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卷_第1页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卷_第2页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卷_第3页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卷_第4页
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都有误的一项是()A.畸形(jī)悄然(qiǎo)深恶痛疾(è)矢志不渝B.要塞(sài)绯红(fēi)锐不可挡(dānɡ)不可名状C.镌刻(jūan)解剖(pāo)藏污纳垢(ɡòu)震聋发聩D.履行(nǚ)犀利(xī)窒息(zhì)杳无消息(yǎo)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有很多能让人大彻大悟。B.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桂林梅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精巧。C.39岁,坐牢30年,这只世界唯一上过大学、通人情世故的猩猩,结局却这般悲惨。D.国际马拉松大赛期间,衡水市实行了交通管制,交通拥堵的状况戛然而止。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B.据统计,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大约12.7%左右。C.《金色花》描绘了儿童嬉戏的画面,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了对母亲的感情。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我们见到的是一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打塌了的样子。B.他不久就任凭须发长得满脸都是,把自己的嘴唇隐藏在照貂皮面具般的胡须里。C.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D.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如果把4G比喻成一条普通的道路,5G就是立体的高速公路②5G在时延性和连接密度这两个关键指标上也都有“跨栏式”的突破③而其峰值速率可达20bps,是4G的20倍④5G,即5th-Generation,指的是第五代移动电话通讯标准,是现有4G通讯技术的延伸⑤5G的下载速率将达到10Gbps,相当于4G的10倍⑥相较于2G/3G/4G,5G的速度更快,信道带宽也进一步得到了提升A.④①⑥⑤③② B.④⑥⑤③①② C.①⑥⑤③②④ D.①④②③⑤⑥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②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经•蒹葭》)③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④______________,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⑤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⑥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默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前四句。二、文言文阅读。(15分)与元微之书①(节选)白居易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②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③。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④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⑤尘念,此际暂生。注释:①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微之,即元稹,为白居易好友,当时被贬为通州司马。②殚:尽,全。③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④泰:安适。⑤瞥然:形容时间短暂。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1)流水周于舍下(2)大抵若是(3)去我万里(4)信手把笔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4.下列句子都省略了一个虚词,根据文意推断,依次填入正确的一项是()。(1)()置草堂(2)飞泉落()檐间(3)封题()时A.之;于;因B.于;之;因C.因;于;之D.于;因;之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2.环绕;这样;距离;执、拿3.(我)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中的僧人,有的坐着,有的睡着。4.C5.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水的热爱之情;对挚友的怀念和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乐观)的情感。三、现代文阅读。(30分)1、你慢点儿走奠柏良①黑里来黑里去,这用来形容老忠的工作,再准确不过了。②门外映照的灯光太暗,老忠腿一蹬,人和车一下子就消失在黑夜中,剩下几声车轮颠簸的声音。“你慢点儿走!”看着老忠远去,她总会在心里默默地念上一句。每天如此,从不间断,像是虔诚的祷告。③天暗下去了,而远处的霓虹灯五光十色地亮起来了。老伴儿静静地坐在床上,透过那扇锈迹斑斑的铁窗,盯着路灯下看。“哐啷哐啷……”远处传来了车轮颠簸的声音,不一会儿,一个瘦硬的身影出现在灯光下,人和车都被映上了一层暗黄。这时老伴儿オ会安下心来,继续忙活手里的针线,假装什么都没发生。④老忠每天下班都顺带着一袋子蔬菜回来,蔬菜卖相不好,但也看得出是挑选过的。老两ロ一块煮个面,又是一顿。晩饭过后,老忠洗好碗筷,将屋里整理一遍,又出去埋头在那辆环卫车里。⑤老伴儿继续在床上缝缝补补,絮絮叨叨:“哎哟,你见那辆破车的时间比我还多。”老忠应和着:“趁现在还有点时间,收拾收拾这些瓶瓶罐罐……”原来不知不觉的,这间小小的铁皮屋周边,堆积的废品,已经和人一般高了。“也不知道你是去扫大街还是去拾破烂,拾破烂的都没你捡得多!”老伴儿故意提了提气。“得了得了,有空我就拉去卖掉,这不是没空儿嘛。”他们有一白没一句地说。⑥黑夜中,出去归来,日复ー日。老伴儿没什么盼头,就希望老忠每天跑着出去,也能跑着回来。出门在外,有什么重得过平安两个字?这年头,路上的汽车越来多,车速和大城市的生活节奏一样,越来越快。更何况现在快过年了,路上的车子都急着回家,隔三岔五就传来环卫工出事故的消息,老伴儿怎么能不担心。⑦这天早上,老忠还是和平时一样,天没亮就起床了。咬了一ロ白饼,灌上一瓶热水,穿上已经褪色的エ作服,临出门时,老忠回过头来轻轻说了一向:“我今天要到高速上面去工作,春运堵车,不能有垃圾。”⑧老伴儿的心ー咯噔,像是被针扎了ー样,赶紧从床上挣扎起来,往窗外看。“你慢点儿走!”这一次她没忍住,将这句埋藏在心里的祷告,声嘶力竭地吼了出来。⑨“等我回来吃饭!"黑夜中传来了一声回响,很遥远但很清晰。老伴儿哭了,原来这句话,他一直听得见。⑩这一整天老伴儿都忐忑不安,一边担心,又一边安慰自己:“没事的,慢点儿走,慢点儿走就好了。”她果呆地望着窗外,盯着那盏摇摇欲坠的街灯,第一次盼望着黑夜快点儿降临。⑪街灯终于亮了,散发出昏黄的光。可是老忠的身影却迟迟没有出现。老伴儿慌了,要知道,这些年来,老忠都是这个点儿回家的,从没有耽误过。老伴儿一急,就想起身出去,但是她忘了她已经走不了了。这一切不好的预感,让她回想起了那一次事故……⑫那时她还是一名环卫工,那天接到要到高速上去清理花槽里垃圾的任务,一干就是一个下午,临近黄昏的时候一辆轿车突然失控撞向了花槽,她便成了受害者。命是捡回来了,可是却瘫了。沥青路上那种透心刺骨的寒,她永也忘不了。从那以后,老忠接替了她的工作。老伴觉得危险,也劝他干点别的。可用老忠的话说就是,这垃圾也不能没人收拾啊。⑬屋子里一片死寂,老伴儿知道这么胡思乱想下去也不是办法,她拧开床头的收音机,好让自己有个声音陪伴。夜慢慢地向屋里笼罩,收音机沙沙的声音回绕在昏暗的每一个角落里。老伴儿瘫坐在床上,一动不动,任泪水在褶皱的脸上慢慢风干。⑭“哐嘟哐啷……”一阵熟悉的声音由远及近。老伴儿抹了抹眼睛,往窗外一看,一个瘦硬的身影出现在灯光下,人和车都被映上了一层暗黄。⑮老忠推开门,老伴儿像没事一样,忙活手里的针线。⑯“怎么现在オ回来?”老伴儿淡淡地说出一句。⑰“还不是你让我慢点儿走。”老忠摆出一脸嫌弃的样子,转身准备晚饭去了。1.请赏析第⑧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2.小说第⑫自然段插叙“老伴儿出车祸”这一情节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3.请结合全文概括老忠的形象特征。4.小说结尾两段老伴儿与老忠的表现看似不合常理,实则在情理之中。请简要分析。1.该句通过对人物的心理、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老伴儿对老忠即将去高速捡垃圾的深切担忧与关心。2.①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完整。②交代了老伴儿出事故的原因,也解释了她为何对老忠上高速如此担心焦急。③刻画了一个对老伴儿关切有加的善良妇人形象,并突出了老忠的极富责任感。同时也塑造了一对在患难中相濡以沫的夫妻形象。3.老忠是一个细心、勤劳善良、富有责任感、爱护妻子的环卫工人。细心体现在他挑选蔬菜上;勤劳善良体现在他每天天没亮就起床去工作和自己承担工作的危险;富有责任感体现在他“这垃圾也不能没人收拾”的话语中;爱护妻子体现在他主动做家务,并安慰担心的妻子。4.结尾处进行了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淡淡地”“一脸嫌弃的样子”刻画出两人看似毫不关心实则彼此关怀的深情,平淡中有真情。同时用夫妻间平静的对话来传达两人相互的爱。2、筷子春秋①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②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是木字旁,不是“挟”。《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是“梜,犹箸也”。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说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③“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虽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或“筷”,但清《康熙字典》仅收录了“箸”而并未收录“筷”。④《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先秦时人们吃饭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夹菜。从饮食进化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自然不过,其后的食器发展为“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羹匙。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发展而来,但总不及用箸夹菜更为方便。⑤理论上,促成“箸”的诞生,契机应是熟食烫手。先民发明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后,随手用树枝捞取是合理推测,因为原始人类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树枝。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看,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⑥筷子虽是餐具,却又像微型健身器。有学者指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筷子不过是小小餐具,却魅力十足,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谈到筷子时认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和谐传送的物质”。(作者李阳波选自2016年5月6日《光明日报》略有删改)1.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筷子”的知识?2.第④段划线部分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第⑤段加点的“理论上”能否删去?结合文意说明理由。4.文中写筷子作为餐具有哪些优势?1.(1)"筷子”一词的由来和演变。(2)对“筷子”这一食器诞生的推测。(3)使用筷子有利于身体健康。(4)使用筷子是文明进步的表现。2.(1)作比较。(2)通过“等”和“匕”(或“匙n)作比较,来说明。“筷子”的使用更方便夹菜。3.不能删去,因为文中对“著”诞生的说明仅是合理推测,并非实证。4.(1)使用方便灵活。(2)可以使进食方式更文明。现代文阅读《苦瓜,苦瓜,亲爱的菩萨》四、写作题(40分)阅读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