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站烟风参数均匀性现场试验规程》_第1页
《燃煤电站烟风参数均匀性现场试验规程》_第2页
《燃煤电站烟风参数均匀性现场试验规程》_第3页
《燃煤电站烟风参数均匀性现场试验规程》_第4页
《燃煤电站烟风参数均匀性现场试验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XXXX-YYYY

燃煤电站烟风参数均匀性现场试验规程

Fieldtestcodeforuniformityoffluegasandairparametersof

coal-firedpowerstation

(征求意见稿)

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

国家能源局发布

DL/TXXXX-YYYY

II

DL/TXXXX-YYYY

燃煤电站烟风参数均匀性现场试验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燃用煤粉的电站烟风参数均匀性现场试验的试验项目及方法、均匀性评价要求、试验

报告的编写。

本规程适用于燃煤电站烟风参数均匀性现场试验,燃用其他燃料的电站烟风参数均匀性现场试验可

参照本规程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0184—201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DL/T1418-2015燃煤电厂SCR烟气脱硝流场模拟技术规范

JB/T12131-2015燃煤烟气净化SCR脱硝流场模拟试验技术规范

JB/T7671-2007电除尘器气流分布模拟试验方法

DL/T514-2004电除尘器

DL/T5121-2000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

3术语和符号

3.1术语和定义

GB/T10184—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烟风道flueandairduct

磨煤机入口风道、省煤器出口至烟囱入口烟道。

3.1.2烟风参数fluegasandairparameters

烟气或空气的速度场、温度场及氧量场分布。

3.1.3速度偏差velocityrelativestandarddeviation

速度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

3.1.4氧量偏差oxygencontentrelativestandarddeviation

氧量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

3.1.5温度偏差temperatureabsolutedeviation

1

DL/TXXXX-YYYY

温度分布的绝对偏差。

3.1.6NOx浓度偏差temperatureabsolutedeviation

NOx浓度分布的相对标准偏差。

3.2符号及角标

GB/T10184—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本规程符号采用英文字母和希腊字母表示,下角标均采用英文缩写。

表1为本规程采用的符号一览表,表2为下角标说明。

表1符号一览表

符号含义单位

B矩形截面边长mm

d管道直径mm

i从圆形截面中心起算的测点序号/

k动压测量管系数/

L矩形截面边长mm

N圆形截面所需划分的等面积圆环数/

n测量截面的测点数/

p空气或烟气压力Pa

pat大气压力Pa

R圆形截面半径mm

ri测点距圆形截面中心的距离mm

Tmax测量截面的最大温度℃

Tmin测量截面的最小温度℃

t空气或烟气温度℃

vj测点的速度m/s

v测量截面的平均速度m/s

xj测点的氧气体积分数%

x测量截面的平均氧量%

yj测点的NOx体积分数%

y测量截面的平均NOx浓度%

Δp动压测量管测得的动压差Pa

ρ空气或烟气密度kg/m3

3

ρst标准状态下的空气或烟气密度kg/m

σv测量截面的速度偏差/

σx测量截面的氧量偏差/

σy测量截面的NOx浓度偏差/

θ测量截面的温度偏差/

2

DL/TXXXX-YYYY

表2下角标说明

下角标说明

at大气、环境的

j序号

max最大值

min最小值

st标准状态

v速度的

x氧量的

yNOx浓度的

4总则

4.1总则

烟风参数均匀性现场试验的试验项目以下列3项为主,经有关方面协商后,可适当进行增减。

4.2速度场均匀性试验

速度场均匀性试验是测试烟道或风道某截面的速度场均匀性。测试截面包括磨煤机入口、烟气选择

性催化还原法(selectivecatalyticreduction,简称SCR)脱硝技术装备首层催化剂入口、空气预热器入

口、除尘器入口、烟风道突变截面或弯头后、低温省煤器入口、水媒式烟气加热器(mitsubishirecirculated

nonleaktypegas-gasheater,简称MGGH)入口。

4.3温度场均匀性试验

温度场均匀性试验是测试烟道或风道某截面的温度场均匀性。测试截面包括SCR脱硝技术装备首

层催化剂入口、低温省煤器入口、MGGH入口、布袋除尘器入口等。

4.4氧量场均匀性试验

氧量场均匀性试验是测试省煤器入口截面的氧量场均匀性。

4.5NOx浓度场均匀性试验

NOx浓度场均匀性试验是测试SCR脱硝技术装备首层催化剂入口截面的NOx浓度场均匀性。

5试验准备

5.1试验条件

5.1.1试验前,机组应连续正常运行3d以上。测量前锅炉在试验负荷及条件下稳定运行时间应不少于

2h。对于添加脱硫剂的锅炉,应在脱硫剂投入量和SO2排放浓度达到稳定后2h,方可开始试验。

5.1.2具有足够的、符合试验规定的燃料和脱硫剂。

5.1.3锅炉无明显泄漏,主、辅机能正常运转并满足试验要求。

5.1.4所有受热面在开始试验前均保持正常运行时的清洁度。

3

DL/TXXXX-YYYY

5.1.5锅炉按试验要求完成系统隔离。

5.2试验准备

5.2.1所有相关测点均已正确安装。

5.2.2所有参与试验的仪表仪器应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

5.2.3对所有试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5.2.4准备好专用的试验记录表格。试验记录至少应包括下列项目:

a)试验名称;

b)工况编号;

c)试验日期;

d)试验开始与结束时间;

e)测量时间、内容与数据;

f)测试仪器;

g)记录人、计算人及负责人。

6试验方法

6.1速度场均匀性试验方法

6.1.1推荐采用的速度测量装置见表3,采用孔板、喷嘴、文丘利和机翼装置测量时,介质温度和压

力应在测量装置上游测量,测量点的确定见附录A。

6.1.2测量动压的同时,应测量大气压力及管道内气流的静压和温度。对于烟气,还需同时分析烟气

中各种主要成分的体积浓度,以计算烟气密度(参见GB/T10184—2015)。

6.1.3测量动压时,测量管动压测孔应正对气流的来流方向。

6.1.4测量烟气和空气速度时,测量截面前、后直管段长度要求推荐值见表4。

表3速度测量仪器

名称测量对象检定或标定要求

皮托管不标定

笛形管烟气或空气标定

靠背式动压测量管标定

表4测量截面前、后直管段的推荐值

名称靠背式测量管笛形管

测量截面前(上游)直管段长度L1L1=(8~10)dL1≥6d

测量截面后(下游)直管段长度L2L2=(1~3)dL2≥3d

注:d为管道当量直径。

6.1.5测量烟气和空气速度时,测量截面前、后直管段长度要求推荐值见表4。

空气或烟气的速度按式(1)计算:

4

DL/TXXXX-YYYY

2p

vk(1)

式中:

k——动压测量管系数;

Δp——动压测量管测得的动压差,单位为帕(Pa);

ρ——空气或烟气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按式(2)计算:

patp3

2.694st10

273t(2)

式中:

t——空气或烟气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pat——大气压力,单位为帕(Pa);

p——空气或烟气压力,单位为帕(Pa);

3

ρst——标准状态下的空气或烟气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

6.2温度场均匀性试验方法

6.2.1温度测量所用测量仪器见表5。

6.2.2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温度测量仪表因受传导、对流和辐射影响致测量数据失真。

6.2.3应根据不同的被测量对象、温度范围选用合适的热电偶(参见GB/T16839.1和GB/T16839.2),

热电偶导线不应与电源线并行放置。

6.2.4温度测点宜布置在相应受热面的进、出口处。

6.2.5测量截面应远离通道的转弯、有阻碍物或变径处。

6.2.6测量点的确定见附录A。

6.2.7干、湿球温度测量应在避风、避热源、遮阳并靠近风机进风口处。

表5温度测量仪器

名称测量对象测温范围/℃

热电偶温度计空气、烟气-20~1800

干湿球温度计空气-10~50

6.3氧量场、NOx浓度场均匀性试验方法

6.3.1烟气取样位置尽量靠近相应的烟气温度测点。

6.3.2取样点位置的选取应考虑到圈梁、支撑梁对取样导管的影响,还应考虑外部作业空间。

6.3.3采用网格法取样,测量点的确定见附录A。

6.3.4取样管和连接管的材料应保证在工作温度下不与样品起反应,取样管材料应保证在高温环境下

的刚性,烟气温度<400℃时采用碳钢取样管,烟气温度>400℃时采用不锈钢取样管,连接管选用氟树

脂或氟橡胶材料。

6.3.5在试验前和试验中应对取样管和连接管进行检查,确保无泄漏、无堵塞。

6.3.6推荐采用的分析仪器见表6。

5

DL/TXXXX-YYYY

6.3.7试验开始前和试验结束后,均应采用标准气体对分析仪器进行标定,以校核分析仪器的准确性。

标准气体应选用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厂家的产品。

表6烟气分析仪器

烟气成分测量仪器对取样、测量系统要求

O2顺磁氧量计无泄漏

氧化锆氧量计

NOx化学发光法分析仪

紫外线吸收仪

7均匀性评价要求

7.1速度场、氧量场、NOx浓度场均匀性评价

7.1.1烟风速度场均匀性按式(3)计算,烟风氧量场均匀性按式(4)计算,烟风NOx浓度场均匀性

按式(5)计算:

2

n

vjv/(n1)

j1(3)

v100%

v

2

n

xjx/(n1)

j1(4)

x100%

x

2

n

yjy/(n1)

j1(5)

y100%

y

式(3)—式(5)中:

σv——测量截面的速度偏差;

n——测量截面的测点数;

vj——测点的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v——测量截面的平均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σx——测量截面的氧量偏差;

xj——测点的氧气体积分数,%;

-

x——测量截面的平均氧量,%;

σy——测量截面的NOx浓度偏差;

yj——测点的NOx体积分数,%;

-

y——测量截面的平均NOx浓度,%。

不同测量截面速度场均匀性达到合格的要求见表7。

表7速度场均匀性合格要求

名称速度偏差σv

磨煤机入口≤25%

SCR脱硝技术装备首层催化剂入口≤15%

6

DL/TXXXX-YYYY

表7(续)

名称速度偏差σv

空气预热器入口≤25%

除尘器入口≤25%

烟风道突变截面或弯头后≤25%

低温省煤器入口≤25%

MGGH入口≤25%

7.1.2省煤器入口氧量场均匀性达到合格的要求是σx≤20%。

7.1.3SCR脱硝技术装备首层催化剂入口NOx浓度场均匀性达到合格的要求是σy≤5%。

7.1.4若设备厂家规定了相关截面烟风速度场、氧量场、NOx浓度场均匀性要求,宜按照其规定进行

评价。

7.2温度场均匀性评价

7.2.1烟风温度场均匀性按式(6)计算:

()

TmaxTmin6

式中:

θ——测量截面的温度偏差;

Tmax——测量截面的最大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min——测量截面的最小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不同测量截面速度场均匀性达到合格的要求见表8。

表8温度场均匀性合格要求

名称温度偏差θv

SCR脱硝技术装备首层催化剂入口≤15℃

低温省煤器入口≤20℃

MGGH入口≤20℃

布袋除尘器入口≤20℃

7.2.2若设备厂家规定了相关截面烟风温度场的均匀性要求,宜按照其规定进行评价。

8试验报告

8.1概述

包括试验原因、试验委托单位、试验负责单位、试验参加单位、试验总体时间等。

8.2锅炉主辅设备介绍

锅炉简介,主辅设备技术参数、运行情况及必要的图表。

8.3试验目的

试验目的重在评估烟风参数均匀性及烟风道连接设备的经济性、安全性。

7

DL/TXXXX-YYYY

8.4试验内容

包括试验项目及要求。

8.5仪器设备、测点布置和测试方法

包括使用的仪器设备及检定(校准)单位、测点位置、测点数量、必要的测点安装图、取样测试方

法及取样测试频率等。

8.6试验数据整理

包括记录测量的锅炉运行参数、测试结果和计算结果。

8.7试验结果分析

根据试验内容及结果,分析烟风参数均匀性,并对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加以说明。

8.8结论

根据试验结果对烟风参数均匀性做出评价,必要时进一步分析烟风道连接设备的经济性、安全性。

8.9附件

包括所有记录结果,必要时可附有原始记录、采用的测量技术及仪表的补充说明、附件等的复印件。

8

DL/TXXXX-YYYY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网格法等面积的划分原则及代表点的确定

A.1圆形截面

将圆形截面划分为N个等面积的同心圆环,再用直径(或相互垂直的直径)将每个圆环分成相等

面积的两(或四)部分。测点位于分成的两个同心圆环的分界线上,见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