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_第1页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_第2页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_第3页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_第4页
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主讲:宋曲霞“一个依赖过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忘记祖先的民族同样也是没有前途的。”

----李政道《中国传统文化概说》是一个很庞大也很沉重的题目,远非一次概说能够全部概出来的。宋朝诗人著名苏轼在七言绝句《题西林壁》中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用这首诗来形容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的感觉,可谓恰如其分。我们这个讲座,只是起个引路导航的作用。要深切地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系统的知识,恐怕还需要同学们付出更多的努力。绪论一、关于“文化”1、什么是“文”?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系辞下》2、什么是“化”?本义:变化、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引申义:风俗、风气的教化,如成语“潜移默化”引申为:文字、文章;礼乐制度;精神修养;美、善、德行等,如成语“文质彬彬”。3、“文”与“化”的并联使用“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贲.》将“文化”合为一词使用是西汉刘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古人对文化理解:“以文教化”4、西人”文化“一词的含义:拉丁文“culture”——耕种、培育、教育、发展、尊重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的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行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美国文化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发表《文化的概念》指出:“文化既是人类行为的产物,又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某种要素”5、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含义:冯天瑜:“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文化简言之,文化的本质:自然的人化(或人化自然)1)人类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与“天道”(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规律)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人道”,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规律。人类在探索“人道”的过程中,便创造了文化。2)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并在不断地改造着人,因此文化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同时也是改造人类自身的活动。3)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文化在其进步与发展的历程中,必然会分化出精华与糟粕。4)文化的实质性含义应该是“自然界的人化”和“人类的文明化”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即是人类合理、科学地顺应、利用、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与人类自身素质持续提高过程的统一。6、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文化就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成果文化的结构(从文化形态学的角度)物态文化: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制度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行为文化:在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心态文化: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狭义文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主要是指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华文化的第一个“重大记忆”。

敦煌藏经洞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更伟大的唐代。

就是这5000个字,在人类历史上处于极高的精神地位。

二、关于“中国文化”中华民族根据自己的美学或哲学观点与思维模式,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社会和民族自身过程中所创造与积累的全部文明成果。注意几点:其一,“中国”,其内涵经历了一个逐次扩展的过程其二,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其三,中国文化具有自身的民族和国度的特色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惠及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它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四层次”说1)物态文化层。该文化层是由人类所加工于自然而创制的各种器物所构成,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物态文化层构成了整个文化构成的基础。物态文化首先表现为“文化”创制的各种器物,如各种生活用品、工艺品、建筑、道路、交通工具等,同时还表现为工艺技术等“物化的知识力量”。2)制度文化层。该文化层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立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所构成。以制度的方式将人们的行为方式固定化、程式化。经济制度、法律制度、婚姻制度、礼仪制度,都是制度文化的体现。3)行为文化层。该文化层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行为所构成。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以礼俗、民俗、风俗形态出现。4)心态文化层。该文化层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所构成。该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该文化层又可以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两个子层次。社会意识形态,是经过加工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态又可以划分为基层意识形态〔例如政治理论、法权观念〕和高层意识形态〔例如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社会心理,潜藏在大众生活中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是“文化的深层结构”。四、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方法1、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简言之,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知识,并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创新问题有所思考,不要数典忘祖。2、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第一,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第二,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第三,有助于更加理性而全面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第四,有助于更加科学而自信地吸收外来文化和发展中华文化第五,有助于更加有效而系统地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和陶冶情操3、学习传统文化的方法其一,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其二,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其三,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五、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要在文化重心转移的背景下解读,要在传统文化精神的阐发中出新,更要在当代社会的现实境遇中展开。因此,传统文化现代意义的挖掘与阐发,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开拓进取。“朝闻道,夕死可矣。”其二,顺应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三,和谐社会。“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其四,仁者关怀。“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与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其五,理想人格。一个祟高的理想人格,应当是由德(道德)、知(智慧)、志(意志)、美(审美)诸要素铸成,是真、善、美的统一。据此所塑造的理想人格—圣人,具有“内圣外王”的特征。

具有博爱的理想、中庸的风度、利他的精神、献身的情怀、经世的理念。第一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一、中国自然地理环境1、气候中国气候的三个特点:一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二是季风气候明显三是大陆气候强温度的变化:湿度的变化:气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一是气候与节气文化二是气候与中医文化三是气候与诗词气候与其它文化方面的影响,如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等气候的寒冷对我国的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文化的产生也有影响,如生活中很多人和事,都冠上了“寒”字:寒士、寒俊、寒舍、寒门、寒窗、寒衣、寒暄、心惊胆寒、尸骨未寒等2、地形、地貌:特征:(1)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的风格一是雄伟,如泰山、喜马拉雅山;二是险峻,如华山;三是幽深,如青城山四是奇特,如黄山五是秀丽,如峨眉山(2)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3)三面是山,一面临海;中国的地形地貌对文化的影响:(1)中国的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造就了极富特色的中国山水文化。(2)中国的地形地貌,使中国文化更多地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二、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指社会人为创造和划分的地理环境1、疆域2、政区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区域(1)夏:开始按地区划分居民,“芒芒禹迹,画为九州”(2)周:分封制——“封邦建国”,“受民受疆土”(3)秦:郡县制(3)西汉:汉初是“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实行“州郡二级制”(4)魏晋南北朝:州郡县三级制(5)隋唐:隋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唐后期设节度使(6)宋:路府州县四级制(7)元朝:行省制度(8)明朝:全国分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9)清朝:分省府县三级,全国有十八个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和内外蒙古旗盟3、民族华夏族汉族中华民族中国文化是各民族不断交流和融合的产物4、人口历史上中国人口变化的三个特点:(1)人口众多(2)人口分布不均衡(3)人口迁徙频繁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疆域的辽阔,带来了中国文化中心经常转移(2)中国文化具有独立完成的特点(3)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4)地理环境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5)地理环境与开放与闭关的关系第二讲中国传统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一、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1、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及其重心的转移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2、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垒和融合匈奴、突厥、契丹、女真、党项、蒙古、满族等以迁徙、聚合、战争、和亲、互市为中介结论: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历数千年的相互融合,互为补充,汇成气象恢宏的中华文化3、农耕经济下的多元化经济成分4、内敛性的海洋贸易二、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阶段和形态1、殷商西周时期,土地国有的自然经济阶段其特点:一是土地国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二是土地不得自由买卖三是农业生产以集体劳作为主——井田制2、东周以后,土地私有化和个体生产形态的演进其特点:一是土地国有、私有并存,如屯田、占田、均田等二是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千年田,八百主”三是单家独户经营,男耕女织的小农业占主导地位3、商品经济的波浪式前进古代商品经济对农耕经济有依附性,缺乏独立性三、中国传统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的影响1、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2、农耕经济的多元性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思想上,包容百家学术区域上,包容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又促使不同区域的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一民族上,吸收少数民族文化对外关系上,吸收外来文化3、农耕经济的早熟性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凝重性:稳重有余,灵活不足,保守有余,开放不足四、农耕经济与中国人1、看不懂的中国人一是因为中国文化的复杂丰富李泽厚:人是文化的积淀金紫千:人是文化的灵魂有学者说:人是文化的载体二是因为中国学术的早熟梁漱溟在《东方学术概论》里说: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一是人对物的问题——产生自然科学二是人对人的问题——产生社会科学三是人对己的问题——产生宗教2、农耕经济与中国人首先,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方式,导致国人先天缺乏合作意识其次,农耕经济与国人的保守精神其三,农业靠天吃饭,导致国人其四,农耕经济与国人的务实精神第三讲中国传统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二大特点:一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二是专制主义严密一、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解决职权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以宗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来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主要内容:1、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殷道亲亲,周道尊尊”2、封邦建国制实质是确立“天下共主”的国家观念,天下分而治之3、宗庙祭祀制是为了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核心是强调尊祖敬宗,家族本位。“五庙”:考庙——父庙王考庙——祖父庙皇考庙——曾祖父显考庙——高祖父太祖庙——太庙(供始祖及始祖以下、高祖以上祖先)“左宗右社”二、宗法制度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1、家天下的延续中国历史就是一部部家族统治史2、父系单系世系原则广泛实行3、封国制度不断4、家族制度长盛不衰祠堂家谱族田5、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机构方面的共同性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家国同构的格局导致了“忠孝相通”三、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1、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差异:一是欧洲王权一开始就有一个宗教势力与之抗衡,而中国宗教常常为统治者服务二是欧洲是多元经济结构,人们的民主意识强;而中国的农耕经济使专制得以发扬光大。三是欧洲的君主专制形成较晚,在维护封建贵族利益的同时,也鼓励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中国的君主专制出现的早,极力维护农耕经济,压制工商业的发展。2、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第一、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三武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第二、农耕经济基础稳定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曾进行过一系列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改革。如商周井田制、曹魏屯田制、西晋占田制、北魏均田制、唐朝租庸调和两税法、明朝一条鞭法、清朝摊丁入亩第三、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秦汉: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元:二府制明清: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清)第四、对人身控制严密“治民”就是“制民”“奔之者无所匿,迁徙者无所容”三、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社会结构的宗法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首先:表现为对血缘关系的格外注重其二:表现为浓烈的“孝亲”情感其三:表现为对传统的极端尊重(文统、家法、师法)其四:表现为重“人治”,轻“法制”,而“人治”又特别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以身训人是谓之教,以身率人是谓之化”“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2、社会结构的专制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首先:二千多年一贯制的“思想大一统”其次:专制主义政治理论高度发达与早熟再次:知识阶层“入世”态度、“经世”抱负与君主专制政治对知识阶层笼络、利用、恫吓镇压之间的统一第四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一、原始社会:中国文化的产生人体形态:早猿—晚猿—早智—晚智—现代人婚姻形态:杂婚—同辈婚—族外婚—对偶婚—父权婚社会形态:原始群——血缘家族——氏族——国家工具形态:天然器——旧石器——新石器——青铜文化形态:蒙昧时代——野蛮时代——文明时代1、原始群时期:元谋人婚姻状态是杂婚2、血缘家族时期:中国文化的曙光是从这时开始的三大成就:一是石器的出现: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反映了人类创造文化能力的提高二是火的使用: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迅速发展三是出现了弓箭:扩大了人类杀伤的范围和力量婚姻状态是同辈婚3、母系氏族社会黄河流域:半坡文化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几项成就:一是农业的发明二是畜牧业的出现三是磨制石器的使用四是陶器的制作精神文化有了发展:三大崇拜:对自然的崇拜、生殖—祖先的崇拜、图腾崇拜婚姻状态是:从族外婚到对偶婚的发展4、父系氏族社会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物质文化上:一是石器有了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了红铜器二是农产品种类增加、产量提高三是轮制陶器和制玉出现四是出现了物与物的交换婚姻状态:出现了父权婚5、神话传说时代:英雄时代6、上古文化分布三大文化集团:一是华夏文化集团:黄帝、炎帝二是东夷文化集团:后羿、嫦娥三是苗蛮文化集团:伏羲、女娲二、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华夏文明(上古文明)这是人类创建文明并寻找光明的伟大时代:初创了国家机构,创制了文明体制,形成了主体民族,出现了文化中心,建立了民族传统,并培育了民族精神。1、巫史文化的勃兴中华民族的第一代文化人——巫史从事的活动:卜筮、祭祀、书史、星历、教育、医药巫史文化对后世的影响:一是学术与政治纠缠二是神学与科学交织三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混杂四是在社会科学方面,文史哲汇通2、文字的创造帕默尔:“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脊梁”汉字具有“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3、青铜器与青铜文化饕餮4、宗法结构与礼乐制度夏是“尊命文化”,殷是“尊神文化”,周是“尊礼文化”5、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三、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三部曲:争霸、变法、兼并1、“士”阶层的崛起“士”形成了鲜明的群体品格:一是博大的胸怀与开放心态: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二是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孔子“学而优则仕”孟子“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三是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的社会责任感及严格的道德自律:如儒家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朝闻道,夕死可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2、私学兴起“天子失官,学在四夷”齐国的稷下学宫3、百家争鸣儒、墨、道、法、阴阳、名、农、纵横、杂、兵儒的醇厚:儒学是一种重血亲人伦、重现实事功、重实践理性、重道德修养、既守旧又维新、既复古又开明的学说。以礼为行为规范、以仁为思想核心以义为价值准绳、以知(智)为认知手段道的超逸:是最哲学化的一个学派“道”是万物的本源“自然”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法的冷峻:法有三派:慎到:势申不害:术商鞅:法集大成者:韩非子势、术、法合一的“以法为本”的政治思想体系4、民本思想重心有二:一是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突出人的地位二是在人类社会关系上,强调民的作用,如“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四、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一统(一)宏阔的文化精神1、秦汉王朝宏大的规模和气象2、宏阔的文化精神成为秦汉文化的主旋律万里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汉赋、《史记》3、中外文化相互交融张骞通西域、班超再次出使西域(二)文化统一与思想统一1、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建(制度文化的建立)专制主义集权制官吏选拔制统一的文化共同体: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2、从焚书坑儒到黄老无为到独尊儒术(三)经学与谶纬经学是汉至清代的官方哲学十三经:《诗》、《书》、《礼仪》、《周礼》、《礼记》、《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孟子》、《尔雅》今文经学:是朝廷搜集当时流散民间、口头相传的儒家著作,并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整理的经书,称为“今文经”。古文经学:是指当时鲁共王刘余、北平侯张苍、河间献王刘德等人通过种种途径发现的古本儒家经书,这些经书因为是用古籀文写成,故称“古文经”。两者的不同:今文经派注重探讨经义,强调经世致用,认为孔子是一位政治家、哲学家古文经派注重考据,认为孔子是一位史学家从汉武帝到西汉末年,今文经占正统地位,东汉到东汉末,古文经占了上风,到东汉末年,郑玄揉合了今古文经形成了一种新的经学,即郑学谶纬:谶:“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宗教预言之书纬:用神学迷信观点来解释儒家之经的书开始于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观的天人感应观(四)礼文化的完善六礼:冠、婚、祭、乡、相见——社会典礼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人伦关系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生活方式传统节日:元宵节、清明节、乞巧节、重阳节、腊八节(五)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六)文化成就汉赋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散文:贾谊《过秦论》、晁错《贤良对策》史学:《史记》、《汉书》医学、数学:五、三国两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文化赖以植根的生态环境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经济上:庄园经济兴起政治上:政治贵族化——“九品中正制”这是一个似乎茫无归属的乱世,又是一个文化别开洞天的新时期,“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1、儒学危机,玄学发展儒学危机:经学没落、名教危机玄学发展:是由老庄哲学发展而来,当时的哲学家们信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并称为“三玄”,后世称这种哲学为“玄学”。其宗旨是“贵无”其最高主题是对个体人生意义价值的思考。2、道教的发展和佛教的传播3、胡汉文化的碰撞六、隋唐:隆盛时代隋唐文明(中世纪文明):充满活力、富有朝气1、开放的社会风气文化政策的开明意识形态上三教并行:道教风行、佛教兴旺、儒学昌明社会风气的开放2、科举制度的创行、寒士的崛起唐代文人对前途和未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