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T 257-2018 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导则_第1页
HYT 257-2018 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导则_第2页
HYT 257-2018 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导则_第3页
HYT 257-2018 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导则_第4页
HYT 257-2018 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导则Applicationguideforthlaboratory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2018-07-30发布I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洋环境保护分技术委员会(SAC/TC283/SC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杭州迪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家海洋局东海标准计量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韧、李亿红、郑琳、孙禾琳、张勇、于彬、刘材材、谭赛章、秦榜辉、周春莹、宋晨瑶、项凌云、邬益川。1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导则本标准规定了建设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总体要求、基本功能组成、配置环境以及运行维护要求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海洋行业各级机构的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其他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28035软件系统验收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marineenvironmentalmonitoringLIMS(laboratoryinforma-以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与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需求相结合的信息化管理工具。电子记录簿E-notebook具有自定义设置和计算功能、用于记录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原始数据的电子表格。4一般要求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实现监测业务流程、质量控制、资源及文档资料等的综合管理。系统的功能设置应满足《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系统应经过专业的第三方软件测评机构测评。系统应通过验收,系统验收应符合GB/T28035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系统应具备如下安全功能:2a)具备数据定期备份功能,采取热备份、异地备份等容灾备份方式确保数据安全。存储时间超过6年的历史数据,应刻盘归档保存后方能从系统中删除;b)应对数据的输入、存储、处理以及输出等实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并对输入数据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自动检测,防止数据的非法生成、变更、泄露、丢失或破坏;c)应具有单点登录用户安全及权限验证功能;d)符合海洋行业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要求。4.3可扩展系统各功能模块之间应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可根据实际情况组合使用,并支持与其他系统有效对接。根据实验室管理要求,系统内监测全过程信息及变更应可溯源。系统应至少满足如下性能指标:a)并发用户数不小于200;b)平均响应时间不超过2s;c)信息吞吐量不小于50Mb/s。5基本功能组成5.1总体要求据处理”“结果生成”“质量管理”九个部分,这九个部分为系统必备模块(见图1)。这些功能模块中的统计评价、电子签名、自定义报表模板、检测报告的生成、交换数据库以及元数据库等功能为可选功能。元数据库)过程管理)图1系统功能组成框图5.2任务分配系统应能根据工作流程进行任务分配,包括人员配置、样品准备、分析测试、结果录入、结果审核等3各个环节。5.3样品采集5.3.1任务设置系统应能进行监测任务的设置,包括监测站位、监测要素、监测方法、质控手段以及采样层次等。系统应能根据需要进行监测站位和监测项目的调整与变更。系统应支持多点同步采样1)、分批采样2)等采样模式下监测任务的设置。系统应支持多任务共享站位3”的设置,实现监测信息的共享。5.3.2信息录入系统应能根据实际的水深和监测任务要求,按照预设的采样规则,即时给出采样层次及各个层次所需完成的项目。样品相关信息如所到站位的实测经纬度、水深、气象信息、沉积物采样信息以及生物采样信息应能即时录入。系统宜能满足采样信息的分类统计并生成采样信息报表的要求。5.3.3样品标识系统应能产生具有唯一编号的样品标签,支持用户自定义编号规则。采样时间:13.08.1409.51采样人::来样时间:1308.1409.51确化物采样时间:13.08.1409.51采样人:站位C3D168,A3D31YQ0图2样品标鉴样图45.3.4数据脱网并网系统应实现数据的脱网并网,既不丢失有效数据,也不产生冲突数据。5.4样品管理5.4.1样品交接系统应支持以条码扫描或人工录入等方式进行样品交接,支持单样品交接或批量样品交接,并形成样品交接记录。交接记录信息至少应包括任务名称、任务编号、样品名称、交接人、交接时间、样品数量。5.4.2样品处置系统应具备样品的留存处置和样品的清除功能,对留存样品进行标识,标识信息包括样品名称、储存时限、样品状态、储存地点等,样品的清除应该包括清除时间和人员信息。5.4.3样品状态查询系统应具备样品状态的查询与功能,包括样品数量、检测要求与状态、保存要求与状态、样品交接信息、样品处置信息等,并能提供统计报表。5.5分析测试5.5.1样品准备系统应能为检测人员提供样品准备所需要的样品处理方法、样品取样量、试剂、定容体积以及质控手段等信息。5.5.2药品及试剂配制系统应能根据分析项目方法的要求,记录样品分析过程中所需药品、标准物质、试剂及其配制信息等。5.5.3样品分析系统应记录样品测试分析所产生的过程数据和最终结果数据并形成电子记录簿,过程数据包括空白、标准样品、质控样品、仪器的运行信息等。系统应支持在出现仪器故障、质量控制失败等情况下的重复测定或验证。系统应具备样品分析测试时限提醒功能。5.6数据采集系统应具备仪器数据采集和人工数据采集功能,应能采集水质、沉积物、生物体、大气、生物生态以及水文气象类等各种类型数据。5.7数据存储5.7.1存储内容及形式数据存储的内容包括静态数据、动态数据、交换数据以及元数据等信息,分别存储在静态数据库、动5态数据库、交换数据库以及元数据库中。动态数据库包括但不局限于监测任务信息、站位信息、采样信息、样品信息、交换数据库主要存放从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定时抽取的提供给其他信息系统的元数据库用来描述静态数据库、动态数据库、交换数据库信a)在数据库物理设计时,适当降低范式,增加冗余,少用触发器,多用存储过程,确保增删改数据的一致性及关联性;b)对于计算非常复杂、而且记录条数非常巨大(例如一千万条)的情况,要先在数据库外面进行复杂计算,用程序语言以文件系统方式计算处理完成之后,才入库追加到数据库表中去;c)对于记录太多的表,则水平分割该表;d)在使用面向数据的SQL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时,尽量采取优化算法;e)业务逻辑尽可能不绕弯,提高出数效率和数据检索效率;g)引入缓存,通过内存提高I/O(输入/输出)效率,提高界面响应速度。数据库设计文档必须包括如下内容:a)数据库表清单,以表格的形式分类列出数据库的全部表,表格的列至少包括序号、类别、名称、b)数据库表定义,以表格形式对每一个数据库表进行说明,表格的列包含但不限于序号、名称、代d)数据库脚本,包括创建用户和表空间的脚本、创建表格及视图的脚本、创建其他数据库对象的脚本以及基础数据加载脚本。系统应具备标准曲线(工作曲线)的绘制功能,能进行曲线参数的计算和样品含量信息的计算;容量分析类项目应能进行标定信息的录入计算和样品含量的计算功能。系统支持将样品定容体积、重量、稀释倍数等信息进行人工录入或者批量导入系统,并能根据曲线等信息进行样品含量的计算。数值修约按照GB/T8170的规定执行。6系统应能实现对已有计算结果的便捷引用,如硝酸盐的计算需要亚硝酸盐的数据,硅酸盐的计算需要盐度数据,酸碱度的计算需要水深等,能够完成数据的引用和计算。系统应能批量生成检测报表,对报表进行分级校对审核,宜支持用户自定义报表模版,宜出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电子签名。系统应能批量生成检测报告,对报告进行分级校对审核,宜支持用户自定义报告模版,宜出具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电子签名。系统应能对以下要素进行管理。具体包括:c)其他仪器设备:名称、唯一性编号、功能性检查等信息;验检测报表、报告生成、质控手段和质控措施的实施等全过程进行管理和审核,并形成记录,供用户查系统应具备现场平行、密码平行、现场空白、实验室空白、实验室平行6配置环境硬件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客户端电脑三个部分:a)服务器包括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应配置相应的备份服务器和容灾系统。服务器的配置以能满足系统运行效率为前提。b)网络设备主要包括网络交换机和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应保证系统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运行。c)客户端电脑的配置应能满足用户使用速度要求,用户有较好的体验效果。6.2数据库数据库应根据数据量及运算的要求采用主流的数据库平台。软件包括服务器端的支持软件和客户端的支持软件,服务器端应采用稳定、方便管理的操作系统和软件,客户端应采用通用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网络应具备足够的带宽,确保不因为网络带宽影响系统的并发用户数、响应时间和吞吐量等性能指标。系统运行网络环境应符合相应的安全等级保护要求。7维护与更新7.1维护与更新系统应定期维护,系统软件至少每周自动备份一次,系统数据库至少每天自动备份一次。7.2变更与控制系统必须对更新的版本进行记录和控制,避免由于版本错误的更新带来数据的冗余和冲突,避免软件功能由于版本的更新造成损坏。[1]GB/T12763—2007(所有部分)海洋调查规范[2]GB17378—2007(所有部分)海洋监测规范[3]GB/T20009—2005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评估准则[4]GB/T22240—2008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5]GB/T25000.51—2016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6]GB/T25058—2010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