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旁路作业工具装备 第1部分 柔性电缆及连接器》_第1页
《配电线路旁路作业工具装备 第1部分 柔性电缆及连接器》_第2页
《配电线路旁路作业工具装备 第1部分 柔性电缆及连接器》_第3页
《配电线路旁路作业工具装备 第1部分 柔性电缆及连接器》_第4页
《配电线路旁路作业工具装备 第1部分 柔性电缆及连接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XXXXX—XXXX

配电线路旁路作业装备第1部分:柔性电缆及连接器

Distributionlinebypassequipment-Part1:Flexiblecablesandconnectors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1

1

柔性电缆及连接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配电线路旁路作业装备中,0.4kV~20kV电压等级柔性电缆及连接器的结

构、尺寸、性能、保养、维护事项及实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0.4kV~20kV电压等级配电线路旁路作业用柔性电缆及连接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00.10电工术语电缆

GB/T34577-2017配电线路旁路作业技术导则

GB/T12706.2第2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到30kV(Um=36kV)电缆

GB/T12706.1第1部分:额定电压1kV(Um=1.2kV)和3kV(Um=3.6kV)电缆

GB/T12706.4第4部分:额定电压6kV(Um=7.2kV)和30kV(Um=36kV)电缆附件试

验要求

GB/T11918.1-2014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

3术语与定义

GB/T34577-2017、GB/T2900.55、GB/T14286和GB/T12706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

准。

3.1

直通连接器/T型连接器Direct/ThreeConnectors

用于连接和接续柔性电缆的专用设备,与快速插拔式终端头配合使用,具备快速连接、

拆卸功能和自锁式锁止功能。

3.2

插拔式终端头Plug-outterminalhead

与柔性电缆配合使用,用于柔性电缆与连接器之间的电气连接,采用自锁式快速插拔方

式的可分离电缆终端。

3.3

T型终端头T-typeterminalhead

用于环网柜与柔性电缆之间的电气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方式的可分离电缆终端。

1

3.4

户内冷缩终端头In-housecooledterminalhead

用于铜排接头与柔性电缆之间的电气连接,采用螺栓连接方式的可分离电缆终端。

3.5

引流线夹头Drainsplint

用于柔性电缆与架空导线之间的电气连接的可分离电缆终端,具备快速锁扣、拆卸功能。

注:包括手持式引流线夹头或绝缘操作杆操作式引流线夹头

3.6

汇流夹钳Confluenceclamp

用于连接柔性电缆与铜排的专用设备,具备快速连接、拆卸功能。

3.7

0.4kV绝缘引流线电缆0.4kVinsulateddraincable

一种由多股软铜线组成,用于架空线路临时负荷转移的单芯绝缘电力电缆,与引流线夹

头安装使用。

4柔性电缆

4.10.4kV柔性电缆

4.1.1适用于0.4kV电压等级的柔性电缆,其结构及外观要求应满足:

(1)柔性电缆应为单芯电缆,包括导电芯、绝缘层及外护套。其结构参见附录A;

(2)柔性电缆的导电芯应多股铜线构成,并符合GBT3956中第5类或第6类导体的要求;

(3)柔性电缆的绝缘层宜由乙丙橡胶或热可塑性合成橡胶材料制成,其厚度应满足

GB/T12706.1中6.2的要求;

(4)柔性电缆的外护套应由耐磨橡胶制成,其厚度宜不小于2.0mm。应自带黄、绿、

红、蓝(黑)色标,其着色比例不得小于电缆截面的三分之一;

(5)柔性电缆外观应光滑平整、无毛刺凹坑,无皱纹、开裂。电缆表面印刷标志清晰、

耐磨。

4.1.2适用于0.4kV电压等级的柔性电缆,其电气性能应满足表4.3。

表4.10.4kV柔性电缆电气性能

标称工频耐正常运短路允绝缘

额定电压通流能热稳定电电动力水

截面积受电压行最高许最高电阻

kV力A流水平平

mm2kV/1min温度温度MΩ

0.45/0.75200503.5≥90℃≥250℃≥1025kA/1s4.5kV/0.3s

0.45/0.75250703.5≥90℃≥250℃≥1025kA/1s4.5kV/0.3s

0.45/0.75300953.5≥90℃≥250℃≥1025kA/1s4.5kV/0.3s

2

0.45/0.753501203.5≥90℃≥250℃≥1025kA/1s4.5kV/0.3s

0.45/0.754201503.5≥90℃≥250℃≥1025kA/1s4.5kV/0.3s

0.45/0.754801853.5≥90℃≥250℃≥1025kA/1s4.5kV/0.3s

0.45/0.755602403.5≥90℃≥250℃≥1025kA/1s4.5kV/0.3s

0.45/0.756303003.5≥90℃≥250℃≥1025kA/1s4.5kV/0.3s

4.1.3适用于0.4kV电压等级的柔性电缆,其机械性能要求应满足:

(1)柔性电缆的可弯曲半径不得大于8倍的电缆外径;

(2)柔性电缆可重复多次敷设、回收使用,在弯曲半径为8倍电缆外径重复进行弯曲试

验1000次,其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均保持完好。

4.210~20kV柔性电缆

4.2.1适用于10~20kV电压等级的柔性电缆,其结构及外观要求应满足:

(1)柔性电缆应为单芯电缆,包括导电芯、导体屏蔽、绝缘层、绝缘屏蔽、金属屏蔽

及外护套,其结构参见附录A;

(2)柔性电缆的导电芯应由多股铜线构成,并符合GB/T3956中第5类或第6类导体的要

求;

(3)导体屏蔽、绝缘屏蔽应符合12706.2中7.1、7.2的要求;

(4)柔性电缆的绝缘层宜由乙丙橡胶或热可塑性合成橡胶材料制成,其厚度应符合

GB/T12706.2的6.2的要求;

(5)柔性电缆的屏蔽层应由镀锡铜丝或铜丝与纤维混编制成,铜丝的电阻应符合GB/T

12706.2中第10条要求;

(6)柔性电缆的外护套应由耐磨橡胶制成,其余要求应符合GB/T12706.2中第14条的

规定。外护套应自带黄、绿、红色标,其着色比例不得小于电缆截面的三分之一;

(7)柔性电缆外观应光滑平整、无毛刺凹坑,无皱纹、开裂。电缆表面印刷标志清晰、

耐磨。

4.2.2适用于10~20kV电压等级的柔性电缆,其电气性能应满足表4.2、表4.3。

表4.2柔性电缆工频耐压等电气性能

工频耐受电压雷电冲击局部放电

电压等级kV绝缘电阻MΩ

kV/1minkV/10次1.7U0

1045±75≤10pc≥500

2055±125≤10pc≥500

表4.3柔性电缆通流能力等电气性能

额定电额定电电缆截面正常运行短路允许热稳定电流

温升电动力水平

压kV流A积mm2最高温度最高温度水平

8.7/15200≤5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8.7/15400≤15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12/20200≤5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12/20400≤15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3

4.2.3适用于10~20kV电压等级的柔性电缆,其机械性能要求应满足:

(1)柔性电缆的可弯曲半径不得大于8倍的电缆外径;

(2)柔性电缆可重复多次敷设、回收使用,在弯曲半径为8倍电缆外径重复进行弯曲试

验1000次,其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均保持完好。

5绝缘引流线

5.10.4kV绝缘引流线

5.1.1适用于0.4kV电压等级的绝缘引流线,其结构及外观要求应满足:

(1)绝缘引流线由绝缘引流线电缆、引流线夹头组成,其结构参见附录B;

(2)绝缘引流线电缆的导电芯应多股铜线构成,并符合GBT3956中第5类或第6类导体

的要求;

(3)绝缘引流线电缆的绝缘层宜由乙丙橡胶或热可塑性合成橡胶材料制成,其厚度应

满足GB/T12706.1中6.2的要求;

(4)绝缘引流线电缆的外护套应由耐磨橡胶制成,其厚度宜不小于2.0mm。应自带黄、

绿、红、蓝(黑)色标,其着色比例不得小于电缆截面的三分之一;

(5)绝缘引流线电缆的外观应光滑平整、无毛刺凹坑,无皱纹、开裂。电缆表面印刷

标志清晰、耐磨。

5.1.2适用于0.4kV电压等级的绝缘引流线,其电气性能应满足表5.1。

表5.10.4kV电压等级的绝缘引流线电气性能

通流标称工频耐正常运短路允绝缘

额定电压热稳定电电动力水

能力截面积受电压行最高许最高电阻

kV流水平平

Amm2kV/1min温度温度MΩ

0.45/0.75200503.5≥90℃≥250℃≥1025kA/1s4.5kV/0.3s

0.45/0.75250703.5≥90℃≥250℃≥1025kA/1s4.5kV/0.3s

0.45/0.75300953.5≥90℃≥250℃≥1025kA/1s4.5kV/0.3s

0.45/0.753501203.5≥90℃≥250℃≥1025kA/1s4.5kV/0.3s

0.45/0.754201503.5≥90℃≥250℃≥1025kA/1s4.5kV/0.3s

0.45/0.754801853.5≥90℃≥250℃≥1025kA/1s4.5kV/0.3s

0.45/0.755602403.5≥90℃≥250℃≥1025kA/1s4.5kV/0.3s

0.45/0.756303003.5≥90℃≥250℃≥1025kA/1s4.5kV/0.3s

5.1.3适用于0.4kV电压等级的绝缘引流线,其机械性能要求应满足:

(1)绝缘引流线的可弯曲半径不得大于8倍的电缆外径;

(2)绝缘引流线可重复多次敷设、回收使用,在弯曲半径为8倍电缆外径重复进行弯曲

试验1000次,其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均保持完好。

5.210~20kV绝缘引流线

5.2.1适用于10~20kV电压等级的绝缘引流线,其结构及外观要求应满足:

(1)绝缘引流线由绝缘引流线电缆、引流线夹头组成,其结构参见附录B。

4

(2)绝缘引流线电缆应为单芯柔性电缆,包括导电芯、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其结构

参见附录A。

(3)绝缘引流线电缆的导电芯应由多股铜线构成,并符合GBT3956中第5类或第6类导

体的要求。

(4)绝缘引流线电缆的绝缘层宜由乙丙橡胶或热可塑性合成橡胶材料制成,其厚度应

符合GB/T12706.2的6.2的要求。

(5)绝缘引流线电缆外观应光滑平整、无毛刺凹坑,无皱纹、开裂,表面印刷标志清

晰、耐磨。

5.2.2适用于20kV电压等级的绝缘引流线,其电气性能应满足表5.2、表5.3。

表5.210~20kV电压等级的绝缘引流线工频耐压等电器性能

工频耐受电压雷电冲击局部放电

电压等级kV绝缘电阻MΩ

kV/1minkV/10次1.7U0

1045±75≤10pc≥500

2055±125≤10pc≥500

表5.310~20kV电压等级的绝缘引流线通流能力等电气性能

标称

额定电通流能正常运行短路允许热稳定电流

截面积温升电动力水平

压kV力A最高温度最高温度水平

mm2

1020035≤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102505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103007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1040095≤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2020035≤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202505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203007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2040095≤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5.2.3适用于20kV电压等级的绝缘引流线,其机械性能要求应满足:

(1)绝缘引流线的可弯曲半径不得大于8倍的电缆外径;

(2)绝缘引流线可重复多次敷设、回收使用,在弯曲半径为8倍电缆外径重复进行弯曲

试验1000次,其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均保持完好。

(3)绝缘引流线电缆与引流线夹头连接后拉脱力应符合GB/T11918.1-2014中11.5.2要

求。

6连接器

6.10.4kV连接器

6.1.10.4kV连接器的结构及一般要求:

(1)连接器触头插芯宜采用铜或铜合金材料制作;

5

(2)连接器间的导体接触部分宜采用多表带接触式结构,确保导体的可靠连接;

(3)连接器应为快速插拔式结构,带有锁紧机构的连接系统,具备单向旋转锁紧并具

有锁紧定位功能;

(4)连接器表面应有黄、绿、红、蓝(黑)色标标识,便于识别;

(5)连接器件应装设防护盖,防灰尘和水进入,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65;

(6)连接器外观应光滑,无皱纹、开裂,有防滑处理。

注:0.4kV连接器包含公端连接器、母端连接器、插座连接器、汇流夹钳等。详见附录

B。

6.1.20.4kV连接器的电气性能要求应满足表6.1的要求。

表6.10.4kV柔性电缆连接器电气性能

工频耐受电压

额定电压kV绝缘电阻MΩ热稳定电流水平电动力水平

kV/1min

0.45/0.753.5≥1025kA/1s4.5kV/0.3s

注:连接器的通流能力应与所配套电缆通流能力相匹配

6.1.30.4kV连接器的机械性能要求应满足:

(1)连接器的机械寿命应不小于3000次循环(对接与分离为一个循环);

(2)连接器的插入力不大于90N,连接器拔出力不大于80N;

(3)连接器与电缆连接后的拉脱力应符合符合GB/T11918.1-2014中11.5.2要求。

6.210~20kV连接器

6.2.1直通连接器

6.2.1.1适用于10~20kV电压等级的直通连接器,其结构及一般要求:

(1)直通连接器应为快速插拔式结构,由直通套管、金属外壳、自锁式卡头组成。其

接口需满足附录A尺寸要求。

(2)直通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应具有高强度、耐腐蚀性能,一般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

(3)直通连接器接头的内部导体材料应为铜或导电性能更优的材质,与金属外壳间具

备良好的绝缘水平。

(4)直通连接器的直通套管中导体接触部分宜采用多表带接触式结构,确保与导体有

足够的接触面积。

(5)直通连接器应配备专用绝缘、防尘罩。

(6)直通连接器与插拔式终端头连接后,其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68。

(7)直通连接器外观应光滑,无皱纹、开裂,有防滑处理。

6.2.1.2适用于10~20kV电压等级的直通连接器,其电气性能应满足表6.2、表6.3。

表6.210~20kV直通连接器工频耐压等电气性能

工频耐受电压雷电冲击局部放电绝缘电阻接触电阻

电压等级kV

kV/1minkV/10次1.7U0MΩMΩ

1045±75≤10pc≥500<200μΩ

2055±125≤10pc≥500<200μΩ

注:接触电阻为20℃条件下连接器与柔性电缆连接好后数值

6

表6.310~20kV直通连接器通流能力等电气性能

额定电额定电电缆截面正常运行短路允许热稳定电流

温升电动力水平

压kV流A积mm2最高温度最高温度水平

8.7/15200≤5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8.7/15400≤15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12/20200≤5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12/20400≤15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6.2.1.3适用于10~20kV电压等级的直通连接器,其机械性能要求应满足:

(1)直通连接器的机械寿命应不小于3000次循环(对接与分离为一个循环)。

(2)直通连接器的插入力不大于90N,拔出力不大于80N。

(3)连接器与电缆连接后的拉脱力应符合符合GB/T11918.1-2014中11.5.2要求。

6.2.2三通连接器

6.2.2.1适用于10~20kV电压等级的三通连接器,其结构及一般要求:

(1)三通连接器应为快速插拔式结构,由三通套管、金属外壳、自锁式卡头组成。其

接口需满足附录A尺寸要求。

(2)三通连接器的金属外壳应具有高强度、耐腐蚀性能,一般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

(3)三通连接器接头的内部导体材料应为铜或导电性能更优的材质,与金属外壳间具

备良好的绝缘水平。

(4)三通连接器的直通套管中导体接触部分宜采用多表带接触式结构,确保与导体有

足够的接触面积。

(5)三通连接器应配备专用绝缘、防尘罩。

(6)三通连接器与插拔式终端头连接后,其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68。

(7)三通连接器外观应光滑,无皱纹、开裂,有防滑处理。

6.2.2.2适用于10~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三通连接器,其电气性能应满足表6.4、表6.5

的要求。

表6.410~20kV三通连接器工频耐压等电气性能

工频耐受电压雷电冲击局部放电绝缘电阻接触电阻

电压等级kV

kV/1minkV/10次1.7U0MΩMΩ

1045±75≤10pc≥500<200μΩ

2055±125≤10pc≥500<200μΩ

注:接触电阻为20℃条件下连接器与柔性电缆连接好后数值

表6.510~20kV三通连接器通流能力等电气性能

额定电额定电电缆截面正常运行短路允许热稳定电流

温升电动力水平

压kV流A积mm2最高温度最高温度水平

8.7/15200≤5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8.7/15400≤15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12/20200≤5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7

12/20400≤15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6.2.2.3适用于10~20kV电压等级的三通连接器,其机械性能要求应满足:

(1)三通连接器的机械寿命应不小于3000次循环(对接与分离为一个循环)。

(2)三通连接器的插入力不大于90N,拔出力不大于80N。

(3)连接器与电缆连接后的拉脱力应符合符合GB/T11918.1-2014中11.5.2要求。

6.2.3插拔式终端头

6.2.3.1适用于10~20kV电压等级的插拔式终端头,其结构及一般要求:

(1)插拔式终端头应为快速插拔式结构,由直通插座套管、自锁式金属外壳、金具端

子、绝缘塞组成。详见附录A。

(2)插拔式终端头的金属外壳宜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材质,耐腐蚀、高强度、有防滑处

理。

(3)插拔式终端头的金具端子应为铜或导电性能更优的材质,保证良好的导体性。

(4)插拔式终端头套管中导体接触部分宜采用多表带接触式结构,确保与导体有足够

的接触面积。

(5)插拔式终端头与直通/三通连接器连接后,其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68。

(6)插拔式终端头外观应光滑,无皱纹、开裂,有防滑处理。

6.2.3.2适用于10~20kV电压等级的插拔式终端头,其电气性能应满足表6.6、6.7的要求。

表6.610~20kV插拔式终端头连接器工频耐压等电气性能

工频耐受电压雷电冲击局部放电绝缘电阻接触电阻

电压等级kV

kV/1minkV/10次1.7U0MΩMΩ

1045±75≤10pc≥500<200μΩ

2055±125≤10pc≥500<200μΩ

注:接触电阻为20℃条件下连接器连接好后数值

表6.710~20kV插拔式终端头连接器通流能力等电气性能

额定电额定电电缆截面正常运行短路允许热稳定电流

温升电动力水平

压kV流A积mm2最高温度最高温度水平

8.7/15200≤5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8.7/15400≤15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12/20200≤5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12/20400≤15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6.2.3.3适用于10~20kV电压等级的插拔式终端头,其机械性能要求应满足:

(1)插拔式终端头的机械寿命应不小于1000次循环(对接与分离为一个循环)。

(2)插拔式终端头的插入力不大于90N,拔出力不大于80N。

(3)插拔式终端头与电缆连接后的拉脱力应符合符合GB/T11918.1-2014中11.5.2要求。

6.2.4T型终端头(建议参考现行相关标准)

6.2.4.1适用于10~20kV电压等级的T型终端头,其结构及一般要求:

(1)T型终端头由屏蔽型前插头、压接端子、应力锥、螺栓导电杆、绝缘塞组成。

(2)T型终端头含有绝缘层与内、外半导电层,绝缘层一般为聚乙烯化合物制成。

8

(3)T型终端头应设计有操作环、接地眼及电压测试点。

(4)T型终端头为屏蔽型螺栓式连接,可水平、垂直或任意角度安装。

(5)T型终端头外观应光滑,无尖边无毛刺,无缺口皱纹,有防滑处理。

6.2.4.2适用于10~20kV电压等级的T型终端头,其电气性能应满足表6.8、6.9的

表6.810~20kVT型终端头工频耐压等电气性能

工频耐受电雷电冲击局部放电绝缘电阻接触电阻

电压等级kV

压kV/1minkV/10次1.7U0MΩMΩ

1045±75≤10pc≥500<200μΩ

2055±125≤10pc≥500<200μΩ

注:接触电阻为20℃条件下连接器连接好后数值

表6.910~20kVT型终端头通流能力等电气性能

额定电通流能适用电缆截正常运行短路允许热稳定电流

温升电动力水平

压kV力A面积mm2最高温度最高温度水平

8.7/15630A35~24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12/20630A35~24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6.2.4.3适用于10~20kV电压等级的T型终端头,其机械性能要求应满足:

(1)T型终端头的机械寿命应不小于1000次循环(对接与分离为一个循环)。

(2)T型终端头的插入力不大于90N,拔出力不大于80N。

(3)T型终端头与环网柜连接后应牢固地固定,正常使用时不松脱,其应力应不小于

50N。

6.2.5户内冷缩终端头

6.2.5.1适用于10~20kV电压等级的户内冷缩终端头,其结构及一般要求:

(1)冷缩终端头主要由冷缩终端及安装附件组成。

(2)终端的外绝缘一般采用高温硫化硅橡胶材料,以实现较好的抗爬电、耐污和抗紫

外线老化性能以及明火离开后有自熄灭能力。

(3)冷缩式终端顶部宜采用硅橡胶胶带绕包或硅橡胶管密封,保证其防水和抗爬电性

能。

(4)终端内的绝缘填充剂及密封剂,应与电缆及终端内的其它绝缘材料相容。

(5)冷缩终端头连接后接通不易脱落,且应具备一定的载重能力。

(5)冷缩终端头外观应光滑,无尖边无毛刺,无缺口皱纹,有防滑处理。

6.2.5.2适用于10~20kV电压等级的户内冷却终端头,其电气性能应满足表6.10、6.11的

要求。

表6.1010~20kV户内冷却终端头工频耐压等电气性能

工频耐受电雷电冲击局部放电绝缘电阻接触电阻

电压等级kV

压kV/1minkV/10次1.7U0MΩMΩ

1045±75≤10pc≥500<200μΩ

2055±125≤10pc≥500<200μΩ

注:接触电阻为20℃条件下连接器连接好后数值

表6.1110~20kV户内冷却终端头通流能力等电气性能

额定电通流能适用电缆截温升正常运行短路允许热稳定电流电动力水平

9

压kV力A面积mm2最高温度最高温度水平

8.7/15630A35~40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12/20630A35~400≤55K≥100℃≥250℃10.03kA/0.5s40kA/200ms

6.3引流线夹头

6.3.1结构及一般要求

适用于0.4~20kV电压等级的引流线夹头,其结构及一般要求应满足:

(1)手持式引流线夹头应由绝缘把手、夹头、压接套管组成。详见附录A。

(2)绝缘杆式引流线夹头应由便于绝缘杆操作的引流线夹头、锁紧螺栓组成。

(3)夹头宜为铜或铜合金材质,具备良好的抗臭氧抗蚀痕能力。

(4)手持式引流线夹头可通过旋转绝缘把手将夹头固定于导线上;绝缘杆式引流线夹

头可通过操作绝缘杆将夹头固定于导线上。

(5)引流线夹头应可夹持35~240mm2线径的架空绝缘导线。

(6)引流线夹头各部件应联接紧密,外观应光滑,无尖边无毛刺,无缺口皱纹,有防

滑处理。

6.3.2电气性能

适用于10~20kV电压等级的引流线夹头,其电气性能应满足表6.12。

表6.120.4~20kV手持式引流线夹头工频耐压等电气性能

工频耐受电雷电冲击局部放电绝缘电阻

电压等级kV接触电阻

压kV/1minkV/10次1.7U0MΩ

0.43.5——≥10<200μΩ

1045±75≤10pc≥500<200μΩ

2055±125≤10pc≥500<200μΩ

注:1、接触电阻为环境温度下连接器与柔性电缆连接好后数值

2、引流线夹头的通流能力应与所配套电缆通流能力相匹配

6.3.3机械性能

适用于10~20kV电压等级的引流线夹头,其机械性能要求应满足:

(1)引流线夹头的机械寿命应不小于1000次循环(对接与分离为一个循环)。

(2)引流线夹头的承重能力应不小于50kg。

(3)连接器与电缆连接后的拉脱力应符合符合GB/T11918.1-2014中11.5.2要求。

7试验内容及要求

7.1外观检查

(1)柔性电缆必须进行外观检查,试品应满足4.1.1、4.2.1条要求。

(2)绝缘引流线必须进行外观检查,试品应满足5.1.1、5.2.1条要求。

(3)连接器必须进行外观检查,试品应满足6.1.1、6.2.1.1、6.2.2.1、6.2.3.1、6.2.4.1、

6.2.5.1、6.2.6.1、6.3.1条要求。

10

7.2电气试验

旁路柔性电缆、绝缘引流线、连接器经电气性能试验方法及合格标准见表7.1,其中绝

缘引流线、连接器试验方法及合格标准同相应等级柔性电缆。

表7.1电气性能试验方法及合格标准

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方法合格标准

1工频电压试验参照GB/T12706.4

2雷电冲击耐压参照GB/T12706.4

3局部放电试验参照GB/T12706.4

4温升试验参照GB/T12706.4

5热稳定电流水平参照GB/T12706.4满足本标准中电气性能部分

6电动力水平参照GB/T12706.4要求

71000次机械寿命试验参照GB/T12706.4

参照GB/T12706.1、GB/T

8绝缘电阻

12706.2

9接触电阻参照GB/T11918.1

8检验规则

检验分为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和交接试验,其试验项目见表8.1的规定。

8.1型式试验

在下列情况下,应对产品进行型式试验:

(1)新产品投产前的定型鉴定;

(2)产品的结构、材料或制造工艺有较大改变,影响到产品的主要性能时;

(3)原型式试验已超过6年时。

8.2出厂试验

(1)产品以批为单位进行验收。同一牌号原料、同一规格、连续生产的产品为一批。

(2)产品出厂应逐个进行表8.1所列项目的出厂试验。

8.3交接试验

产品应逐一进行验收试验。验收试验项目见表8.1,也可以由用户与厂商协商后,抽样

进行部分或全部型式试验项目。验收试验须在双方认定的有资质的单位进行。

8.4预防性试验

使用中的消弧开关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预防性试验项目见表8.1。

表8.1

序号试验项目型式试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