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3281-2017宁麦20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T 3281-2017宁麦20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T 3281-2017宁麦20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T 3281-2017宁麦20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T 3281-2017宁麦20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B22

备案号:54550-2017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281—2017

宁麦20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productingwheatNingmai20

2017-07-01发布2017-08-01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3281—2017

宁麦20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宁麦20的产地环境、品质指标、产量和产量结构、栽培技术、收获、干燥与贮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淮南地区的里下河及沿淮麦区宁麦20中强筋小麦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7320-2013小麦品种品质分类

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2/T504-2002无公害农产品肥料要求

3术语和定义

3.1

中强筋小麦mediumstrongglutenwheat

胚乳为硬质,小麦粉筋力较强,适用于制作方便面、饺子、馒头、面条等食品。

4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5010-2016的规定。

5品质指标

符合GB/T17320-2013中强筋小麦品质指标的规定,即籽粒硬度≥60,粗蛋白质含量≥13.0%,面粉湿

面筋含量≥28%,沉淀值≥35mL,吸水量≥58mL/100g,稳定时间≥6.0min,最大拉伸阻力≥300EU,能量

≥65cm2。

6产量及产量结构目标

6.1产量水平

1

DB32/T3281—2017

产量(400~450)kg/亩。

6.2产量结构

每亩有效穗(31~33)万,每穗粒数(39~42)粒,千粒重(39~41)g。

7栽培技术

7.1播前准备

7.1.1种子

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2008。

7.1.2晒种

播前利用晴天晒种(1~2)次。

7.1.3拌种

播种前,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立克秀)10ml,加300ml水拌25kg种子,可以预防小麦病害、

减轻纹枯病的发生。

7.2播种

7.2.1播种期

10月25日至11月5日。

7.2.2播种量

按基本苗(14~16)万/亩计算,每亩用种量(7.5~9.0)kg。

7.2.3播种方式

7.2.3.1机条播

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80%以下的田块,可采用少(免)耕机条播,行距25cm,播深(2~3)cm;

对秸秆全量还田的,应先深旋灭茬一遍,再进行机条播。

7.2.3.2机匀播

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80%以上的田块,宜采用小麦均匀摆播机(或带状匀播机)进行作业,灭

茬浅旋盖籽,旋耕盖籽深度为(2~3)cm。

7.3沟系配套

播种后进行机械开沟或人工开挖。每(2~3)m开挖一条竖沟,沟深(20~30)cm。距田两端横埂

(2~3)m,各挖一条横沟,沟深(30~40)cm,田块长超过100m的应加挖腰沟,沟深(30~40)cm。

四周出水沟,沟深(40~50)cm,内外沟配套相通。冬春季清沟理墒。

7.4施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2010和DB32/T504-2002的规定。

2

DB32/T3281—2017

7.4.1施肥原则

采用适当控氮、增磷、补钾以及氮肥后移的施肥策略,施好基肥和壮蘖肥,巧施拔节孕穗肥。

7.4.2肥料用量

纯氮(16~18)kg/亩,磷(P2O5)(7~8)kg/亩,钾(K2O)(7~8)kg/亩。

7.4.3运筹比例

氮肥的施肥比例以基肥:追肥为5:5,追肥中壮蘖肥比例占10%,拔节孕穗肥占40%;磷、钾肥基追

比为5:5。

7.4.3.1基肥

45%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均为15%)(20~30)kg/亩,尿素10kg/亩。

7.4.3.2壮蘖肥

越冬始期施尿素(3~5)kg/亩,捉黄塘、促平衡。

7.4.3.3拔节孕穗肥

一般3月中下旬,在小麦群体叶色褪淡、高峰苗下降、基部第一节间基本定长、第二节间开始伸长、

叶龄余数2.5时,施45%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均为15%)(20~30)kg/亩,尿素(5~10)kg/亩。

7.5倒伏防御

在培育壮苗,建立适宜生长群体,是预防倒伏的主要措施。对于长势旺盛、群体较大的田块,于拔

节初期(2月底或3月初)每亩用矮苗壮50g或矮壮丰50ml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40)g进行叶

面喷雾,或于小麦破口期每亩用劲丰100ml兑水(30~40)kg喷雾,均可以降低后期倒伏的风险。

7.6病虫草害防治

主要防治对象:麦田杂草、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和蚜虫。农药使用应执行GB/T8321和NY/T

1276-2007的规定。

7.6.1麦田杂草

以日本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用6.9%精恶唑禾草灵(骠马)(50~60)ml加水30kg

或25%异丙隆(250~300)g加水50kg喷雾防治。以猪殃殃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用20%氯氟吡

氧乙酸(使它隆)(30~40)ml或20%2甲4氯(150~200)ml加水30kg喷雾防治。以禾本科杂草与阔

叶草混生的麦田,每亩用75%苯磺隆(巨星)1g和25%异丙隆(250~300)g加水50kg喷雾防治。

7.6.2病害防治

7.6.2.1小麦纹枯病

春季返青期每亩用5%井冈霉素(150~200)ml加水60kg喷雾防治。

7.6.2.2小麦白粉病

病叶率(3~5)%时,每亩用25%三唑酮(粉锈宁)(20~30)g加水(20~30)kg喷雾防治。

7.6.2.3小麦赤霉病

3

DB32/T3281—2017

抽穗扬花期每亩用50%多菌灵(75~100)g或25%氰烯菌酯100ml兑水30kg喷雾防治;药后若遇连

续阴雨天气,隔(5~7)天再用药一次。

7.6.3蚜虫防治

苗期当蚜株率达(40~50)%,平均每株有蚜(4~5)头;穗期当有蚜穗率达(15~20)%,平均

每株有蚜10头以上时,每亩用10%吡虫啉50g加水50kg喷雾防治。

8收获与贮藏

小麦腊熟末期及时收割,收获后需及时晒干扬净,贮藏于通风干燥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B32/T3281—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

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学明、姚金保、马鸿翔、周淼平、张鹏、杨丹。

I

DB32/T3281—2017

宁麦20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宁麦20的产地环境、品质指标、产量和产量结构、栽培技术、收获、干燥与贮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淮南地区的里下河及沿淮麦区宁麦20中强筋小麦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4404.1-2008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7320-2013小麦品种品质分类

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276-2007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0-2016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2/T504-2002无公害农产品肥料要求

3术语和定义

3.1

中强筋小麦mediumstrongglutenwheat

胚乳为硬质,小麦粉筋力较强,适用于制作方便面、饺子、馒头、面条等食品。

4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5010-2016的规定。

5品质指标

符合GB/T17320-2013中强筋小麦品质指标的规定,即籽粒硬度≥60,粗蛋白质含量≥13.0%,面粉湿

面筋含量≥28%,沉淀值≥35mL,吸水量≥58mL/100g,稳定时间≥6.0min,最大拉伸阻力≥300EU,能量

≥65cm2。

6产量及产量结构目标

6.1产量水平

1

DB32/T3281—2017

产量(400~450)kg/亩。

6.2产量结构

每亩有效穗(31~33)万,每穗粒数(39~42)粒,千粒重(39~41)g。

7栽培技术

7.1播前准备

7.1.1种子

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2008。

7.1.2晒种

播前利用晴天晒种(1~2)次。

7.1.3拌种

播种前,用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立克秀)10ml,加300ml水拌25kg种子,可以预防小麦病害、

减轻纹枯病的发生。

7.2播种

7.2.1播种期

10月25日至11月5日。

7.2.2播种量

按基本苗(14~16)万/亩计算,每亩用种量(7.5~9.0)kg。

7.2.3播种方式

7.2.3.1机条播

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80%以下的田块,可采用少(免)耕机条播,行距25cm,播深(2~3)cm;

对秸秆全量还田的,应先深旋灭茬一遍,再进行机条播。

7.2.3.2机匀播

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80%以上的田块,宜采用小麦均匀摆播机(或带状匀播机)进行作业,灭

茬浅旋盖籽,旋耕盖籽深度为(2~3)cm。

7.3沟系配套

播种后进行机械开沟或人工开挖。每(2~3)m开挖一条竖沟,沟深(20~30)cm。距田两端横埂

(2~3)m,各挖一条横沟,沟深(30~40)cm,田块长超过100m的应加挖腰沟,沟深(30~40)cm。

四周出水沟,沟深(40~50)cm,内外沟配套相通。冬春季清沟理墒。

7.4施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2010和DB32/T504-2002的规定。

2

DB32/T3281—2017

7.4.1施肥原则

采用适当控氮、增磷、补钾以及氮肥后移的施肥策略,施好基肥和壮蘖肥,巧施拔节孕穗肥。

7.4.2肥料用量

纯氮(16~18)kg/亩,磷(P2O5)(7~8)kg/亩,钾(K2O)(7~8)kg/亩。

7.4.3运筹比例

氮肥的施肥比例以基肥:追肥为5:5,追肥中壮蘖肥比例占10%,拔节孕穗肥占40%;磷、钾肥基追

比为5:5。

7.4.3.1基肥

45%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均为15%)(20~30)kg/亩,尿素10kg/亩。

7.4.3.2壮蘖肥

越冬始期施尿素(3~5)kg/亩,捉黄塘、促平衡。

7.4.3.3拔节孕穗肥

一般3月中下旬,在小麦群体叶色褪淡、高峰苗下降、基部第一节间基本定长、第二节间开始伸长、

叶龄余数2.5时,施45%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均为15%)(20~30)kg/亩,尿素(5~10)kg/亩。

7.5倒伏防御

在培育壮苗,建立适宜生长群体,是预防倒伏的主要措施。对于长势旺盛、群体较大的田块,于拔

节初期(2月底或3月初)每亩用矮苗壮50g或矮壮丰50ml或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30~40)g进行叶

面喷雾,或于小麦破口期每亩用劲丰100ml兑水(30~40)kg喷雾,均可以降低后期倒伏的风险。

7.6病虫草害防治

主要防治对象:麦田杂草、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和蚜虫。农药使用应执行GB/T8321和NY/T

1276-2007的规定。

7.6.1麦田杂草

以日本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用6.9%精恶唑禾草灵(骠马)(50~60)ml加水30kg

或25%异丙隆(250~300)g加水50kg喷雾防治。以猪殃殃等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用20%氯氟吡

氧乙酸(使它隆)(30~40)ml或20%2甲4氯(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