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下载)_第1页
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下载)_第2页
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下载)_第3页
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下载)_第4页
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下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2022-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下载)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诘责(jié)佃农(tiàn)要塞(sè)澎湃(pài)B.炽热(chì)解剖学(pōu)冥思遐想(míng)镌刻(jūn)C.畸形(qí)匿名信(nì)荻港(dí)翘首(qiáo)D.妯娌(zhóu)一绺绺(lǚ)藏污纳垢(ɡòu)屏息(bǐnɡ)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赵老师在工作中任劳任怨,从不讨价还价,真不愧是模范教师。B.那些旁逸斜出的梅花,构成了一个美丽的画面。C.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D.周末,我和同学一起去攀岩,虽然崖壁陡峭,我们仍然摩肩接踵,奋力攀登。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每当春雨淅淅沥沥的时候,总是会令我想起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B.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许多精神财富。C.即使国家人社部推行延迟退休的计划,也难以改变社保资金短缺的局面。D.通过我县教育局举办的系列送教下乡活动,促进了全县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5、对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立春以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拟人)B.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比喻)C.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知道它在唱什么。(比喻)D.柳树的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的低垂着。(拟人)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④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A.①⑤②③④ 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 D.⑤④②③①7、名句默写。(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3)夕日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4)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其二)》)(5)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6)__________________,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7)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境相似。二、文言文阅读。(15分)贾诩字文和,武威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①之奇。以疾病去官,道遇叛敌,同行数十人皆为所执。诩曰:“我段公外孙也,汝勿杀我,我家必厚赎之。”时太尉段颖,昔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故诩假以惧敌。叛敌果不敢害,与盟而送之。诩实非段颖外孙,权以济事,咸此类也。后李傕②等与诩议,欲迎天子③置之营中,诩曰:“不可。挟天子,非义也。”傕不听。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诩曰:“吾受国恩,义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司徒赵温为傕嫌,欲杀之。诩谓傕曰:“此乃天子大臣,卿奈何害之?”傕乃止。文帝④即位,以诩为太尉。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注)①良、平:指汉代张良、陈平。②傕:(jué):用于人名。③天子:指汉献帝。④文帝:指魏文帝。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唯汉阳阎忠异之异:诧异B.道遇叛敌道:在路上C.与盟而送之盟:盟誓结盟D.义不可背义:坚守道义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或谓诩曰:“此中不可久处,君胡不去?(2)天子既东,而傕来追,王师败绩。3.贾诩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分析。三、现代文阅读。(30分)1、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汤小小①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②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③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是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④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亲一眼。父亲年龄并不太大,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只是脸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他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衬衫,崭新的,与他黝黑的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生了根发了芽。⑤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自己身上的病我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别拖累你们。”⑥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⑦我的心忽然有一点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伤已经在彼此心里漫延。⑧两个人都没再说话。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⑨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是睡觉的地方。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⑩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乞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⑪同样的情景,我在另一家医院也遇到过。⑫那是一位八十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父亲真的已经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一个听话的孩子。⑬看着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慰。”⑭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依赖他一样。等待无聊而又漫长。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的肩头睡着了。⑮医院里并不太安静。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盖住父亲的耳朵。⑯看着这一幕,所有的人都压低了声音,连医生也放轻了脚步。⑰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无论在嘈杂的候车室,还是在拥挤的火车上,亦或在排成长龙的医院里,从来都是孩子靠在父亲的肩头休息,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年轻力壮的父亲在公众场合安心小憩?父亲从来都担当着保护者的角色,只有当他们病了、老了,再也无力保护孩子时,才会心无旁骛地小睡一会儿,缓解满身的疲惫。⑱当我们看见一位父亲靠在儿女的肩头睡觉,那一定是因为,他在这个世界的时日已经不多。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当你看到一位睡着的父亲,一定不要吵,不要吵,让父亲安安静静地多睡一会儿。1.你从选文中读出了“儿子”与“女儿”的哪些共同品质?2.请赏析第⑨段画横线的句子。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3.细读选文⑰段,请说说为什么“我忽然感觉双眼酸涩”。4.选文有多处与文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相照应,请说说其表达作用。5.从选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2、筷子春秋①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②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是木字旁,不是“挟”。《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是“梜,犹箸也”。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说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③“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虽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或“筷”,但清《康熙字典》仅收录了“箸”而并未收录“筷”。④《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先秦时人们吃饭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夹菜。从饮食进化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自然不过,其后的食器发展为“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羹匙。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发展而来,但总不及用箸夹菜更为方便。⑤理论上,促成“箸”的诞生,契机应是熟食烫手。先民发明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后,随手用树枝捞取是合理推测,因为原始人类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树枝。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看,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⑥筷子虽是餐具,却又像微型健身器。有学者指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筷子不过是小小餐具,却魅力十足,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谈到筷子时认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和谐传送的物质”。(作者李阳波选自2016年5月6日《光明日报》略有删改)1.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筷子”的知识?2.第④段划线部分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3.第⑤段加点的“理论上”能否删去?结合文意说明理由。4.文中写筷子作为餐具有哪些优势?1.(1)"筷子”一词的由来和演变。(2)对“筷子”这一食器诞生的推测。(3)使用筷子有利于身体健康。(4)使用筷子是文明进步的表现。2.(1)作比较。(2)通过“等”和“匕”(或“匙n)作比较,来说明。“筷子”的使用更方便夹菜。3.不能删去,因为文中对“著”诞生的说明仅是合理推测,并非实证。4.(1)使用方便灵活。(2)可以使进食方式更文明。现代文阅读《苦瓜,苦瓜,亲爱的菩萨》四、写作题(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作文。题目一:请以“生活需要”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二:请以“文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写出你对文明的理解,写出你心中最美的风景。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有真情实感。(2)如选题一将题目补全。(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5)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DDCCC山山唯落晖经纶世务者沉鳞竞跃岂不罹凝寒芳草萋萋鹦鹉洲工欲善其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二1.A2.(1)有人对贾诩说:“这个地方不可长久地待下去,您为什么不离开呢?”(2)天子已经向东而去,李傕率军追赶攻打,天子的军队大败。3.(1)随机应变,深有谋略。通过贾诩假借段颖的名声来恐吓敌人可以看出。(2)忠君爱国,深明大义。通过贾诩认为李傕挟天子的做法不合道义,且在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不背弃天子可以看出。(3)仗义执言,大义凛然。通过劝阻李傕杀天子大臣可以看出。三1.善良、孝顺、体贴、细心,懂感恩。2.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呵护父亲在肩头入睡的情景,表现了儿子对父亲的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