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20678-2023《化工设备衬里钢壳设计标准》_第1页
HG-T20678-2023《化工设备衬里钢壳设计标准》_第2页
HG-T20678-2023《化工设备衬里钢壳设计标准》_第3页
HG-T20678-2023《化工设备衬里钢壳设计标准》_第4页
HG-T20678-2023《化工设备衬里钢壳设计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案号:JXXXX-X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

HG/T20678—20XX

代替HG20678—2000

化工设备衬里钢壳设计标准

Standardfordesignofliningsteelshellofchemicalequipment

(报批稿)

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工

信厅科函〔2020〕263号)的要求,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为技术归口单位,委托

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设备专业委员会负责组织,赛鼎工程有限公司为主编单位,会

同参编单位,在原行业标准《衬里钢壳设计技术规定》HG/T20678-2000的基础上修订完成。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衬里钢壳设计技术规定》HG/T20678-2000。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钢制化工容器方

面的工程结构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工程质量验收工作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内

外工程公司工程技术应用的大量资料,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改本标准,修订本标

准。

本标准共分5章、4个附录和条文说明,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衬里钢壳

的设计(强度设计和刚度设计)、衬里钢壳的结构设计、衬里钢壳的制造、检验及验收等。

本标准与原《衬里钢壳设计技术规定》HG/T20678-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1、对“总论”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并改名为“总则”;

2、调整了钢壳材料、直径、衬里材料的范围

3、增加了不能按本标准确定结构尺寸的设备或元件的方法;

4、增加了附录A基体表面等级与典型缺陷及控制要求;

5、增加了附录B基体表面等级与焊缝典型缺陷及控制要求;

6、增加了附录C带衬里设备及管道的典型结构和适用衬里类型;

7、增加了附录D直径、弯头、三通等管件的设计;

本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管理,由中国石油和化工勘察设计协会负责日常管理,由

赛鼎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与赛鼎工程

有限公司公司联系(联系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高新区晋阳街赛鼎路1号,邮编:030032,电

话真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赛鼎工程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问龙袁斌赵世平阮黎祥田养锋王冀宁

主要审查人:刘博巩国栋石怀兵杨小林陈仓社朱娟娟王巍郭为民杨俊岭

II

谢智刚李艳明陈襄颐刘世民茅陆荣韩冰郝文生陈旺袁云中

薛亮

III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1

2Termsandsymbols…………2

2.1Terms..……………….……………2

2.2Symbol..……………3

3Basicrequirements….…………………4

4Designofliningsteelshell….………………5

4.1Thicknessofliningsteelshell..………5

4.2Element..……………5

5Structuraldesignofliningsteelshell….………5

5.1Structuraldesignofrule…….………5

5.2Basesurface…………7

5.3Structuralofwelding………………..8

5.4Flange………………8

5.5Nozzle…………………...…………9

5.6Manhole、handholeandsightglass………...……………10

6Fabrication、Test、Inspection、AcceptanceandStorage………………11

6.1Fabrication、Test、InspectionandAcceptance……………11

6.2Surfacetreatmen、protection、andStorage……………….…..………………..…….…11

AppendixAControlsofbasesurfaceGradeandtypicaldefect……….………………15

AppendixBControlsofbasesurfaceGradeandweldingdefect…..……….…………18

AppendixCStructureofliningequipmentandpipe…………………..…………….20

AppendixDDesignmethodofstraightpipe、elboeandtee…….……31

AppendixEReferencemethodforsurfaceinspectionofsteelshelllining……………33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34

ListofquotedStandards…………………35

Appendix:ExplanationofProvisions……………………36

V

1总则

1.0.1为了规范化工设备衬里钢壳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真空度小于等于0.02MPa,压力不大于1.6MPa,设计温度大于-20℃、

小于等于200℃的碳素钢及低合金钢制化工衬里(或涂层)设备。

注:本标准中涉及的压力全部为表压

1.0.3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衬里设备:

1直接受火焰加热的衬里设备;

2经常搬动、转动或有振动的衬里设备;

3受辐射作用的衬里设备;

4搪玻璃设备;

5除衬(搪)铅之外的金属衬里设备;

6热套衬里设备。

1.0.4化工设备衬里钢壳的设计、制造、检验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涂料衬里Coatinglining

用于化工设备内表面防护,使其免受液体或气体化学介质腐蚀的涂层。

2.1.2液体涂料衬里Liquidcoatinglining

以耐腐蚀树脂和填料及助剂等组成的液体材料,采用喷涂、辊涂或刷涂等工艺,在工业设

备及管道内表面形成的涂层。

2.1.3粉末涂料衬里Powdercoatinglining

以固体树脂和填料及助剂等组成的热固性或热塑性粉末状涂料,采用流化床法、静电喷涂

法等喷涂工艺,在工业设备及管道内表面形成的涂层。

2.1.4喷涂聚脲衬里Spraypolyurealining

由异氰酸酯预聚体与端氨基聚醚、胺扩链剂等化合物通过专用双组份喷涂设备快速混合反

应,并喷涂在设备及管道内表面形成的保护层。

2.1.5氯丁胶乳衬里Chloroprenelatexlining

由氯丁胶乳、硅酸盐水泥、玻纤网和细骨料等原料组成,涂抹在设备及管道内表面的保护

层。

2

2.2符号

A——刚性附加量,按表4.1.2,mm;

C——厚度附加量,2mm,包括材料厚度负偏差、表面除锈造成的厚度减薄量以及除衬铅、

衬橡胶等情况外其本身对钢壳的腐蚀减薄量;

Di——衬里钢壳内径,mm;

PC——计算压力MPa;

δmin——衬里钢壳的最小设计厚度,mm。

3

3基本规定

3.0.1本标准是以衬里(或涂层)作为耐工艺介质腐蚀、磨蚀材料的化工设备钢壳设计。

3.0.2防腐衬里(或涂层)材料包括防腐蚀涂料、耐酸瓷(陶)板和瓷砖、铸石板、炭砖、不透

性石墨板、热塑性塑料(包括聚氯乙烯类、聚烯烃类和氟塑料类等)、纤维增强塑料、玻璃鳞片

胶泥、氯丁胶乳、金属热喷涂、聚脲涂层、橡胶板和铅等。

3.0.3对于不能按本标准确定结构尺寸的设备或元件,可按下列方法进行设计:

1利用可比的已投入使用的结构进行对比经验设计;

2采用包括有限元在内的应力分析方法。

4

4衬里钢壳的设计

4.1衬里钢壳厚度的确定

4.1.1衬里钢壳应具有足够的刚性,最小成形厚度不应小于4.5mm。

4.1.2圆筒、椭圆形封头和碟形封头衬里钢壳的最小设计厚度应按式4.1.2计算,且不得小于

4.5mm:

………………….(4.1.2)

式中:刚性附加量A按表4.1.2选取;

表4.1.2衬里钢壳厚度的刚性附加量A

钢壳内径DimmDi600600<Di14001400<Di24002400<Di4000

刚性附加量Amm0.51.01.52.0

注:如设计者有成熟的经验或在钢壳外表面采取加强措施,保证衬里钢壳的刚度,上式中的A值可取零。

4.1.3按强度要求确定衬里钢壳的厚度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常压衬里设备(-0.02MPa<PC<0.1MPa)的钢壳按现行行业标准《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NB/T47003.1中有关章节进行设计计算;

2受内压衬里设备(0.1MPaPC1.6MPa)的钢壳按现行国家标准《压力容器第3部分:

设计》GB/T150.3中有关章节进行设计计算;

3塔式设备的钢壳按现行行业标准《塔式容器》NB/T47041中有关章节进行设计计算;

4卧式衬里设备的钢壳按现行行业标准《卧式容器》NB/T47042中有关章节进行设计计算;

5立式圆筒形焊接油罐的钢壳按现行国家标准《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

GB50341中有关章节进行设计计算。

4.1.4钢壳衬里厚度应取本标准4.1.2条刚度设计和本标准4.1.3条强度设计确定的厚度中较大

值,且向上圆整至钢板标准规格的厚度。

4.2衬里钢壳设备其它受压元件的确定

4.2.1常压衬里设备的法兰、开孔补强等元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NB/T47003.1中有关章节进行设计计算。

4.2.2受压衬里设备的法兰、开孔补强等元件按现行国家标准《压力容器第3部分:设计》

GB/T150.3中有关章节进行设计计算。

5

5衬里钢壳的结构设计

5.1结构设计原则

5.1.1衬里钢壳的结构应满足衬里材料特性及衬里施工、安装和检修的要求。

5.1.2衬里钢壳的结构和形状应简单,在贴衬侧应尽量避免焊接对衬里防腐蚀性能有影响的构

件。

5.1.3衬里钢壳内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应便于衬里施工和操作。

5.1.4衬里钢壳的衬里表面应平整、清洁,角接处应圆滑过渡。

5.1.5锥形封头和变径段宜采用带直边结构,如图5.1.5;

图5.1.5锥形封头和变径段

5.1.6在安装前进行衬里施工的钢壳,其内径不大于700mm时,长度(或高度)宜不大于

1000mm;内径为800mm~1200mm时,长度(或高度)宜不大于1500mm;若超过此限,

可采用分段结构。法兰或其他方式联接;在安装后进行衬里施工的钢壳,其内径大于等

于800mm时,钢壳的长度(或高度)不受限制。

5.1.7对于无设备法兰不可拆的密闭整体结构衬里钢壳,至少应设置一个人孔加一个DN大于

等于250mm的通风孔。

5.1.8衬里钢壳的全部加工、焊接、热处理、试漏和试压均应在衬里施工前完成。贴衬以后严

禁在钢壳上动火施焊或进行其他会损伤衬层的操作。

5.1.9用于传热的衬里钢壳,应采取防止对钢壳的局部冲刷。如夹套容器夹套侧的蒸汽入口管

应设置防冲挡板,如图5.1.9。

图5.1.9防冲挡板

5.1.10衬里钢壳的吊耳位置的设置应不损伤衬层和方便吊装,选用带垫板的吊耳。

5.1.11衬里钢壳的结构应有利于衬层在被衬表面牢固地附着。需要在凸形封头的凸面贴衬时,

6

宜采用图5.1.11所示结构。对朝下的凹面或平面进行贴衬时,可根据衬层材料的特性

在被衬表面点焊丝网或挂钩,如图5.1.11。

图5.1.11凸形封头

5.1.13结构棱角处和角焊缝应采用圆弧过渡,其圆角半径R不宜小于5mm。设备边缘、圆角

和转角的最小半径应符合表5.1.13的规定。

表5.1.13设备边缘、圆角和转角的最小半径

最小半径(mm)

衬里/涂料类型

边缘圆角和转角

纤维增强塑料1010

大于等于5,且不小于衬里设计厚

橡胶3

度+3

铅3衬里设计厚度+3

液体36

涂料粉末23

塑料3衬里设计厚度+3

玻璃鳞片1015

喷涂聚脲1015

氯丁胶乳1010

砖板要满足砖板隔离衬层施工的半径要满足砖板隔离衬层施工的半径

金属热喷36

外表面涂层防护36

5.2基层表面质量要求

5.2.1根据衬里的类型和厚度,规定基体的要求,具体要求见本标准附录A。

1喷砂处理前,应根据衬里的特性初步评估喷砂后的基底是否适合预期的衬里;

2喷砂处理后对表面状况进行最终评估。

5.2.2根据衬里的名义厚度,基层表面应满足下列要求:

7

1当液体和粉末涂料衬里、金属热喷涂、外表面涂层防护的厚度大于或等于50µm、小于

或等于200µm时,宜为A1级;

2当液体和粉末涂料衬里、金属热喷涂、外表面涂层防护、玻璃鳞片衬里的厚度大于

200µm、小于或等于1000µm时,宜为A2级;

3当玻璃鳞片衬里、喷涂聚脲衬里、氯丁胶乳衬里的厚度大于1000µm时,宜为A3级;

4当纤维增强塑料衬里、橡胶衬里、铅衬里的厚度大于1000µm时,应为A4级;

5当热塑性塑料衬里的厚度大于1000µm时,应为A5级。

5.3焊接结构要求

5.3.1基层的待衬里表面上所有焊缝均应采用连续焊。

5.3.2焊缝表面应均匀平整,不得有裂纹、气孔、焊瘤、夹渣、弧坑等缺陷,焊缝具体要求应

符合本标准附录B要求。

5.3.3先拼接后成形的凸形封头拼接焊缝,在成形前应打磨至与母材齐平。

5.3.4对设备外施焊的单面焊缝,在贴衬侧表面应清根、封焊并磨平焊道;对设备贴衬侧的焊

缝凸出母材表面高度,不宜超过3mm;采用铅隔离层时,不宜超过1.5mm,其余要求

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表C.0.1中序号1的要求。

5.3.5衬里钢壳焊接宜采用对接全焊透结构;对接焊后形成的角度,在衬里侧不得小于135°,

见图5.3.5,且应平滑过渡。

图5.3.5衬里钢壳对接

5.3.6对设备贴衬侧壳体厚度有变化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表C.0.1中序号2的要求。

5.3.7衬里钢壳由不同厚度的钢板对接焊时,应以贴衬侧的表面平齐为准,设计示例见本标准

附录C表C.0.1中序号3。

5.3.8衬里钢壳边缘、圆角和转角应平滑修整,应符合本标准表5.1.13规定的最小半径要求和

本标准附录C表C.0.2序号1~5的规定。

5.3.9衬里钢壳筒体端部与封头连接处结构,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表C.0.3序号1~7的规定。

5.3.10衬里钢壳内部支撑结构,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表C.0.4序号1~4的规定。

5.3.11热交换器换热管与管板连,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表C.0.5序号1~2的规定。

5.3.12热交换器分程隔板与管箱连,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表C.0.5序号3的规定。

5.4法兰结构设计

5.4.1法兰结构设计按现行国家标准《压力容器第3部分:设计》GB/T150.3有关章节进行计

算。垫片的选择应确保密封压力只能作用于由部件支撑的垫片部分。当表面压力较高时,

8

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表C.0.6序号1~12的规定。

5.5接管设计

5.5.1内衬接管的外伸长度应尽量短。各种内衬接管的最小直径和最大外伸长度见表5.5.1;

表5.5.1各种衬里接管的最小直径和相应最大外伸长度(推荐值)

最小接管直径最大接管长度

分类衬里类型DNL

(mm)(mm)

涂料25100

热塑性塑料衬里32150

非金属衬里纤维增强塑料衬里25100

橡胶衬里25100

板条衬里50100

衬铅20100

金属衬里

搪铅50100

瓷衬管65150

非金属衬管石墨衬管40150

塑料衬管40150

5.5.2为防止冲刷衬层,对需伸入钢壳内部的接管(如进料管、回流管等),可以把耐蚀管直

接插入钢壳内,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表C.0.7序号7的规定,或者采用可拆式接管结

构,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表C.0.7序号8的规定。伸入钢壳内的长度分别为:接管直

径DN≤65mm,伸入长度L≤200mm;接管直径DN>65mm,伸入长度L≤300mm。其余

壳体与接管的结构应符合本标准附录C表C.0.7序号1~6的规定。

5.5.3对于DN25mm,伸出长度L150mm或DN≤45mm,伸出长度L200mm的接管可采

用变径管方式或设置筋板予以加强,筋板截面尺寸及筋板支撑按照现行行业标准《钢

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HG/T20583中的要求。

5.5.4衬里钢壳的接管不得采用螺纹连接方式。

5.5.5衬里钢壳接管外径与最小壁厚应符合表5.5.5规定;

表5.5.5衬里钢壳接管的最小厚度(mm)

接管外径323845577689108133159

接管壁厚3.545677

接管外径219273325377426480530

接管壁厚8101112

5.5.6直管、弯头、三通等管件的设计应符合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

9

5.6人孔、手孔和视镜

5.6.1衬里钢壳所选用的人孔公称直径宜应大于等于DN500mm。特殊情况允许为

DN450mm。

5.6.2筒体间或封头与筒体间的连接为不可拆结构时,衬里钢壳应设置人孔。人孔的设置位

置及数量应符合表5.6.2要求;

表5.6.2人孔的设置位置及数量

立式设备卧式设备

设备容积

位置及数量位置及数量

(m3)

筒体顶盖筒体或封头

V<50112

50V<600212

V600313

5.6.3衬里钢壳所选用的手孔衬里后其有效直径不得小于150mm。

5.6.4衬里钢壳的人、手孔可自行设计,也可根据设计条件选用标准的人、手孔,选用标准人、

手孔时应核算贴衬后所需螺栓长度。人、手孔接管与衬层接触的棱角和焊缝应按本标准

要求进行加工。

5.6.5衬里钢壳的视镜可按现行行业标准《衬里视镜》HG/T21622选取,也可根据条件自行设

计。

10

6衬里钢壳的制造、检验、验收及储存

6.1制造、检验及验收

6.1.1受压衬里设备钢壳的制造、检验及验收还应满足现行法规《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

察规程》TSG21-2016及现行国家标准《压力容器》GB/T150的相关规定。

6.1.2立式圆筒形焊接油罐钢壳的制造、试验、检验及验收还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立式圆筒

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GB50341的相关规定。

6.1.3塔式容器钢壳的制造、试验、检验及验收还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塔式容器》NB/T47041

的相关规定。

6.1.4常压衬里设备钢壳的制造、检验及验收还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NB/T47003.1的有关章节规定。

6.1.5衬里试样的制备,应符合相关衬里材料标准的要求。

6.2表面处理及防护、贮存

6.2.1衬里钢壳的加工和试验均应在表面处理前完成。除满足上述制造技术条件外,还应验收

其表面处理质量。钢壳贴衬表面处理后应立即进行检验,一般用目测法进行评定,钢壳

贴衬表面粗糙度也可根据需要按本标准附录E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立即转入下一工序。

6.2.2衬里钢壳贴衬表面除锈处理方法主要有手工除锈、机械除锈和化学除锈三种,其适用范

围见表6.2.2。本标准推荐使用手工除锈和机械除锈方法,并以机械除锈法为主。采用这

些方法除锈时,对薄壁设备应采取一定措施以防因表面处理引起变形。

表6.2.2贴衬表面除锈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

处理方法适用范围

1.没有条件使用机械方法进行表面处理的贴衬表面

较小设备及物件的表面

手工方法2.

3.进行局部修补的表面

4.对金属表面除锈要求低的贴衬表面

机械方法批量大、设备直径较大的贴衬表面

干式喷砂法1.

2.表面光洁度要求高的贴衬表面

厚度较厚且不怕碰撞的工件

抛丸法1.

2.大平面的贴衬表面

1.表面处理要求不高的贴衬表面

化学方法2.表面形状复杂的贴衬表面

(酸洗法)3.没有喷射除锈条件的场合

4.与火焰燃烧处理方法配合使用时注

注:退火钢和淬硬钢不得采用烘烤或火烧法清理。

6.2.3除锈表面预处理钢壳的贴衬表面在除锈前,应对金属表面的油污、油脂以及较厚的锈

11

层进行预处理,预处理方法可符合下列要求:

1金属表面附有较厚的氧化物、硅化物或有机物,可用火焰灼烧然后用钢丝刷或刮刀除去;

2金属表面附有酸、碱、盐等杂物,可用蒸汽或水冲刷除去,然后把水立即擦干;

3金属表面附有油脂,可按现行行业标准《脱脂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T20202进行脱

油、脱脂处理,或用碱液进行皂化处理。

6.2.4钢壳贴衬表面的除锈等级可根据不同衬层的要求进行选择,并应符合表6.2.4的规定。

表6.2.4各种衬里对除锈等级的要求

序号衬里种类除锈等级

1搪铅、内壁涂防腐蚀涂料Sa3

1

2衬胶、衬纤维增强塑料、各种胶泥的砖板Sa2

2

3衬铅、防大气腐蚀的涂料Sa2

4挂衬软聚氯乙烯板Sa1

注1衬铅若采用搪焊铅铆钉固定法,在搪焊铅铆钉处的表面应按搪铅的要求处理。

2壳贴衬表面的除锈等级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

评定第1部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

级》GB/T8923.1的规定进行检验。。

6.2.5表面处理应能达到一个与规定衬层相适应的粗糙度,此粗糙度与处理方法和所选用的磨

料有关。涂装表面,粗糙度数值在40m~75m范围内,喷射磨料的粒径一般不大于

1.0mm,粗糙度数值在100m~180m范围内,喷射磨料可选择粒径大于1.0mm的粗级

磨料。常用磨料粒径及其所能达到的除锈等级详见表6.2.5;

12

表6.2.5常用磨料粒径及所能达到的除锈等级

喷嘴入口最小所能达

喷嘴最小喷射角喷距

序号磨料种类磨料粒度标准筛孔(mm)空气压力到除锈

直径(mm)(度)(mm)

(MPa)等级

全部通过2.8筛孔,不通过0.60筛

1石英砂0.66~830~7580~200Sa3

孔,0.85筛孔的筛余量不小于40%

硅质河砂全部通过2.8筛孔,不通过0.60筛

20.66~830~7580~200Sa2

或海砂孔,0.85筛孔的筛余量不小于40%

全部通过2.0筛孔,不通过0.60筛

3金刚砂0.4530~7580~200Sa3

孔,0.85筛孔的筛余量不小于40%

激冷铁砂全部通过1.0筛孔,不通过0.355筛1

40.5530~7580~200Sa2

铸钢碎砂孔,0.60筛孔的筛余量不小于85%2

线粒直径1.0,线粒长度等于直径,1

5钢线粒0.5530~7580~200Sa2

其偏差不大于直径的40%2

全部通过1.4筛孔,不通过0.50筛1

6铁丸或钢丸0.5530~7580~200Sa2

孔,0.85筛孔的筛余量不小于15%2

6.2.6衬里防护与贮存应符合下列规定:

1表面除锈处理的钢壳,为防止二次锈蚀或污染,应及时打底漆(底漆的性能应与衬里层相

配套),之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或短暂贮存。贮存场地应干燥,气温应在露点以上,且

应有防雨、防污染措施。

2打底后的钢壳贮存期不宜过长,应以不会因锈蚀、污染而引起脱层为准确定贮存时间。

13

附录A基体表面等级与典型缺陷及控制要求

A.0.1基体表面等级与典型缺陷及控制要求应符合表A.0.1的规定。

表A.0.1基体表面等级与典型缺陷及控制要求

基体表面等级和控制要求

序号缺陷类型缺陷特征

A1A2A3A4A5

1凹槽有规则或不规则的凹痕Rz≤50µm时允Rz≤100µm时Rz≤160µm时采用带压硫化橡胶,Rz≤100µm时允许

或痕迹,边缘相对锋利。许允许允许Rz≤160µm时允许;采用接触型胶粘

可单独出现,也可分组其他衬里Rz≤剂;Rz≤160µm时

出现;可以是平行的,100µm时允许允许采用反应型胶

也可以是交叉的。粘剂

2凹坑局部的,或多或少在表允许有表面光滑允许有表面光滑的允许有浅坑允许有宽度/深度比不允许有凹坑

面上不规则的凹陷,呈的单个局部浅坑浅坑大于或等于30的浅

圆形或方形,单个或聚坑

集。

3局部腐蚀腐蚀产物的局部集中基体的锈蚀程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覆涂料前钢材表面处理表面清洁度的目视评定第1部

分:未涂覆过的钢材表面和全面清除原有涂层后的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和处理等级》GB/T8923.1中规

当A、B锈蚀等级当A、B、C锈蚀等级时,允许使用

时,允许使用

4缩腔、缩孔深度应大于其直径的尖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锐点状凹陷。单一或聚

集形状

5裂缝材料结构的局部不连续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14

裂缝,宽度较小,但通

常具有相当长的长度和

深度

6划痕槽状的不规则的痕迹,Rz≤50µm时允Rz≤100µm时允许Rz≤160µm时采用带压硫化橡胶,Rz≤100µm时允许

清晰可见且有形许允许Rz≤160µm时允许;采用接触型胶粘

其他衬里Rz≤剂;Rz≤160µm时

100µm允许允许采用反应型胶

粘剂

7突起物局部凸起区域允许用于扁平截面当d/h≥10,允许用不允许用于扁平

于扁平截面截面

8台阶面层状、片状和脉状表面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9凹痕凹坑状局部凹陷,通常不允许当凹痕不深,边缘已磨平,衬里材料可完全填满凹痕,且不得形成气泡的情况下,

边缘凸起则允许

10鱼鳞材料的局部分层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11毛刺由机械加工或机械损伤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15

而产生的锐边

注:Rz的定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GB/T3505的规定。

16

附录B基体表面等级与焊缝典型缺陷及控制要求

B.0.1基体表面等级与焊缝典型缺陷及控制要求应符合表B.0.1的规定。

表B.0.1基体表面等级与焊缝典型缺陷及控制

缺陷特征基体表面等级及控制要求

序号缺陷类型

A1A2A3A4A5

1过量焊接过多焊接焊缝平滑、规允许当b/h>4,不允许采当b/h>10,不允许不允许

则,允许使用用刮涂工艺用于角焊缝或

DN≤500的管道

2未完全填充的凹槽焊缝表面的间边缘为圆形,且边缘为圆形,且b/h边缘为圆形,且b/h当b/h>10,不允许不允许

断或连续通道b/h>4时,允许>4时,允许使用>4时,允许使用用于DN≤500的管道

使用

3咬边焊接而在母材不允许当咬边处边缘可通当咬边处边缘可通当咬边处边缘可通当咬边处边缘

上形成的连续过喷射清理光滑过喷射清理光滑时,过喷射清理光滑,且可通过喷射清

或间断的不规时,允许使用允许使用h<0.10mm时,允许理光滑时,允许

则凹槽使用使用

4端部焊疤焊道末端收缩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而产生的凹陷

5夹渣夹在焊接金属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17

中的熔渣

6飞溅或杂散物焊接过程中排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

出的焊接飞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