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_第1页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_第2页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_第3页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_第4页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202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及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商酌(sháo)修葺(qì)驿路(yì)B.譬如(pìn)露宿(lù)契约(qì)C.拖沓(tà)折损(shé)包揽(lǎn)D.菌子(jùn)淤泥(yū)亵玩(xiè)2、下面词语书写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人迹罕至花团锦簇默不关心疲倦不堪B.轰堂大笑见意思迁截然不同恍然大悟C.沉默寡言不毛之地大相经庭麻木不仁D.惊慌失措刨根问底混为一谈水波粼粼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B.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笑了,气氛一下子到达高潮。C.他在华灯初上之时,与家人徜徉在董子巷的街边茶室举杯畅饮,同享天伦之乐。D.我渐渐长大,常常一个人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长沙市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C.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马虎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途最大的障碍。D.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5、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时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下列各组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仰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B.水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遇到什么事,人家才肯帮助你。①这样的人不需要考虑何时会露出马脚,自己的内心会一直很踏实。②同时,因为你人前、人后脸孔合一,别人与你相处,内心也更加踏实。③人前、人后脸孔一致的人,更有机会走向人生的远方。④一个人内心踏实,想干点正经事就放得开手脚,假以时日,就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⑤别人的内心踏实了,自然也就愿意向你交出心来。A.③④②①⑤ B.③①④②⑤C.④③①②⑤ D.⑤②①③④7、古诗文默写。(1)水何澹澹,_______。树木丛生,______。(曹操《观沧海》)(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_______,行舟绿水前。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4)《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诗人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芳“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择其∕善者而从之B.待君久/不至已去C.君与家君期/日中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A.太丘舍去(离开)B.为人谋而不忠乎(尽心尽力)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D.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3.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表达了人应该讲诚信,诚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B.《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失信者是客,而不是陈太丘,但客人却不反省自己的过失。C.“博学而笃志”这一章节说明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谈论的是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谈论的是学习方法。三、现代文阅读。(30分)1、寻找三体人的“水滴”武器史峰①在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中,三体人之所以能奴役地球,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器——“水滴”。“水滴”能撞碎所有物质,它的硬度超乎想象:“水滴”撞穿地球,就如子弹穿过面包一样轻松随意。“水滴”超硬不是胡思乱想出来的,而是依照物理研究成果做出的合理构想。②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能再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还能再分解成质子和中子,合称核子。核子还能再分吗?以前是不能分的,可是用电子对撞机撞碎后,核子可以分成更小的粒子——夸克。那么,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③夸克是如何组成物质的呢?夸克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粒子。物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宇宙中的夸克组合居然都是“三个夸克组成质子”“两个夸克组成中子”的模式,没有发现“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组合的复合粒子。难道不存在这些夸克组合吗?科学家提出了假说:宇宙中应该存在“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任意夸克组合,只是限于人类的见识“太短”,尚没有发现而已。④科学家又进一步从理论上推理出“四夸克组合”和“五夸克组合”的特殊性质:这两种组合中的夸克之间保持着极其恰当的距离,这种距离恰好能产生强力。强力、电磁力、弱力、引力并称维持宇宙存在与运行秩序的四大力,这四种力决定了物质的硬度。如果把电磁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定为l,那么弱力和引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可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电磁力,只有弱力或是引力的话,物质就软得拿不起来,几乎是没有硬度。而强力给予物质的硬度指数却是100。⑤“三夸克质子”和“二夸克中子”中的夸克们因为距离不合适,不会相互产生强力,所以质子、中子组成的物质都是普通物质,它们的硬度由电磁力提供。而“四夸克组合”与“五夸克组合”中夸克之间的距离恰好能相互产生强力,这种物质的硬度比普通物质硬100倍。⑥说到这里,我们就明白“水滴超硬”的奥秘了:“水滴”由“四夸克组合”“五夸克组合”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材料制成,这种材料称为“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它的硬度由强力提供,所以坚硬无敌。⑦其实,2013年科学家就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发现了四夸克粒子,2015年清华大学教授又发现了五夸克粒子。这些都是在实验条件下发现的。此外,科学家还一直在宇宙中寻找“天然”的四夸克、五夸克或是更多夸克复合粒子。科学家推断,找到大量的四夸克、五夸克复合粒子只是时间问题。而找到它们之后,制造“水滴”这种超硬的宇宙武器就要由幻想变成现实了……(选自《知识窗》2017年第4期,有删改)1.文章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开头,有何作用?2.试分析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夸克还能再分下去吗?从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无法再分了。3.文中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作者介绍“水滴”,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篇幅介绍“夸克”?2、《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江德斌①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一个小高潮。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嘉宾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②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没有故意设置的煽情,只是由朗读者简单地回顾人生片段,以及打动或改变自己命运的文字,并当众朗读一遍。《朗读者》首播的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可谓获得了巨大成功,是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又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现象级文化类节目。③《朗读者》给观众带来的并非视觉冲击和戏剧化情节,而是在平静的阅读氛围里,将这些感人的文字,传递给荧屏内外的广大观众,为大家在浮躁的繁华世俗里,搭建一座沉淀心灵的人文殿堂。朗读是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有些人会忘却,有些人则会爱上朗读,并保持这种习惯,忙里偷闲,朗读自己喜爱的文字。④总体而言,朗读是一个小众化的领域,与歌舞、真人秀、小品等娱乐节目相比,《朗读者》乃是一股清流,显得平淡恬静,似乎很难吸引到观众。然而,《朗读者》节目唤起了大众对朗读的记忆,带领大家沉浸在文字的意境里,享受人文艺术之美。如今的荧屏到处都是喧闹的娱乐节目,观众逐渐产生观赏疲劳,希望看到不同的节目类型,这就给《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创造了空间。⑤经过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在物质方面,已经越来越充裕,但在精神方面,仍然寥落荒芜。社会文化整体呈现出低俗化、碎片化、快餐化等状态,很多人感觉精神过于紧张,心理压力太大,希望生活节奏能够慢一点,大家都能心平气和一些。而这恰恰需要文化方面的熏陶,这也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的意义所在。⑥事实上,很多电视台也都有读书节目,这些节目大都偏重于介绍图书、作者和时代背景等,传递内容局限于知识,并没有延伸到情怀方面,也就容易走向“高冷化”,导致受众面相对狭小。而《朗读者》比较贴地气,将朗读者的个人经历与文字连接在一起,更容易触动观众的同理心,抵达每个人内心深处。⑦诸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文化节目的兴起,并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这不仅是人文的复苏,也反映出时代潮流的嬗变。在经历多年的娱乐节目轰炸后,观众也开始分化,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朗读者》做到了这一点,让观众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优美文字对精神的陶冶,从而喜欢上朗读,重新拾起书本,轻声朗读起来。(选自2017年2月21日《中国青年网》,有改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第⑦段中加点字“这”指什么?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朗读者》的成功,说明不依靠视觉冲击力一样可以办好文化类节目。B.《朗读者》唤起大众对朗读的记忆,给浮躁的世界带来一股清流。C.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财富的充裕必将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D.文中的“人文精神”包含人们对文化艺术之美的追求和心灵宁静的渴望。四、写作题(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阅读优美的文章会使我们怦然心动,为之倾心赞叹。我们的生活、自然、四季,以及父母、老师和同学,不都是一本本内涵丰富的书吗?不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品读感悟吗?请你“阅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提示与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参考答案:一DDBDDB山岛竦峙百草丰茂闻道龙标过五溪客路青山外潮平两岸阔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二1.D2.C3.B三【答案】1.①引出下文对“水滴”及“水滴超硬”原因的说明;②增强了科普文的趣味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目前的”从时间上进行限定,说明现有技术手段还不能分解夸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