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_第1页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_第2页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_第3页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_第4页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概括豪放词的特点(意象—意境—情感)景(意象+意境):

雄伟壮阔(视野宽阔,气势恢宏)情:豪情壮志豪放洒脱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表现手法:

用典(1.大体喜欢摄取军情国事这类型的题材入词;

2.人:英雄形象)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1)理解本词典故的运用及作用。(2)体会辛弃疾的思想感情。学习目标: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怀古,所写内容。怀古,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伤(讽)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登临北固亭引发作者的遐想,他想到了什么?2.用典孙权廉颇佛狸祠(拓跋焘)刘义隆刘裕词中用典词人总共运用了几个典故?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孙权,幼承父兄之业,胸怀大志。建都京口(后迁建康),占据江东。赤壁之战联合刘备大破曹操,遂使天下鼎足三分,后又数拒曹操于江北,使曹操发“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终为吴侯。

(1)对孙权的赞扬;(2)批判统治者昏庸无能;(3)抒发词人强烈抗金、收复失地的愿望。提问:运用孙权典故的作用是什么?辛弃疾不被朝廷信任重用的特殊原因:

1.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2.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3.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字寄奴。《南畿志》:“丹徒旧在镇江城南,宋武帝微时宅业。”史载刘裕曾两次统帅晋师北伐,先后征讨南燕和后秦,生擒燕王和秦王,收复洛阳、长安等地,成就了北伐之功业。2.刘裕:

单写“斜阳”之下的“草树”,用“寻常”修饰“巷陌”,表明刘裕出身寒微,突出他以寒

微出身而建立了赫赫功业,含有讽刺南宋权贵失地误国的意思。“金戈铁马“,表现出刘裕统帅万众精锐部队勇战强敌的英雄气概;“气吞万里如虎”,更表现出他灭南燕、平后秦,所向无敌的气势声威。用意:向往英雄业绩表达抗金决心上片小结:

上片借孙权和刘裕这两个典故有何特点?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3.刘义隆:此处典故用意是什么?

理解背景:宋宁宗继位(1200年)后,韩侂胄受到重用,他很想有一番作为政治上打击投降势力,启用主战派,当时,朝野上下笼罩在一片北伐的气氛中。但军事上的准备显然不足,特别是缺乏将领,此时已经65岁的辛弃疾看得十分清楚,虽然自己表面上得到韩侂胄的重用,调防京口,但韩侂胄并未充分相信自己。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4.拓跋焘:

理解:词人站在北固亭上北顾中原,回忆起43年前出生入死,突骑渡江南来效命的往事,不胜身世之慨!而在金占区的瓜步山上,百姓正在异族皇帝佛狸祠前迎神赛会,热闹非凡,一片歌舞升平、平和景象!提问:这说明了什么?用什么词形容词人的情绪比较恰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廉颇典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

明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志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愤

借廉颇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老而弥坚、抗敌之志不衰的爱国之情和老大无成、壮志难酬的愤慨。爱国之情,忠义之气,溢于言表!用廉颇典下片小结:

下片用刘义隆、拓跋焘、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被朝廷所用的激愤。主旨:作者登上镇江的北固亭,面对沦陷于金人之手的大好河山,于是怀古伤今,表现了词人强烈的抗金救国的爱国之情、收复失地的热切愿望,却报国无门、不受重用的愤慨,同时批判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图恢复,不善用人才的昏庸无能。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扩展阅读

上阕写元宵节灯火辉煌的热闹景象;下阕写经过反复寻找,终于在“灯火阑珊处”发现了意中人的惊喜感情。而这位意中人是厌恶繁华、自甘寂寞的美人。这正是词人虽政治失意,却不与那些庸人同流合污的品格的反映。故梁启超评之为“别有怀抱”。此词乃辛弃疾婉约词之代表作。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