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民抗击侵略课件_第1页
中国军民抗击侵略课件_第2页
中国军民抗击侵略课件_第3页
中国军民抗击侵略课件_第4页
中国军民抗击侵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40—1900年列强先后发动了几次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过程)

1、1840—1842鸦片战争

2、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3、1883—1885中法战争

4、1894—1895中日甲午战争

5、1900—1901八国联军侵华为什么列强没有把中国完全变成他们的殖民地?(不想….不敢…..还是……)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三元里人民抗英时间:原因:特点:意义:1841.5——————①英军的侵掠(根本)②清政府卑躬屈膝③广大人民内在的民族反抗精神①第一次……②表现……精神自发性、第一次

查尔英夷素习,豺狼成性,抢夺为强……尔前日所占炮台,所用火箭等物,全不中用,……其时我乡义民,约齐数百乡村,同时奋勇,灭尽尔等畜类,尔若果有能,就不该转求广州府(指知府余保纯)苦劝我们义民,使之罢兵。……况且于今……即用我等义民,便足以灭尽尔等畜生……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报我各乡惨毒之害也。申谕英夷告示三元里人民抗英三元里人民讨英檄文三元里人民在古庙前誓师抗英

三元里人民诱敌至牛栏冈

1950年10月1日建成的三元里人民抗英烈士纪念碑,碑上写着:“一八四一年广州人民在三元里反抗英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纪念碑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1、新疆面临怎样危机(背景):2、左宗棠如何收复新疆:①武力;②外交3、清政府如何加强对新疆管理:1884年设行省三、黄海大战

---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决战1、战争爆发有何特点?日军突然偷袭---蓄意挑起2、主要爱国将领的英勇事迹?“致远”舰----邓世昌;“经远”舰----林永升定远舰——刘步蟾;靖远舰——叶祖珪等3、战争结果如何?①中国军队损失惨重,但双方战舰损失相当;北洋水师的主力尚在。(直接)②但李鸿章“避战自保”,最终全军覆灭(最终结果)

四、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全国人民坚决反对,怒斥清政府卖国。(2)台湾人民悲痛万分,誓死保卫台湾,组成义军抗日(3)清政府严禁大陆人民援助台湾军民2、台湾保卫战中的主要抗日英雄:邱逢甲、徐骧----义军;刘永福----黑旗军3、历史意义:①沉重打击了日本的侵略气焰;②体现了台湾军民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精神,这种精神始终激励着台湾军民的抗日斗争。徐骧在中弹倒下时仍高呼:“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1、面对日本割占台湾,各界人士态度如何?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1、这首诗写于哪一年?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1896年,甲午战败,签定《马关条约》,日本强占台湾。2、台湾人民除了“同一哭”以外还有什么行动?概况如何?台湾人民进行了反割台的斗争。台湾各族人民在丘逢甲、徐骧领导下组成义军与刘永福的黑旗军并肩作战多处痛击日军。3、“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台湾人民进行的反割台的斗争反映什么精神?被迫离开祖国的悲愤之情。表现了台湾人民的坚决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五、义和团运动

----农民反帝爱国运动1、义和团运动是怎样兴起的?

(1)根本原因:甲午战后——瓜分——民族危机加重——民族矛盾激化(2)客观原因:戊戌被镇压,国势垂危——政府不能担负反帝重任

(3)直接原因:山东人民反洋教斗争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过程:1898年秋,山东兴起,袁世凯镇压直隶、京津地区清政府采取“招抚”政策,利用义和团1900夏,义和团进入京津城,达到高潮3、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天无语,地焦干,只因鬼子止住天。天爷恼,仙爷烦,一同下山把道传。神出洞,仙下山,附着人体把拳玩。掀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鬼,心胆寒,英美德俄尽萧然。洋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反映出义和团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另外,材料中还能反映一些不值得赞颂的内容:其一是迷信;其二是反对先进的生活用品以及代表的生产方式;其三是他们对于清王朝的愚忠;其四是反对一切外国事物的思想。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也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还。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民族矛盾已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浴血战斗清军与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包围廊坊车站

义和团在天津与英法联军鏖战

义和团攻击在中国建立的西什库教堂被镇压被捕的义和团战士4、失败的原因A、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B、主观原因:“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C、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5、性质: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6、意义:(p34)

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的实现;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没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加速了腐朽的清政府的垮台。“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三)评价: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以反对帝国主义对华侵略为主要目的的农民运动,可以看作是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失败的背景下,由农民阶级发动的一场旧式的革命运动,不过这场运动突出反映了外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以之为运动的主导方向,这是包括太平天国运动在内的以前的历次农民运动所不具备的一个特点。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的口号,出自于农民阶级朴素的爱国热情和对外来侵略的义愤,表现出他们没有判别帝国主义侵略与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之间关系的能力。义和团运动最终被清政府利用并出卖,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同时,中国的封建小农经济造就了农民阶级分散、落后、狭隘、自私、愚昧、迷信、保守的特性。他们也没有鉴别外来侵略与西方先进文明成果之间区别的能力,而是一概加以排斥和打击,进行了一场盲目排外的运动,这与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不具备任何先进性。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同时也表明农民阶级因为其固有的局限性而既不可能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可能成为自身的解放者。本课小结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大战三元里人民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清政府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