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治疗策略_第1页
房颤治疗策略_第2页
房颤治疗策略_第3页
房颤治疗策略_第4页
房颤治疗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房(Fang)颤治疗策略

第一页,共五十二页。房颤的定(Ding)义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规则有序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第二页,共五十二页。第三页,共五十二页。房颤(Chan)的病因1、心脏及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2、肺源性心脏病3、高血压心脏病4、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预激综合症5、风湿性心脏病6、特发性心房颤动:情绪激动、手术、中毒等。第四页,共五十二页。房颤的发病(Bing)机制第五页,共五十二页。房颤分型及定(Ding)义初发AF:初次诊断阵发性AF:持续时间小于7天持续性AF:持续时间大于7天长程持续性AF:持续超过一年

患者有转复愿望。第六页,共五十二页。永久性AF:患者(Zhe)及医生接受长期AF的事实,放弃节律控制。然而,患者如果改变想法想尝试复律,应该重新归为持续性AF。非瓣膜性AF:指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或生物人工心脏瓣膜、或二尖瓣修复术的房颤第七页,共五十二页。1、房颤症(Zheng)状与心室率快慢相关,心率超过150次/分,可发生心绞痛与心力衰竭,心率不快时,可无症状。2、听诊:心音强弱不等,心律快慢不一,脉搏短绌。3、并发脑梗塞可能性大。4、心排血量减少25%以上。房颤的临床特征第八页,共五十二页。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Xiao)不等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QRS波群正常。心电图特征第九页,共五十二页。心(Xin)脏彩超瓣膜左右心房大小左室大小和功能右室峰压左室肥厚左房血栓心包疾病右房内径31-41mm右室内径7-23mm左房内径<30mm左室内径45-50mm第十页,共五十二页。评价AF的症(Zheng)状严重性改良的EHRA评分

症状描述

1无无任何症状,2a轻日常生活不受影响2b中常生活虽不受限,

但受AF症状困扰3重日常生活受限于房颤症状4致残日常生活因房颤症状而终止。指南推荐: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改良的EHRA评分,用以量化AF相关症状(1,C)第十一页,共五十二页。房颤的(De)治疗1抗凝治疗:升为第一位2率律治疗:控制心室率、复律并

维持窦律3上游治疗:纠正病因和诱因第十二页,共五十二页。治疗(Liao)方法1、药物治疗: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2、非药物治疗:

外科手术:如迷宫手术

介入手术:导管射频手术

起搏治疗:心房除颤(IAD)、双

心房同步起搏等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预防栓塞

第十三页,共五十二页。抗凝(Ning)治疗1、房颤所致的脑卒中占所有卒中的20%;2、非瓣膜性心脏病者合并房颤,发生脑卒中的机会是无房颤者的5-7倍;3、瓣膜性心脏病者合并房颤,发生脑卒中的机会是无房颤者的17倍。第十四页,共五十二页。CHA2DS2–VASc评分≥2的华(Hua)法令治疗1、欧洲使用率55%,中国20%;2、华法令INR达标率(2.5-3.0),平均为50.3%,中国和印度为36%;3、中国50%患者用阿斯匹林抗凝;4、中国未用华法令原因主要源于医生经验不足,二是患者原因。第十五页,共五十二页。CHA2DS2–VASc评分

–非瓣膜性房颤患(Huan)者卒中风险预测评分充血性心力衰竭/左心功能不全1高血压1年龄≥75岁2糖尿病1中风/TIA/血栓史2血管病变1年龄64-74岁1性别(女性)1危险因素评分第十六页,共五十二页。

房颤患者预防血栓的药物选(Xuan)择危险因素CHA2DS2–VASc推荐药物1个主要危险因素或≥2个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

≥2分口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1个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1华法林或阿司匹林75-325mg/d,优先考虑华法林无危险因素0阿司匹林75-325mg/d或不处理,优先考虑不处理第十七页,共五十二页。2016欧洲房颤管理指南建议:CHA2DS2–VASc评分≥2的男性患者均建议使用口服抗凝药物;CHA2DS2–VASc评分≥3的女性患者均建议使用口服抗凝药物;CHA2DS2–VASc评分≥1的男性患者根据患者的个体化(Hua)因素和个人意愿,可以给予口服抗凝药物;CHA2DS2–VASc评分≥2的女性患者根据患者的个体化因素和个人意愿,可以给予口服抗凝药物。第十八页,共五十二页。HAS‐BLED评分

–非瓣膜(Mo)性房颤患者出血风险预测评分危险因素

评分高血压(H)1异常的肝肾功能各记1分(A)1或2卒中(S)1出血(B)1INR值不稳定(L)1老年大于65岁(E)1药物、饮酒各记一分(D)1或2第十九页,共五十二页。注释:1、HAS-BLED评分≤2分患者出血风险较低,评分≥3分提

示出血风险增高,其出血风险是0分患者的8.56倍;2、高血压指收缩(Suo)压>160mmHg;3、异常的肝功能指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或显著的生化指标紊乱(如胆红素>正常值上限的2倍,并且谷丙

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正常值上限的3

倍等);4、肾功能异常定义为慢性透析或肾移植或血清肌酐

≥200μmmol/L;第二十页,共五十二页。5、出血指既往有出血病史和/或出血的诱因如

出血体质、贫血等;6、INR值不稳定指INR值易变/偏高或达不到治

疗范围(如<60%);7、药物/饮酒指合并用药,如抗血小板药、非

甾体类抗炎(Yan)药,嗜酒等。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二页。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二页。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二页。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二页。抗凝药(Yao)物种类凝血酶间接抑制剂:肝素低分子肝素凝血酶间接抑制剂:达比加群酯比伐卢定VitK拮抗剂:华法令X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阿哌沙斑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二页。华(Hua)法令治疗

剂量每天1.5-3mg,最大疗效4-5天后达到,停药5-7天作用消失,INR值保持在2-3,每周测一次,INR值稳定后每月测一次。

(年令>75岁INR保持在1.5-2.5)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二页。华法(Fa)令治疗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二页。华(Hua)法令治疗INR>3.0<5.0无出血并发症,减量或停服华法令一次;INR>5.0<9.0无出血并发症,停华法令;肌注VitK1(1-2.5mg),6-12h复查INR,INR<3重新开始;INR>9.0无出血并发症,停华法令;肌注VitK15mg,6-12h复查INR,INR<3重新开始;严重出血,无论INR水平如何,停华法令;肌注VitK15mg,输凝血因子,监测INR.服药期间没有医生的许可不要擅自服用其他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感冒药。这些药物会干扰华法令的作用。应避免饮酒,饮酒可增加出血的风险,履行告知。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二页。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二页。总结:1、提高医生和患者的抗凝意识;2、普及INR监测应用POCT(point-of-care-test,现场即时监测)监测只需患者的一滴指血,即刻就能报告结果,操(Cao)作方便、快速、准确,提高患者抗凝治疗的依从性、优效性和安全性。所以,普及POCT是改善我国抗凝现状的一大措施3、使用NOACs替代华法林第三十页,共五十二页。房(Fang)颤的率律治疗控制心室率:

症状性房颤控制心室率<80bpm无症状性房颤控制心室率<110bpm

控制心室率药物:1、B受体阻滞剂2、非二氢吡啶钙拮抗剂(异搏定、地尔硫唑)3、洋地黄4、胺碘酮(无效时用)5、决奈达隆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二页。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二页。房颤室率控制的建(Jian)议

推荐推荐

等级证据水平推荐对于EF>40%的AF患者,心率控制推荐使用B受体阻滞剂、地高辛,地尔硫卓或者维拉帕米。IB对于EF<40%的的AF患者,心率控制推荐使用B受体阻滞剂和/或地高辛。IB如果单药治疗不能达到心率控制目标,可考虑联合用药。IIaC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二页。房颤室率控制(Zhi)的建议

推荐推荐

等级证据水平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者严重LVEF降低的患者,胺碘酮用于急性心率控制可能是合理的。IIbB对于永久性AF的患者(无复律的计划),不应常规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心率控制。III

A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二页。房颤室率控(Kong)制的建议

推荐推荐

等级证据水平在合并预激和妊娠的患者,节律控制优于心率控制IIaC如果患者对心率或节律控制药物无效或者不能耐受,应考虑行房室结消融,但患者以后需依赖起博器。。IIaB静息状态下心率小于110bpm可以作为心率控制的起始靶目标。IIaB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二页。

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者严重LVEF降低的患者,胺碘酮用于急性心(Xin)率控制。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二页。房颤节律控(Kong)制的建议推荐推荐等级证据水平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必须非常谨慎,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合并症、心血管风险、潜在严重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心脏外的毒性作用、患者的选择倾向和症状的负荷。IA决奈达隆、氟卡胺、普罗帕酮、索他洛尔被推荐用于左室功能正常、无病理性左心室肥厚的症状性房颤患者IA决奈达隆被建议用于稳定的冠心病及无心力衰竭的症状性房颤患者IA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二页。房颤(Chan)节律控制的建议推荐推荐等级证据水平有心衰患者,建议选用胺碘酮IB胺碘酮作用优于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其心脏外毒性作用,不推荐首选IIaC抗心律失常药物在以下情况不推荐使用:QT间期延长(大于0.5秒),或者严重的窦房结、房室结疾病而未安装起博器保护IIIC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二页。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二页。房颤复(Fu)律推荐推荐等级证据水平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房颤建议电复律IB房颤复律(无论是电复律还是药物复律),在有症状的持续性或长程持续性的房颤患者中被推荐的,并作为节律治疗控制的一部分。IB使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氟卡尼、伊布利特预处理,可提高电复律的成功率和预防房颤复发IIaB第四十页,共五十二页。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二页。房(Fang)颤复律推荐推荐等级证据水平在无缺血性或结构性心脏病患者,普罗帕酮、氟卡胺、维那卡兰被推荐用于新发的房颤药物复律IA在无缺血性或结构性心脏病史的患者,伊布利特应考虑用于房颤药物复律IIaB在新发房颤和在无缺血性或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单剂量口服普罗帕酮或氟卡胺可作为患者的自主复选择,随后进行安全性评价。IIaB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二页。房(Fang)颤复律推荐推荐等级证据水平在缺血性和/或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推荐使用胺碘酮药物复律IA无低血压、无严重的心衰和无严重的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维那卡兰可作为替代胺碘酮的药物IIbB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二页。心房颤动复(Fu)律的抗凝策略

房颤复律后72小时内血栓栓塞风险最大,且栓塞事件主要发生在复律后10天内1、目前公认为48小时作为界线,各指南均强调对于持

续时间超过48小时的房颤,复律后应进行至少4周抗

凝治疗。2、故对于卒中高危患者,复律后仍需长期抗凝治疗。3、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房颤(心绞痛,心肌梗死,休克肺水肿)应考虑即刻复律,且复律前应给予肝素或

低分子量肝素。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二页。4、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TOE)可以准确(Que)发现下列

可以预测房颤患者发生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5、若TOE未检出左房血栓,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应

在复律应用并持续至OAC达到目标INR。6、若TOE检出左房或左心耳血栓,VKA治疗INR2.0~3.0)

至少应持续3周,并再次TOE检查。若确认血栓溶解,

可以实施复律,并在复律后给予终身OAC治疗。第四十五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