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技术要求》_第1页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技术要求》_第2页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技术要求》_第3页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技术要求》_第4页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7.160

F12T/CEC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

T/CECXXXX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技术要求

Technicalrequirementsforresidentialphotovoltaicandenergystorageintegrated

system

(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9-09-11)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

T/CEC20191162

I

T/CEC20191162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接入电网运行应遵循的运行模式、运行适应性、无功

调节、安全和防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总容量30kW及以下,通过380V/220V接入的新建、扩建或改建的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

一体化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325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12326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13955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

GB/T1454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15543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24337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65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DL/T448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645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residentialphotovoltaicandenergystorageintegratedsystem

由光伏组件、电化学储能装置、变流器、能量管理系统等组成,能够实现将太阳辐射转换成电能以

及通过化学方式进行电能存储和释放的系统。

3.2

并网点pointofinterconnection(POI)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的输出汇总点。

3.3

1

T/CEC20191162

额定容量ratedcapacity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中安装的变流器额定功率之和。

4基本规定

4.1运行模式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有以下一种或几种运行模式:并网运行模式、离网运行模式和并离

网运行模式。

4.2能量流动模式

并网运行模式或并离网运行模式的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应至少具备以下三种能量流动

模式:能量由光伏组件流向电化学储能装置,能量由光伏组件流向交流电网,能量在电化学储能装置和

交流电网间双向流动。

5并网运行模式

5.1电能质量

5.1.1谐波电压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接入电网后,所接入并网点的谐波电压应满足GB/T14549的要求。

5.1.2间谐波电压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接入电网后,所接入并网点的间谐波电压应满足GB/T24337的要

求。

5.1.3谐波电流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注入并网点的电流谐波总畸变不应大于5%IN,各次谐波限值应满

足表1的要求,注入谐波电流不应包括任何由未连接光伏系统的电网上的谐波电压畸变引起的谐波电流。

表1电流谐波限值

奇次谐波次数谐波限值偶次谐波次数谐波限值

thththth

3-94%IN2-101%IN

thththth

11-152%IN12-160.5%IN

thththth

17-211.5%IN18-220.375%IN

ththhth

23-330.6%IN24-340.15%IN

thth

35以上0.3%IN36以上0.075%IN

注:IN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交流侧额定电流。

5.1.4电压偏差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接入电网后,并网点的电压偏差应满足GB/T12325的要求。

2

T/CEC20191162

5.1.5电压波动和闪变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接入电网后,并网点的电压波动和闪变应满足GB/T12326的要求。

5.1.6直流分量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注入的直流电流分量不应超过其交流电流额定值的0.5%或5mA,

取两者较大值。

5.1.7三相不平衡

对于380V并网的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接入电网后,并网点的电压不平衡度应满足GB/T

15543的要求。

5.2电压适应性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接入电网后,并网点电压在85%-110%标称电压之间时,户用光伏

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应能保持并网运行。特殊地区可按照电网公司要求设置电压运行范围。

5.3频率适应性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接入电网后,应能按表2要求运行。当并网点频率低于49.5Hz时,

应停止充电;当并网点频率高于50.2Hz时,应停止向电网送电。

表2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频率运行范围

频率范围运行要求

f<46.5Hz根据系统允许运行的最低频率而定。

46.5Hz≤f<47.0Hz频率每次低于47.0Hz,系统应能至少运行5s。

47.0Hz≤f<47.5Hz频率每次低于47.5Hz,系统应能至少运行20s。

47.5Hz≤f<48.0Hz频率每次低于48.0Hz,系统应能至少运行1min。

48.0Hz≤f<48.5Hz频率每次低于48.5Hz,系统应能至少运行5min。

48.5Hz≤f≤50.5Hz连续运行。

50.5Hz<f≤51.0Hz频率每次高于50.5Hz,系统应能至少运行3min。

51.0Hz<f≤51.5Hz频率每次高于51.0Hz,系统应能至少运行30s。

f>51.5Hz根据系统允许运行的最高频率而定。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接入电网后,应能按表2要求运行。当并网点频率低于49.5Hz时,

应停止充电;当并网点频率高于50.2Hz时,应停止向电网送电。

5.4无功调节能力

3

T/CEC20191162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应具备功率因数在0.95(超前)~0.95(滞后)范围内可调的能力,

必要时应具备按照电网公司预定的方式,根据并网点电压在其无功出力范围内自适应调节无功出力的能

力。

6离网运行模式

6.1电能质量

6.1.1电压偏差

在空载和额定阻性负载(平衡负载)条件下,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交流侧输出电压幅值

偏差应不超过额定电压的±5%。

6.1.2电压总谐波畸变率

在空载和额定阻性负载(平衡负载)条件下,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交流侧输出电压总谐

波畸变率应不超过3%。

6.1.3电压不平衡度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交流侧输出电压不平衡度应小于2%,短时不超过4%。

6.1.4直流分量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注入的直流电流分量不应超过其交流电流额定值的0.5%。

6.1.5动态电压瞬变范围

在阻性负载(平衡负载)条件下,负载从20%上升至100%或从100%下降至20%突变时,户用光伏

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输出电压瞬变值应小于10%。

6.2无功输出能力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应具备根据系统交流侧输出电压幅值自适应调节无功出力的能力。

7通信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可采用光缆、PLC电力载波、以太网、无线等多种方式进行通信,

通信内容应包括系统运行状态、故障告警等相关信息、应采用通用通信协议。

8安全与保护

8.1基本要求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应在并网点设置易于操作、具有明显开断点、可开断故障电流的开

断设备。

8.2剩余电流保护

4

T/CEC20191162

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应在并网点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并应符合GB/T13955和GB

50054的相关要求。

8.3防孤岛保护

并网运行模式下,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应具备快速检测孤岛且立即断开与电网连接的能

力,防孤岛保护动作时间应不大于2s。

对于具备离网功能的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应在2s内按照设定条件转入离网运行模式,

并建立频率和幅值稳定的交流电压,满足负载对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要求。

8.4恢复并网

当户用光伏发电与储能一体化系统因电网扰动脱网后,在电网电压和频率恢复到正常运行范围之

前,系统不允许并网;在电网电压和频率恢复正常后,才能重新并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