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_第1页
2022-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_第2页
2022-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_第3页
2022-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_第4页
2022-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2022-2023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带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卑劣(liè)丰硕(shuò)携手(xié)出类拔萃(cuì)B.湛蓝(zhàn)领域(yù)诬蔑(miè)自甘堕落(duò)C.头衔(xián)蛮横(hèng)狡辩(jiǎo)彷徨失措(fáng)D.萦绕(yíng)赋予(fù)烦琐(suǒ)一劳永逸(yì)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阿尔及利亚发生了强烈地震,顷刻间天翻地覆,不少高大建筑纷纷倒塌,人员伤亡惨重。B.近年来,杭州钱江新城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C.《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D.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据调查,我国超80%左右的成年人全谷物摄入不足,导致维生素B、膳食纤维等的缺失。B.这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C.通过在扬州钟书阁举办的《人间送小温》首发式,使更多年轻读者深入了解汪曾祺。D.我们不仅要学习巴西人“用脑踢球”的理念,但也要大力发展我国青少年的足球事业。5、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②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③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④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A.①对比②互文③拟人④夸张B.①对比②对偶③拟人④拟人C.①对偶②对偶③拟人④夸张D.①对偶②互文③拟人④拟人6、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①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②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褶也找不到。③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④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⑤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A.⑤②④①③ B.④②⑤①③ C.⑤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⑤①7、古诗文名句默写①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③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④春冬之时,则_________,回清倒影,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⑤《归田园居》中描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归田园居》其三)⑥《记承天寺夜游》中写庭院月色美景的句子是,,。(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二、文言文阅读。(15分)随园记[清]袁枚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①,树之荻千章②,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隋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余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③,禽鸟厌之,不肯妪伏④,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⑤而旷也为设宧窔⑥。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⑦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⑧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见矣。己巳三月记。(《袁枚文选》(清)袁枚著.高路明选注,作家出版社,有删减)(注释)①构堂皇,缭垣牖:建起殿堂,砌上围墙。②荻千章:楸树千株。③舆台嚾呶:地位低贱的人叫喊吵闹。④妪伏:原指鸟孵卵,引申为栖息。⑤蓊(wěng)郁:茂盛浓密貌。⑥宦(yí)窔(yǎo):房屋的东北角与东南角。东北角设厨房。此即代指这些设施。⑦夭阏(è):此指没有改变山原来的形势。⑧苏子:宋朝大文学家苏轼。下面的引文出自苏轼《灵壁张氏园亭记》。1.用“/”为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划一处)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西行二里(______)(2)树之荻千章(______)(3)易其义(______)(4)遂乞病(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号曰隋园,因其姓也。(2)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见矣。4.作者以“随”字来命名自己园子的用意是什么?三、现代文阅读。(30分)1、极光形成之谜①1950年的一个夜晚,北极夜空上方出现淡红和淡绿色的光弧,时而像在空中舞动的彩带,时而像在空中燃烧的火焰,时而像悬在天边的巨伞……它轻盈地飘荡,不断变化着自己的形状,持续了几个小时。它多彩多姿,一会儿红,一会儿蓝,一会儿绿,一会儿紫,变幻莫测。这就是美丽的极光。②极光是太阳风将带电粒子吹到地球两极上空,被地磁俘获产生的一种特殊光学现象。③极光在很多地方出现过,但“极光之源”到底在哪里呢?极光是如何形成的呢?极光现象为什么多出现在南北两极呢?④科学家研究认为,太阳活动是极光之源。极光出现的频率与太阳活动有很大关系,极光就像太阳发出的电。太阳是一颗恒星,不断放出光和热。其表面和内部进行各种化学元素的核反应,产生出强大的、内含大量带电粒子的带电微粒流。这些带电微粒射向空间,和地球外80~1200千米高空的稀薄气体的分子碰撞时,由于速度快而产生发光现象。太阳活动是周期性的,其周期大约11年。在太阳活动的高潮期,太阳黑子出现得最多,有人发现当一个“大黑子”经过太阳中心的子午线20~40小时后,地球上一定会出现极光。⑤那为什么极光现象多出现在南北两极呢?原来,地球本身是个近似以南北极为地磁两极的大磁石。太阳送来的粒子流接近地球时,以螺旋形的运动方式分别飞向两个磁极。事实上,磁极不能完全控制所有的带电粒子流,在太阳喷发的带电粒子流非常强烈的年份,也能在两极地区以外的一些地方观察到极光。因为空气成分非常混杂,不同气体成分如氧、氮、氦、氖等在带电微粒流作用下,会发出不同的光,所以极光看上去多彩绚丽。有人从地球磁层的角度考虑,认为地球磁层包裹着地球,就像地球的“保护网”,使之避免遭受太阳风辐射粒子的侵袭。但在南北极的上空,这张“网”并不结实,有较大的“间隙”,通过“间隙”,部分太阳风便会侵入地球磁层。由于南北极上空有“间隙”,因此极光现象多发生在两极地区的上空。⑥但是,上述观点虽较好地解释了极地地区的极光现象,却无法解释近地面附近出现的极光现象。一些人认为这些极光是由于地面附近的静电放电所产生的。据史料记载,离地面1.2~3.0米都出现过极光。有时人们在出现近地极光的地方,还能闻到臭氧的味道。⑦因为许多极光现象与彗星明亮的尾巴有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极光现象与彗星联系起来,这对认识极光是有一定好处的。尽管极光之谜还没有完全揭开,但人类对它已经有了较科学的认识,也许很快科学家们就能告诉我们极光真正的奥秘。1.选文第①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④⑤段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3.选文第⑥段的加点词语“据史料记载”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4.选出下列内容与选文不符的一项()A.极光看上去绚丽多彩,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氮、氦、氖等不同气体成分在带电微粒流作用下,发出了不同的光。B.极光现象多出现在南北两极,但在太阳喷发的带电粒子流非常强烈的年份,两极地区以外的一些地方也能观察到极光。C.太阳活动是周期性的,其周期为11年。在太阳活动的高潮期,太阳黑子出现得最多。D.极光形成之谜至今还没有完全揭开,启示我们科学探索之路是永无止境的。2、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①惊蛰过后,春分未至之时,我习惯在自家庭院里徜徉。小小的院落,东西两侧几株挺拔的白玉兰和婀娜的海棠依然沉寂着未动声色,但冥冥之中,我感觉周遭的土地正勃发着一股盎然生机。于是找来一个耙子,扒开院墙底部覆盖着的枯草萎叶,眼前顿觉一亮——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正朝我微笑呢。“天时人事日相催”,春天来了!②说来有些怪异,这株蒲公英生长在庭院东墙下一排木制围栏与甬道牙石的缝隙之中,其间只有些微的泥土。当年我办理完退休手续后,有暇时常于清晨和傍晚在庭院里散步,不经意地发现了它。此后连续十年间,每年惊蛰过后,它都在固定的位置上如约而至地发芽抽青,铺展开锯齿形的叶片。暮春之时,日渐壮硕的叶片在清晨的阳光和露水里晶莹闪烁。及至初夏,一场场细雨洗过的庭院里,姹紫嫣红,铺青叠翠,蒲公英的几层叶片中间,长出了纤细的枝茎,顶端逐渐形成一个细小的花盘,并绽开黄色的花瓣来。那丝丝缕缕的花瓣组成的黄花,直径不足半寸,花瓣紧紧围绕着花心,如同用圆规精心画出的圆,开得自然洒脱,恣意灿然。当此之时,蒲公英的头顶,盛开着的海棠灿若明霞,相隔几步之遥,雍容的白玉兰频送幽香,而这株低矮卑微的蒲公英不落寞,不悲观,默默地挺立着自己朴实的身躯,释放着细微的清香。仲夏,蒲公英的花盘开始脱落,形成了一个洁白色的绒球,不消几天光景,阵阵微风之中,洁白的绒球飞出无数张“小伞”,飘向空中,借着风力飞向遥远的天际……③想到这株蒲公英十年来与我的缘分,我不禁对它生出深深的怜爱之情。资料显示,蒲公英属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含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可食用、药用。《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性平味甘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蒲公英花开后种子随风飘到别的地方孕育新的生命。可无论种子飘向何方,眼前这株蒲公英十年固守一处,“年年岁岁花相似”,不懈不怠,巧笑倩兮,伴我晨昏。它的品性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④上世纪的1963年秋天,我考入了一所高中。当时讲授语文课的G老师四十出头的年纪,中等身材,面目清癯,讲课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慢声细语,却很有感情色彩。在古典文学、古代汉语领域,他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入学后的翌年春天,学校组织我们到城郊乡下劳动半个月,G老师与我们同去。当时正值经济困难时期,同学们在乡下的一日三餐都十分简单。为了丰富餐桌,劳动之余,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在野地里采集野菜,G老师也参与其中。⑤那时的春天,原野上的野菜种类很多,尤其是蒲公英随处可见。采集其间,师生谈笑着,常有人提出一两句唐诗宋词向老师请教。当时还没有人料到两年后会出现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所以,高中毕业后的理想前途自然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同学中有的说要“志存高远”,有的用俄语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还有的表示将来要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栋梁之材等等。G老师认真听罢大家的议论后平静地说:“很高兴听到同学们的想法,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真诚地希望看到你们成长进步。我此前的学生不乏青年才俊,但是说实话,我不奢望你们都成为栋梁之材。因为古往今来,出类拔萃的永远是极少数人,大多数只能是庸常的普通人。”⑥他指着眼前无垠的田野接着说:“如同春日的田野上,有高耸的白杨,有斑驳的灌木,但更多的是遍地的蒲公英。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白杨可以做栋梁,灌木可以做成篱笆,蒲公英虽然庸常卑微,却可以药用,又可以果腹。我所希望的是,同学们毕业后,不管命运把你抛向何处,只要深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G老师的一席话,引发了在场同学久久的沉思。劳动返校后,G老师以“春日的田野”为主题,给大家布置了一道自选作文题。记得我的作文标题是“蒲公英也有梦想”。⑦岁月流转,沧海桑田,如今G老师已仙逝多年,在这个和煦明媚的春日,与庭院中的蒲公英再次邂逅,他半个多世纪前在城郊田野上的一席谈话,又在我耳畔响起。平心而论,自然界中的蒲公英无异于一棵野草,永远不可与众多的奇花异草同日而语,但是蒲公英也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年年岁岁,它都要熬过严酷的隆冬,待到春风骀荡之时,率先破土而出,在无人问津之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夏日,绿肥红瘦之际,又要将栉风沐雨培育出的无数种子散放出去,让它们带着自己的梦想,飘向海角天涯。多少年过去了,这株蒲公英散放出的“小伞”都飞向了何处?它们会在哪里停留驻足?细想起来,华夏土地上的大江南北,山冈、坡地、湖畔、田野、贫瘠的荒漠甚至岩石的缝隙,都是它们生长的地方。恰如当年我的那些“同学少年”,作为“老三届”中最年长的一届,半个世纪前他们在经历了或长或短的知青生活之后,相继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由于历史的原因,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了社会上庸常的普通人。但庸常不是庸俗,庸常只是平常,几十年间,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着,奋斗着,燃烧着,持守着心灵的宁静与和谐。生活未必富裕,凡俗的日子里还有很多困难和曲折,但是他们在不怨不尤之中,也保持着一份心安理得的踏实感,心怀盈盈的温暖、感恩和爱。由此,无论面对怎样灰暗的时空,他们的脸上都会荡漾出一份明媚。这,不正是蒲公英的品格吗?⑧春日里,清晨的阳光已经流泻出丝丝暖意,阳光下的这株蒲公英,细小的叶片正闪烁着淡绿柔美的光晕。年复一年,每当春风拂面之时,我都会在庭院那熟悉的地方搜寻它的倩影,而它也会精灵般适时出现,这已成为我们之间无言的默契。1.怎样理解文章标题“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的含义?2.文章主要写蒲公英,为什么还两次写到白玉兰和海棠?3.语言品味。(1)它都要熬过严酷的隆冬,待到春风骀荡之时,率先破土而出,在无人问津之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赏析加点的词语)(2)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正朝我微笑呢。”这句话的进行评析。(请从修辞角度分析表达效果)4.纵观全文,G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5.G老师认为“不管命运把你抛向何处,只要深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四、写作题(40分)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每天醒来,我们都能听到各种声音:窗外鸟鸣的声音、落雨的声音;厨房里妈妈煎蛋的声音、客厅里爸爸催促的声音、街道上汽车喇叭的声音、街巷里行人喧嚣的声音……我们每天被各种各样的声音围绕着,有些声音被我们铭记了,有些声音被我们忽视了,有些声音被我们误解了。请以“倾听”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书写整洁,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CDBAB①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③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④素湍绿潭,绝巘多生怪柏。⑤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二1.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2.向西,往西栽种,种植更改于是3.(1)叫它隋园,是因为园子原来的主人姓隋。(2)我竟然把一个官职换取了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