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总复习语文知识积累专题二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部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1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语文知识积累专题二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部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2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语文知识积累专题二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部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3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语文知识积累专题二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部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4页
中考语文总复习语文知识积累专题二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部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名师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古诗文名句默写第1页A组

年浙江中考题组五年中考1.(杭州,6)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1)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2)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3)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制裁“中兴”通讯企业,美国政府显然是“

”,他们真正目标是阻止

中国高科技发展步伐。

(选取《醉翁亭记》中句子)(5)不论是在荣誉面前,还是受到不公正对待,作为一名老党员,他都能泰然处之,“

,

”。

(选取《岳阳楼记》中句子)第2页答案(1)白云千载空悠悠(2)生子当如孙仲谋(3)枯藤老树昏鸦(4)醉翁之意不在酒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识记与了解能力。“黄鹤一去不复返”下句易误填“此地

空余黄鹤楼”等。“醉翁之意不在酒”易写成“醉翁之意不在意酒”。第(5)小题题中描述

情境非常明确,即“不论是在荣誉面前,还是受到不公正对待,作为一名老党员,他都能泰然

处之”,而不少同学依然填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能将关注点落在了

“老党员”一词上,也可能是遗忘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第3页2.(温州,2)古诗文名句积累。[11分,第(1)—(5)题每空1分,第(6)题3分](1)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2)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李煜《相见欢》)(3)子曰:“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4)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5)王维诗“诗中有画”,比如《使至塞上》中“

,

”一联,构图有面有点,线条简练明快,景象既沧茫辽远,又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吴均

《山中杂诗》中“

,

”两句也极具画面感,既在

大处勾勒,又在细处绘景,从极远处写到眼前,又从眼前写到天空,层次丰富,意境幽远。(6)以下诗句与“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提倡理想人格不相符一项是

()A.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4页答案(1)明月来相照(2)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3)君子喻于义(4)受任于败军之际(5)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6)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了解、默写名句名篇能力。这道11分题目中有4分是直接型默写,有

4分是了解型默写,还有3分考查对古诗词名句意思了解。第(1)(2)题属于给前半句要求默写

后半句形式,难度较小。第(3)(4)题属于给后半句要求默写前半句形式,难度较大。第(5)

题,依据语境中关键词句“有面有点,线条简练明快”、景象“沧茫辽远”,能够在《使至塞

上》中找出相关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依据关键句“从极远处写到眼前”“从眼

前写到天空”,能够在《山中杂诗》中找出相关诗句“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第(6)题中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提倡理想人格是“坚定信念,志向不变,毫不动摇”,A、

B、D三项诗句都是表示“志向不变”意思,而C项诗句表示是“作者理想远大,不惧妨碍,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之意,所以选C项。方法技巧温州中考卷古诗文默写分值占比较大,普通分为记忆型默写、了解型默写以及

诗歌主旨了解等。记忆型默写相对来说简单一些。了解型默写首先需要准确记忆古诗文

详细内容,再依据题目标要求,寻找关键文字,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诗歌主旨了解则需要准确把

握要求掌握诗歌主旨大意,然后依据题目要求,从积累诗文里搜索正确答案。第5页3.(宁波,2)古诗文名句填空和选择。(10分)(1)物是人非事事休,

。(李清照《武陵春》)(2)

,寒光照铁衣。(乐府民歌《木兰诗》)(3)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4)

,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似在雪景

中见春色,《雁门太守行》中“

,

”则在乌云中现

光明。(6)以下诗句所写内容与传统节日无关一项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C.遥知弟兄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弟兄》)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第6页答案(1)欲语泪先流(2)朔气传金柝(3)水中藻、荇交横(4)受任于败军之际(5)忽如

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6)B解析(1)至(4)题是直接型默写,依据上下句语境提醒,能够准确判断需要默写名句,注意

“语”“朔”“柝”“藻”“荇”“受”等字正确写法。(5)题为了解型默写,依据“似在

雪景中见春色”可判断考查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

万树梨花开”;依据“在乌云中现光明”可判断考查是《雁门太守行》中名句“黑云压

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6)题将古诗和文化常识放在一起考查,题型较为新奇。A项中

相关键词“清明”,能够判断该项诗句与传统节日清明节相关。C项中相关键词“登高处”

“茱萸”,结合诗名中“九月九日”,能够判断该项诗句与传统佳节重阳节相关。D项能够

依据关键词“爆竹”“一岁除”判断该项诗句与传统佳节春节相关。依据排除法,可判断正

确答案选B。第7页4.(台州,2)古诗文名句默写。(12分)(1)子曰:“

,能够为师矣。”(《<论语>十二章》)(2)阡陌交通,

。(陶渊明《桃花源记》)(3)尔曹身与名俱灭,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4)

,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5)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蝶恋花》)(6)希望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7)诗言志。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到,即使相隔千里,也要不失“

,

”豪迈与豁达;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写到,即使前途渺茫,也要不

失“

,

”乐观与自信;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写

到,即使饱受摧残,也要不失“

,

”芬芳与坚贞。第8页答案(1)温故而知新(2)鸡犬相闻(3)不废江河万古流(4)十年磨一剑(5)为伊消得人

憔悴(6)千里共婵娟(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解析(1)至(6)题为直接型默写,依据上下句填写即可,注意“故”“废”“伊”“憔悴”

“婵娟”等字词正确写法。(7)题为了解型默写,相对于前6小题来说有些难度。依据“即

使相隔千里”也要不失“豪迈与豁达”能够判断考查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依据“即使前途渺茫”也要不失“乐观与自信”能够判断考查

是《行路难》(其一)中名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依据“即使饱受摧

残”也要不失“芬芳与坚贞”能够判断考查是《卜算子·咏梅》中名句“零落成泥碾作

尘,只有香如故”。第9页5.(衢州,3)古诗文积累。(8分)(1)积累古诗文能够用联想方法。柳宗元《小石潭记》借鱼写水澄澈,“皆若空游无所

依,①

,②

”;苏轼借水写月光澄澈,“③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东晋田园诗人④

(人名)自称“五柳先生”,他“羁鸟恋旧林,池鱼

思故渊”,表示了对田园生活向往,让人联想到王籍“⑤

,⑥

(《入若耶溪》)。(2)中国人取名常从古诗中汲取灵感,以下名字出自什么诗句?请选一个回答。A.邱胜春(人名)B.渡远(桥名)C.锦江(宾馆名)D.日暮(亭子名)第10页答案(1)①日光下澈②影布石上③(庭下)如积水空明④陶渊明(陶潜)⑤此地动归念

⑥终年悲倦游(2)(示例1)A.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示例2)B.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示例3)C.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示例4)D.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解析(1)①—③属直接型默写,依据上下句填写即可;④考查是文学常识,依据“五柳先

生”“田园生活”等关键信息确定诗人名字;⑤⑥可依据诗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和

王籍《入若耶溪》等内容确定所要填写诗句。(2)依据题目要求和所给名字来思索契合诗句。第11页B组—年浙江中考题组1.(杭州,5)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虽有嘉肴》)(2)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3)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人们惯用李商隐《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

”来赞美教师无私奉

献精神。(5)“

”,伴随社会发展,许多方言不可防止地逐步消失了;“

”,方言中一些精妙词语,被赋予了新含义,重新活跃在人们交往语言中。(请选

用晏殊《浣溪沙》中句子填写)第12页答案(1)教然后知困(2)万里赴戎机(3)燕然未勒归无计(4)蜡炬成灰泪始干(5)无可

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解析前四题是直接型默写,第(5)题是了解型默写。第(2)题给出后半句,要求默写前半句,难

度较大。第(5)题,依据“不可防止地逐步消失”,在《浣溪沙》中找出相关语句“无可奈何花

落去”;依据“新含义”“重新活跃”能够找出相关语句“似曾相识燕归来”。第13页2.(宁波,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翻开书卷:一抹山色能引发遐想,“水是眼波横,(1)

”;一江流水能激起感叹,“(2)

,不舍昼夜”;一株青莲能触动心弦,“香远益清,(3)

”;一轮明月能寄

托祝福,“希望人长久,(4)

”。诵读经典:品味刘方平《月夜》中“(5)

,

”喜悦,领会

杜甫《望岳》中“(6)

,

”豪气,感受古人“(7)

,

”友情……曾经淡忘情景,曾经含糊面容,就能与你隔空

邂逅。第14页答案

(1)山是眉峰聚(2)逝者如斯夫(3)亭亭净植(4)千里共婵娟(5)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

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君)直到夜郎西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解析本题考查正确默写名句名篇能力。(5)《月夜》抓住“喜悦”两个字可知为“今夜

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6)由“豪气”可知是《望岳》中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

众山小”,注意这个“凌”字不要写错。(7)关于友情诗句,其实学过很多,基本没什么问题,

关键是字不要写错。第15页3.(丽水,3)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1)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2)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3)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4)故曰,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两章》)(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用“

,

”这一诗句

表示了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立功边陲心情。(6)西部有大美。罗布淖尔戈壁浩瀚无边,荒凉沧茫,夕阳像勒勒车轮子,灿烂热烈,那种“

,

”(王维《使至塞上》)壮美景象,让我们惊叹不已。第16页答案(1)影入平羌江水流(2)不畏浮云遮望眼(3)为有源头活水来(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解析本题考查正确默写古诗文能力。第(2)题属于给出后半句要求默写前半句形式,难

度较大,需要准确记忆诗句。第(5)题依据语境中关键词“以魏尚自比”和后句中情感提

示,能够找出相关诗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第(6)题依据关键词“戈壁”“夕阳”可联

想到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第17页4.(温州,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桃花流水窅然去,

(李白《山中问答》)(2)

,千万和春住。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3)子曰:“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4)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5)夕阳西下,总是尤其轻易引发游子思乡之情,正如崔颢《黄鹤楼》中所写:“

?

。”(6)古代诗词中有些句子全由名词组成,以高度浓缩语言到达言简义丰效果,如马致远《天

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温庭筠《商山早行》中也全用名词句

子是“

,

”。(7)芒种是农人一年中最忙时节。行走村野,见农人刈麦田间,耕种劳作。芒种,忙种!让人想

起白居易诗句“

,

”。第18页答案(1)别有天地非人间(2)若到江南赶上春(3)仁者不忧(4)在意山水之间也(5)日

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7)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

忙解析本题考查识记、默写以及了解利用名句能力。第(1)—(4)题是直接型默写题,考查学

生对名句识记、默写能力。第(5)—(7)题考查学生对名句了解和利用能力。第(5)题依据

“夕阳”“思乡”“《黄鹤楼》”等关键信息可判断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

愁”。第(6)题首先要了解题干要求是“句子全由名词组成”“高度浓缩语言”,由此可判

断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第(7)题由“芒种”“刈麦”可判断是白居易《观刈麦》

中“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第19页5.(湖州,2)依据语境,填写适当古诗文名句。(8分)中国经典诗文,因为情怀,自带光芒。触摸经典,既为遇见,也为远方。青山绿水,潮平岸阔,风正帆悬。“(1)

,(2)

”,时序交替,急忙不待。

乡书归雁,轻染惆怅。北固山下,王湾把故乡放得那么好:我有亲人,我就有故乡。锦官城外,映阶草碧,黄鹂空鸣。“(3)

,(4)

”,自出南

阳,忠贞不渝。念及一样壮志未酬,杜甫不禁泪流满面:蜀相,一个摸得到名词,理应保持不

熄庄重。驿外断桥,雨骤风狂,暮色太浓。无人眷顾,陆游却压上了自己一生,给梅花一个流芳百世

灵魂:“(5)

,(6)

。”我珍惜自己,我亭亭净植;我身处俗世,我不蔓不枝。“(7)

,(8)

”,周敦颐借莲明志:我要我心,和莲一样洁净。答案(1)海日生残夜(2)江春入旧年(3)三顾频烦天下计(4)两朝开济老臣心(5)零落

成泥碾作尘(6)只有香如故(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8)濯清涟而不妖解析本题要求学生在了解句意基础上正确默写古诗文名句。易错字有“生”“顾”

“济”“零”“碾”“淤”“濯”。第20页6.(杭州,5)古诗文名句填空。(6分)(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王湾《次北固山下》)(2)八百里分麾下炙,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夫战,勇气也。

,

,三而竭。

(《曹刿论战》)(4)岁月急忙,“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那声感叹:“

,

。”(请选取《论语·子罕》中句子填写)(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句“

,

”表示了千山万水也

不能阻隔朋友真情意思。(6)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多世纪人生历程,安然辞世。她丰厚文学遗产和非凡人格魅

力,将永远滋养我们精神世界,正所谓“

,

”。(请选取

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诗句填写)第21页答案(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3)一鼓作气再而

衰(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

泥更护花解析(1)注意词序,切勿把“江春”写作“春江”。(2)(3)依据平时积累填写。(4)“时间

都去哪儿了”意为时间流逝得快,再结合语境,可确定填写句子。(5)由语境“千山万水也不

能阻隔”便可断定需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6)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能表述永

远滋养我们精神世界之意句子,应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思绪点拨(1)—(3)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诗句,注意易错字和诗句次序。(4)—(6)题要结合

语境进行填写。平时要重视对名句积累和归类,尤其要注意抒发情感、表示哲思、写景状

物句子。第22页7.(温州,2)古诗文名句默写。(12分)(1)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3)

,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4)子曰:“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5)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陶渊明《桃花源记》)(6)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构想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句是“

,

”。(7)赵师秀雨夜约客,客人迟迟不至。“

,

”两句生动描

写了诗人深夜独坐,望灯而待情景。(8)在生死大义面前,孟子主张“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慷慨陈词“

?

”。古人这些豪壮之语感召了多少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第23页答案(1)八十始得归(2)甲光向日金鳞开(3)月上柳梢头(4)不耻下问(5)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7)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第(1)—(5)题是直接型默写,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识记;第(6)—(8)题考查学生在具

体语境中填写名句能力。第(6)题抓住提醒性语句“构想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第(7)

题要求依据提醒写出“诗人深夜独坐,望灯而待”诗句,即“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

花”。第(8)题依据提醒,要填写是文天祥舍生取义诗句,即《过零丁洋》中“人生自古

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易错警示“鳞”易写成“粼”。要了解字词本身意思,此处“金鳞”是指代像鳞片一

样铠甲,而“粼”则形容山石间水流清澈。“汗青”易错写成“汉青”。古代在竹简上书

写,先以火烤竹去湿,再刮去竹青部分,方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因今后世也把著作完

成叫作“汗青”。没有“汉青”一说。第24页8.(宁波,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选择无处不在。面对陋室,刘禹锡选择坦然:斯是陋室,(1)

。面对名利,陆游选择

淡然:无意苦争春,(2)

。无长兄木兰选择担当,奔赴战场:(3)

,关山度若飞。博学孔子选择虚心地向他人学习:(4)

,其不善者

而改之;面对书房和战场,杨炯弃笔从戎:(5)

,

。面对官场,陶渊

明选择归隐赏菊:(6)

,

。选择有时意味着贡献和牺牲:(7)

,

。第25页答案(1)惟吾德馨(2)一任群芳妒(3)万里赴戎机(4)择其善者而从之(5)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7)(示例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示例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示例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示

例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示例5)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解析(1)—(4)是直接型默写,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背诵和掌握;(5)—(7)是了解型默写,考

查学生在详细语境中应用名句能力。(5)关键词“弃笔从戎”对应杨炯《从军行》中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6)关键词“归隐赏菊”对应陶渊明《饮酒》中“采菊东篱

下,悠然见南山”。(7)依据提醒,写出恰当句子,答案不唯一,符合“选择有时意味着贡献和

牺牲”主题即可。本题易错字有“惟”“妒”“戎”。思绪点拨(1)—(4)为直接型默写,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识记。(5)—(7)考查学生在详细

语境中填写名句能力。(5)抓住“杨炯”和“弃笔从戎”提醒,可确定是《从军行》中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6)抓住关键词“归隐赏菊”,可判断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7)是开放性试题,以“贡献和牺牲”为主题诗句均可,平时要注意积累归纳。第26页9.(杭州,6)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只选做四小题)(4分)①关关雎鸠,

。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②

,草色遥看近却无。

,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③持节云中,

?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④吾日三省吾身:

?

?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⑤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陶渊明《桃花源记》)答案①在河之洲君子好逑②天街小雨润如酥最是一年春好处③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④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⑤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解析本题为直接型默写,注意不写错别字,不加字、漏字。第27页10.(温州,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2)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贺铸《青玉案》)(3)子曰:“默而识之,

,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4)

,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舟抒怀,发出“

,

”感叹。(6)《武陵春》中李清照因人事变故,无限悲苦,以泪代语句子是“

,

”。(7)今年5月亚锦赛上,中国女排姑娘不畏困难,以杜甫“

,

”那

样雄心,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亚洲之巅。答案(1)云从窗里出(2)梅子黄时雨(3)学而不厌(4)一鼓作气(5)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6)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解析(1)—(4)是直接型默写,(5)—(7)是了解型默写,注意在了解基础上正确书写。第28页11.(金华,2)古诗文默写。(10分)(1)默写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

!(2)

,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3)蒹葭苍苍,

(《诗经·秦风·蒹葭》)(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名楼离不开名诗文。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勾勒了流动

变幻、色彩明丽图画;崔颢《黄鹤楼》“

,

”,描绘了明

朗秀美、草木争荣风光;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

,横无际涯;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展现了雄伟壮阔、摄人心魄景象。答案(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有朋自远方来

(3)白露为霜(4)生子当如孙仲谋(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浩浩汤汤解析第(1)—(4)题是直接型默写,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识记。第(5)题考查学生在详细语

境中填写名句能力。第(5)题抓住“明朗秀美、草木争荣”提醒,确定是“晴川历历汉阳

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易错字词:“历历”“萋萋”“洲”“浩浩汤汤”。第29页12.(杭州,6)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只选做四小题)(4分)①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杜甫《望岳》)②

,甲光向日金鳞开。

,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③四面边声连角起,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④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⑤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诸葛亮《出师表》)答案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②黑云压城城欲摧角声满天秋色里③千嶂里长

烟落日孤城闭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⑤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解析本题为直接型默写,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加字、漏字。易错字:“览”“摧”“嶂”

“阴”“苟”“侯”。第30页13.(温州,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至(5)小题选做4小题,(6)至(8)小题必做](1)深林人不知,

(王维《竹里馆》)(2)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3)

,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子曰:“知者乐水,

。”

(《论语·雍也》)(5)子曰:“

,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6)温庭筠《望江南》中,表现主人公在夕阳将落时仍不见归人而怅然若失句子是“

,

”。(7)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主人所交往之人博学高雅句子是“

,

”。(8)温籍作家林斤澜一生坎坷,但一直坚持文学创作,留下了丰厚作品。现在,他虽已离世,但

“林斤澜短篇小说奖”设置,仍给后人以文学精神激励和滋养,这正如清代诗人龚自珍所

说“

,

”。第31页答案(1)明月来相照(2)谁言天地宽(3)我寄愁心与明月(4)仁者乐山(5)君子坦荡荡

(6)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1)—(5)是直接型默写,(6)—(8)是了解型默写。易错警示“与”易错写成“予”,“鸿”易错写成“宏”,“儒”易错写成“孺”。第32页C组

教师专用题组1.(绍兴,2)品湖光水色,填诗文名句。(10分)(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2)

,荷花镜里香。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3)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借江水依依不舍来表示诗人思乡之情句子是:

,

。(6)汉乐府《长歌行》中借江水东流自然现象寄寓“珍惜时间”这一哲理句子是:

,

?(7)中国传统文化为何能长久保持鲜活生命力?因为她在不停地从人民生活中汲取营养,诚

知朱熹《观书有感》所言:“

?

。”第33页答案(1)在水一方(2)竹色溪下绿(3)小桥流水人家(4)静影沉璧(5)仍怜故乡水万

里送行舟(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解析(1)(2)(3)(4)题是直接型默写,要求考生加强对名篇名句背诵和识记。(5)(6)(7)题是理

解型默写,要求学生在了解句意基础上正确默写诗句。易错字有“璧”“徒”“渠”。第34页2.(金华,2)默写。(10分)(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2)

,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3)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归园田居》)(4)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6)辛弃疾颇具武才,年轻时曾率一万义军反金投宋,但南宋政府却不重用他。赋闲渐老他难

以驰骋疆场,只能“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凝视长剑,梦回沙场,聊以抒发杀敌报国之志。(7)董卿在《朗诵者》里说:成为何样人,可能不在于我们能力,而在于我们选择。

,

”,这是范仲淹在何时忧何时乐这一问题上选择;“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这是颜回在守道与享乐之间选择。第35页答案(1)隔江犹唱后庭花(2)春潮带雨晚来急(3)草盛豆苗稀(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江山如此多娇(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回也不改其乐解析本题考查正确默写名句名篇能力。这道10分题目中有5分是记忆型默写,5分是理

解型默写。第(2)(5)题属于给出后半句要求默写前半句形式,难度较大,需要准确记忆诗

句。第(6)题依据语境中关键词“凝视长剑,梦回沙场”,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之》中找出相关诗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第(7)题前两个空依据关键文字“范仲

淹在何时忧何时乐这一问题上选择”找出相关语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7)题后一个空既给出了原文,又给出了关键文字“颜回在守道与享乐之间选择”,由此

能够找出相关语句“回也不改其乐”。易错警示

金华中考卷古诗文默写普通分为“记忆型默写”“了解型默写”两类。“记

忆型默写”相对来说简单一些;“了解型默写”首先需要准确记忆古诗文详细内容,再依据

题目标要求,尤其要注意关键文字,找出正确答案。第36页3.(衢州,5)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1)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2)

,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利用典故表示自己想得到朝廷重用句子是:“

,

?”(4)陈与义登岳阳楼感叹“白头吊古风霜里,

”;范仲淹借岳阳楼表明了“

,

”政治理想。答案(1)思而不学则殆(2)蝉噪林逾静(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4)老木沧波无限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解析(1)(2)题是直接型默写,要求考生加强对名篇名句背诵和识记。(3)(4)题是了解型默

写,要求学生在了解句意基础上正确默写诗句。易错字有“殆”“噪”“逾”“遣”。第37页4.(嘉兴,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经典诗文能增添生活诗意。仲春时节,郊外踏青,看到青梅丝柳美景,我们会联想起南唐诗

人冯延巳“

,

”;重阳佳节,院中漫步,闻到菊花幽幽清香,

我们联想起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

”。经典诗文能赋予前行力量。学习上碰到困难时,《论语》中孔子语录“

,

”给我们思索与启发;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唐朝诗人杜甫名句“

,

”会令我们重新振作。答案

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解析本题均为了解型默写。前两空可依据“青梅柳丝”仲春之景进行判断;第三、四空

则可依据“重阳佳节”“菊花”等关键词进行判断。《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均论及学习问题,都能够采

用,哪句最有把握就选择哪一句;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展现了杜甫胸襟,也能

让我们在困境中取得力量。第38页5.(台州,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2)

,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3)

,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4)竹篱茅舍,

(白朴《越调·天净沙·冬》)(5)古诗中不乏与我国传统节日相关诗句。欧阳修在《生查子·元夕》中用“去年元夜时,

”描写元宵热闹,晏殊在《破阵子》中用“

,梨花落后清明”描

写春天降临。(6)阅读古诗文能启迪人生。《<论语>十二章》中“

,

”启迪

我们正确对待富贵,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启迪我们乐观面对挫折。第39页答案(1)在河之洲(2)虽乘奔御风(3)绿树村边合(4)自甘心(5)花市灯如昼燕子来时新社(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解析(1)(2)(3)(4)是直接型默写,要求考生加强对名篇名句背诵和识记。(5)(6)是了解型默

写,要求学生在了解句意基础上正确默写诗句。易错字有“洲”“御”“合”“燕”

“畔”。第40页6.(金华,2)古诗文默写。(10分)(1)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子罕》)(2)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4)

,在意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5)金华八咏楼因南北朝时沈约题《八咏诗》而得名。李清照避难于此,登楼遥望残余南国

半壁江山,不禁临风感叹:“

,江山留与后人愁。

,气

压江城十四州。”(6)乡居日子是一钵闪烁黄金,行云飞鸟是一幅绝美图画。吴均《山中杂诗》“

,

”,鸟飞云动,展现了山居之情趣;陶渊明《饮酒》(其五)“

,

”,日落鸟还,传达了归隐之悠然。答案(1)匹夫不可夺志也(2)了却君王天下事(3)一览众山小(4)醉翁之意不在酒(5)

千古风流八咏楼水通南国三千里(6)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解析(1)—(5)题是直接型默写,要求学生日常加强对名篇名句背诵和识记;(6)题是了解型

默写。本题易错字有“览”“醉”“咏”。第41页7.(绍兴,3)品味多彩生活,积累多彩诗文。(8分)(1)客路青山外,

(王湾《次北固山下》)(2)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3)

,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4)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

(范仲淹《苏幕遮》)(5)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冰雪世界。这个句子是:

,

。(6)龚自珍《己亥杂诗》“

,

”与李商隐“春蚕到死

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异曲同工之妙,惯用来形容无私贡献精神。答案(1)行舟绿水前(2)塞上燕脂凝夜紫(3)映阶碧草自春色(4)波上寒烟翠(5)天与

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解析本题考查默写经典诗文句子能力,以直接默写为主,难度较小。只要平时注意积累,一

般不会犯错,默写时注意“塞”“凝”“映”等字不要写错。学习古诗文时,除了背诵识记外,

还要注意了解其意思。第42页8.(台州,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1)青青子衿,①

(《诗经·子衿》)(2)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③

(苏轼《定风波》)(4)④

,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5)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情。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中描写水急舟横之景诗句“⑤

,⑥

”,寄寓闲适之情;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写苔绿草青

之景句子“⑦

,⑧

”,流露自得之意;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描

写月清霜冷之景诗句“⑨

,⑩

”,隐含羁旅之思。第43页答案①悠悠我心②长风破浪会有时③也无风雨也无晴④一鼓作气⑤春潮带雨晚

来急⑥野渡无人舟自横⑦苔痕上阶绿⑧草色入帘青⑨鸡声茅店月⑩人迹板桥霜解析(1)—(4)题是直接型默写,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背诵和掌握。(5)题是了解型默写,

考查学生在详细语境中应用名句能力。⑤⑥句前关键性提醒语“描写水急舟横”对应

《滁州西涧》中“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⑦⑧句前关键性提醒语“苔绿

草青之景”对应《陋室铭》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⑨⑩句前关键性提醒语

“月清霜冷之景”对应《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本题易错字有

“悠”“渡”“苔”“茅”。第44页9.(湖州,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1)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归园田居》)(2)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3)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

,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5)晏殊《浣溪沙》中“

,

”两句,无奈与欣慰交织,

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6)杨绛先生曾说:“人生最曼妙风景,竟是内心淡定与从容。”这种面对人生悲喜得失

“淡定与从容”,需要有“

,

”豁达胸襟。(填写范仲淹《岳阳

楼记》中名句)答案(1)草盛豆苗稀(2)落花时节又逢君(3)云横秦岭家何在(4)过尽千帆皆不是(5)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解析第(1)—(4)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背诵和掌握;第(5)(6)题不但考查学生对古诗文

背诵,还考查学生对诗句了解。第(5)题关键词“无奈与欣慰”对应《浣溪沙》中词

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第(6)题关键词“淡定与从容”对应《岳阳楼

记》中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第45页10.(丽水,3)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1)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其一)》](2)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3)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面对春花凋零景象,晏殊发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感叹,而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

写下“

,

”,则道出了他即使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

途命运心志。(6)九〇一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了第一场比赛,队员们垂头丧气,队长用《<论语>十二章》中

,

”勉励队友,要大家坚定信心,迎接下一场挑

战。第46页答案(1)对影成三人(2)马上相逢无纸笔(3)谁言天地宽(4)不尽长江滚滚流(5)落红

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解析(1)—(4)题为直接型默写,漏写、多写、错写均不得分,平时复习时一定要写准确。(5)

(6)题为了解型默写。(5)题从前面“面对春花凋零”和后面“即使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

运心志”能够推断出应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6)题依据前后语境能够推

断出答案。第47页11.(衢州,2)古诗文默写。(7分)(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2)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3)

,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4)陆游《游山西村》“

,

”,既表示了诗人看到胜景

迭出喜悦,又给人以逆境中孕育希望启示。(5)绿树青山下,孟浩然与故人“

”,是举杯对酌、闲谈农事惬意;簌簌枣花里,

苏轼一句“

”,飘散着果蔬清新气息。答案

(1)一览众山小(2)各领风骚数百年(3)先天下之忧而忧(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

花明又一村(5)把酒话桑麻牛衣古柳卖黄瓜解析(1)(2)(3)题是直接型默写,要求考生加强对名篇名句背诵和识记。(4)(5)题是了解型

默写,要求学生在了解句意基础上正确默写。易错字有“览”“骚”“复”“酒”

“柳”。第48页12.(舟山,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1)博学而笃志,

(《<论语>十二章》)(2)

,天山共色。

(吴均《与朱元思书》)(3)

,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4)拣尽寒枝不愿栖,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5)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民族危难之际,辛弃疾“

,

”抒发了建功立业雄心壮志;被俘临刑之时,文天祥“

,

”展现出舍生取义民族气节。答案(1)切问而近思(2)风烟俱净(3)月上柳梢头(4)寂寞沙洲冷(5)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解析(1)—(4)题是直接型默写,要求日常加强背诵识记诗句,并能默写。(5)题是了解型默写,

要求在了解句意基础上正确默写诗句。易错字有“俱”“柳”“洲”“生”“身”

“汗”。第49页13.(宁波,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诗文世界,丰富多彩。有四季之景:“乱花渐欲迷人眼,(1)

”,“黄

梅时节家家雨,(2)

”,“塞下秋来风景异,(3)

”,“忽如一

夜春风来,(4)

”。有悠然心境:“(5)

,悠然见南山。”有高洁

情操:“出淤泥而不染,(6)

。”有朦胧憧憬:“蒹葭苍苍,白露为霜。(7)

,

。”有爱国情怀:“(8)

,

。”答案

(1)浅草才能没马蹄(2)青草池塘处处蛙(3)衡阳雁去无留心(4)千树万树梨花开

(5)采菊东篱下(6)濯清涟而不妖(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8)(示例1)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示例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示例3)了却君王天下事赢

得生前身后名(示例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示例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

丹心照汗青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文名句识记。注意不写错别字,不加字、漏字。第50页14.(绍兴,2)古诗文名句填空。(9分)(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2)

,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

,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4)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5)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6)登高望远,美景尽收,胸襟开阔,心灵敞亮。杜甫说得好:“

,

。”(7)五月,梅子黄了,江南雨季来了,田野歌声也响起来了,赵师秀将这种漂亮诗化成这么

句子:“

,

。”答案

(1)悠然见南山(2)几处早莺争暖树(3)月上柳梢头(4)叶底黄鹂一两声(5)濯清

涟而不妖(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解析(1)—(5)题是直接型默写,(6)—(7)题是了解型默写。易错字有“濯”“涟”“凌”。第51页15.(台州,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诵读经典诗文,能够怡情悦心。读一读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渡头余落日,①

”让我们徜徉在宁静友好田园之间;读一读李清照《如梦令》,“争渡,争渡,②

”让我们沉醉在风光旖旎荷塘深处;读一读晏殊《破阵子》,“③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让我们流连在生机勃勃春日里。诵读经典诗文,能够修身养性。读一读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④

,⑤

”启迪我们在水光山色之间净化心灵,保持本真;读一读李白《行路难》,“⑥

,⑦

”激励我们乘风破浪,施展理想;读一读《孟子》,“⑧

”告诉我们在生命与大义发生冲突时该怎样选择;读一读周敦颐《爱莲

说》,“⑨

,⑩

”提醒我们要像莲花一样做到

洁身自爱,不显媚态。第52页答案①墟里上孤烟②惊起一滩鸥鹭③池上碧苔三四点④山光悦鸟性⑤潭影空人

心⑥长风破浪会有时⑦直挂云帆济沧海⑧舍生而取义(者也)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⑩濯清涟而不妖解析本题考查识记默写古诗文能力。①—③为直接型默写;④—⑩为了解型默写,注意审

清题意。易错字有“鹭”“淤”“濯”“涟”。第53页16.(湖州,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秦风·蒹葭》)(2)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3)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4)

,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5)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系列活动提醒

我们要铭记历史,不要让“

,

”这么兵火断乡信悲剧重演。(填

写杜甫《春望》中连续两句)(6)三年初中时光已悄然过去,分别在即,请你用励志古诗名句与同学共勉。(填写连续

两句)

,

。第54页答案(1)在水一方(2)蜡炬成灰泪始干(3)只恐双溪舴艋舟(4)士不能够不弘毅(5)烽

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6)(示例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示例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示例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示例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解析易错字有“蜡”“炬”“舴”“艋”“烽”“凌”“自”。第55页17.(广西南宁,20)按要求填空。(10分,每空1分)(1)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2)

,能够为师矣。(《论语》)(3)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诗人细致捕捉动物活动来展现初春生机两句诗是“

,

”。(6)完整默写杜牧《泊秦淮》:

,

,

。第56页答案(1)草色入帘青(2)温故而知新(3)关山度若飞(4)会挽雕弓如满月(5)几处早莺

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6)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

犹唱后庭花解析第(1)—(4)题及第(6)题属于直接型默写,难度都不大,易错字有“青”“故”“度”

“雕”“笼”“隔”。第(5)题是了解型默写,题干中“捕捉动物活动”指向“早莺”和“新

燕”两句,易错字为“莺”和“啄”。第57页18.(甘肃兰州A卷,7)默写。(7分)(1)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2)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邹忌讽齐王纳谏》)(3)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4)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5)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突出边塞气候异常,风雪早至两句是:

,

。答案(1)欲上青天览明月(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3)归雁洛阳边(4)物是人非事事休

(5)独坐幽篁里(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解析注意“览”“廷”“雁”“篁”“即”等字正确书写。第58页19.(贵州贵阳,9)默写。(8分)(1)请在横线处填写对应诗文。①令初下,群臣进谏,

;……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2)请依据提醒,写出对应诗文。①《曹刿论战》中,曹刿直接指出统治者目光短浅句子是:

,

。②《望江南》中,表现一个女子晨起后凭栏远眺句子是:

,

。(3)请任选两句填写完整。①三人行,

(《<论语>十二章》)②

,壮士十年归。

(北朝民歌《木兰诗》)③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④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第59页答案(1)①门庭若市②千古兴亡多少事(2)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②梳洗罢独倚望江楼(3)①必有我师焉②将军百战死③恨别鸟惊心④希望人长久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能力。(1)(3)题是直接型默写题,易错字有“庭”“焉”,

“庭”字不要误写成“廷”或“延”。(2)题是了解型默写题,抓住题干里关键词语,如①中

“目光短浅”、②中“凭栏远眺”,选定符合要求句子;另外还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易错字有“鄙”“倚”等。第60页20.(吉林,1—4)名句名篇默写。(4分)(1)人不知而不愠,

?(《论语·学而》)(2)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3)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山村秀丽风光,写景中蕴含哲理诗句是:

,

”。第61页“

,

”。(4)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示对亲人美好祝福诗句是:答案(1)不亦君子乎(2)会当凌绝顶(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希望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能力。1—2题是直接型默写题,3—4题是了解型默写题。

注意要书写正确。易错字有“凌”“绝”“婵”。第62页21.(四川绵阳,11)名篇名句默写。(10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2)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

,札札弄机杼。

(《迢迢牵牛星》)(4)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柳宗元《小石潭记》)(5)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6)越明年,政通人和,

(范仲淹《岳阳楼记》)(7)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

(《<论语>十则》)(8)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9)孟浩然《过故人庄》中,“

,

”两句描绘了诗人与故人开窗畅

饮,亲切交谈情景。(10)吴均《与朱元思书》中,“

,

”两句写出了富春江江水迅猛

奔涌之势。第63页答案(1)化作春泥更护花(2)山光悦鸟性(3)纤纤擢素手(4)水尤清冽(5)陟罚臧否

(6)百废具兴(7)士不能够不弘毅(8)无可奈何花落去(9)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10)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解析注意“作”“纤”“擢”“冽”“陟”“臧”“具”“弘毅”“圃”“湍”等字词

正确书写。第64页22.(北京,3)默写。(6分)(1)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1分)(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

记》)(1分)(3)在我国大西北,有历史名城,有塞外边关,有异域文化,有大漠风光……许多流传千古诗句

都与它们相关。其中,你读过两句诗是“

,

”。(每句

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字用拼音替换)(2分)(4)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

”这两句诗来表示实现

人生理想坚定信念。(2分)答案(1)柳暗花明又一村(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3)(示例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示例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示例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示

例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解析(1)(2)为直接型默写,依据上句直接写出下句即可;(3)考查是诗句积累,能够依据题

干中“塞外边关”“异域文化”“大漠风光”作答;(4)为了解型默写,能够依据题干中

“实现人生理想坚定信念”作答。默写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第65页23.(甘肃兰州A卷,7)默写。(7分)(1)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2)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3)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5)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杜牧《泊秦淮》中以弦外之音批评上层人物句子是:

,

。答案(1)人迹板桥霜(2)明月楼高休独倚(3)江入大荒流(4)贤者能勿丧耳(5)落花时

节又逢君(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能力。(1)—(5)题是直接型默写题,直接写出上下句即可。(6)

题是了解型默写题,作答时要了解诗句内容及诗句所传达作者思想感情。第66页24.(黑龙江哈尔滨,7)按课文原文填空。(7分)(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2)

,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3)朝晖夕阴,

(范仲淹《岳阳楼记》)(4)

,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6)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收束全诗句子是

,

。答案(1)在河之洲(2)常恐秋节至(3)气象万千(4)今日听君歌一曲(5)梦回吹角连营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解析第(1)—(5)题为直接型默写,较为轻易,易错字为“洲”“常”“象”“君”“角”。

第(6)题为了解型默写,稍有难度。题干中“抒发了思乡之情”指向答案中“故乡”,“收束

全诗”则很明白地表明是诗歌最终两句,所以,只要能够准确背诵《渡荆门送别》,就能够写

出答案。第67页25.(江苏南京,3)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1)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2)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3)黄鹤一去不复返,

(崔颢《黄鹤楼》)(4)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5)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6)谁道人生无再少?

!

[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7)“

”,刚起头儿,有是工夫,有是希望。

(朱自清《春》)(8)唐果同学爱用古诗句劝解他人。梦凡埋怨身处闹市,难得清静,唐果就用“

劝她;宁馨要转学到海南省,临行依依不舍,唐果就用“

,

”劝她。

[依次用陶渊明《饮酒(其五)》、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句填空]第68页答案(1)老大徒伤悲(2)江春入旧年(3)白云千载空悠悠(4)长风破浪会有时(5)沉舟

侧畔千帆过(6)门前流水尚能西(7)一年之计在于春(8)心远地自偏海内存知己天涯

若比邻解析第(1)—(7)题是直接型默写题。第(8)题要先了解题意,在准确记忆诗文基础上,再从

指定诗文中选择符合题意句子,其中第一空依据题干关键词“身处闹市”“难得清

静”,可判断出所填句子;第二、三空依据“转学”“依依不舍”等词,可推断出所填句子。注

意“长”不要写成“乘”,“畔”不要写成“旁”。第69页1.(湖州吴兴一模,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1)

,竹中窥落日。(吴均《山中杂诗》)(2)

,在意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3)青青子衿,

。(《诗经·郑风·子衿》)(4)竹杖芒鞋轻胜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