据投放方式设定朝上或朝下、剖面范围应大于监测站位水深、水层厚度宜为1m或根据监测任务要求设定、采样起始时间宜与预计仪器入水时间一致、采样间隔宜为5min以上或根据监测任务要求设定、计划投放时长应根据监测任务要求设定、测试信号(Ping)个数宜取50个、Ping间隔宜取1s、层数应由剖面范围除以水7层厚度给定、盲区由仪器技术指标中的盲区数据给定、第一层深度宜为盲区加上0.5倍水层厚度给定;2)环境参数设置:磁偏角、水温和盐度均宜与监测海域的背景值一致;3)仪器距海底深度或仪器入水深度设置:若仪器探头朝上,仪器距海底深度应为换能器表面至海底距离;若仪器探头朝下,仪器入水深度应为换能器表面至海面距离;4)工作模式设置:应根据监测任务要求设定自容或直读模式;5)保存采样设置文件。e)若采用自容模式监测,仪器存储容量与电池电量应满足监测期间的需求;f)安装架要求:1)应根据仪器的投放方式和尺寸规格设计;2)应选用不易被海水腐蚀的材质,若为金属材料应装配牺牲阳极,并避免被磁化;3)若采用坐底测流方式,仪器安装架宜选择具有防拖网功能和万向节的海床基。1)仪器电缆接口和仪器密封盖应确保水密;2)安装配件中的金属材料应选用不易被海水腐蚀的材质;3)仪器和安装架宜绝缘隔离;4)应确保仪器探头垂直向上或向下;5)若采用探头朝下测流方式,宜选用木船或非金属材料的浮体,仪器距船舷的距离宜大于0.5m;若条件不允许只能选用铁船时,应配备外接罗经,仪器距船舷的距离宜大于1m;6)若采用直读模式监测,应使用船载方式。h)绳索:2)若采用坐底无释放器测流方式,浮球绳长宜为2倍~3倍水深,坐底绳长要求如下:——水深小于20m,绳长宜为50m;——水深为20m~50m,绳长宜为100m;——水深为50m~200m,绳长宜为2倍~3倍水深;——水深大于200m,绳长宜为500m。3)若采用坐底有释放器测流方式,释放器浮体绳长宜为2倍~3倍水深;4)若采用潜标测流方式,浮球绳长根据监测水深和系留长度确定;5)若采用探头朝下测流方式,锚绳长宜为2倍~3倍水深。i)浮球:应配有闪灯,并确保闪灯电量满足监测期间的需求;6.1.3.2站位布设站位布设应符合以下要求:a)站位周围水域不宜有结构物;b)若采用坐底测流方式,站位宜布设在底床较为平坦、冲淤较小的水域。6.1.3.3仪器投放仪器投放应符合以下要求:a)宜选择三级或三级以下的海况、流速小于50cm/s的时间作业;b)仪器投放前宜用侧扫声纳或渔探仪对预定站位进行探测,确保仪器发射波束范围内无障碍物,若采用坐底测流方式,还应确保投放站位海床较平坦无异物;8c)监测定位要求:1)监测船到达预定站位后,应抛锚,待船停稳后记录停船时间、位置和水深;2)仪器安装在船舷监测时,监测期间若发现船只走锚,超过任务的定位准确度要求,监测船应移至原位,重新进行监测。d)当采用坐底测流方式时,若站位底质为淤泥质,宜用柱状采泥器采集站位泥样,若泥样厚度超过50cm,应调整站位位置;e)仪器投放可采用以下方式:1)坐底有释放器测流方式(见图1)缓慢投放仪器安装架,到达水底后应缓慢提起再快速下放,记录投放安装架时间和位置,并在表A.3的备注中记录投放绳索的倾斜方向、角度和水深;图1坐底有释放器测流方式示意图2)坐底无释放器测流方式(见图2)——确认仪器安装架、坐底绳、锚块、浮球绳和浮球均连接牢固;——浮球绳两侧宜配有转环;——缓慢投放仪器安装架,到达水底后应缓慢提起再快速下放,记录投放安装架时间和位置,并在表A.3的备注中记录投放绳索的倾斜方向、角度和水深;——船起锚,顺流依次下放锚块和浮球,记录投放锚块的时间和位置。图2坐底无释放器测流方式示意图3)潜标测流方式(见图3)——确认安装ADCP和信标的主浮球、浮球绳、辅助浮球、释放器、锚链和锚块连接牢固;——顺流依次将主浮球、浮球绳、辅助浮球、释放器投入水中,投放过程中应避免浮球绳和仪器——仪器设备和浮球绳顺流依次展开后,再依次投放锚链和锚块,记录投放锚块的时间和位置。9释放器图3潜标测流方式示意图4)探头朝下测流方式(见图4)——应根据水面海浪大小、船或浮体吃水深度、浮体底部形状等因素综合确定仪器入水深度,确保换能器在整个监测过程中保持在水面以下;——若ADCP安装在浮体上,应依次投放浮体和锚块,记录投放锚块的时间和位置。图4探头朝下测流方式示意图6.1.3.4仪器回收仪器回收应符合以下要求:a)宜在三级或三级以下的海况、流速小于50cm/s的时间作业;b)回收步骤:1)坐底有释放器测流方式:监测船到达仪器投放站位后,将释放器探头入水5m~10m发射释放指令信号,当释放器的浮体浮出水面后,回收浮体,在浮体绳和水面接近垂直的状态下用克令吊和绞缆机缓慢回收安装架;2)坐底无释放器测流方式:监测船到达仪器投放站位后,依次收起浮球、浮球绳、锚块和坐底绳,在坐底绳和水面接近垂直的状态下用克令吊和绞缆机缓慢回收安装架;3)潜标测流方式:监测船到达仪器投放站位后,将释放器探头人水5m~10m发射释放指令信号,监测船通过主浮球上的信标示踪信号追踪回收漂浮的仪器设备和绳索;4)探头朝下测流方式:——若ADCP安装在船上,监测任务完成后即刻回收仪器,不应在仪器安装状态下航行;——若ADCP安装在浮体上,首先用克令吊回收浮体,再用绞缆机缓慢回收锚块。c)回收期间宜有工作艇配合作业。6.1.3.5工作记录监测期间应填写工作记录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法(见表A.3)。6.1.4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应按如下方法处理:a)将原始数据从仪器中导出,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备份;b)通过姿态传感器heading(航向)、pitch(纵摇)和roll(横摇)数据,判断仪器工作期间的移位和倾斜情况,并在表A.3备注中记录;c)检查数据的完整性,若缺少单个测量值,可通过相邻时刻或相邻层的测量值线性插值补充,并记录为补值;若缺少连续测量值,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是否需要补测;d)根据仪器的回波强度、数据好样率、相邻时刻和相邻层的数据,标记并剔除异常数据;e)根据海流剖面数据记录表格式(见表A.4)整理数据,存为电子版数据文件。6.1.5注意事项使用仪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a)仪器安装时应注意不同金属材质间的电化学腐蚀;b)海上监测期间,应对监测船实时连续定位,并保存监测船航迹信息;c)回收仪器后应用淡水清洗,若仪器换能器表面有海洋生物附着,不应硬撬;d)若仪器超过一年不使用,应将电池舱内电池插头拔下;e)仪器投放和回收过程中所用绳索和起吊环的破断负荷宜为承载重量的7倍以上。6.2点式声学海流计法6.2.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近岸、近海、远海和大洋海域的定点单层海流监测。本方法为仲裁方法。6.2.2技术要求6.2.2.1监测要素监测要素为海流流速和流向。6.2.2.2单位与准确度单位与准确度要求如下:a)流速:单位为厘米每秒(cm/s),准确度为±3cm/s;6.2.2.3监测时长与频率海流连续监测的时长应不少于25h,至少每小时监测一次。6.2.2.4监测层次监测层次宜符合GB/T12763.2—2007中表2的规定,或根据监测任务的具体要求确定。6.2.2.5仪器设备点式声学海流计应配有压力传感器。6.2.3监测步骤监测前应作如下准备:b)仪器自检:运行自检程序,确保仪器功能和数据信息正常;c)仪器罗经校准:宜选择周围无电磁干扰的开阔空间进行;d)仪器采样设置:1)发射声波参数设置:探头朝向应根据投放方式设定朝上或朝下、采样起始时间宜与预计仪器入水时间一致、采样间隔宜为5min或根据监测任务要求设定、计划投放时长应根据监测任务要求设定、Ping个数宜取50个、Ping间隔宜取1s;2)环境参数设置:磁偏角、水温和盐度均宜与监测海域的背景值一致;3)仪器距海底深度或仪器入水深度设置:若仪器探头朝上,仪器距海底深度应为换能器表面至海底距离;若仪器探头朝下,仪器入水深度应为换能器表面至海面距离;4)工作模式设置:应根据监测任务要求设定自容或直读模式;5)保存采样设置文件。e)若采用自容模式监测,仪器存储容量与电池电量应满足监测期间的需求;f)安装架要求:见6.1.3.1中的f);g)仪器安装:见6.1.3.1中的g);h)绳索:2)表层至底层海流船载监测方式(见图5):锚绳长宜为2倍~3倍水深,绳索A长应根据监测水深确定,绳索B长宜为1m;3)表层至底层海流浮标监测方式(见图6):绳索长根据监测水深确定。i)浮标:1)浮标系统应包括浮标主体和锚系系统,宜有无线数据传输装置和风速风向传感器;2)浮标主体应包括航标灯、电源系统和定位跟踪装置;3)锚系系统采用弹性系留结构,连接锚块处应配有锚链和转环。j)浮球:应配有闪灯,并确保闪灯电量满足图5表层至底层海流船载监测方式示意图航标灯航标灯锚链图6表层至底层海流浮标监测方式示意图6.2.3.2站位布设站位布设应符合以下要求:a)站位周围水域不宜有结构物;b)若采用底层海流监测方式,站位宜布设在底床较为平坦的水域。6.2.3.3仪器投放仪器投放应符合以下要求:a)若采用表层海流监测方式,宜辅助监测风速和风向,监测方法应符合GB/T12763.3—2007中第8章的规定;b)若采用底层海流监测方式,宜选择三级或三级以下的海况、流速小于50cm/s的时间作业;并宜用侧扫声纳或渔探仪对预定站位进行探测,确保投放站位海床较平坦无异物;c)监测定位要求:1)确定监测站位后,监测船应抛锚,待船停稳后记录停船时间、位置和水深;2)仪器安装在船舷监测时,监测期间若发现船只走锚,超过任务的定位准确度要求,监测船应移至原位,重新进行监测。d)若采用底层海流监测方式,站位底质为淤泥质时,宜用柱状采泥器采集站位泥样,若泥样厚度超过50cm,应调整站位位置;e)仪器投放可采用以下方式:1)表层海流监测方式见6.1.3.3e)中4)的相关规定;2)底层海流监测方式见6.1.3.3e)中1)和2)的相关规定;3)表层至底层海流船载监测方式——承重绳索A的倾角应小于30°;——投放前应测量现场水深,根据水深将仪器缓慢投放至监测水层,避免仪器触底;——仪器投放至监测水层后,应稳定1min再开始监测;——可根据监测任务要求在绳索A处加挂多台仪器进行多层海流同步监测。4)表层至底层海流浮标监测方式(见图6)——确认浮标、绳索、仪器、释放器、锚链和锚块连接牢固;——将浮标吊入水中,依次下放绳索、仪器和释放器,确认仪器和绳索无缠绕后,下放锚链和锚块,记录锚块入水时间和位置。6.2.3.4仪器回收仪器回收应符合以下要求:a)仪器回收宜在三级或三级以下海况、流速小于50cm/s的时间作业;b)回收步骤:1)表层海流监测方式——仪器安装在船上时,监测任务完成后即回收仪器,不应在仪器安装状态下航行;——仪器安装在浮体上时,用克令吊回收浮体,再用绞缆机缓慢回收锚块。2)底层海流监测方式监测船到达投放站位后,将释放器探头人水5m~10m发射释放指令信号,当释放器的浮体浮出水面后,回收浮体,在浮体绳索和水面接近垂直的状态下用克令吊和绞缆机缓慢回收安装架。3)表层至底层海流船载监测方式监测任务完成后即回收仪器,不应在仪器安装状态下航行。4)表层至底层海流浮标监测方式监测船到达投放站位后,将释放器探头入水5m~10m发射释放指令信号,监测船回收漂浮的仪器设备和绳索。c)仪器回收过程宜有工作艇配合作业。6.2.3.5工作记录监测期间应填写工作记录表——点式声学海流计法(见表A.5)。6.2.4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应按如下方法处理:a)将原始数据从仪器中导出,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备份;b)通过姿态传感器heading(航向)、pitch(纵摇)和roll(横摇)数据,判断仪器工作期间的移位和倾斜情况,并在表A.5备注中记录;c)检查数据的完整性,若缺少单个测量值,可通过相邻时刻的测量值线性插值补充,并记录为补值;若缺少连续测量值,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是否需要补测;d)根据仪器的回波强度、数据好样率和相邻时刻的数据,标记并剔除异常数据;e)填写海流数据记录表(见表A.6)。6.2.5注意事项见6.1.5的规定。6.3自容式电磁海流计法6.3.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近岸和近海海域的定点单层海流监测。6.3.2技术要求6.3.2.1监测要素监测要素为海流流速和流向。6.3.2.2单位与准确度见6.1.2.2的规定。6.3.2.3监测层次监测层次宜符合GB/T12763.2—2007中表2的相关规定,或根据监测任务的具体要求确定。6.3.2.4监测时长与频率海流连续监测的时长应不少于25h,至少每小时监测一次。6.3.3监测步骤6.3.3.1监测准备监测前应作如下准备:a)仪器采样设置:采样开始时间宜与仪器入水时间一致,工作模式可选择连续模式或脉冲模式:1)连续模式:取样间隔宜为5s;2)脉冲模式:取样间隔宜为2s,取样个数宜为90个,采样间隔宜为10min。b)仪器安装:1)设置完成待仪器指示灯闪烁后,密封仪器;2)仪器下方应悬挂5kg配重,若投放绳索倾斜角度超过10°,应增加配重。c)在迎风舷固定绞车,确保仪器与绞车上的绳索连接牢固。6.3.3.2仪器投放仪器投放应符合以下要求:a)监测船到达预定站位后,应抛锚,待船停稳后记录停船时间、位置和水深;b)投放方式:1)单台仪器监测:——监测表层海流时,宜选择木船;若选择铁船,应将仪器投放至水面以下3m的水层;——监测表层以下海流时,应将仪器投放至监测水层;——监测底层海流时,应首先测量现场水深,计算对底层监测的投放深度,再将仪器投放至该——仪器至监测层稳定后开始监测,监测持续时间应不小于3min,记录监测开始与结束时间。2)多台仪器监测:——根据监测层水深连接多台仪器和配重,并记录不同监测层次的仪器编号;——在迎风舷依次投放配重和仪器。利用绞车将仪器缓慢提升并回收至甲板。6.3.3.4工作记录监测期间填写工作记录表——自容式电磁海流计法(见表A.7)。6.3.4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应按如下方法处理:a)将原始数据从仪器中导出,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备份;b)各层的流速流向值应取3min内的监测数据平均值。6.3.5注意事项使用仪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a)当用单台仪器连续测量多层海流时,不宜采用脉冲模式;b)监测时应避免绳索压入船底;c)监测期间若发现船只走锚,超过监测任务的定位准确度要求时,监测船应移至原位,重新监测;d)开启仪器舱时应注意防潮防水。7海浪监测7.1坐底式声学测波仪法7.1.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近岸和近海海域的海浪监测。7.1.2技术要求7.1.2.2单位与准确度单位与准确度要求如下:a)波高:单位为米(m),准确度为±10%;或1h、计划投放时长应根据监测任务要求设定、Ping个数宜取1024个、Ping间隔应不f)安装架要求见6.1.3.1中f)的相关规定;g)仪器安装见6.1.3.1中g)的相关规定;h)绳索:——水深小于20m,绳长宜为50m;——水深为20m~50m,绳长宜为100m;——水深大于50m,绳长宜为2倍~3倍水深。3)浮球绳和释放器内浮体绳长宜为2倍~3倍水深。a)宜选择三级或三级以下的海况、流速小于50cm/s的时间作业;b)仪器投放前应用侧扫声纳或渔探仪对预定站位进行探测,确保投放站位海床较平坦无异物,且仪器发射波束范围内无障碍物;c)确定监测站位后,监测船应抛锚,待船停稳后记录停船时间、位置和水深;d)若站位底质为淤泥质,宜用柱状采泥器采集站位泥样,若泥样厚度超过50cm,应调整站位位置;e)仪器投放可采用以下方式:1)坐底有释放器测波方式见6.1.3.3e)中的1);2)坐底无释放器测波方式见6.1.3.3e)中的2)。7.1.3.4仪器回收仪器回收应符合以下要求:a)宜选择三级或三级以下的海况、流速小于50cm/s的时间作业;b)回收步骤:1)坐底有释放器测波方式见6.1.3.4b)中的1);2)坐底无释放器测波方式见6.1.3.4b)中的2)。c)回收期间宜有工作艇配合作业。7.1.3.5工作记录监测期间应填写工作记录表——坐底式声学测波仪法(见表A.8)。7.1.4数据处理数据应按如下方法处理:a)将原始数据从仪器中导出,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备份;b)通过姿态传感器heading(航向)、pitch(纵摇)和roll(横摇)数据,判断仪器工作期间的移位和倾斜情况,并记录在表A.8的备注中;c)检查数据的完整性,若缺少单个测量值,可通过相邻时刻的测量值线性插值补充,并记录为补值;若缺少连续测量值,根据具体情况分析确定是否需要补测;d)根据仪器的回波强度、数据好样率和相邻时刻的数据,标记并剔除异常数据;e)填写海浪数据记录表(见表A.9)。7.1.5注意事项见6.1.5的规定。7.2波迹浮标法7.2.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近岸和近海海域的海浪监测。本方法为仲裁方法。7.2.2技术要求7.2.2.1监测要素监测要素为波高、波向和周期。7.2.2.2单位与准确度见7.1.2.2的规定。7.2.2.3采样时间间隔和采样时长采样时间间隔应不大于0.5s,连续记录的时长视海浪平均周期的大小而定,宜取17min~20min。仪器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a)设备组件:包括浮标体(含集b)存储容量:数据采集间隔为30min时,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应不少于一年的数据量;c)数据传输:仪器应具有实时数据无线传输的功能,海上传输距离应不小于20km;d)电量:数据采集间隔为30min时,电池电量应满足海上连续工作一年的供电需求;e)浮标体应具有GPS定位和移位报警功能。7.2.3监测步骤监测前应做如下准备:b)仪器安装:——在浮标体外橡胶圈上应安装防撞三角架;——发射天线安装于舱盖表面专用接口;——打开浮标体表面舱盖,检查内部连接正常后,开启设备电源,确认发射天线顶端闪灯连续闪烁3次;2)接收机:——接收天线应安装于室外开阔处,接收线缆与接收机应连接紧固;——连通接收机与计算机;——使用仪器自带软件进行数据的接收和显示,确认接收信号强度和实时回传数据正常。7.2.3.2站位布设站位布设应符合以下要求:a)站位所测海浪应能够反映监测海域海浪的主要特征;b)站位附近不宜有对海浪传播产生影响的障碍物,若不可避免的存在障碍物,应记录障碍物对海浪传播的影响情况;d)站位水深应大于8m。7.2.3.3仪器投放仪器投放应符合以下要求:c)连接浮标体和系留系统(见图7),锚系绳长宜为1.5倍~2倍水深,主锚宜用300kg以上的锚π图7波迹浮标布放方式示意图7.3.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近岸、近海、远海和大洋海域的海浪监测。7.3.2技术要求单位与准确度要求如下:a)波高:单位为米(m),准确度为±15%;c)周期:单位为秒(s),准确度为±0.5s。包括连续监测和定时监测,每次监测应连续采集至少5min的雷达回波数据,定时监测宜于每日的仪器设备应符合以下要求:a)仪器组件:包括X波段雷达辐射器、雷达监测主机、数据采集软件和数据分析软件,船舶监测b)采样间隔为30min时,监测主机的数据存储容量应大于30d采集的数据量;c)电源要求:1)220V交流电源;2)12V或24V直流电源。雷达监测海浪可依托船舶、海上平台或岸基站实施,雷达监测主机应安装于室内,雷达辐射器安装位置要求如下:a)船舶:应安装在甲板高处,且与监测海域的距离应大于2倍船长;b)海上平台:应安装在顶层甲板,高于底面2m以上,且周边无遮挡;c)岸基站:邻近海边的空旷高地,高于地面5m以上,且周边50m内无遮挡。7.3.3监测步骤监测前应作如下准备:a)在监测任务要求的海域内,按照7.3.2.5的要求选择设备安装位置,并应具备设备运行的电源b)检查仪器组件,确保齐备。7.3.3.2仪器安装仪器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a)雷达设备安装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b)雷达辐射器与雷达监测主机的安装应符合7.3.2.5的规定;c)雷达辐射器支架顶端应安装避雷针,并确保避雷针正确接地;d)雷达辐射器及外部各部件应稳固连接,线缆接口及机盖封闭处应水密;e)若在船舶上监测,应接入外部罗经信号及GPS信号;f)安装完成后,通电测试,确保工作正常。7.3.3.3监测实施监测实施应按如下步骤进行:a)雷达参数设置:设置辐射器距海面高度、发射模式、船艏向等参数;b)采样设置:设置工作时间、工作模式、采样区位置及大小、采样区水深、采样时间间隔和采样时长等参数;工作模式可采用自动连续监测或人工定时监测;c)存储设置:设置存储数据类型、存储路径等参数;d)设置完毕,启动设备开始监测,填写海浪数据记录表(见表A.9);e)监测完毕,导出并备份数据文件,关闭雷达系统。7.3.3.4仪器回收雷达设备若需拆卸,应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断电后依次拆卸数据线缆、雷达辐射器和主机,用软性材料包裹置于包装箱内保存或运输。7.3.4注意事项使用仪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a)雷达辐射器和电子设备应做防雷避雷处理;b)雷达工作期间,雷达辐射器周边5m范围内应避免人员接近;c)每月定期检查雷达辐射器固定情况,雷达各部件的连接及水密情况,雷达辐射器支架应做除锈保养;d)雷达系统开关机应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的要求及顺序操作。8水位监测8.1压力式水位计法8.1.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近岸和近海海域的水位监测。本方法为仲裁方法。8.1.2技术要求8.1.2.1监测要素监测要素为水位,辅助监测要素为现场气压。8.1.2.2单位与准确度水位单位为米(m),准确度分三级:一级为±0.01m,二级为±0.05m,三级为±0.10m。8.1.2.3采样时间间隔连续监测在30d以内时,采样间隔宜为5min;连续监测超过30d时,采样间隔宜为10min。8.1.3监测步骤监测前应作如下准备:a)资料:查找监测海域的底质、水深和用海状况等资料;b)仪器自检:运行自检程序,确保仪器功能和数据信息正常;c)仪器采样设置:工作模式应根据监测任务要求选择自容或直读方式、采样起始时间宜与仪器入水时间一致、测量模式应根据监测任务要求选择连续或脉冲模式、计划投放时间应根据监测任务要求设定、采样间隔见8.1.2.3的规定、取样个数宜取10个、取样间隔宜取1s,设置完成后保存设置文件;d)仪器的存储容量与电池电量应确保满足采样设置要求;e)安装架要求见6.1.3.1中f)的相关规定;f)仪器安装:1)确保仪器密封盖水密;2)安装配件中的金属材料应选用不易被海水腐蚀的材质;3)仪器和安装架宜绝缘隔离。2)浮球绳和释放器内浮体绳长宜为2倍~3倍水深。h)浮球:应配有闪灯,并确保闪灯电量满足监测期间的需求;站位布设应符合以下要求:a)站位点水深应满足仪器保持在水面以下时其布放位置低于理论深度基准面;b)站位宜布设在冲淤相对较小的水域;c)站位宜布设在过往船只或人为活动较少的水域。仪器投放应符合以下要求:a)监测船到达预计站位后,监测船宜抛锚,待船停稳后记录时间和位置;如不抛锚应开启GPS实b)若站位水深较浅,仪器投放前应测量现场水深,测量方法见GB/T12763.2—2007中4.8的相c)监测期间应测量海平面气压,测量方法见GB/T12763.3—2007中第10章的相关规定;d)仪器投放可采用以下方式:1)坐底有释放器方式见6.1.3.3e)中的1);2)坐底无释放器方式见6.1.3.3e)中的2)。e)使用直读方式投放时间超过一个月时,数据电缆应套有PVC管或不锈钢管防护,且套管应固定。8.1.3.4仪器回收仪器回收步骤见6.1.3.4b)中的1)和2)。8.1.3.5工作记录监测期间应填写工作记录表——水位计法(见表A.10)。8.1.4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应按如下方法处理:a)将原始数据从仪器中导出,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备份;b)根据现场气压值对水位数据进行订正;c)检查监测数据完整性,剔除异常数据,绘制水位曲线图,填写水位数据记录表(见表A.11)。8.1.5注意事项使用仪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a)仪器安装时应注意不同金属材质间的电化学腐蚀;b)监测期间应确保仪器在垂直方向上无变动;c)若仪器超过一年不使用,应将电池舱内电池插头拔下。8.2声学式水位计法8.2.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近岸和近海海域的水位监测。8.2.2技术要求8.2.2.1监测要素监测要素为水位。8.2.2.2单位与准确度见8.1.2.2的规定。8.2.2.3采样时间间隔见8.1.2.3的规定。8.2.2.4监测位置监测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a)选择临近水域的固定垂直海岸,如验潮井、码头和海洋平台等;b)监测站位点在最低潮时不应露出海床。温度传感温度传感器监测前应作如下准备:a)在监测任务要求的海域内,按照8.2.2.4的要求选择仪器安装位置;仪器安装应按以下步骤进行:a)首先在岸边或者码头安装水尺,确保水尺零点低潮时不露出,水尺的水准系统设置及测量见GB/T14914—2006中5.1.6、5.1.7的相关规定;b)仪器安装方式见图8,安装支架根据现场情况设计,可在附近的结构物上安装,也可架设在岸边或水中;仪器测量数据L为声学探头距水面高度,支架安装高度D与臂长R和水位变幅H有关,可参考表2设计;图8声学式水位计探头安装示意图表2声学式水位计支架安装尺寸参考表水位变幅(H)m支架高度(D)m臂长(R)mc)声学探头固定在支架水平臂的外端,保证发射波束垂直向下,数据电缆应绑扎固定,接口处确d)温度传感器应垂直安装于支架下方1m处的固定岸壁上,传感器外部应套有防辐射罩,数据电e)用数据线缆连接仪器传感器与监测主机,确保设备安装正常,线缆连接紧固;f)仪器通电检查,确保工作正常。8.2.3.3监测实施监测实施应按如下步骤进行:a)软件采集参数设置:仪器安装高度应为声学探头至水尺零点的距离D、数据存储路径、采样频率和通讯频率等;b)设置完毕后开始水位监测,并填写水位数据记录表(见表A.11)。8.2.3.4仪器回收监测完毕,断开仪器电源,拆卸水位计和水尺。8.2.4数据记录与处理监测数据应按如下方法记录与处理:a)将原始数据从仪器中导出,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备份;b)计算水位数据:H=D-L,并填写水位数据记录表(见表A.11);c)检查监测数据完整性,剔除异常数据,绘制水位曲线图。8.2.5注意事项使用仪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a)使用仪器过程中应确保声学探头在垂直方向上无变动;b)温度传感器应避免安装在温度死角、强磁场或热源附近。9海洋气象要素监测——自动气象站法9.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近岸、近海、远海和大洋海域的气象要素监测。9.2技术要求9.2.1监测要素监测要素为风速、风向、气压、海面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和太阳辐射,辅助监测要素为海面有效能见度、云和天气现象。9.2.2单位与准确度应符合GB/T12763.3—2007中8.2、9.2、10.2和11.2的相关规定。9.2.3监测方式采用定时监测、定点连续监测和走航连续监测。9.2.4监测频率仪器自动记录时间间隔取1min,或根据监测任务的具体要求确定,辅助监测要素的监测在每日的02时、08时、14时、20时进行。仪器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电系统、安装支架等,船舶上使用时应有自动风速风向校正和GPS辅助定位;b)存储容量:数据采集间隔为1min时,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应不少于90d的数据量;c)数据通讯:可进行网络远程数据下载及远程采样设置;d)系统供电:有可靠的太阳能供电装置和蓄电池,满足持续工作一年的供电需求;e)用于船舶监测时应有一套备用设备。9.2.6监测位置监测可依托陆地、船舶和海上平台实施,监测场地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a)陆地监测:仪器应安装在气流畅通、避免局部地形和障碍物影响、平坦开阔的岸边高地;b)船舶及海上平台监测:仪器应安装在周围无遮挡的高层甲板。9.3监测步骤监测前应做如下准备:a)检查设备供电系统,太阳能供电装置和蓄电池,确保正常工作;b)检查各传感器接口、线缆连接,c)设备应全面测试运行,监测结果应与其他具有相同监测要素功能的定标设备对比,误差在设备许可范围内方可使用。9.3.2仪器安装仪器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a)按照仪器技术手册安装仪器支架、各气象监测传感器、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组;b)安装时,仪器中轴应垂直,横臂应水平,各传感器的安装应符合GB/T12763.3—2007中的相关规定;在陆地和海上平台上安装时,风向标应对准正北,船舶上安装时风向标应对准船艏;c)仪器各传感器(雨量传感器除外)距地面高度应不小于1.5m;d)仪器各传感器的电缆应捆扎固定在支架上;e)安装支架顶端应安装避雷针,并确保避雷针正确接地;f)安装完毕后开机检测,确保可正常获取各传感器数据。9.3.3监测实施监测实施应符合以下要求:a)开启仪器电源,根据监测任务要求设置采样开始时间b)在船舶上监测时,应同步启动GPS进行实时定位,保存定位数据;c)监测期间应于每日的02时、08时、14时、20时做定时监测,定时监测时应辅助监测海面有效能见度、云和天气现象等要素,监测方法应符合GB/T12763.3—2007中5.3及7.2的规定;并填写气象监测数据记录表(见表A.12);d)陆地及海上平台监测期间应至少每30d下载监测数据并备份;e)船舶监测应于每个航次结束后下载监测数据并备份;f)监测期间应每日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工作正常。9.3.4仪器回收仪器回收应符合以下要求:a)监测完毕,下载全部监测数据并备份;b)关闭设备电源,依次拆卸电源、传感器、主机、支架等各部件,用湿布擦洗干净,待自然风干后装箱保存。9.4数据记录与处理监测数据处理见GB/T12763.3—2007中4.9的相关规定;仪器安装在船舶上获取的监测数据应与GPS定位记录按时间顺序合并整理。9.5注意事项使用仪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a)冬季结冰期间的监测任务应暂停雨量传感器的使用;b)线缆接口应确保水密。10海冰要素监测10.1数字测温仪法10.1.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近岸和近海海域的海冰温度监测。10.1.2技术要求10.1.2.1监测要素监测要素为海冰温度,辅测监测要素为现场气温。10.1.2.2单位与准确度单位为摄氏度(℃),准确度应符合GB/T12763.2—2007中表1的相关规定。10.1.2.3监测层次监测层次宜符合GB/T14914—2006中表11的规定。10.1.3监测步骤10.1.3.1监测准备监测前应作如下准备:a)检查仪器设备,包括数字测温仪、电缆,确保齐备;b)测试仪器电压,确保满足监测时段供电需求;c)将仪器与绳索、配重连接,确保牢固;d)若采用直读方式监测,应确保电缆接口处水密。10.1.3.2监测实施监测实施应按如下步骤进行:a)选取预定站位附近较厚(大于10cm)的单层平整海冰作为监测冰样;b)在冰样上钻孔至预定层深,将数字测温仪的感应端插入钻孔内,用冰屑封闭,避免与空气接触,感温3min~5min,显示温度数据平稳时读取数据;c)监测并记录此时的现场气温,现场气温的监测应符合GB/T12763.3—2007中第9章的规定;d)填写海冰温度数据记录表(见表A.13);e)监测完毕,用淡水将仪器清洗干净并擦干。10.1.4数据记录与处理监测现场需检查数据异常情况,若确认测量数据失真,应检查仪器找出原因,并补测。10.1.5注意事项使用仪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a)每次测量前,应将仪器与检定的标准温度计进行测量结果的比对,对仪器进行标定;b)测量结束后,应取出电池保存,且每六个月至少进行一次通电检测。10.2冰压机法10.2.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近岸和近海海域的海冰单轴抗压强度监测。10.2.2技术要求10.2.2.1监测要素监测要素为海冰单轴抗压强度,辅助监测要素为海冰盐度。10.2.2.2单位与准确度海冰单轴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准确度为±10%。10.2.3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a)仪器组件:包括液压泵、挤压装置、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数据处理终端和电控系统;b)辅助仪器设备:包括冰芯钻、冰锯、控温器、控温箱;c)冰样压缩机负荷最大压力应大于80kN。10.2.4监测步骤10.2.4.1监测准备监测前应作如下准备:a)检查辅助仪器设备,确保辅助仪器设备工作正常;b)模拟冰压机压冰工作过程,确保冰压机功能和数据信息正常。10.2.4.2冰坯采集冰坯采集应符合以下要求:a)采集的冰坯应能够反映监测海域的海冰抗压强度特征;b)冰坯采集时应选取厚度大于20cm的平整冰;c)冰坯割取后应底面朝上放置。10.2.4.3冰样加工冰坯应加工成水平方向冰样(其长轴平行自然冰表面)和垂直方向冰样(其长轴垂直自然冰表面),形状为直径70mm、长度175mm的圆柱体或70mm×70mm×175mm的长方体,准确度应为±1mm;加工完成后的实验冰样不应有裂纹或破损。10.2.4.4海冰单轴抗压强度测量海冰单轴抗压强度测量时应符合以下要求:a)实验开始前,根据设定的实验冰温,将实验冰样放入控温箱内恒温储存至少24h;b)每次测量前用砂纸细磨冰样两端,确保两个端面光滑平行,并保证两端面与冰样轴线垂直;c)测量时,环境温度与冰样温度宜保持一致;d)冰样应放置于仪器挤压装置的中间部位;e)在不同控温和加载速度下,水平和垂直方向应分别进行至少5次有效测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方向的单轴抗压强度;f)作业过程中,应待冰样融化后测量其盐度。10.2.4.5工作记录作业期间应填写海冰单轴抗压强度数据记录表(见表A.14)。10.2.5数据处理测量数据处理时应符合以下要求:a)使用仪器自带软件绘制压力变化曲线,剔除异常数据,并补测;b)加载速度、应变速率和抗压强度应按式(1)、式(2)和式(3)分别计算并记录。 (1)γ——加载速度,单位为毫米每秒(mm/s);△d——冰样受压开始到破碎时产生的压缩位移量,单位为毫米(mm);△t——冰样受压开始到破碎时所经历的时间,单位为秒(s)。式中:式中:R——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Fmax——最大压力,单位为牛(N);S冰——实验冰样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²)。10.2.6注意事项使用仪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a)冰坯采集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避光、隔温和防震;b)冰压机负荷最大压力为极限值,不宜使用;c)测量时操作人员应至少两名,其中一名人员专门负责控制电控装置,当冰样破碎时应立即关掉电源。10.3激光测距仪法10.3.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近岸海域的浮冰块最大水平尺度、浮冰漂流速度和方向、固定冰宽度监测。10.3.2技术要求10.3.2.1监测要素监测要素为浮冰块最大水平尺度、浮冰漂流速度和方向、固定冰宽度,辅助监测要素为海面有效能10.3.2.2单位与准确度单位与准确度要求如下:a)浮冰块最大水平尺度:单位为米(m),准确度为士2m;b)浮冰漂流速度:单位为厘米每秒(cm/s),准确度为±5cm/s;c)浮冰漂流方向:单位为度(°),准确度为±5°;d)固定冰宽度:单位为米(m),准确度为士2m。10.3.2.3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a)仪器组件:包括激光测距仪、电子经纬仪、三脚支架;b)辅助设备:包括GPS、罗盘、秒表;c)技术指标:晴朗天气下有效测距应不小于5km,测距准确度不大于±0.5m,方位准确度不大于±1°;低温工作温度不大于-20℃。10.3.2.4监测位置监测位置应选择视野开阔的岸边高地。10.3.3监测步骤10.3.3.1监测准备监测前应作如下准备:a)检查仪器配件及辅助设备,确保齐备;b)在监测任务所在海域内,按照10.3.2.4的要求选择仪器安装位置。10.3.3.2仪器安装仪器安装应按如下步骤进行:a)安装三脚支架,平坦地面时架腿尖应呈等边三角形;斜坡地面时应两架腿置于下坡,另一架腿置于上坡,腿尖呈等腰三角形;b)安装电子经纬仪于三脚架上,松动中心螺旋移动仪器,当垂球位于标记正中上方时,锁紧三角架上的中心螺旋;安装激光测距仪并固定;c)调整三脚支架,使仪器整平;d)取下电子经纬仪物镜上的防尘罩并开机;e)以监测点为中心,用罗盘选定正北方向固定目标,目镜十字丝应对准目标,按下“O-SET”键,水f)取下激光测距仪物镜上的防尘罩并开机,待仪器初始化;g)调节激光测距仪对准目标,调节视度焦距,所瞄准的目标图像应清晰可辨;h)按下“测距”键,测量并显示目标的距离数值,若显示“AAAA.Am”说明没有测到目标或目标在量程之外,若显示“0000.0m”表示没有激光输出;i)启动GPS,记录监测位置的经纬度坐标,仪器调试设定完毕,可进行监测。10.3.3.3监测实施监测实施应按如下步骤进行:a)浮冰块最大水平尺度测量:目测海面能见范围内的浮冰冰状,选取视野内最大浮冰块作为监测对象,利用激光测距仪依次测量记录浮冰块最大水平尺度上两个顶点的距离和方位,分别记作L₁、L₂和a、β(见图9);监测结果记入浮冰块最大水平尺度数据记录表(见表A.15);N4图9浮冰块最大水平尺度测量示意图b)浮冰漂流速度和方向测量:目测海面能见范围内中等尺寸较为规则的冰盘状浮冰块,测量其距离和方向,记作L₁和a,同时记录测量时间t₁;跟随海冰目标的运动10min后,再次测量浮冰块的距离和方向,记作L₂和β,同时记录测量时间t₂(见图10);监测结果记入浮冰漂流数据记录表(见表A.16);图10浮冰漂流速度方向测量示意图高度,监测方法应符合GB/T14914—2006中10.2的规定,监测结果记入固定冰数据记录表合GB/T12763.3—2007中第5章、第7章、第8章的规定,监测结果记入表A.17。L=√Lǐ+L³-2L₁L₂cos(a-β)……………(4)L₁——顶点1的测量距离,单位为米(m);L₂——顶点2的测量距离,单位为米(m); L₂——位置点2的测量距离,单位为米(m);)10.4.1适用范围见7.3.2.4的规定。10.4.2.5监测位置见7.3.2.5的规定。10.4.3监测步骤10.4.3.1监测准备见7.3.3.1的规定。10.4.3.2仪器安装见7.3.3.2的规定。10.4.3.3监测实施监测实施应符合以下要求:a)量程调整:根据监测任务的实际需要调整雷达监测的量程范围,可取1.5nmile、3nmile、b)重复频率调整:可取LP、MP、SP三种模式,应根据量程选取,确保屏幕上呈现清晰的雷达海冰回波画面;1)SP模式:小于3nmile;c)调整完成后,按以下要求进行海冰监测:9、10-、10表示,记录时取整数。监测时环视整个雷达图像,计算浮冰分布面积占海面的成数,海面无冰时,记录栏空白;浮冰分布面积占整个能见海域面积不足半成时,冰量记“0”;占半成以上,不足一成半时,冰量记“1”,以此类推,整个能见海面布满浮冰时,冰量记“10”,有缝隙时记“10-”;雷达反射信号有明显大面积干扰时,不进行冰量监测,记录栏记“—”;2)密集度:为浮冰覆盖面积与浮冰分布面积的比值,监测和记录方法与冰量相同;海面无冰时,记录栏空白;冰量记“0”时,密集度记“0”;当浮冰分布的海域内有超过其面积一成以上的完整无冰水域时,此水域不作为浮冰分布海域;当海面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浮冰分布区域时,应分别进行监测,取平均值作为密集度;3)浮冰漂流:在雷达图像中选择中等尺寸较为规则的冰盘状浮冰块,记录其方向及距离,同时启动秒表计时;间隔5min~10min,记录浮冰运动到新位置上的方向、距离和时间间隔,由浮冰位移和时间间隔计算浮冰漂流速度和方向,计算方法见式(5)和式(6);海面无浮冰或仅有初生冰时,流向、流速栏空白;漂流速度小于5cm/s时,流速记“0”,流向记“C”;海面有浮冰,但无法监测到漂流速度和方向时,应在表A.18的备注栏说明;4)冰区边缘线:在雷达图像中存在冰水分界线时进行此项监测,监测时雷达量程宜为12nmile或24nmile。在冰水分界线上选定至少3个特征点,远离冰区的孤立浮冰块不应作为特征点,测出各点相对于测站的方向和距离并记录;将各特征点标注在监测海区的底图上,用圆滑曲线连接各特征点,即为冰区边缘线;若监测不到冰区边缘线,应在表A.18的备注栏说明。d)存储雷达图像文件以及监测数据文件,并填写海冰数据记录表(见表A.18);e)监测结束,关闭雷达系统电源。10.4.3.4仪器拆卸雷达设备若需拆卸,应由雷达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断电后依次拆卸数据线缆、雷达辐射器和主机,用软性材料包裹置于包装箱内保存。10.4.4数据记录与处理导出并备份雷达图像文件和监测数据文件,对雷达海冰图像进行加工处理,绘制监测海域冰情分布图,绘制方法见GB/T14914—2006中10.2.12的规定。10.4.5注意事项见7.3.4的规定。(规范性附录)记录表表A.1~表A.17分别给出了温盐深剖面仪法的工作记录表、水温数据记录表、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