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三(经济)(1)课件_第1页
研三(经济)(1)课件_第2页
研三(经济)(1)课件_第3页
研三(经济)(1)课件_第4页
研三(经济)(1)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三(经济)(1)2024/5/13研三(经济)(1)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

中国特色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经济建设与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在中国特色经济建设与改革实践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中国特色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展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主要内容一、中国特色经济体制改革二、中国特色经济理论创新三、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研三(经济)(1)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1、改革启动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面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拉开序幕。农村改革先动——在农村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搞企业承包制。改革的理论支撑是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同时,对外开放也启动,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197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汤姆斯·默菲率团访华,提出和中方建合资经营企业;1980年12月11日,温州出现全国第一个拿照的个体户)

2、改革全面探索阶段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改革目标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标志着城市为重心的全面改革开始。十三大提出建设“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目标。改革实践是以搞活国企为中心环节全面展开。探索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富有活力和效率的企业体制,下放企业自主权;积极推行厂长负责制、工效挂钩、劳动合同制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对外开放也取得了成就。研三(经济)(1)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以十四大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为标志,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制度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发展社会保障等几个方面规划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蓝图。这一阶段改革仍以国企为中心环节,制度创新的力度加大。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选择有代表性的国企试点,建立国有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许多地方性行业总公司被改组为控股公司,发展了一批以资本为纽带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众多小国企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进行了改革。积极推进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等,推动企业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建成。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使国有资本逐渐集中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研三(经济)(1)我国房地产市场形成的实例: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城市房地产税开征——面向城市私有不动产业主,按其房地产的区位条件、交易价格等,确定标准房价、标准地价、标准房地价,每年定期按固定税率征收。1954年,中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同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复,企业单位、机关、部队、学校经政府批准使用土地时,不必再向政府缴纳租金或使用费。土地的商品属性失去了,也不存在土地市场,基础设施投入虽然带来了土地增值,但它只为土地使用者免费享用。谈不上土地融资与信用的建立,更谈不上开发利益的返还。总之,土地的无偿、无限期使用,造成了利益的失衡,抽空了城市财政,城市化失去动力。研三(经济)(1)1988年,宪法修正案的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同年,依据宪法规定原则,《土地管理法》第一次修正。明确提出“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结果:以土地批租为基础的地方土地财政模式(低进高出圈售土地方式),也将中国城市化送入快速增长的轨道。1998年《土地管理法》第二次修改,主要是围绕土地管理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重大变革:保护耕地是目标;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灵魂;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管理职权是重点。即为规避房地产开发热、开发区热等等对农用地的侵占,实行集体土地要先征收为国有土地方可转为建设用地的管理办法。目的是为了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我国按用途土地分为农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水利、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城乡住宅用地、工矿用地、基础设施地、旅游、军事用地等)、未利用土地(前两者以外的都属于)三类。研三(经济)(1)

2004年《土地管理法》第三次修改,主要明确土地征用制度以及征用下的利益补偿问题:“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征收或征用农业需实行报批,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具有审批权。征收基本农田、或农田以外一般耕地超过35公顷的、其他类型土地超过70公顷的,直接报国务院审批;基本农田以外一般耕地35公顷以下和其他类型耕地70公顷以下的由省政府审批,国务院备案。此外,市县地方政府可以审批的是农用地专用而不是征用。

耕地按被征用前3年的平均年产值的6---10倍补偿;征用其他土地由地方参照耕地补偿标准协商执行。

总之,三次修改后的土地市场建立了,土地利用效率提高了。但仍村问题即,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土地方可进行城市建设,对被征收土地按原用途给予补偿的原则,使城市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覆盖乡村(即征收农地时不给予市场价格补偿,认为土地增值是城市公共服务投入的结果,农村未投入当然不能分享),保障了城市利益,却损害了农村发展,引发诸多矛盾。

2011年4月,温在第四次政府廉政会议是上提议第四次修改《土地管理法》,期待确立市场价格补偿原则下的国有、集体土地同价同权。同时,人们也有疑问:城市的公共服务投入而带来的土地增值,就应该由被征收者不劳而获吗?

研三(经济)(1)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十六大提出,21世纪头20年的改革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围绕这一要求,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到了突出位置,按照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着力推进改革。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四项职能,是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的全新界定。围绕此,国务院新设立和组建了一批经济调节和监管机构,完善了国有资产等部门的管理体制;省以下行政管理体制上,地方政府加大了县乡机构改革以及扩大县市管理权限的力度;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国务院分三批取消和调整了近1800项审批项目;全面推行依法行政,颁布《行政许可法》、《公务员法》等行政管理法规。同时,其他领域的改革也取得了进一步纵深推进。总之,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围绕计划与市场关系、公有制问题、按劳分配制问题、政府与企业关系等方面进行。

研三(经济)(1)

1982-2008年进行了六次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1982年改革着力改变机构臃肿、层次繁多、人浮于事等状况,明确行政、事业、企业的界限,精干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1988年改革,首次提出转变职能问题,裁减专业管理部门和综合部门内设专业机构,减少专业部门对企业的干预。1993年改革,适应市场要求,改革计划、投资、财政、金融管理体制,撤并了一些专业经济部门和职能交叉的机构,将一部分专业经济部门转化为经济或服务实体,将综合经济部门的工作重点转到宏观调控上来。1998年改革,力度最大,在转变职能方面实行政府机关与所办经济实体以及直接管理企业的脱钩,同时大幅度裁并国务院组成部门,精简人员编制。2003年机构改革,着重对国有资产管理、宏观调控、金融监管、流通管理、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的体制进行了调整。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对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作出重大部署。2008年改革突出三个重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探索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研三(经济)(1)从政府建设角度看,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府管理理念发生重大变化。确立了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的理念。(二)政府职能转变取得实质性进展。职能定位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政府、市场、企业三者关系逐渐理顺——企业独立,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模式逐步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发挥,以间接手段为主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矛盾疏导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等逐步建立;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迈出重要步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三)政府组织机构得到调整优化。建立了宏观调控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社会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部门为主的机构框架;部门间职责得以划清,协调配合机制正形成(四)政府的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政务公开不断推进;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建立;行政监督和问责力度不断加强;公务员制度进一步完善。研三(经济)(1)(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1、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2、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国有经济竞争力不断提高3、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4、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积极进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形成5、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确立6、经济社会法制化程度明显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建立7、对外开放水平提高,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格局形成8、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极大解放与发展了生产力,大副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研三(经济)(1)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本国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新鲜经验,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和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等理论认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其主要的理论创新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研三(经济)(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四)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理论

研三(经济)(1)(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利用资本主义制度下长期存在的货币、商品、市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理论问题,一直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建国以来,我们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从完全肯定计划、否定和排斥市,到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货币并保留有限的商品生产与流通,再到社会主义要有限度地利用市场调节与市场机制,最后明确提出社会主义要发展市场经济。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1979年他就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选2》P236)1992年《南方谈话》中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研三(经济)(1)可见,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社会制度范畴的概念,仅仅是资源配制的方式而已。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础,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发达商品经济的要求,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活动,以达到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方式。市场经济作为调节经济、发展生产的手段和方法,可为不同属性的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具有体现其自身内在规定性的一般特征。同时,抽象的市场经济是不存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一般特性的结合.

(1)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资源配置市场化、产权主体多元化、微观决策自主化、经济运行法制化、市场体系完善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社会保障制度化等。这些共性调整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应该按照这些调整和要求来进行建设。

研三(经济)(1)(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性特征: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研三(经济)(1)(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

经济制度上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权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它决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社会生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公有制经济是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对生产资料行使共同所有权或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经济形式。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否则,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政权就很难巩固与加强。研三(经济)(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些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根据“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研三(经济)(1)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的基础,有公有制与私有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采取怎样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问题,它不具有“公”与“私”、“社”与“资”的区分。同样的所有制可以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而不同的所有制可以采取相同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目的是发展生产力。2013年10月4日新华网文章“房子70年后怎么办”中指出:1990年5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5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发布并施行,该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居住用地70年。国家规定,城镇建设用地土地实行国有、个人和企业可以有偿使用以及交易使用权。

/fortune/2013-10/04/c_117593776.htm研三(经济)(1)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的不平衡给非公有制经济留下了广阔的存在与发展空间。非公有制经济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第二,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第三,外资企业的进入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供我国公有制经济的体制创新借鉴。第四,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研三(经济)(1)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理论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其所能为社会提供劳动,劳动成果在经过必要扣除后,社会以劳动为尺度,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不劳不得。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社会主义之所以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第一,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基础。公有制的建立排除了任何人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特权,为实施按劳分配提供了前提。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生产力有限、社会产品有限,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而每个人向社会提供的劳动还存在从量到质上的差别,只有承认这种差别,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研三(经济)(1)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方面的体现,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实现和社会主义的经济性质,才能保证人们相互间在平等的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的经济利益关系,才能保证向共同富裕目标前进。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多种分配的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等)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多种所有制的存在是进行多种分配的依据。各种生产要素和劳动一起,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当它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发展生产。因此,商品生产过程中,要根据劳动创造价值实行按劳分配,也要根据生产要素参与商品生产所发挥作用的不同,使各种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即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当然,按劳分配是主体,也应该是主体。研三(经济)(1)3、一部分、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富实行先富政策的客观必然性:其一,因为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二,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其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其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先富是走向共富的必由之路:共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先富必以共富为目标。但共富的实现是一个由收入上的不均到相对均衡再到完全均衡的动态过程,既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与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还需要人民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研三(经济)(1)(四)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经济发展战略是人们根据对一定历史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研究,从全局出发制定的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制定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发展战略。为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还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措施,它们都是战略理论的内容。1、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总之,三步走战略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党民的意志,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研三(经济)(1)2、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并通过了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1世纪议程》,并要求各国根据本国实际制定各自的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中国积极响应。1994年《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战略;1995年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式写入了“九五”计划,并于1996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可持续发展作为一条重要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上升为国家意志。1997年十五大进一步明确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之一。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惠及子孙后代的战略性举措,是中华民族对全球未来的积极贡献。研三(经济)(1)3、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西部大开发是解决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和矛盾的需要,是贯彻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就是要充分利用西部资源优势,增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实现东西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从根本上改革西部相对落后的面貌,努力建成一个山川秀美、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富裕的新西部。研三(经济)(1)4、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基地、明显的科教优势、众多的技术人才和完备的基础条件,具有投入少、见效快、潜力大的特点,是极富后发优势的地区。但改革开放以来,相比经济发展更快的地区,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是慢了些。2003年《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实施执行战略的指导思想、方针任务和政策措施。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就是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就是要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使之成为我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地区。研三(经济)(1)5、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部地区位于我国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中部地区面临“三农”问题突出、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统筹城乡发展任务繁重,工业化水平不高、发展方式依然粗放、产业亟待调整和振兴,城镇化水平较低、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就业压力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等诸多矛盾和问题。促进中部崛起是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促进中部崛起就是要不中部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知道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实现中部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研三(经济)(1)中原经济区该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使之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研三(经济)(1)6、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是党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和主要矛盾,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经济机构,破解“三农”难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研三(经济)(1)三、中国特色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

(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研三(经济)(1)三、中国特色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1、目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面临的问题(1)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较弱: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最能驱动经济增长。然而,受依靠出口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影响,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与出口(2011年4月24.9%,2012年4月4.9%),消费拉动作用弱。产能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贸易顺差压力大,都是消费拉动不足的表现。劳动报酬增长相对缓慢,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下降,城乡间、地区间、行业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影响扩大内需、尤其是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障碍。研三(经济)(1)(2)产业结构不合理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出矛盾:产业结构问题严重,突出表现为第一产业不稳、第二产业不强、第三产业不足。农业“靠天吃饭”;制造业规模虽位居世界第三,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世界知名品牌。如美售价499美元的iPhone4市价构成=255(零部件,主要由日、韩、菲、中国台湾供货方)+150(专利设计净值)+80(物流、批发、零售)+12美元(留给中国的装配费=富士康4美元利润+产业工人、贸易管理8美元)。第三产业滞后于工业的发展。2000年以来,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一路攀升,2009年达到47%,而第三产业占整个GDP的42.7%(1990年为31.6%)、就业人口1/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三产所占70%的比重。工业的过快增长不仅限制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而且造成高投入、高污染和高能耗。研三(经济)(1)(3)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任务艰巨:节能减排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中水、土、能源、矿产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形势日益严峻。2010年,我国消耗水泥近19亿吨,钢材7.9亿吨,占世界总量的近50%。而在能源消费中,我国实际消费了原煤34亿吨,占世界煤炭消费量的48%。我国已成为世界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最大排放国。2010年,我国共排放了二氧化硫2000万吨,排放了二氧化碳60亿吨。研三(经济)(1)(4)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限制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自主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516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全社会研发投入5802亿元,居世界第四位;研究与开发人员全时当量229万人年,居世界第二位;中青年人才成为科技人才队伍的主体力量。国际论文、发明专利授权量以及技术交易市场规模都有了一定发展,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科研基础条件体系,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处发展中国家前列。但问题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核心技术和高层次创新人才,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尚未不健全。如受技术、资金以及人才影响,一些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无法实施,资金只能流向高污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同时,与自主创新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规范程度和执行力度有待加强,对企业影响尤其严重。如国家把GDP的1.4%投在研发上,而大部分国企却把它投在对国外技术的改造上,改造成为适合中国劳动密集型经济体所需的技术;而私企并不搞研发活动研三(经济)(1)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1)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2)采取差异性的产业投资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投资政策一直是世界各国引导产业资本流向的重要手段。政府应该细化投资政策,对“两低一高”、“两高一低”产业分别采取不同的投资政策;对需要鼓励的第三产业应设立更为优惠的政策刺激;对法规未明确限制禁入的产业应向社会资本公开、坚持公开透明原则;要注意内外资同等国民待遇原则,第三产业向外资开放的行业领域,都要向内资开放。(3)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健全资源和环境价格制度。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核心。应建立高效价格机制,避免价格机制失灵带来的资源配置扭曲。如针对环保问题,可建立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综合考虑资源开发、使用以及环境代价,定价资源和环境;同时,要制定环境污染的价格补偿机制,向排放方提高收费标准,提高投资门槛。研三(经济)(1)(4)注重对自主创新激励制度的创新,提高自主创新努力。自主创新能力的加强要从资金投入、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诸多方面着手,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推动经济增长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另外,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应依据行业或生产环节对知识产权的敏感程度不同,适时适地制定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应增强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加大对侵权者的惩罚力度;对自主创新的必要环节,还应建立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划分与使用保障,创新人员的激励与管理以及自主朝鲜产品的投融资和采购等制度。研三(经济)(1)(二)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1、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1)城乡发展差距较大:1978年城乡收入差距209.8元;1992年达到1242.6元;2009年达12022元。收入差之比为3.33:1(2)区域发展差距明显:2009年东部年人均收入38587元,西部为18090元;省际差距看,上海人均76976元,贵州9187元;目前的贫困人口94.1%在中西部。(3)城乡、区域间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大:西部人均教育经费支出仅为东部的73.5%;城市拥有约70%的卫生资源,农村人均卫生费不足城市居民的1/4。(4)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教育不公;医疗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人均更少;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研三(经济)(1)客观看待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螺旋式前进的过程,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经济社会系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有利于保持竞争的压力与活力,有利于打破平均主义,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但差距过大、不平衡长期持续,则危害甚大:从经济角度看,会使国民经济难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从社会层面看,容易使社会产生心理鸿沟,削弱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另外,一些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当发展不平衡问题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纠结在一起时,往往成为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诱发因素。因此,要高度重视发展不平衡问题。研三(经济)(1)2、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如下:(1)自然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区间自然条件差异大,决定了不同地区发展存在先天差异。(2)历史原因:正向封建时期中原、平原地带是国家发展的中心一样,新中国建立是把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集中在了占全国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虽然“一五”计划时期和“三线”建设时期加大了对中西不的投入和扶持,但总体不平衡状况没有根本改观。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差距更是拉大。(3)政策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即实行沿海率先发展、率先开放政策,在投融资、财税方面向东部沿海倾斜。(4)体制原因:如计划经济时期的“剪刀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优胜劣汰制造成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研三(经济)(1)3、解决思路(1)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基本路径。(2)统筹区域发展,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则与解决举措。目前基本形成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与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等分工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格局。但对弱势方而言,自我发展的基础与能力均有限,需要国家立足长远、合理规划,通过统筹,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研三(经济)(1)(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几种错误观点: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授周明: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国企根本没有效率可言,其利润完全依赖垄断地位取得。垄断国企已经成了中国经济、政治生活中的毒瘤。具体说

第一,国企的所谓利润是以社会效率的损失为代价的,垄断利润越高,社会承担的成本就越高;第二,国企已经成为推进改革的最大阻力;第三,国企的存在极大地扭曲了政府行为,封杀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持这一类看法者主张国企民营化.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冯钢:即使国企有效率,也不能说明其合法性。国企就是政府的生意。政府为什么要做生意?它已经收税了。政府又要收税,又要办企业赚钱,是双重身份。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叶航:从终极意义上说,赚钱的国企都是不应该存在的。只有那些既是社会需要、又不能赚钱的事情,才应该由政府去做。研三(经济)(1)国企改制:1978-1998,政企分开;1998-2002,“抓大放小”的所有制调整和“从竞争性行业退出”的产业结构调整,国企从数量到占有国民经济的比重都有很大的萎缩;2003-至今,央企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正是改制中,有些人借助于“反垄断”旗号提出国企存在的合理性,试图一举击溃国企,使公有制退出市场、退出历史舞台。也正因此,有人提出国企“正处于消亡或新生的转折关头”这样的说法。国企是有问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绝不能动摇其存在的合理合法性,即不能根本否定它。研三(经济)(1)研究公有制与私有制,要从两方面看:一是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是否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发展要求相一致,即效率如何。社会化生产力条件下,单个资本的力量不适应生产力,资本必须社会化。二是与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是否能够处理好人与人间的经济利益,即公平与否。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平等,从根本上消除了雇佣劳动制度下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是公平的。节制资本权力,更多关注公平,是我国社会现实的需要。研三(经济)(1)客观全面看待国企作用:国有企业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赢利,而是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国企的作用与贡献都是不能磨灭的:计划经济时期的贡献;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抗衡跨国公司的主力军;我国支柱产业的支撑;落实国家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分配政策的组织基础。我们还要看到很多国企在这一历史时期担负的巨大的社会责任,很多国企的效益是无法用利润来衡量的。所谓的改制,更多地是把经济包袱推向了社会和政府。这种纯效率追求的改革也面临着社会风险,那就是:假如日后社会承受不了这种包袱和负担,也将会因出现社会问题而导致经济破坏。特别是从目前的国际形势看,中国的改革似乎应趋向于保守一点,前一阶段我们盲目鼓吹的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在现实面前都遇到了新问题,自由贸易受到了严重障碍,如今又是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

特别是前苏联的改革已经清楚地看出了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盲目乐观的后果,中国改革必须保持冷静和警惕。研三(经济)(1)1、国企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国企的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