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测绘项目_第1页
树木测绘项目_第2页
树木测绘项目_第3页
树木测绘项目_第4页
树木测绘项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树木测绘项目技术方案编制时间:2021年7月目录TOC\o"1-2"\h\u16421一、树木测绘服务方案 -3-28597(一)项目概况及需求响应 -3-202(二)测绘依据 -5-4909(三)测绘实施方案 -6-236281.1目的概况 -6-195921.2项目工期要求 -7-296311.3作业依据 -7-179931.4作业流程 -7-98081.5仪器设备投入计划 -12-119631.6树木测绘方法及方案 -13-100451.7项目中常用树木测绘方案 -24-277491.8提交资料(成果) -28-210301.9其它(包括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合理化建议等) -29-54941.10树木测绘中设备使用 -36-4725二、工期计划及保证措施 -278-21503三、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 -294-15488(一)重点难点分析 -294-14227(二)重点——与甲方的配合及其他承包人配合 -295-13513(三)重点——成果文件 -297-33981.1成果提交 -297-2891.2本项目测绘成果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298-9358(三)难点——售后服务方案 -308-6271四、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 -309-20592(一)质量管理及安全保证体系 -309-8701(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335-25383(三)质量保证措施 -336-10966(四)安全保证措施 -344-树木测绘服务方案(一)项目概况及需求响应一、 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顺黄路(北苑东路-京承高速公路)道路工程树木测绘。2、 项目概况:顺黄路(北苑东路-京承高速)位于北五环以北,京承高速以西,横跨昌平区与朝阳区,道路西起北苑东路,向东上跨清河,与来广营北路相交,终点与京承高速相交,向东与京平高速相接。道路全长约3.8公里,昌平区界范围内约L2公里,朝阳区界范围内2.6公里。顺黄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40-50米,其中北苑东路-歇甲中路段红线宽50米,歇甲中路-京承高速段红线宽40米。3、 本项目的计划服务周期(工作周期或服务周期):自签订的合同生效后20个工作日内,提供树木测绘初步成果文件,服务至取得最终树木测绘报告及城市园林和林木伐移手续为止。4、 比选范围:顺黄路(北苑东路-京承高速公路)道路工程树木测绘红线范围内的树木测绘相关服务。二、 树木测绘要求1、 负责对本工程范围内树木、色块、草坪等全部绿化进行测绘并出具相关报告,并有义务在甲方及园林绿化部门的要求下,对报告中的图、表进行修改,直至达到园林绿化部门的要求为止,并向甲方提供树木测绘成果报告纸质版5份和电子版(含CAD图)1份,该费用已包含在参选价格中不再单独考虑。2、 负责对本工程占用园林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并向甲方提供初步调查结果。3、 负责配合甲方办理本工程城市园林和林木的伐移手续。4、 负责填写《使用林地申请表》等园林专业文档,并配合甲方办理本工程征占用林地许可手续。5、 配合甲方办理本工程占用绿隔、平原造林和生态林移植、古树保护等其他园林手续。6、 乙方在开展本合同内约定工作时,应提前开展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做好安全生产防护工作,并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导致第三方人身财产损失的,由乙方承担相应责任,若甲方先行承担赔偿责任,甲方有权向乙方追偿。7、 归属权及保密要求:(1) 乙方依据本合同所完成的成果资料的权益归甲方所有。(2) 乙方未经甲方允许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或提供甲方的项目信息和勘察成果。8、 甲方有权随时对乙方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包括检查其工作质量及进度,如就某一问题提出质疑,乙方应负责及时回复。9、 因国家相关政策变化,或项目建设内容发生变化,或因设计变更造成用地范围内树木的位置、株树发生变更时,乙方有义务将变更部分纳入本工作范围。10、乙方应负责配合甲方进行现场树木的清登、确权工作,配合甲方陪同园林绿化部门对需砍伐移植树木进行现场踏勘,并对现场树木情况作出说明。11、当产权人或园林绿化部门对树木测绘成果有异议时,乙方应配合甲方做出解释说明。12、当国家相关政策或申报流程发生变化时,乙方应及时告知甲方,并提供专业解读和指导。(二)测绘依据工程测绘应遵循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标准的规定,目前适用版本推荐如下,如有后继变更,则应以最新版本或最新颁发者为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T73-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B11/T339-2016)《北京市基础测绘技术规程》(DB/T407-2007)(三)测绘实施方案1.1目的概况1、负责对本工程范围内树木、色块、草坪等全部绿化进行测绘并出具相关报告,并有义务在甲方及园林绿化部门的要求下,对报告中的图、表进行修改,直至达到园林绿化部门的要求为止,并向甲方提供树木测绘成果报告纸质版5份和电子版(含CAD图)1份,该费用已包含在参选价格中不再单独考虑。2、负责对本工程占用园林情况进行全面核查,并向甲方提供初步调查结果。3、负责配合甲方办理本工程城市园林和林木的伐移手续。4、负责填写《使用林地申请表》等园林专业文档,并配合甲方办理本工程征占用林地许可手续。5、配合甲方办理本工程占用绿隔、平原造林和生态林移植、古树保护等其他园林手续。6、乙方在开展本合同内约定工作时,应提前开展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做好安全生产防护工作,并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导致第三方人身财产损失的,由乙方承担相应责任,若甲方先行承担赔偿责任,甲方有权向乙方追偿。调查项目范围内植被情况,包括现状植物数量、规格、品种、位置、标高等。古树要记录古树编号。常绿树统计胸径、地径、高度;落叶乔木统计胸径和地径;灌木:圈地类界,高度,棵数、种类(种类相同的可成片);地被及花卉:标明名称、面积。整体形成表格,分类统计及汇总。1.2项目工期要求本项目的计划服务周期(工作周期或服务周期):自签订的合同生效后20个工作日内,提供树木测绘初步成果文件,服务至取得最终树木测绘报告及城市园林和林木伐移手续为止。1.3作业依据1.3.1作业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5)《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6)《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T73-2010)(7)《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2009-2010)(8)《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B11/T339-2016)(9)《北京市基础测绘技术规程》(DB/T407-2007)(10)项目技术设计书。1.4作业流程整个项目分七个阶段完成:(1)测区踏勘,收集资料,编写技术设计书,人员培训,仪器设备检查。(2)外业测量。(3)内业数据整理,总汇表、统计表制作(4)编写报告(5)画树木成果图(5)作业组自检(5)自检合格(6)公司检查(7)检验合格提交甲方成果报告测量流程见下图所示:外业测量测区踏勘、收集资料、生产准备外业测量测区踏勘、收集资料、生产准备汇总表汇总表内业制作内业制作统计表统计表不合格检验合格提交甲方成果报告公司检验不合格自检合格作业组自检画树木成果图编写报告 不合格检验合格提交甲方成果报告公司检验不合格自检合格作业组自检画树木成果图编写报告整个项目分七个阶段完成:测区踏勘,仪器设备检查需甲方提供CAD版规划范围红线、拆迁范围图及施工现场已确定的坐标点,最少提供两个已知点校对和设置全站仪数据,为乙方去现场进行工作量的评估和确认范围做好前期准备。如果甲方提供不了现场可参考数据,乙方以显著建筑物为目标获取参考数值,定点显著建筑物目标。甲方获取地勘的坐标点后,核对乙方所定的数据和地勘是否有误差。乙方在入场前需对全站仪、RTK、电子测高仪等设备逐一自查,确保本项目的正常运行。外业测量乙方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树种进行识别。随即,结合本项目投入的相应仪器对树木进行测量,绿地测量严格按照花卉品种和名称进行分类测量各面积进行登记记录。现场所测量完毕数据当天进行整理标记和统计,防止数据遗漏和丢失。所有勘测数据做到当天勘测记录,同时,准确记录相应树种。如有丢失情况有我公司负责重新测绘遗漏原始数据的完善工作。测量地面上生长树木的的胸径和高度数据内容是很重要的。要靠其相关仪器得到数据结合技术精确其数据。内业数据整理,总汇表、统计表制作根据外业测绘记录表的相关原始数据,制作成果报告中的总汇表及统计表,制作中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相关整合并严格按园林局相应要求进行各个树木测绘类别的分项。树木测绘记录表树木测绘记录表编号树种胸径/CM备注编号树种胸径/CM备注1.5仪器设备投入计划序号名称年份数量型号是否本单位自有备注1全站仪2019年3套自有无2差分GPS2019年5套自有无3电子测高仪2019年2套自有无4手持GPS2019年8套自有无5测绘软件2019年2套SV300自有无6笔记本电脑2019年10台自有无7台式机2019年10台自有无8测树钢围尺2019年40个自有无9工程专用尺2019年10套自有无10自喷漆2019年20箱自有无11轮尺2019年10个自有无12围尺2019年20个自有无1.6树木测绘方法及方案一、树木测绘仪器的构造、原理及使用方法(一)测径器1、轮尺轮尺构造如图1—1,分为固定脚,游动脚和测尺三部分。测尺的一面为普遍米尺刻度,一面为整化刻度。在森林调查中,为简化测算工作,通常将实际直径按上限排外法分组,所分的组称为径阶,用其组中值表示。径阶大小(组距)一般可以为1cm、2cm或4cm。当按1cm、2cm或4cm分组时,其最小径阶的组中值分别为1cm、2cm或4cm。径阶整化刻度的方法即是将各径阶的组中值刻在该径阶的下限位置。图1—1轮尺1.固定脚2.滑动脚3.尺身4.树干横断面使用注意事项:(1)在测定前,首先检查轮尺,必须注意,固定脚与游动脚应当平行,且与尺身垂直。(2)测径时,轮尺的三个面必须紧贴树干,读出数据后,才能从树干上取下轮尺。(3)测立木胸径时,应严格按照1.3m的部位进行测定。如在坡地,应站在坡上部,确定树干上1.3m处的部位,然后再测量其直径。树木若在1.3m以下分叉时,按两株测算。(4)当树干横断面不圆时,应测相互垂直的两个直径,取平均数作为测定值。2、围尺(直径卷尺)围尺有布围尺,钢围尺和蔑围尺三种,围尺上除标有普通米尺刻度外,还标有对应于圆周长空的直径刻度。使用时,必须将围尺拉紧平围树干后,才能读数,应使围尺围在同一水平面上,防止倾斜,否则,易产生偏大的误差。(二)测高器三角原理测高:按三角原理设计的测高器,本质上都是一种测角器,多通过正切函数关系测算树高。较为常用的是勃鲁莱测高器(图1-2)。其刻度盘上标有不同水平距离(15,20,30、40m)时所对应的不同仰角和俯角的树高值。图1-2布鲁莱斯测高器构造图1-3布鲁莱斯测高原理1.制动按钮2.视距器3.瞄准器4.刻度盘5.摆针6.滤色镜7.启动钮8.修正表测高时,首先选测某一水平距离,然后,分别以下情况测算树高:(1)在平地上测高:测者立于测点,按下仪器按纽,使指针自由下垂,用瞄准器对准树梢后,即按下制动纽,固定指针,在度盘上读出对应于所选测水平距离的数据h,再加上测者眼高l,即为全树高H,见图l-4(a)。(2)在坡地测高:先观测树梢,求得h1,再观测树基,求得h2,若两次观测角度正负号相异时(仰角为正,俯角为负),见图l-4(b)。则树木全高(H)为:式中:S为水平距离。若两次观测角度正负号相同,见图1-4(c),则树木全高(H)为:这种测高器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于用于该项目中,在视角等于45时,精度较高,但需要测树木至测点的水平距离。测高注意事项:①测高时一定要两次读数之和(差)。②测高的水平距离应尽量与树高相同。③树高小于5m时不用测高器,而用测杆测定。④对阔叶树不要误将树冠倒侧当作树梢。图1-4在坡地上测高树木测高仪树木测高仪用途:专为测量物体的高度和距离而设计,可测量、记录多个高度,可用该仪器围绕反射器转动60/360度从而精确划定需要选定的测量区域。广泛应用于林木资源调查、优良树木品种定位等工作。树木测高仪原理:超神波原理,频率25KHZ。使用异频雷达发射器定位,仪表超声测量,自动计算出所测物体的高度、距离、倾角等参数。树木测高仪组成:异频雷达发射器:用于仪表测量定位360°适配器:用于安放异频雷达发射器。定位杆:0.6-1.4m伸缩直杆。Vertexlv仪表:寻找发射器和计算测量参数。蓝牙模块:可以无线传输数据(可选件)树木测高仪特点:显示高度、距离和角度,公英制单位显示,坚固的铝质外壳,可以无线传输数据。树木测高仪技术参数:原理超声波T3反射器重量85g大小80x50x30mm测量高度0~999m重量160g高度分辨率0.1m电池1.5V碱性电池角度测量范围-55°~85°工作温度-15℃~45℃角度分辨率0.1°超声波频率25kHz60度收发器测量距离优于30m无线连接蓝牙或红外360度收发器测量距离优于20m信号内置扬声器距离分辨率0.01m蓝牙标准串联式距离精度<1%三、树木测绘内容和方法(一)树木测绘内容乙方接收到甲方树木测绘项目后,需甲方提供CAD版规划范围红线、拆迁范围图及施工现场已确定的GPS坐标点,最少提供两个已知点校对和设置全站仪数据,为乙方去现场进行工作量的评估和确认范围做好前期准备。如果甲方提供不了现场可参考数据,乙方以显著建筑物为目标获取参考数值,用手持GPS定点显著建筑物目标。甲方获取地勘的GPS坐标点后,核对乙方所定的GPS数据和地勘是否有误差。甲方提供规划范围批复证件、项目负责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甲乙双方在项目勘测中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商定解决办法,做到迅速解决问题和缩短工期。如勘测中,甲方通知乙方需缩短勘测时间,乙方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方案,按时完成测绘任务。乙方收到甲方资料后,第一时间联系项目负责人,确定现场踏测时间,并进场评估工作量,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对勘测现场地形、勘测进度的影响因素、测绘期限以及测绘中的不确定性做了详细描述,为测绘技术人员制定安全有效的测绘规划和预防措施提供保障。进行树木测绘前,乙方进场按比例在现场测量校对比例尺是否有误,确定图纸比例和现场实况一致,图纸红线范围和现场规划范围一致,确保后续测绘和成果的正确性。如现场和设计图纸范围不一致,需甲方确定现场和设计图纸的正确种类,若图纸正确,甲方需按图纸范围重新放线确定范围,若现场正确,甲方需把正确CAD电子版本发送给乙方。以上确定无误后进入现场进行树木测绘。在技术人员确认电子版图纸和现场情况无误,制定方案合理安全措施到位后将进行现场测绘。对现场所有规划范围内灌木进行面积(手持GPS)和高度测量(测高仪)面积测量比较复杂化的将多点定位获取最精确占用面积高度测量和测量常绿乔木方法一样。对现场所有规划范围内绿地用手持GPS进行面积测量。绿地测量严格按照花卉品种和名称进行分类测量各面积进行登记记录。现场所测量完毕数据当天进行进行整理标记和统计,已防止数据遗漏和丢失。所有勘测数据做到当天勘测当录入,如有丢失情况有我方负责重新测绘遗漏数据的完善工作。(二)外业:1、测定胸径的方法。分别用三种测定胸径的工具测量,每棵林木用三种工具分别测量。2、测定树高的方法。测量林木的树高,包括平地和坡地的立木,不能仅测平地立木。(三)内业:数据整理、表格内部工作有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要求进行出表做出图。有专业人士进行乔灌木的表格制作,树木位置出图我方由VS300和AutoCAD专业技术人员制作。严格按园林局要求出图,以方便甲方报批手续,如有其它要求的将由我方进行修改制作。(四)树木测绘方法1、分别用卡尺、钢卷尺、布围尺测量林木的胸径,并按2cm径阶进行整化,测量结果记录到表1-1。仔细观测体会三种测量工具的区别。2、用测高器测量立木的树高。①用皮尺测定观测点到树干间的水平距离,在观测点上用测高器仰望树梢,使望远镜中线切于树梢顶端,待摆针静止后扣动扳机固定摆针,然后在与水平距离相对应的刻度盘上读出树高读数,再加上测者眼高即为所测树木的高度。②如果测量坡地上的立木,则还要考虑坡度对树高的影响。选一坡地上的立木,在适合观测树高的适当距离处用测高器的望远镜中丝对准树干等于测者眼高的位置,待摆针静止后扣动扳机固定摆针,在刻度盘的最下面一行刻度上读出坡度角。然后根据坡度角计算与水平距相对应的斜距,斜距=水平距/Cos坡度角。将皮尺量至等于该斜距的位置作为观测点,在该观测点上用测高器对准树梢和树基观测两次,若两次读数在“0”刻度的两侧则相加,在同侧则相减,即为所测树木的实测高度。例如:在坡度为30°的斜坡上测一树高,确定测点到树干间的水平距为15米处观测,则斜距应为15/Cos30°=15/0.866=17.32。用皮尺量至17.32米(树基到测点地表处的距离)处作为观测点,则在与15米对应的刻度盘上读出的数为实际树高。测量坡地上的树木高度,除了用距离改正的方法之外,还可以直接改正树高。即用皮尺量出测点到观测点间的斜距等于刻度盘上的某一距离,然后在该刻度上读出树高(对准树梢和树基两次读数之间和或差)。将该树高读数按下式进行改正即可得到实际树高。实际树高=树高读数×Cos坡度角测量树高时的相关数据记录于表格3-2。三、树木测绘材料及工具卡尺、钢卷尺、布围尺、测高仪、皮尺、喷漆、铅笔、计算器等四、树木测绘内容和要求1、记录外业工作步骤并附上原始数据,并对三种直径工具的测量进行比较分析。表1-1直径(胸高处、根颈处)记录表树号卡尺钢卷尺布围尺胸径径阶根颈直径径阶周长胸径根颈周长根颈直径周长胸径根颈周长根颈直径注意单位。表1-2树木测绘内业表编号树种胸径/CM备注编号树种胸径/CM备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表1-3坡度角余弦值对照表角度°余弦值角度°余弦值角度°余弦值角度°余弦值10.999848110.981646210.933647310.85730920.999391120.97817220.927257320.84819830.998631130.974396230.920584330.8388340.997567140.970326240.913632340.82920650.996199150.96596250.906401350.8193360.994527160.961301260.898895360.80920470.992554170.956349270.891115370.79883280.990278180.951106280.883064380.78821890.987701190.945573290.874744390.777363100.984823200.939753300.866158400.7662721.7项目中常用树木测绘方案对树木的资源进行测绘调查的时候,测量地面上生长树木的树高、树木直径、树冠这些内容是很重要的。对于幼龄树木和成年树木的胸径,都可以通过直接测量的方式进行测量,对于树木的其他参数的测量,要靠其他的测量方式间接得到数据。尤其是测量树木的高度和树冠的方法:1、树木常用的测量方法1.1测量树高林业科学上,树木高度一共分全高和干高,以及商用材高三大类。全高就是指树木从地平面一直到树梢之间的水平垂直距离;而干高就是指树木从地平面一直到树冠点之间的距离;最后的商用材高则是指树木从地平面开始一直到能用到部位的最末端距离。通常的情况下,对树木的测量都是测量全高。对于测量树高的方法有直接测定以及间接测定。而间接测定的方法还可分成基于几何原理以及基于三角原理的测量方法;所谓的直接测定就是测量人员的手臂能直接触及范围内,利用皮尺和测量杆等方式对幼树进行测量。所谓的间接测量,都是利用测量的仪器对树木进行测量。现在常用的测量树木高度的仪器有克里森测量仪和圆筒测量仪,这两种都是基于几何原理的测高仪器,还有一种是基于三角原理的树木测量仪器,叫布鲁莱斯测量仪。我国在森林测量的过程中,应用的几乎都是布鲁莱斯测量仪;利用这个测量仪首先要测出树木的测点到水平的距离,并且是整数值,这种测量仪器的工作效率比较低,测量的精度不准,还很很能受到人为的影响。1.2测量胸径、地径对于树木直径的测量就没有树木高度测量那么繁琐,相对简单一些,一般用直径卷尺、轮尺以及钩尺就可以直接测量。1.3测量树冠多数的树冠轮廓都不太规则,而且直接测量也不适用树冠的测量,种种因素都使对树冠的测量比较困难。现在多数都是对树冠映在地面上垂直的投影进行确定,然后根据投影再测量直径,但森林的环境有限,对树冠的投影很难准确得到,这种测量方法也只是大概的测量。2、图像测量由于森林的环境比较复杂,在图像测量上分别利用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树木测量工作。一般情况下,对于高度不是特别高,而且还能够接近的树木,都是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对于树木比较高,而且很难接近的树木,都是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2.1直接测量的方法假设我们现在要测量一颗树木,设定树干高度为B,相对应的树干部分是b,现在想测量B值大小;对树木进行拍摄的时候,在树木的旁边立一根测量好长度的标杆,设定标杆的长度为A,相对应的标杆部分是a。拍照的时候还要保证相机镜头要一直垂直于地面,这样通过拍摄的图像能获得树木一点透视图或者是二点的透视图,然后根据透视图和数学原理,我们能得到一个数列式:A:B=a:b。我们已经知道A的数值,还能通过计算机得出相应的a和b的数值,也就是a和b对应的相机像素的点数,然后根据已知的A、a、b就可以算出B的值,也就是树干的实际高度。同样,根据直接测量的方法还能测量出树木的树冠、直径等一些参数。2.2间接测量的方法间接测量法又叫基点增高法,其测量原理如下。1、2为二根等长的标尺,gh为待测树木,二标尺的基点a、c与树木的基点g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连接a、c并延长,然后连接二标尺的顶点b、d,bd为一视平线,bd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o,则o点为二标尺的灭点,过树木的基点g作一水平线与ac延长线交于e点,过e点作一垂直线与视平线bd交于f点,根据透视图的性质有ef与ab、cd等高。由此可得在g点处,图像中ef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为标尺的长度l,假设树的实际高度为h,同理得关系式:只需要用计算机算出图像中ef与gh的高度值,就可以得到树木的实际高度值。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一次计算出图像中多棵树木的参数值,其前提条件就是树木的基点必须要与标尺的基点处于同一水平面。2.3系统软件介绍从直接测量法与间接测量法的原理,可知图像测量法的关键就是要求出图像中标尺及树高、树径和树冠所对应图像的像素点数。为此以VisualBasic6.0为工具开发了一套测试软件。考虑到测试的实际需要,该测试软件主要包括以下4个模块:几何缩放、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及数据处理。在测量时直接测量法只需要定出标尺的上下两个端点,就可以计算出每个像素点所代表的实际长度值,然后再根据所要求的参数,确定各个参数的特征点的位置。例如,若是要求树全高就只需要确定树的上下两个端点就可以得到树的全高值。间接测量法在计算单位像素点所代表的实际长度时比较麻烦,必须要在图像上确定两个已知长度的标尺的上下两个端点和待测树木的基点,然后才能求出长度值。因此在进行测量时确定特征点的位置非常重要,点的位置直接关系到测量精度。为了找准特征点,在系统软件中特意设置了一个几何缩放模块,通过先将图像放大,然后用鼠标直接在图像上确定特征点。数据处理模块主要是将测得的数据存进数据库,这样可以方便林业工作者做统计工作。将图像测量的技术方法引用到树木测绘调查中,为树木的测量工作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技术。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图像测量展现了很多优势;如果在野外展开测量工作的情况下,不用测量人员进行实地的测量,还减少了很多辅助性的工作,使测量强度减少了很多;图像测量所拍摄的照片和测量数据,能随时存档,方便以后对测量工作进行研究;同时,图像测量还为森林调查提供了现代化的新技术,加快了森林资源发展的进步。当然,图像测量技术并不是完美的,它还有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测量工作中,要不断吸取经验,完善技术的应用,确保在进行测量工作的时候,能得到精准的参数信息。1.8提交资料(成果)序号提交成果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公司资质A41此处为原稿数量,具体可根据采购方要求提供2报告书A413总汇表A414统计表A415数字线划图成果项目位置图16CAD图1除原始观测数据、数据成果外,一般文档提供无安全设置的Word格式。所有成果资料的格式、规格、装订、存储、组卷等均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硬盘接口要求SATA接口,配置类型为基本磁盘。1.9其它(包括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合理化建议等)1.11质量保证措施(1)实行三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三级检要制度即现场作业人员自检、专职检查员检查、单位质量核查。要求严格按照国家测绘局发布的《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2009、《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18316-2008及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本工程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对所提交的测绘成果按优、良、合格“三等级进行评定”,杜绝不合格品,并作好记录。一、自查自查主要是作业员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全面的认真的检查,内容包括控制测量、地形测量资料是否齐全,图表有无错漏,地形图的内容及表示是否齐全、正确,首先由作业人员按图幅进行核对检查,并进行修改,确认无误后提交分项目负责人检查。自查的比例:内业成果100%,外业资料80%。二、专职(项目)检查专职(项目)检查由专职检查员或组织分项目负责人检查,内容包括作业员提交的所有资料,除进行必要的手工校核外,还应用系统检校功能实施属性信息和图形数据的互校,然后根据内业检查情况,有重点地进行实地检测。互查比例:内业成果100%,外业实测检查不低于30%,外业巡视检查不低于80%。三、公司质量检查专职检查员全面检查修改后的成果成图,提交公司质检部,公司质检部组织专职检查员进行成果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原始调查资料、工作底图、中间过渡成果、电子成果资料和输出的地形图进行全面的内业检查和重点的外业抽查,检查后形成检查记录,对查实的问题,会同作业员确认后修改。四、验收以项目为单位汇总资料、成果和检查报告,向公司质检部申请验收。验收分为内、外业两部分,内业验收率为100%,外业随机抽查10%,对明显不合理的要100%检查,错误低于验收内容中的20%时,资料和成果退回项目部全面检查,超过抽查内容的20%,则要求全面返工,并按有关规定追究项目部人员的责任。验收不合格,公司质检部出具验收意见作为再次提交验收的依据。验收合格,公司质检部出具验收报告并对质量等级作出评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2)项目全过程实时监控现场负责人每天在各作业组间巡回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和总工联系予以纠正。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强有力的项目领导班子,订立明确的岗位职责,使测绘人员有明确的职责。2)组织全体作业人员认真学习技术方案,对项目的工作内容有明确的了解。3)作业人员在工作中使用新技术、新方法必须征得甲方和技术总负责人的同意。4)作业中遇到的问题,作业人员应及时向项目总负责人或技术总负责人汇报。(3)按时完成项目的保证措施1)经费保障项目经费贯穿整个项目的始终,要保证项目的健康运行和进度,必须保证充足的项目经费。为完成该项目,我单位已拟定了各项经费的调整,为该项目筹备了足够的经费作为树木调查工作的开支。对项目经费实行专项管理,保证专款专用,给项目的运行提供切实保障。同时实行用途申请制度,使用经费时必须要有充分的申请理由,经项目组审核同意并签字后方可动用。经费保障措施将为项目的优质、按时完成奠定基础。2)组织保障我单位已成立树木调查项目组,并对各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建立适应各个工作阶段的协调机制,激动灵活地配置人员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成果质量。项目负责人:对内负责本项目的人员选定,工作安排,工期与质量的监控,设备调配等,对外负责与园林局的联系和与相关单位的协调。测绘工程师:负责组织本项目的技术方案编写、技术标准的制定、设备检测的监督执行、项目成果的质量检查等测技术负责人:负责落实项目组制定的各项方案、技术标准,负责组织人员进行项目实施,技术指导,协调人员配备,产品过程检查并对最终产品质量负责。专职检查员:负责作业过程及最终检查及作业质量的评定。3)质量保障项目组从全局把关,下设技术组、质量检查组、内业工作组、外业工作组、项目办公室。各小组在项目领导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并互相配合。4)技术保障项目组在考虑人员安排时充分考虑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结合以及各小组的工作特点,分阶段安排专业人员从事所熟练掌握的工作。为保证部分工作的连续性,对一些衔接性较强的工作已安排综合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承担。为解决技术上可能遇到的问题,专门成立了技术指导组,专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同时不断革新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成果质量。5)设备保障我公司已为该项目建立了后勤保障,除了使用最先进的测绘仪器设备外,还安排专款用于该项工作的后勤用途,切实为该项目的运行服务。后勤保障主要有:车辆安排、主要工作用品购买、协助各项目小组和办公设备维护。6)确保安全生产的保证措施成立由公司总经理为负责人、项目经理为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负责人定期组织项目组成员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对参加本项目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生产首位意识,加强安全管理、监督工作,由专人负责安全、治保工作,随时消除安全隐患,分组落实兼职安全员,负责各组的安全工作,将安全管理、责任具体的每一个人,确保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施工任务。禁止酒后作业;做好防电、防火灾、防盗的预防工作;坚持安全交底制度。技术人员在编制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时,必须编制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并向操作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双方签字认可;严格执行安全奖惩制度;进场生产人员在合同项目的整个工作期间进行人身意外保险;进入施工现场测绘的生产人员着装应符合安全要求,进入场地应带安全帽、穿工作服、劳保鞋;在交通干道从事测绘的作业人员,必需穿戴有红、黄色标背心和号帽,严格遵守城市交通规则,服从交警指挥;在山地测绘时,为防止蛇虫叮咬,携带相应急救药品和通讯工具;在测绘水系时,水上作业人员应配备救生设备;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尊重当地的乡规民约和风土人情,加强和增进民族团结;各野外作业组人员,一定要遵守野外作业安全规定,作好预防工作,严格控制野外用火;爱护测区树木特别是风景林,不随意砍伐林木,如果不可避免,须经有关部门许可后方可作业;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严防交通事故发生。管理人员对工作人员生产的数据做到定期查看、定期异地备份,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对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消除工作,在每台用于采集工作的机器上均安装长驻内存的病毒检测软件,做好数据备份,定期进行病毒检查。(7)突发事件应急措施为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而影响项目的开展、运行,我单位针对各保障体系研究了应急预案,当突发事件发生并且会影响到项目时,我们将采取应急措施保障项目的正常开展。(8)合理化建议1)测绘队伍进场开展测量作业之前,甲方方应跟全市各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各机关、事业、团体单位进行通报,告知测量作业的单位和作业时间,得到其配合,以便顺利开展工作。2)成立由公司总经理为负责人、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作业负责人、安全员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3)项目负责人定期组织项目组成员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生产意识,对参加本项目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生产首位意识,加强安全管理、监督工作,由专人负责安全、治保工作,随时消除安全隐患,分组落实兼职安全员,负责各组的安全工作,将安全管理、责任具体的每一个人,确保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施工任务。禁止酒后作业;做好防电、防火灾、防盗的预防工作;4)坚持安全交底制度。技术人员在编制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时,必须编制详细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并向操作人员进行书面交底,双方签字认可;5)严格执行安全奖惩制度,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6)进场生产人员在合同项目的整个工作期间进行人身意外保险;7)进入施工现场测绘的生产人员着装应符合安全要求,进入场地应带安全帽、穿工作服、劳保鞋;8)在交通干道从事测绘的作业人员,必需穿戴有红、黄色标背心和号帽,严格遵守城市交通规则,服从交警指挥;9)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尊重当地的乡规民约和风土人情,加强和增进民族团结;10)各野外作业组人员,一定要遵守野外作业安全规定,作好预防工作,严格控制野外用火;爱护测区树木特别是风景林,不随意砍伐林木,如果不可避免,须经有关部门许可后方可作业;11)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严防交通事故发生。1.10树木测绘中设备使用一、我公司投入设备特点功能丰富全站仪具备丰富的测量程序,同时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参数设置功能,功能强大,适用于各种专业测量和工程测量。数字键盘操作快速南方全站仪功能丰富,操作却相当简单,操作按键改进了NTS320的软键盘方式,采用了软键和数字键盘结合的方式,按键方便、快速,易学易用。强大的内存管理采用了具有内存的程序模块,可同时存储测量数据和坐标数据多达3440点,若仅存放样坐标数据可存储10000点以上,并可以方便地进行内存管理、可对数据进行增加、删除、修改、传输。自动化数据采集野外自动化的数据采集程序,可以自动记录测量数据和坐标数据,可直接与计算机传输数据,实现真正的数字化测量。望远镜镜头更轻巧新一代全站仪NTS-350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外观及内部结构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望远镜镜头更加小巧,方便测量。特殊测量程序在具备常用的基本测量模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之外,还具有特殊的测量程序,可进行悬高测量、偏心测量、对边测量、距离放样、坐标放样,设置新点,后方交会,面积计算,功能相当的丰富,可满足专业测量的要求。7.中文界面和菜单全站仪采用了汉化的中文界面,对于中国用户更直观,更便于操作,显示屏更大,设计更加人性化,字体更清晰,美观。使仪器操作更加得心应手。二、预备事项2.1预防事项日光下测量应避免将物镜直接瞄准太阳。若在太阳下作业应安装滤光器。避免在高温和低温下存放仪器,亦应避免温度骤变(使用时气温变化除外)。仪器不使用时,应将其装入箱内,置于干燥处,注意防震、防尘和防潮。若仪器工作处的温度与存放处的温度差异太大,应先将仪器留在箱内,直至它适应环境温度后再使用仪器。仪器长期不使用时,应将仪器上的电池卸下分开存放。电池应每月充电一次。仪器运输应将仪器装于箱内进行,运输时应小心避免挤压、碰撞和剧烈震动,长途运输最好在箱子周围使用软垫。仪器安装至三脚架或拆卸时,要一只手先握住仪器,以防仪器跌落。外露光学件需要清洁时,应用脱脂棉或镜头纸轻轻擦净,切不可用其它物品擦拭。仪器使用完毕后,用绒布或毛刷清除仪器表面灰尘。仪器被雨水淋湿后,切勿通电开机,应用干净软布擦干并在通风处放一段时间。作业前应仔细全面检查仪器,确信仪器各项指标、功能、电源、初始设置和改正参数均符合要求时再进行作业。即使发现仪器功能异常,非专业维修人员不可擅自拆开仪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损坏。2.2部件名称底板圆水准器显示屏管水准器物镜仪器中心标志光学对中器整平脚螺旋粗瞄器底板圆水准器显示屏管水准器物镜仪器中心标志光学对中器整平脚螺旋粗瞄器电池垂直微动螺旋垂直制动螺旋水平微动水平制动键盘电池锁紧杆基座锁定钮目镜对中器望远镜把手数据通讯接口电池垂直微动螺旋垂直制动螺旋水平微动水平制动键盘电池锁紧杆基座锁定钮目镜对中器望远镜把手数据通讯接口2.3仪器开箱和存放开箱轻轻地放下箱子,让其盖朝上,打开箱子的锁栓,开箱盖,取出仪器。存放盖好望远镜镜盖,使照准部的垂直制动手轮和基座的圆水准器朝上将仪器平卧(望远镜物镜端朝下)放入箱中,轻轻旋紧垂直制动手轮,盖好箱盖并关上锁栓。2.4安置仪器将仪器安装在三脚架上,精确整平和对中,以保证测量成果的精度,应使用专用的中心连接螺旋的三脚架。操作参考:仪器的整平与对中1、安置三脚架首先,将三脚架打开,伸到适当高度,拧紧三个固定螺旋。2、将仪器安置到三脚架上将仪器小心地安置到三脚架上,松开中心连接螺旋,在架头上轻移仪器,直到锤球对准测站点标志中心,然后轻轻拧紧连接螺旋。3、利用圆水准器粗平仪器①旋转两个脚螺旋A、B,使圆水准器气泡移到与上述两个脚螺旋中心连线相垂直的一条直线上。②旋转脚螺旋C,使圆水准器气泡居中。4、利用长水准器精平仪器①松开水平制动螺旋、转动仪器使管水准器平行于某一对脚螺旋A、B的连线。再旋转脚螺旋A、B,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②将仪器绕竖轴旋转90º(100g),再旋转另一个脚螺旋C,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③再次旋转90º,重复①②,直至四个位置上气泡居中为止。5、利用光学对中器对中根据观测者的视力调节光学对中器望远镜的目镜。松开中心连接螺旋、轻移仪器,将光学对中器的中心标志对准测站点,然后拧紧连接螺旋。在轻移仪器时不要让仪器在架头上有转动,以尽可能减少气泡的偏移。6、最后精平仪器按第4步精确整平仪器,直到仪器旋转到任何位置时,管水准气泡始终居中为止,然后拧紧连接螺旋。2.5电池的装卸、信息和充电电池充电取下电池盒时,按下电池盒底部插入仪器的槽中,按压电池盒顶部按钮,使其卡入仪器中固定归位。电池信息HR:170°30′20″HD:235.343mVD:36.551m测量模式S/AP1↓电量充足,可操作使用。刚出现此信息时,电池尚可使用1小时左右;若不掌握已消耗的时间,则应准备好备用的电池或充电后再使用。电量已经不多,尽快结束操作,更换电池并充电。闪烁到消失从闪烁到缺电关机大约可持续几分钟,电池已无电应立即更换电池并充电。注:①电池工作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环境条件,如:周围温度、充电时间和充电的次数等,为安全起见,建议提前充电或准备一些充好电的备用电池。②电池剩余容量显示级别与当前的测量模式有关,在角度测量模式下,电池剩余容量够用,并不能够保证电池在距离测量模式下也能用。因为距离测量模式耗电高于角度测量模式,当从角度模式转换为距离模式时,由于电池容量不足,有时会中止测距。电池充电电池充电应用专用充电器,本仪器配用NC-20A充电器。充电时先将充电器接好电源220V,从仪器上取下电池盒,将充电器插头插入电池盒的充电插座,充电器上的指示灯为橙色时表示正在充电,充电6小时后或指示灯为绿色时表示充电完毕,拔出插头。取下机载电池盒时注意事项:▲每次取下电池盒时,都必须先关掉仪器电源,否则仪器易损坏。充电时注意事项:▲尽管充电器有过充保护回路,充电结束后仍应将插头从插座中拔出。▲要在0°~±45°C温度范围内充电,超出此范围可能充电异常。如果充电器与电池已联结好,指示灯却不亮,此时充电器或电池可能损坏,应修理。存放时注意事项:▲可充电电池可重复充电300-500次,电池完全放电会缩短其使用寿命。▲为更好地获得电池的最长使用寿命,请保证每月充电一次。2.6反射棱镜全站仪在进行测量距离等作业时,须在目标处放置反射棱镜。反射棱镜有单(叁)棱镜组,可通过基座连接器将棱镜组连接在基座上安置到三脚架上,也可直接安置在对中杆上。棱镜组由用户根据作业需要自行配置。南方测绘仪器公司所生产的棱镜组如图所示:

2.7基座的装卸拆卸如有需要,三角基座可从仪器(含采用相同基座的反射棱镜基座连接器)上卸下,先用螺丝刀松开基座锁定钮固定螺丝,然后逆时针转动锁定钮约180°,即可使仪器与基座分离。安装将仪器的定向凸出标记与基座定向凹槽对齐,把仪器上的三个固定脚对应放入基座的孔中,使仪器装在三角基座上,顺时针转动锁定钮约180°使仪器与基座锁定,再用螺丝刀将锁定钮固定螺丝旋紧。2.8望远镜目镜调整和目标照准瞄准目标的方法(供参考)①将望远镜对准明亮天空,旋转目镜筒,调焦看清十字丝(先朝自己方向旋转目镜筒再慢慢旋进调焦清楚十字丝);②利用粗瞄准器内的三角形标志的顶尖瞄准目标点,照准对眼睛与瞄准器之间应保留有一定距离;③利用望远镜调焦螺旋使目标成像清晰。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或左右移动发现有视差时,说明调焦或目镜屈光度未调好,这将影响观测的精度,应仔细调焦并调节目镜筒消除视差。2.9打开和关闭电源开机1、确认仪器已经整平2、打开电源开关(POWER键)确认显示窗中有足够的电池电量,当显示“电池电量不足”(电池用完)时,应及时更换电池或对电池进行充电。对比度调节仪器开机时应确认棱镜常数值(PSM)和大气改正值(PPM),并可调节显示屏对比度为显示该调节屏幕,请参阅览12“基本设置”。通过按F1(↓)或F2(↑)键可调节对比度,为了在关机后保存设置值,可按F4(回车)键。***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千万不能不关机拔下电池,否则测量数据将会丢失!!2.10字母数字的输入方法本节介绍字母数字的输入,如仪器高,棱镜高,测站点和后视点等,*条目的选择与数字的输入[例1]选择数据采集模式中的测站仪器高键头指示将要输入的条目,按[▲][▼]键上下移动箭头行点号->PT-01标识符:仪高:0.000m输入查找记录测站按[▼]键将->移动到仪高条目点号:PT-01标识符:仪高->0.000m输入查找记录测站按F1键进入输入菜单点号:PT-01标识符:仪高=m回退回车按1输入“1”按.输入“.”按5输入“5”,回车。此时仪高=1.5m,仪器高输入为1.5米*输入字符[例2]输入数据采集模式中的测站点编码“SOUTHI”用[▲][▼]键上下移动箭头行,移到待输入的条目点号->标识符:仪高:0.000m输入查找记录测站按F1(输入)键,箭头即变成等号(=),这时在底行上显示字符点号=标识符:仪高:0.000m回退空格数字回车按F3可以切换到字母输入方式;点号=标识符:仪高:0.000m回退空格数字回车注:当菜单中显示“字母”时即可输入字母,当菜单中显示“数字”时即可输入数字。当所输入的字母中有连续两个字母在同一键上,在输入其中的第二个字母时,则需要用键将光标移到下一位。按STU键,显示“S”;连续按三次MNO键,显示“O”;按PQR键,显示“U”;连续按三次STU键,显示“T”;连续按两次GHI键,显示“H”;按键,光标显示到下一位,再按三次GHI键,显示“I”。回车。*修改字符,可以按[][]键将光标移到待修改的字符上,并再次输入。键盘功能与信息显示3.1操作键F1-F4电源开关键星键数字键盘F1-F4电源开关键星键数字键盘退出键菜单键(右移键)坐标测量(退出键菜单键(右移键)坐标测量(左移键)距离测量(下移键)角度测量(上移键)键盘符号:ANGMENUESCPOWERF1-F40-9按键名称功能ANG角度测量键进入角度测量模式(上移键)距离测量键进入距离测量模式(下移键)坐标测量键进入坐标测量模式(左移键)MENU菜单键进入菜单模式(右移键)ESC退出键返回上一级状态或返回测量模式POWER电源开关键电源开关F1-F4软键(功能键)对应于显示的软键信息0-9数字键输入数字和字母、小数点、负号星键进入星键模式显示符号:V%HRHLHDVDSDNEZ*mftfi显示符号内容V%垂直角(坡度显示)HR水平角(右角)HL水平角(左角)HD水平距离VD高差SD倾斜N北向坐标E东向坐标Z高程*EDM(电子测距)正在进行m以米为单位ft以英尺为单位fi以英尺与英寸为单位3.2功能键角度测量模式(三个界面菜单)V:90°10′20″HR:122°09′30″置零锁定置盘P1↓倾斜V%P2↓H-蜂鸣R/L竖角P3↓F1F2F3F4页数软键显示符号功能第1页(P1)F1置零水平角置为0°0′0″F2锁定水平角读数锁定F3置盘通过键盘输入数字设置水平角F4P1↓显示第2页软键功能第2页(P2)F1倾斜设置倾斜改正开或关,若选择开则显示倾斜改正F2F3V%垂直角与百分比坡度的切换F4P2↓显示第3页软键功能第3页(P3)F1H-蜂鸣仪器转动至水平角0°90°180°270°是否蜂鸣的设置F2R/L水平角右/左计数方向的转换F3竖角垂直角显示格式(高度角/天顶距)的切换F4P3↓显示第1页软键功能距离测量模式(两个界面菜单)HR:122°09′30″HD*[r]<<mVD:m测量模式S/AP1↓偏心放样m/f/iP2↓F1F2F3F4页数软键显示符号功能第1页(P1)F1测量启动距离测量F2模式设置测距模式为精测/跟踪/F3S/A温度、气压、棱镜常数等设置F4P1↓显示第2页软键功能第2页(P2)F1偏心偏心测量模式F2放样距离放样模式F3m/f/i距离单位的设置米/英尺/英寸F4P2↓显示第1页软键功能坐标测量模式(三个界面菜单)N:122.347mE:500.256mZ:35.686m测量模式S/AP1↓镜高仪高测站P2↓偏心m/f/iP3↓F1F2F3F4页数软键显示符号功能第1页(P1)F1测量启动测量F2模式设置测距模式为精测/跟踪F3S/A温度、气压、棱镜常数等设置F4P1↓显示第2页软键功能第2页(P2)F1镜高设置棱镜高度F2仪高设置仪器高度F3测站设置测站坐标F4P2↓显示第3页软键功能第3页(P3)F1偏心偏心测量模式F2F3m/f/i距离单位的设置米/英尺/英寸F4P3↓显示第1页软键功能星键模式按下星键可以对以下项目进行设置:1.对比度调节。按星键后,通过按[]或[]键,可以调节液晶显示对比度。2.照明。按星键后,通过按F1选择“照明”,按F1或F2选择开关背景光。3.倾斜。按星键后,通过按F2选择“倾斜”,按F1或F2选择开关倾斜改正。4.S/A。按星键后,通过按F4选择“S/A”,可以对棱镜常数和温度气压进行设置。并且可以查看回光信号的强弱。初始设置4.1温度、气压、棱镜常数等设置该模式可显示电子距离测量(EDM)时接收到的光线强度(信号水平),大气改正值(PPM)和棱镜常数改正值(PSM)。一旦接收到来自棱镜的反射光,仪器即发出蜂鸣声,当目标难以寻找时,使用该功能可能容易地照准目标。步骤操作操作过程显示第1步①确认进入距离测量模式第1页屏幕HR:170°30′20″HD:235.343mVD:36.551m测量模式S/AP1↓第2步F3②按F3(S/A)键,模式变为参数设置,显示棱镜常数改正(PSM),大气改正值(PPM)和反射光的强度(信号)。设置音响模式PSM:0.0PPM:2.0信号:[|||||]棱镜PPMT-P一旦接收到反射光,仪器即发出蜂鸣声,若要关闭蜂鸣声,可参阅12“基本设置”。F1至F3用于设置大气改正和棱镜常数按ESC键可返回正常测量模式。4.2设置温度和气压预先测得测站周围的温度和气压。例:温度+25°C气压1017.5步骤操作操作过程显示第1步按键进入距离测量模式HR:170°30′20″HD:235.343mVD:36.551m测量模式S/AP1↓第2步按键F3进入设置。由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模式预先测得测站周围的温度和气压设置音响模式PSM:0.0PPM:2.0信号:[|||||]棱镜PPMT-P第3步按键F3按键F3执行[T-P]温度和气压设置温度->15.0°C气压:1013.2hpa输入回车第4步按键F1输入温度按键F4输入气压按键F1执行[输入]输入温度与气压*1。按F4执行[回车]确认输入。温度和气压设置温度:->25.0°C气压:1017.5hpa输入回车备注*1请参阅2.10“字母数字输入方法”温度输入范围:-30°~+60°C(步长0.1°C)或-22~+140°F(步长0.1°F)气压输入范围:560~1066hPa(步长0.1hPa)或420~800mmHg(步长0.1mmHg)或16.5~31.5inHg(步0.1inHg)如果根据输入的温度和气压算出的大气改正值超过±999.9ppm范围,则操作过程自动返回到第4步,重新输入数据。4.3设置大气改正全站仪发射红外光的光速随大气的温度和压力而改变,本仪器一旦设置了大气改正值即可自动对测距结果实施大气改正。改正公式如下:(计算单位:米)F1(精测)=14985518HzF1(跟踪测)=149855.18HzF1(跟踪测)=151368.82Hz发射光波长:λ=0.865μmNTS系列全站仪标准气象条件(即仪器气象改正值为0时的气象条件):气压:1013hPa温度:20ºC大气改正的计算:ΔS=273.8–0.2900P/(1+0.00366T)(ppm)式中:ΔS:改正系数(单位ppm)P:气压(单位.hPa,若使用的气压单位是mmHg时,按:1hPa=0.75mmHg进行换算。T:温度(单位ºC)直接设置大气改正值的方法测定温度和气压,然后从大气改正图上或根据改正公式求得大气改正值(PPM)步骤操作操作过程显示第1步F3由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模式按F3设置音响模式PSM:0.0PPM:0.0信号:[|||||]棱镜PPMT-P第2步F2按F2[ppm]键,显示当前设置值PPM设置PPM:0.0ppm输入回车第3步F1输入数据F4输入大气改正值,*1)返回到设置模式PPM设置PPM:4.0ppm输入回车设置音响模式PSM:0.0PPM4.0信号:[|||||]棱镜PPMT-P*1)参阅2.10“字母数字输入方法”输入范围:-999.9PPM至+999.9步长0.1PPM4.4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改正仪器在进行平距测量和高差测量时,可对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的影响进行自动改正。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的改正依下面所列的公式计算:经改正后的平距:D=S*[cosα+sinα*S*cosα(K-2)/2Re]经改正后的高差:H=S*[sinα+cosα*S*cosα(1-K)/2Re]若不进行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改正,则计算平距和高差的公式为:D=S·cosαH=S·sinα注:本仪器的大气折光系数出厂时已设置为K=0.14。K值有0.14和0.2可选。也可选择关闭。式中:K=0.14……大气折光系数Re=6370km…地球曲率半径α(或β)………从水平面起算的竖角(垂直角)S…………………斜距操作:按F4开机,在“F3:其他设置”里的“F3:两差改正”,可以设置。4.5设置反射棱镜常数南方全站的棱镜常数的出厂设置为-30,若使用棱镜常数不是-30的配套棱镜,则必须设置相应的棱镜常数。一旦设置了棱镜常数,则关机后该常数仍被保存。步骤操作操作过程显示第1步F3①由距离测量或坐标测量模式按F3(S/A)键设置音响模式PSM:-30.0PPM:0.0信号:[|||||]棱镜PPMT-P第2步F1②按F1(棱镜)键棱镜常数设置棱镜:0.0mm输入回车第3步F1输入数据F4③按F1(输入)键输入棱镜常数改正值*1),按F4确认,显示屏返回到设置模式设置音响模式PSM:0.0PPM:0.0信号:[|||||]棱镜PPMT-P*1)参阅2.10“字母数字输入方法”。输入范围:-99.9mm至+99.9mm步长0.1mm4.6设置最小读数最小读数的设置可选择角度测量的显示单位仪器类型角度单位度哥恩(400制)密位NTS-3505″/1″1mgon/0.2mgon0.1mil/0.01mil[例]角度最小读数:5″操作过程操作显示①按MENU键后再按F4(P↓)键,显示主菜单2/3MENUF4菜单2/3F1:程序F2:参数组1F3:照明P↓②按F2键F2设置模式1F1:最小读数F2:自动关机开关F3:自动补偿③按F1键F1最小读数F1:角度④按F1键F1最小读数[F1:1″]F2:5″回车⑤按F2(5″)键后再按F4(回车)键F2设置模式1F1:最小读数F2:自动关机开关F3:自动补偿按ESC键可返回到先前模式4.7设置自动关机如果30分钟内无键操作或无正在进行的测量工作,则仪器会自动关机。操作过程操作显示①按MENU键后再按F4(P↓)键,显示主菜单2/3MENUF4菜单2/3F1:程序F2:参数组1F3:照明P↓②按F2键F2设置模式1F1:最小读数F2:自动关机开关F3:自动补偿P↓③按F2,显示原有设置状态F2自动关机开关[开]F1:开F2:关回车④按F1(开)键或F2(关)键,然后再按F4(回车)键,返回F1或F2F4设置模式1F1:最小读数F2:自动关机开关F3:自动补偿4.8设置垂直角倾斜改正当倾斜传感器工作时,由于仪器整平误差引起的垂直角自动改正数显示出来,为了确保角度测量的精度,倾斜传感器必须选用(开),其显示可以用来更好的整平仪器,若出现(“X补偿超限”),则表明仪器超出自动补偿的范围,必须人工整平。NTS-350对竖轴在X方向的倾斜的垂直角读数进行补偿。当仪器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或有风天气,垂直角显示将是不稳定的,在这种状况下您可打开垂直角自动倾斜补偿功能。用软件设置倾斜改正可选择第二页上的自动补偿的功能,此设置在断开电源后不被保留。[例]设置X倾斜改正关闭操作过程操作显示①主菜单下,按F4键进入主菜单2/3页F4菜单2/3F1:程序F2:参数组1F3:照明P↓②按F2键,选定参数组1。F2设置模式1F1:最小读数F2:自动关机开关F3:自动补偿③按F3(自动补偿)键若已经选定开,则会显示出倾斜值F3倾斜传感器:[关]单轴关回车④按F1(单轴)键或F3(关)键进行选择,然后按F4(回车)键进行确认F1F4倾斜传感器:[X-开]X:0°00′30″单轴关回车4.9设置照明开关设置照明开关操作过程操作显示①按MENU键,再按F4(P↓)键,进入第2/3页菜单MENUF4菜单2/3F1:程序F2:参数组1F3:照明P↓②按F1或F2,设为开或关F1或F2照明[关]F1:开F2:关③按ESC键,返回ESC菜单2/3F1:程序F2:参数组1F3:照明P↓4.10设置仪器常数按14.8“仪器常数的检验与校正”的方法可求得仪器常数值,仪器常数设置的方法如下:操作过程操作显示①按住F1键开机F1+开机校正模式F1:垂直角零基准F2:仪器常数②按F2键F2仪器常数设置仪器常数-0.5mm输入回车③输入常数值*1)*2)F1仪器常数设置仪器常数:1..5mm输入回车④关机输入常数F4关机校正模式F1:垂直角零基准F2:仪器常数*1)参阅2.10“字母数字的输入方法”。*2)按ESC键,可取消设置。*注意:仪器的常数在出厂时经严格测定并设置好,用户一般情况下不要作此项设置。如用户经严格的测定(如在标准基线场由专业检测单位测定)需要改变原设置时,才可做此项设置。角度测量5.1水平角和垂直角测量水平角右角和垂直角的测量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操作过程操作显示①照准第一个目标A:照准AV:82°09′30″HR:90°09′30″置零锁定置盘P1↓②设置目标A的水平角为0º00ˊ00"按F1(置零)键和F3(是)键F1F3水平角置零>OK?[是][否]V:82°09′30″HR:0°00′00″置零锁定置盘P1↓③照准第二个目标B,显示目标B的V/H。照准目标BV:92°09′30″HR:67°09′30″置零锁定置盘P1↓瞄准目标的方法(供参考)①将望远镜对准明亮天空,旋转目镜筒,调焦看清十字丝(先朝自己方向旋转目镜筒再慢慢旋进调焦清楚十字丝);②利用粗瞄准器内的三角形标志的顶尖瞄准目标点,照准时眼睛与瞄准器之间应保留有一定距离;③利用望远镜调焦螺旋使目标成像清晰。*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或左右移动发现有视差时,说明调焦或目镜屈光度未调好,这将影响观测的精度,应仔细调焦并调节目镜筒消除视差。5.2水平角(右角/左角)切换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操作过程操作显示①按F4(↓)键两次转到第3页功能F4两次V:122°09′30″HR:90°09′30″置零锁定置盘P1↓倾斜V%P2↓H-蜂鸣R/L竖角P3↓②按F2(R/L)键。右角模式(HR)切换到左角模式(HL)。F2V:122°09′30″HL:269°50′30″H-蜂鸣R/L竖角P3↓③以左角HL模式进行测量。*每次按F2(R/L)键,HR/HL两种模式交替切换。5.3水平角的设置5.3.1通过锁定角度值进行设置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操作过程操作显示①用水平微动螺旋转到所需的水平角;显示角度V:122°09′30″HR:90°09′30″置零锁定置盘P1↓②按F2(锁定)键;F2水平角锁定HR:¨90°09′30″>设置?[是][否]③照准目标;照准④按F3(是)键完成水平角设置*1),显示窗变为正常的角度测量模式。F3V:122°09′30″HR:90°09′30″置零锁定置盘P1↓*1)若要返回上一个模式,可按F4(否)键。5.3.2通过键盘输入进行设置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操作过程操作显示①照准目标照准V:122°09′30″HR:90°09′30″置零锁定置盘P1↓②按F3(置盘)键F3水平角设置HR:输入[回车]③通过键盘输入所要求的水平角*1),如:150º10′20″F1150.1020F4V:122°09′30″HR:150°10′20″置零锁定置盘P1↓随后即可从所要求的水平角进行正常的测量。*1)参阅2.10“字母数字的输入”。5.4垂直角与斜率(%)的转换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操作过程操作显示①按F4(↓)键转到第2页F4V:90°10′20″HR:90°09′30″置零锁定置盘P1↓倾斜V%P2↓②按F3(V%)键*1)F3V:-0.30%HR:90°09′30″倾斜V%P1↓*1)每次按F3(V%)键,显示模式交替切换。当高度超过45º(100%)时,显示窗将出现(超限)(超出测量范围)5.5水平角90°间隔蜂鸣如果水平角落在0º90º180º或270º在±1º范围以内时,蜂鸣声响起。此项设置关机后不保留,确认处于角度测量模式。操作过程操作显示①按F4(↓)键两次,进入第3页功能F4两次V:90°10′20″HR:170°30′20″置零锁定置盘P1↓H-蜂鸣R/L竖角P3↓②按F1(H-蜂鸣)键,显示上次设置状态F1水平角蜂鸣声[关][开][关]回车③按F1(开)键或F2(关)键,以选择蜂鸣器的开/关F1或F2水平角蜂鸣声[开][开][关]回车④按F4(回车)键F4V:90°10′20″HR:170°30′20″置零锁定置盘P1↓5.6天顶距和高度角的转换垂直角显示如下图所示:操作过程操作显示①按F4(↓)键转到第三页:F4两次V:19°51′27″HR:170°30′20″置零锁定置盘P1↓H-蜂鸣R/L竖角P3↓②按F3(竖角)键*1)F3V:70°08′33″HR:170°30′20″H-蜂鸣R/L竖角P3↓*1)每次按F3(竖角)键,显示模式交替切换。六、距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