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热电效应法检测导则》_第1页
《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热电效应法检测导则》_第2页
《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热电效应法检测导则》_第3页
《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热电效应法检测导则》_第4页
《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热电效应法检测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29.180

K41

T/CEC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

T/CECXXXXX—XXXX

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热电效应法

检测导则

Guideforthermoelectriceffectmethodtotestwinding

materialofdistributiontransformer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

T/CECXXXXX—201X

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热电效应法检测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配电变压器(以下简称配变)绕组材质的热电效应法检测法的检测原理、检测要求、

检测方法和判断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10kV电压等级配变的绕组材质检测,含油浸式配变(以下简称油变)和干式配变(以

下简称干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95电工术语变压器、调压器和电抗器

3术语和定义

本导则术语引用GB/T2900.95,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热电效应thermoelectriceffect

当导体内存在温度梯度时,处于热端的载流子向冷端迁移,电荷堆积将使导体内形成一个自建电场,

导体两端形成的电势差就是热电势,这种因温差产生热电势的现象就称为热电效应。

3.2

塞贝克效应seebeckeffect

特指第一热电效应,在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组成的电偶回路中,若两个接触点具有不同温度,则

在两种材料间形成电势差,这种因温度差而在两种材料间形成电势差的现象就称为塞贝克效应。

3.3

塞贝克系数seebeckcoefficient

表征导体或半导体热电效应的物理参数,表示温差作用下形成的电势差,单位μV/K。

3.4

相对塞贝克系数relativeseebeckcoefficient

以两种材料的塞贝克系数差值称为该对材料的相对塞贝克系数,单位μV/K。

3.5

热电效应法thermoelectriceffectmethod

1

T/CECXXXXX—201X

利用铜铝导体的热电效应实现配变绕组材质检测的方法。

4检测方法及要求

4.1检测原理

如图1所示,由两种不同导体串联组成的回路,不考虑塞贝克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下,导体间形

成的热电势为:

U(SaSb)(T1T2)(1)

式中:

Sa——导体a的塞贝克系数,μV/K;

Sb——导体b的塞贝克系数,μV/K;

T1——接点1的温度,℃;

T2——接点2的温度,℃。

图1热电效应原理图图2配变热电效应示意图

如图2所示,配变绕组回路中导电杆和引线排材质为铜材质,当变压器绕组材质为铝时,绕组两端

形成的热电势为:

(2)

USCu-Al(T1T2)

式中:

SCu-Al——铜铝材料相对赛贝克系数,μV/K;

T1——接点1的温度,℃;

T2——接点2的温度,℃。

4.2检测要求

4.2.1对试品的要求

2

T/CECXXXXX—201X

不同工况对检测结果有影响,检测前应满足:

——外观良好,无损伤;

——外部引线已拆除;

——油位正常;

——环境温度:-5℃~40℃;

——油箱上部温度、下部温度、上层油温、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2℃。

4.2.2对检测装置的要求

装置至少应包含加热功能、温度测量功能和热电势测量功能,主要技术要求如表1所示。

表1热电效应检测装置主要技术要求

名称主要技术要求

宜采用陶瓷恒温加热方式;

最高温度不宜大于200℃;

加热功能

恒温偏差应不大于±2℃;

温升速率宜为10K/min~20K/min;

宜采用热电偶式或红外式;

温度测量功能

测量精度不低于0.5级;

应选用数字式微伏表;

热电势测量功能

测量精度不低于0.5级;

注:选用与变压器导电杆材质不同的热电势测试线,可能会引起较大误差,测试线引起的热电势

误差不宜大于0.1μV/K。

4.3检测方法

4.3.1接线

加热装置安装于被试绕组导电杆(排)上,加热装置与导电杆(排)应接触紧密,测温装置监测靠

近绕组侧5cm处导电杆(排)处的温度,微伏表接于被试绕组的首尾端之间,热电势测量点应与测温位

置相同。油变和干变接线示意如图3、图4所示。

3

T/CECXXXXX—201X

图3油变接线示意图图4干变接线示意图

4.3.2调零

接通电源加热绕组前应先短接热电势测试线,将微伏表显示电压值调整至(-2μV,2μV)间,调

零完成后恢复测试线。

4.3.3加热

接通加热装置电源对被试绕组导电杆(排)加热,利用热传导使被试绕组两端形成温差。当满足以

下条件之一时,可以停止加热。

a)导电杆上温度达120±2℃;

b)热电势值大于100μV;

c)3分钟内温度变化不大于5℃;

d)3分钟内热电势值变化不大于5μV。

注:测试温度高于120℃时,可能会对变压器出线密封造成损伤。

4.3.4记录

试验加热过程中应记录被试绕组导电杆(排)的温度和热电势值,记录表格式可参照附录A。

5配变绕组材质的判断依据

当满足4.3.3的条件时,热电势值低于40μV时为铜材质、高于100μV为铝材质。

当热电势值为40μV~100μV时,应结合其他检测方法综合判断,附录B给出了部分实测值供参

考。

4

T/CECXXXXX—201X

附录A

配电变压器绕组材质的热电效应法检测记录表

检测时间环境温度及湿度

变压器型号制造商

变压器编号被试绕组

测试设备型号测试设备编号

加热时间/min加热温度/℃热电势值/μV备注

0

5

10

15

5

T/CECXXXXX—201X

附录B

配电变压器绕组热电势实测值

端头温度

序号绕组材质型号加热时间热电势值(µV)

(℃)

5min4864.1

10min107165.2

1铝S11-M-50/1015min123194.8

20min146223.1

25min164226.4

0min263.6

10min92.311.0

2铜S11-M-R-80/10

20min140.416.7

30min150.120.1

5min34.334.7

10min7894.1

3铝S11-M-100/1015min109136.1

20min122165.3

25min131165.6

5min766

10min1009.1

4铜S11-M-125/10

15min13610.3

20min160.212.5

5min6414.9

10min8829.7

5铜S11-M-160/10

15min14538.7

20min163.141.7

5min9075.1

10min129114.7

6铝S11-M-200/1015min138127.4

20min143133.4

25min152137.3

5min5112

10min10114

7铜S11-M-200/1015min11418

20min13220

25min15620

5min5814.8

10min10829.6

8铜S11-M-250/10

15min13540.1

20min14044.5

6

T/CECXXXXX—201X

25min14644

5min6249.1

10min7558.0

9铝S11-M-315/1015min101115.0

20min142153.4

25min155160.0

5min707.1

10min11012.6

10铜S11-M-315/1015min14016.6

20min15518.5

25min15617.2

5min4546.5

10min9261.2

11铝S11-M-400/1015min118103.0

20min132126.2

25min145131.1

5min458.9

10min8510.9

12铜S11-M-400/1015min11013.4

20min13513.2

25min152.713.9

5min4234.5

10min8052.9

13铜S11-M-500/1015min11082.4

20min13486.7

25min152.788.6

5min4547.1

10min8988.9

14铝S11-M-500/10.515min117141.4

20min130157.1

25min152161.8

5min5135.6

10min10460.1

15铝S11-M-630/1015min119129.7

20min140144.3

25min144.1146.1

5min4526.3

10min9032.4

16铜S11-M-630/1015min10236.8

20min12839.2

25min15939.3

7

T/CECXXXXX—201X

5min6237

10min119102.6

17铝S11-M-800/1015min140133.0

20min1441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