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师生关系_第1页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_第2页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_第3页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_第4页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研究报告作者:来源:本站时间:2005-11-7一、序言。在竹编之乡——青神这片清新灵秀的土地上,坐落着一所以青青翠竹命名的学校——青竹小学。在这里,有一支辛勤耕耘的教师队伍,他们本着竹乡人的“谦逊”与“上进”,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在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教育领域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早在2000年,青竹小学便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确立了教育科研课题《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拟定了研究方案,进行了合理分工,并以2004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着手研究。2001年3月申请立项,经青教字(2001)17号文件批准为县级教育科研课题。在学校领导的积极支持与直接参与下,在实验组成员的艰苦探索与积极开拓中,我们正确分析了现行的师生关系,找到了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并进行大胆改革,大胆创新,成功地构建了一种能激发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新型师生关系,即“平等”、“民主”、“信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新世纪教坛增添了新的亮点。二、课题的背景及依据。21世纪是人类全面依靠知识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在新的世纪里,世界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关键,则在于创造性人才的竞争。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势在必行!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共同劳动,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专家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师生关系问题,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因此,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行课程和教学改革,没有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行不通的。由此可见,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师生关系是一种社会的人际关系,既包括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又包括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总是以师生关系为前提,并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的维系下进行的。在我国漫长的教育史上,“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的封建意识统治了教坛几千年,师生关系被严重扭曲,学生对教师必须服从、听从、顺从。即使到了现代,在国家三令五申严禁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同时,师生关系在法律与舆论的监督下有所改观,但多数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并未改变,仍然把自己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高高在上,把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置于底层的被动地位,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打击了学生创造的积极性,阻碍了他们创造能力的形成。学生的潜力得不到挖掘,能力得不到培养,情感得不到开启,师生关系更为对立,这样就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因此,要使学生个性得以发展,创新能力得以培养,更切实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构建以人为本的、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为此,我们结合当前教育形势及我校实际,拟定了《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并于2001年3月申报县级立项,正式开展课题研究。三、研究设计1、指导思想以国家教育方针为指导思想,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热爱尊重学生,全面了解学生,让师生成为朋友,探寻学生的心灵渴求,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既关心学生的心灵健康,又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新世纪培养出具有竞争能力的创新型人才。2、研究的主要内容。(1)师生关系的现状;(2)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3)如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3、研究对象。以我校2004级二班和四班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目标是探索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寻求新型师生关系及如何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副组长:兰进喜,教导主任,协助组长设计课题方案,并负责对该项课题研究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资料的收集整理。成员:郭庆一,副校长,协助组长和副组长搞好该项课题实验的过程管理和教师培训;张定君,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协助实验班教师制定好详细的实验计划,指导实验教师的具体实验工作,写好整个实验工作总结、并收集相关资料。实验教师:宋娟,小学三级教师;余庆,小学二级教师。主要任务:(1)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好详细的实验计划;(2)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计划进行具体的实验;(3)实验过程中做好实验笔记,为写经验论文和结题准备好第一手材料;(4)配合组长做好各项研究工作;(5)期末写好实验总结。2、成立理论水平高、研究能力强的教育内行和有关教育科研人员组成的课题顾问指导组。他们分别是:陈世光、邵建秋、杨文汉、杨俊清、刘素容。四、研究的主要措施。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加强了课题的规范管理,强化了实验教师的培训,坚持会议制度,完善奖惩制度,采用了问卷调查、与学生谈心、给老师写信或写悄悄话、深入学生家庭社会调查研究、观察学生表现等措施进行研究。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强化课题的规范化管理。建立由校长挂帅的课题领导小组,对课题的整体规划与实施工作全面负责,负责制定该课题研究方案。小组成员负责协助组长搞好常规性的实验工作,定期对实验教师的工作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定期召开课题成员会,对在实验中遇到的困难,组长和成员一道调查、讨论商定解决问题的办法,齐心协力,做好各方面的协调,扎实实验工作,保证实验的实施。2、以继续教育为载体,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学校教育要彻底改变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认真贯彻素质教育思想,要以人为本,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利用空余时间自学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书籍,让实验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并记好读书笔记。同时,增加实验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手段,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3、注重个案分析,积累实验经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特别重视对特殊个案进行分析,从中找到与实验相关的因子,积累实验经验。比如从学生雷焦的变化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只有教师从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走下来,与他们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学生才会接近你,才会尊敬你,从而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这样的实例很多很多,举不胜举。只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以学生为本,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理解、信任、尊重他们,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必定会得到充分的发展。4、采用问卷调查,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的内心世界,尤其他们对老师的评价,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是一个未知世界。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我们精心设计了八道题,全面了解了学生心目中的老师形象及上课发言情况。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喜欢的老师首先要和蔼可亲、善良、教学能力强。另外,有70%的学生坦诚自己上课不爱发言的原因几乎都是怕回答错了,被老师批评。可见,传统的师生关系制约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5、经常与学生谈心交流,构建对话平台。做学生的朋友是了解学生内心的好办法。实验教师与学生成为了好朋友,经常利用空闲时间与他们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心态和想法。就在这不经意的谈话中,使班上的调皮大王进步了许多,也懂事了许多;也在这谈心中,平息了班干部之间的矛盾,使他们和睦相处、相互配合。谈心,使教师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许多。谈心,是一种商量,是一种启发,是一种交流,它比批评更委婉,既顾忌了学生的自尊,又让他们明白了道理,更增进了师生间的情谊。6、给老师写信,让学生在纸上坦诚自己的内心世界。在教孩子们写信时,我们发现实验班的孩子们善于纸上交流。于是,实验教师鼓励他们给老师写信。从孩子们真切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颗萌动的富有激情的心:有的希望老师把课上得多姿多彩,有的希望开展知识竞赛、小论坛等活动,有的建议每周进行一次作文竞赛……谁能说他们不是学习的主人呢?同时,他们也把自己的烦恼或困难告诉了我。在这些来信中,最使我们甚感意外的是,一个孩子告诉我们,由于他在家庭和学校受到了冷落,竟产生过离家出走的念头。我们及时与她谈心,并对其家长作了大量工作,终于令她重现笑容。看着一封封来信,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平时那些听话、顺从的孩子,内心世界竟是如此丰富多彩!思想竟是如此敏捷活跃!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他们有太多的想法,也有太多的烦恼。他们多么渴望有人去开启他们、帮助他们啊!可他们为什么不敢与教师直接交谈,而只能在信上谈呢!可见,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还很大,学生对教师还存在畏惧心理。要使学生消除对教师的畏惧心理,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因为教师自身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应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观与学生观,走近学生,开启他们的心灵,了解他们,才能“对症下药”,引导他们在学习与生活上走一条健康的人生之路!7、深入调查,了解情况。为了解学生对老师的看法,我们一方面与学生谈心聊天,向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另一方面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了解有关情况,因为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们有什么想法都会向家长诉说。据家长反映,孩子因为怕老师,不喜欢老师而产生厌学情绪的情况较多。上完一堂课,学生常有不懂的问题,但不敢问老师,怕被冠以上课不专心的罪名,把作业做错了,又要挨批评。教师希望每个孩子都学懂、学好,但有的理解能力差,有的反应慢。因此,教师应该区别对待,善于处理课堂上的遗留问题,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8、仔细观察,随时跟踪调查。在实验中,我们善于观察学生的变化,尤其是心理变化。而心理变化,往往表现在他们的反常行为上。例如:有一次,我们听一个学生的一面之词,批评了班上另一名学生。当时,我们发现他很反常,一句话也不说,眼里噙着泪水,与平时判若两人。观察到这一变化后,我们及时调整解决问题的方式,与他谈心,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我们错怪了他。我们及时向他道了歉,他对我们增添了一份敬意,也对自己增添了一份信心。五、研究成果。1、理论成果。(1)我们通过对8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谈心交流、互通书信等形式,深入学生、家庭、社会,全方位多渠道地了解到了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以下几点:A、教师的素质。《小学教育学教程》上明确指出:“良好的师生关系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包括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技巧等。”如果教师在师生的互动交往中不采取主动,不具备一定的素质,不给予学生必要的关爱,那么,学生的向师性就会逐渐淡漠,师生关系必会趋向于简单化、僵硬化。B、家长的素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潜意识里模仿的对象。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养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目前,在家长行列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素质较低,在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好跟老师的关系方面做得还不够。C、传统教育的弊端。目前仍有大量的家长、老师把孩子的分数作为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样容易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教师重教轻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也会扼制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D、学校教育教学设备的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小学存在教育教学设备严重不足的问题,从而导致许多教师在力求培养孩子的个性、特长与创造力的时候,总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也是影响我国农村小学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以上因素外,还有家长、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教师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及方法、社会环境、媒介的导向、学校办学思想及管理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师生关系的恶化,形成了现行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关系的现状,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应彻底改变!(2)符合新形势下教育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哈姆柴克认为,只有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培养和谐的教育气氛,才能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安全,而不会有因失败而受惩罚的恐惧,他们才不会退缩,从而敢于尝试学习。到底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适合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呢?为了找到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实验中,我们根据现有师生关系的现状,不断地探索、研究、实践、总结,请教有经验的教育内行,找到了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即“平等”、“民主”、“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一书中谈到:教学交往中的沟通,常常要借助“对话”而实现。我们这里所说的“对话”,不只是言语的应答,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法,“对话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它强调的是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视界融合”、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他既是一项“原则”,又可以成为一种方法。从方法的角度去说,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那种太多的“传话”和“独白”的方式,走向对话与交流,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这一点,正如克林伯格所说:“教学本来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别致性标识。”当然,实现交往互动中的沟通与对话,它要求教师的,不仅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而且有角色的转换——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还有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悦纳学生的情怀。因此,在教学中,构建民主、信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符合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新型师生关系,突破了传统师生关系的局限,建立在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打开了禁锢学生心灵的枷锁,充分发展学生个性,是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新型师生关系。我校的教师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办学宗旨,与学生交朋友,打开禁锢学生心灵的枷锁,用关爱架设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的桥梁,成功地探究到了一种平等、民主、信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平等”指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享有相等待遇,即师生可以互相对话、互相提问,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对话平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沟通与“对话”中实现师生共同发展。“民主”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或对教育教学活动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权利,关注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教师不能将自己的见解强加于学生,允许学生发表不同于书本和教师的意见,给予学生民主宽松的氛围,要让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发展。“信任”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互相信任,尤其是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形成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运行机制。因为教师的信任会给学生极大的鼓励,也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谐”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平等、民主、信任地对待学生,那么,你的课堂上师生之间配合就会非常地默契,就会呈现出和谐的气氛。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课堂就会“变脸”,教师不再是权威者,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引导者、组织者,是师生平等中的“首席”。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的“民主、平等、信任、和谐”是相辅相成的,它包括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在交互活动中的民主,在情感上的信任以及相处氛围的和谐,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2、技术操作成果:总结出了一套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1)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主要途径A、教育实践。通过班级集队集会活动、班队活动增加师生接触的时间,增强师生间互相了解的机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另外,还可通过布置优美的校园环境,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校园文化,来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以此让学生理解老师对他们的苦心,进一步增强他们对老师的理解。B、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要想使学生真正佩服你,敬重你,并接近你,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自己必须以身作则,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要时时考虑到学生的个性。无论是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信息反馈、个别辅导,还是单元检测,都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C、其他活动。如见面时教师可以主动与学生打招呼,不要因学生没看见你或没招呼你而生气;给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和学习情况时,要多说学生的优点,对学生的缺点不是不说,而是委婉地说、策略地说;对社会做宣传时,也应该多说学生的优点,以此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老师的好感;对个别有缺点或犯了错误的学生,教师可以辅之以亲切的体语,让学生体会到浓浓的师爱,以此增强他改正缺点和错误的勇气。(2)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方法A、让师生成朋友。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也要让学生永远做我的朋友。”让师生成朋友,这是缩短学生心理距离的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为此,教师要做到每天、每周与经常三结合:一是课堂——每天的心灵互动。教师要利用“课堂”这块园地,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二是周记——每周的心灵相约。教师要从周记中了解学生的心灵动向及渴求,并及时辅以鼓励性、指导性的评语,为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三是谈心——经常的心灵交流。教师可利用谈心传给学生知识,教会他们做人,引导他们健康成长!B、让学生做主人。孩子在小学阶段,不论他的年龄有多小,对老师有怎样的依赖,他们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已开始萌芽发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显示出自己的主动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教师要善于转换角色,成为学生的导师、朋友、助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C、让气氛变和谐。传统的师生关系导致师生相处的氛围要么紧张对立,要么平衡无冲突,要么淡漠无色,这些都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不是给学生以沉重的心理压力,就是无法激起学习兴趣。创新需要宽松和谐的氛围。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往往建立在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和尊敬的基础上的。要使学生尊敬和信赖教师,教师就要不断丰富自身的学识,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是要以饱满的精神走进课堂;二是要用亲切的话语向学生问好;三是要把学生当朋友,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尊重学生人格,虚心向学生学习。D、树立新型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对学生来讲,既是知识的启蒙者,又是智慧的开拓者;既是心灵的陶冶者,又是健康成长的监护者。在新世纪的今天,教师还肩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重任。而学生,也不再只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知识的运用。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他们不再被动地学,而是主动地、创造性地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高度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把他们看作具有独立意识的实实在在的发展中的人,要以生为本,充分信任、理解、鼓励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