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43009-1999 桑蚕双宫丝织物_第1页
FZ∕T 43009-1999 桑蚕双宫丝织物_第2页
FZ∕T 43009-1999 桑蚕双宫丝织物_第3页
FZ∕T 43009-1999 桑蚕双宫丝织物_第4页
FZ∕T 43009-1999 桑蚕双宫丝织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引用标准GB250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GB2828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GB3920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GB3921纺织品耐洗色牢度试验方法GB3922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GB3923机织物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GB4666机织物长度的测定GB4667机织物幅宽的测定GB4668机织物密度的测定GB4669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GB5713纺织品耐水色牢度试验方法GB8629纺织品试验时采用的家庭洗涤及于燥程序GB8630纺织品在洗涤和干燥时尺寸变化的测定3.1全双宫丝织物经纬线均以桑蚕双宫丝为原料的织物。3.2双宫丝交织物——桑蚕双宫丝与其他纤维交织(经丝或纬丝中含桑蚕双宫丝)的织物。3.3本标准中所用的其他纺织术语见GB3291。4.1桑蚕双宫丝织物分为全双宫丝织物与双宫丝交织物两类产品。5技术要求和外观疵点七个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工业部1990-04-02批准1991-01-01实施5.3桑蚕双宫丝织物的质量公差、断裂强度、尺寸变化率和染色牢度按批评等;其他项目按匹评等。产品等级由其中最低等级决定。5.4桑蚕双宫丝织物的技术指标分等规定见表1。一等品优等品士2.0一等品优等品士2.0+3.0以上-3.0以下+3.0以上-3.0以下一5.0一10.0—7.0-10.0%一8.0一6.0密度公差%密度公差%非双宫丝作纬质量公差%质量公差%断裂强度尺寸变化率双宫丝交织物经向-9.0以下一7.0以下33以下-9.0以下一7.0以下33以下22以下33以下22以下33以下22以下22以下一7.0练白(经向)%一7.0%一7.0耐洗染色牢度级耐水耐汗溃耐干摩擦变色沾色变色沾色变色沾色沾色外观疵点外观疵点5.4.1桑蚕双宫丝织物的外观疵点评分规定见表2。疵点类别疵点程度疵点评定分限度全双宫丝织物双宫丝交织物1经向疵点普通,每20~30cm普通,每5~15cm22二等品三等品①缺经、碎糙、错经按明显评分。②叉绞阔1cm以内按明显评分;1cm及以上按明显加倍评分。③以双宫丝作经丝的织物,粗细经柳不评分266续表2疵点类别疵点程度疵点评定分限度全双宫丝织物双宫丝交织物2纬向疵点线状每5cm~半幅半幅以上24三等品长1cm及以上、阔度超过正常纬丝7倍以上的粗纬、糙纬按线状评分。均匀分布、不影响外观风格者不计档子普通,经向10cm及以内明显,经向10cm及以内6等外品①3~5梭的粗细纬档按程度减半评分。②纬色档对照GB250,达4级的按普通评分;4级以下的按明显评分3溃块状普通,0.2~1cm明显,0.2~1cm46等外品①对照GB250,3—4级以下按普通评分;2—3级以下按明显评分线状2三等品4边不良每10~100cm4二等品①破边应织补好,未织补好的按序号6普通评分,②脱拉加倍评分5整修不净每处2二等品6破损普通,1cm及以内明显,1cm及以内26等外品①断续脱离组织的蛛网糙按普通评分;连续脱离组织的按明显评分。②洞必须织补好7纬斜超过3%,每100cm6三等品8皱印普通,每10~30cm明显,每10~30cm24三等品①不带色、不压刹按普通评分;带色或有压刹痕按明显评分9色泽深浅普通,每10~50cm明显,每10~50cm46三等品等外品①深浅边渗入边内1cm不计,②对照GB250,达3级为普通;3—4级以下为明显。③木纹形态不完整的杉板印按普通评分;完全成木纹形态的松板印按明显评分印花疵点普通,35cm及以内明显,35cm及以内6三等品5.4.2开剪拼匹的规定物的一等品允许开剪拼匹。5.4.2.2匹长20~35m的织物允许二段拼匹;匹长35m以上的织物允许三段拼匹。5.4.2.4轧梭档、开河档、1cm以上的破洞等类似严重影响外观的疵点应在工厂内剪除。6试验方法6.1长度试验方法按GB4666执行。6.2幅宽试验方法按GB4667执行。6.3密度试验方法按GB4668执行。6.4质量试验方法按GB4669中“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方法执行。6.5断裂强度试验方法按GB3923中“断裂强力测定”方法执行。6.6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按GB8628、GB8629、GB8630执行。并明确:a.采用GB8629中洗涤程序7A(该程序中最后一次6min的翻滚不做),干燥方法D法。6.7染色牢度试验方法按GB3920、GB3921、GB3922、GB5713执行。6.8外观疵点检验方法6.8.1外观疵点在经向验绸机上检验。6.8.2检验条件a.荧光灯,台面平均照度600~700lx,环境光源控制在150Ix以下。c.台面避免阳光与白色反射。d.验绸速度为20±5m/min。6.8.3检验员位于检验台正面,其眼睛距绸面中心80~90cm。6.8.4幅宽114cm及以下6.8.5外观疵点以绸面平摊正面为准,疵点大小按经或纬最大方向量计。6.8.6纬斜按附录A(补充件)的试验方法测算。7检验规则7.1出厂检验7.1.1桑蚕双宫丝织物的出厂检验按本标准技术要求中的全部项目和试验方法中的规定进行。7.2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d.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7.2.2型式检验按本标准技术要求中的全部项目和试验方法的规定进行。7.2.3型式检验时,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某批产品中抽取样本进行检查。7.3抽样与组批7.3.1检验批为任务单中同一花色号的量。7.3.2抽样数量与检验结果的判定采用GB2828。并明确:a.抽样方案类型采取一次抽样方案;c.其他项目的检验采用特殊检查水平s-2;d.合格质量水平AQL值定为4.0。7.4验收规则7.4.3验收时的抽样与组批的规定以及验收结果的判定均按7.3条执行。7.4.5生产厂交货后,如因运输、储藏保管不良以致使产品质量受影响或发生变质时,应由收货方负8标志与包装8.1标志和防潮标记。8.2包装9其他(补充件)本方法参照采用了美国试验与材料协会标准ASTMD3882—80《机织物和针织物的纬斜试验方A1适用范围本方法用于测量机织物的纬线偏离垂直于经线方向的正常途径的程度。A2试验用具A2.1长度大于织物幅宽的丁字尺。A2.2刻度为0.1cm的量尺或钢卷尺。A3试验步骤A3.1将织物无张力、无折皱地平摊于平整的检验台上,用软铅笔或其他合适工具沿纬斜疵中一条纬A3.2将丁字尺放在织物上,将其一端对准描出的弧线与一侧织边的交点(图A1中A点),并使其垂直于织边。用量尺或钢卷尺平行于织边地量取丁字尺尺身到弧线之间的最大距离,精确至1mm。见图A1。A3.2.1试验时应沿织物长度方向尽可能均匀地量取三处的纬斜。不要在距织物两端1m以内处测量。A4计算A4.1记录三处量取的纬斜值与该处的幅宽,单位为毫米。A4.2按式(A1)计算相对于织物幅宽的最大纬斜的百分比。A5报告(补充件)B1适用范围B2检验方法B2.2检验条件a.检验台高0.95m,台面为黑色,避免阳光和白色反射。c..检验速度为15片/min。B2.3检验员位于检验台正面,其眼睛距绸面中心约60cm。B2.4幅宽114cm及以下的产品由一人检验,超过114cm的由两人检验。B2.5外观疵点以绸面平摊正面为准,疵点大小按经或纬最大方向量计。(参考件)序号1经向疵点缺经、宽急经、叉绞路、多少起、经柳、粗细经、碎糙、错经2纬向疵点线状坍纬、带纬、断纬、登纬、抛纸版、跳梭、急纬、缩结档子松紧档、粗细纬档、撬小档、通绞档、纬色档、糙纬档、宽急纬档、停息档、罗纹档3溃块状色渍、锈渍、油污溃、洗溃、水渍线状溃经、渍纬、线状杂物织入4边不良宽急边、木耳边、边糙、破边、卷边、脱拉5整修不净毛丝、倒断头6破损蛛网糙、披裂、拔伤、破洞、杂物织入、织补痕续表序号7纬斜幅不齐8皱印直皱印、轧皱印、轧光印、吊攀印、拖皱印9色泽深浅色花、练度不良、白雾、灰伤、松板印印花疵点花、糊开注:未列入的疵点,按类似疵点归类。一次正常检查抽样方案(补充件)本规定为GB2828的有关内容摘录。D1抽样数量和结果判定按表D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