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生理与透皮吸收课件_第1页
皮肤生理与透皮吸收课件_第2页
皮肤生理与透皮吸收课件_第3页
皮肤生理与透皮吸收课件_第4页
皮肤生理与透皮吸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肤生理与透皮吸收尹东锋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1可编辑课件PPT一、皮肤的结构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毛囊皮脂腺淋巴管神经纤维脂肪细胞1胶原纤维2弹性纤维12汗腺汗腺血管皮肤结构彩图2可编辑课件PPT--角质层防水、防菌,保护作用--透明层控制皮肤水分,管制水分流失--颗粒层防止异物侵入,过滤紫外线--棘层具有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基底层每一个表皮细胞都起源于此,是皮肤细胞的“发源地”。含黑色素细胞,产生黑色素的多少决定肌肤颜色。(一)表皮3可编辑课件PPT1.基底层皮肤基底层:一层矮柱状的角质形成细胞(角朊细胞)和少量黑素细胞构成。基底层细胞每天约有10%进行核分裂(约19天

),并有序地渐渐向表面移行,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约14日,再移行至角质层表面脱落又14日,共约47日,这个过程称为表皮新陈代谢时间。其中10个基底细胞中有1个黑色素细胞,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黑色素。基底层对皮肤美容影响:①决定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②与疤痕形成密切相关。4可编辑课件PPT2.棘层与基底层合称生长带,也称种子层。由厚度为4~8层带棘的多角形细胞组成,可以不断地制造出新细胞,从而层层往上推移。各细胞间有空隙,储存淋巴液,供给细胞营养。3.颗粒层由2~4层菱形细胞组成,棘层角质形成细胞向上发展时失去胞核,并在其胞质中形成透明角蛋白颗粒,因此称为颗粒层。对光线反射有阻断作用,可防止异物侵入,过滤紫外线,逐渐向角质层演变。4.透明层由2~3层扁平无核细胞组成,可控制皮肤的水分,防止水分流失,细胞在这层开始衰老、萎缩,只有手掌、足底等角质层厚的部位才有此层。5可编辑课件PPT5.角质层

是表皮最外层,美容上称之为死皮。具有抗摩擦、防止体内组织液向外渗透、防止体外物质和细菌侵入的作用。角质层与美容关系:①天然保湿系统;②角质层的厚薄可影响皮肤的色泽。角质层的保湿系统6可编辑课件PPT表皮特点

表皮内无血管,任何损伤此层的操作均不会出血,由于表层内无纤维组织,凡损伤深度不超过该层的厚度均不会留下瘢痕。皮肤的重要保护层角质层细胞干硬,胞质内充满角蛋白,细胞膜增厚,因而角质层的保护作用尤其明显。棘层到角质层的细胞间隙内脂类,构成阻止物质出入的屏障。因此表皮对多种物理和化学性刺激有很强的耐受力,能阻挡异物和病源侵入,并能防止组织液丧失。7可编辑课件PPT表皮特点

表皮内无血管,任何损伤此层的操作均不会出血,由于表层内无纤维组织,凡损伤深度不超过该层的厚度均不会留下瘢痕。皮肤的重要保护层。角质层细胞干硬,胞质内充满角蛋白,细胞膜增厚,因而角质层的保护作用尤其明显。棘层到角质层的细胞间隙内脂类,构成阻止物质出入的屏障。因此表皮对多种物理和化学性刺激有很强的耐受力,能阻挡异物和病源侵入,并能防止组织液丧失。8可编辑课件PPT表皮层的特殊细胞黑素细胞(melanocyte):起源于外胚层神经嵴,分布于基底层、毛囊和粘膜,约占基底层细胞的10%。细胞核小,树枝状突起伸向邻近的基底层细胞和棘细胞,输送黑素颗粒,形成表皮黑素单元。含有酪氨酸酶的细胞器称黑素小体。其数目与大小决定了皮肤颜色的种族差异。具有遮挡和反射光线,保护深部组织免受辐射损伤的作用。9可编辑课件PPT表皮层的特殊细胞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cell):来源于骨骼,为免疫活性细胞,分布于基底层以上的表皮内,约占表皮细胞的3~5%,核分叶或弯曲,有较多的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酶体,其特征是胞浆含朗格汉斯颗粒(Birbeck颗粒)—是消化外来物的吞噬体或抗原贮存形式。朗格汉斯细胞有多种表面标记,具有吞噬、处理、传递抗原的能力,故称为专职性抗原递呈细胞。具有免疫作用。10可编辑课件PPT表皮层的特殊细胞默克尔细胞(merkelcell):位于基底层细胞之间,以桥粒相连,含有神经内分泌颗粒,其细胞基底部与脱髓鞘的神经末梢之间有非桥粒型连接,形成Merkel细胞—轴索复合体(Merkelcell—neuritecomplex),能感受触觉。多见于掌跖、指趾无毛皮肤、毛囊的外毛根鞘、口腔粘膜。具有感觉作用。11可编辑课件PPT(二)真皮层真皮可分为乳头层与网状层。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组成,包括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及基质。但其中也有其它组织如神经、血管、淋巴管、肌肉、毛囊、皮脂腺及大小汗腺等。有少数细胞成分,如纤维母细胞、肥大细胞及淋巴细胞。1)乳头层:靠近表皮,向表皮隆起形成许多乳头,此层内的胶原纤维排列不规则。弹性纤维与网状纤维较细密。乳头内除有纤维和细胞外,有毛细血管和触觉小体。12可编辑课件PPT(二)真皮层2)网状层:位于乳头层的深部。其实乳头层与网状层没有明显的界限。网状层主要有粗大的胶原纤维组成。胶原纤维之间有较多的弹性纤维。弹性纤维使皮肤伸展后恢复正常。老年时弹性纤维变性,失去弹性,皮肤呈松弛状态,出现皱纹。当皮肤划伤深及真皮时,会产生疼痛,皮肤会出血。创伤修复过程中纤维组织大量增生,伤愈后会留瘢痕。13可编辑课件PPT(三)皮肤组织又称为“皮下脂肪层”。由脂肪小叶及小叶间隔所组成,脂肪小叶中充满着脂肪细胞,细胞浆中含有脂肪,核被挤至一边。皮下脂肪组织是一层比较疏松的组织,它是一个天然的缓冲垫,能缓冲外来压力,同时他还是热的绝缘体,能够储存能量。(四)皮肤附属器1.血管:动脉、静脉和微血管,可供给皮肤营养。2.淋巴管:是循环的重要辅助系统,淋巴液-淋巴管-淋巴结。主要功能为排泄细胞代谢废物及毒素,给细胞输入某些免疫物质。3.神经:包括感觉、运动、自主神经及各种皮肤感受器。14可编辑课件PPT4.汗腺①大汗腺开口于毛囊,而不开口于皮肤表面。主要分布于腋窝、肚脐、腹股沟、外生殖器、肛门、乳头或眼睑周围。青春期后开始分泌,可产生带特殊气味和带颜色的汗液。②小汗腺除唇、甲床、外阴外,遍布全身,以手足部最多。主要功能为调节体温,对抗微生物的入侵及调整皮肤的酸碱度。15可编辑课件PPT5.皮脂腺①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决定皮肤的脂肪度(中性、油性、干性)。②皮脂与皮肤表面汗水混合乳化形成弱酸性的皮脂膜。③皮脂也决定着皮肤的酸碱度(pH值4.2~6.5)。④皮脂抑制皮肤表面上存在的一些常见菌,如化脓性菌,白癣菌,有助于皮肤的自净作用。⑤皮脂腺受内分泌调节,在青春期,皮脂腺很不稳定,易生粉刺、痤疮。16可编辑课件PPT皮肤pH值一般4.5~6.5。皮肤表面有一层酸性保护膜(皮脂膜)----酸性保护膜是由皮脂腺分泌的油脂和汗腺分泌的水分经乳化以后在皮肤表面构成的一层微酸性膜状结构。可以保护、滋润、柔软肌肤,并可抵御细菌。如皮肤呈碱性,不但细菌易繁殖,而且对刺激性物质的抵抗力也下降。碱性物质会破坏皮肤的酸性保护膜,应尽可能减少碱性化妆品的使用。高温也会破坏皮肤的酸性保护膜,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洗脸。皮肤的pH值17可编辑课件PPT6.毛囊

分布于除手掌、脚掌之外的全身。毛囊漏斗内含毛发、皮脂腺和大汗腺的分泌物,还有皮肤脱落的角质细胞。在头皮、面部和躯干上部的毛囊,还有共栖的病原体。在毛发生长期,毛囊的血液供给非常丰富。在退化期或静止期,毛囊萎缩,毛细血管被吸收。7.指(趾)甲位于指(趾)末端伸面的坚硬角质,保护它下面的柔软皮肤。甲的生长是终身不停的,就是在死后,还会生长几周。生长的速度因人而异,变化很大,但对同一个人来说比较恒定,一般平均每周增长0.5~1.2毫米。趾甲比指甲生长速度慢1/3~1/2。18可编辑课件PPT常见的皮肤问题与皮肤各层及附属器的关系表皮暗黄/斑点黑色素真皮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皱纹皮下组织毛囊阻塞毛囊发炎暗疮/痘痘19可编辑课件PPT二.皮肤的功能(1)表情(2)保护(3)感觉(4)调节体温(5)分泌与排泄(6)吸收(7)新陈代谢20可编辑课件PPT皮肤的生物钟早6点至7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自清晨4点开始加强,至此时已达高峰期。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人体的蛋白合成,使再生作用变缓,细胞的再生活动因而降至最低点。此时由于水分积聚于细胞内,淋巴循环缓慢,一些人会有眼皮肿胀的情形,俗称“熊猫眼”。上午8点至12点---肌肤的机能动作达到高峰,组织的抵抗力最强,皮肤的分泌也最为活跃,皮肤此时的承受力与抗损伤能力最强。21可编辑课件PPT下午1点至3点---血压及荷尔蒙分泌降低,身体逐渐产生倦怠感,皮肤易现细小皱纹。下午4点至8点---随着微循环的增强,血液中含氧量提高,心肺功能增加,胰腺此时也十分活跃,肌肤的吸收力开始增强。晚8点至11点---此时最易出现过敏反应,微血管抵抗力最弱,血压下降,人体易水肿,流血及发炎。晚11点至凌晨5点---这是细胞生长和修复最旺盛之际,细胞分裂的速度要比平时快8倍左右,因而肌肤的吸收力特强。22可编辑课件PPT三.皮肤的美容分型(一)皮肤的分类23可编辑课件PPT油性皮肤即皮脂溢出型皮肤。此类皮肤毛孔粗大,皮脂分泌很旺盛,皮肤油腻感重。易长粉刺和痤疮。不易起皱纹和衰老。24可编辑课件PPT干性皮肤皮脂分泌量不足,皮肤缺乏水分或油分;皮肤干燥紧绷,皮肤较薄,毛孔不明显,表面没有光泽。可分为干性缺油皮肤与干性缺水皮肤2类。容易过敏。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和衰老。25可编辑课件PPT中性皮肤即正常皮肤。皮肤水分与油分含量适中;毛孔细致,富有光泽,弹性良好,皮肤厚度中等.比较耐晒,不容易过敏;这种皮肤,冬季稍觉干硬,夏季稍觉油腻。26可编辑课件PPT混合性皮肤面部皮肤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皮肤类型.毛孔分布不均,通常额部、鼻部、口周皮肤较油(“T”区),面颊较为干燥或中性;混合型皮肤应按油性皮肤对待.女性70-80%属于混合型皮肤.27可编辑课件PPT各型皮肤选择化妆品的原则油性皮肤:选择油分少、清淡的干性雪花膏;选用清淡型(O/W)乳液;使用收敛性化妆水等。中性皮肤:

选油水成分各半的中性护肤霜、营养化妆水或中性化妆水等。干性皮肤:

选择油分较多的冷霜类护肤品。28可编辑课件PPT季节与肌肤护理特

点护

理春季皮肤再生功能活跃;粉刺、过敏多发季节;阳光日趋强烈,易引起斑点产生。最好不要试用或换用新品牌的护肤品;外出时用防UV的产品,避免风直接吹在皮肤上。夏季气温高,体内汗液和油脂排泄多,易引起皮炎;日照强烈,容易使皮肤变黑、老化。选用水份充分但不油腻的防晒的护肤品;外出时采取保护措施避免UV伤害;外出结束时,应及时修复受损肌肤。秋季初秋时,因夏天紫外线照射,皮肤有斑点产生,色素沉积加重,皮肤发干、粗糙;中晚秋时,空气干燥,皮肤新陈代谢减退,皮脂分泌减少,易使皮肤干涩、脱水,有皮屑。选用含油份充分的护肤品,补充水份,尽量多喝水;选用淡化黑色素的产品,修复夏季晒伤肌肤;初秋保养重点美白;中秋保养重点润肤;晚秋保养重点营养肌肤。冬季气候寒冷、干燥,皮肤再生功能低落,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少,皮肤易干燥、老化。选用油性和水份充足的护肤品,注意保暖,多补充水份和油份,避免风沙对皮肤的伤害,外出时应在面颊涂上润肤霜。29可编辑课件PPT第二节外用美容药物的透皮吸收皮肤类脂的双分子层结构30可编辑课件PPT一.外用美容药物的透皮吸收途径两种途径:一是透过角质层,直接由表皮进入真皮层或皮下组织,即所谓表皮途径,是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二是经由皮肤附属器(如毛囊、汗腺、皮脂腺等)进入皮肤深部。31可编辑课件PPT二.影响美容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一)皮肤条件身体不同部位的角质层厚薄不一,吸收程度也不相同。掌、跖部角质层较厚,吸收作用较低。柔软、细嫩、角质层较薄的皮肤容易吸收,如婴儿、儿童皮肤角质层较薄,吸收作用较成人为强。黏膜无角质层,吸收作用较强。如表皮角质层破损,人体失去屏障作用,吸收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如皮肤被水浸软厚,则可增加渗透。32可编辑课件PPT二.影响美容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

(二)药物性质一般认为分子量大于500的药物不易通过角质层。通常情况下,水熔性药物(如电介质、维生素C及维生素B、葡萄糖等)不能被皮肤吸收;但脂溶性药物(如维生素A、维生素D,E,和皮脂类胆固醇激素等)可以透过角质层被吸收。有机溶剂由于能侵犯细胞膜的类脂质,可渗入皮肤。其中醚、氯仿、苯、煤油、汽油渗入力甚强,二甲基亚砜渗入力更强,而酒精渗入力较差。33可编辑课件PPT二.影响美容药物透皮吸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