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疗法基础知识_第1页
耳穴疗法基础知识_第2页
耳穴疗法基础知识_第3页
耳穴疗法基础知识_第4页
耳穴疗法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疗法传统

耳穴压豆-------------------------------------------------------------------------------------------------------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引亳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余新翠一、耳穴相关知识简介

二、耳穴压豆治疗便秘个体案例

三、耳穴压豆的相关操作指导与要求四、耳穴压豆的相关经验分享与心得体会目录第一部分耳穴相关知识耳穴的概念:是指分布在耳廓上与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四肢躯干相互沟通的特定区域(典型的全息现象)。能反映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可诊治疾病、防病健身。

概况1耳穴的发展历程两千多年前,《内经灵枢》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就运用耳廓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31958年12月,叶肖麟在《上海中医药学杂志》上摘译介绍了法国医学博士诺吉尔的发现:“外耳并非单纯唯一弯曲软骨,它与内脏器官存在密切关系,内脏疾患时在耳廓上有相应点出现。”诺吉尔首次提出耳廓形如“胚胎倒影”的耳穴图。11995年美国国际耳穴培训中心提出耳穴近脑学说、耳穴作用原理与中枢神经、自主神经、体液系统、免疫系统、遗传系统、病理形态系统有关,充实了耳穴诊治疾病的原理。2

耳穴的发展历程法国医学博士诺吉尔提出“胚胎倒影耳穴图”后,他又研究发现,耳廓上有两条既非血管、又非神经的能量通道。他认为这两条管道及其更细的分枝,把耳廓各敏感点(穴位)联系成一个整体,能量在这两条管道中不断循环,可发生加速和减速。按摩这两条能量管道,能影响全身,治疗许多疾病。这两条能量通道分别处于耳廓解剖名称的“耳轮”和“对耳轮”上。14请在此处输入您的标题耳廓耳廓形象分布

人的耳朵像一个倒置在子宫内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胸部及躯干在中间。分布规律:与头面相应的耳穴在耳垂和对耳屏;与上肢相应的耳穴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

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耳穴集中在耳甲,其中与腹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在耳甲艇;与胸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的耳穴多在耳轮脚周围呈环形排列。2第二部分【耳穴疗法的特点】

二、耳穴疗法的特点一、耳全息穴耳穴,是指分布在耳朵耳廓上的穴位。本质上是全身各部位的器官、组织分布在耳廓上信息点。人体各部位在耳廓上都有特定的信息点,这些信息点与相关部位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影响,按传统的说法称这种信息区为“穴位”。现在的耳穴也叫“耳全息穴”。(全息指一个局部包含有整体的全部信息,是整体的“缩影”。)

二、耳穴疗法的特点1.耳穴在耳廓分布表浅:都在皮肤表层,轻轻一碰,就能触及穴位。2.耳穴信息反映的显性率高:人体内部各器官组织的生理、病理信息,在局部都有反映。3.耳穴的对应性强:体内器官组织病变,很快就会在耳穴出现反映。第三部分【耳穴疗法的优点】

三、耳穴疗法的优点1、耳穴的分布有规律,易学易记易用:耳穴的穴位名称基本上都是以人体身上的生理名称命名。2、穴位敏感度高,疗效好,副作用少。3、信息点多,应用面广,据统计,耳穴可治疗200多种疾病,疗效在83-99%,对于急性扭伤,痛症等病例立竿见影。4、能防能治,近年的实践证明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可以美容、保健、养生、抗衰老。二、耳穴疗法的特点

5、耳穴与其他疗法协同作用强,可与其他疗法联合,形成强大合力,可补中药体针之不足6、耳穴疗法有“多病同治”的功效。第四部分【耳穴疗法的适应症】四、耳穴治疗的适应症1、各种疼痛性疾病(外伤、手术、神经性疼痛)2、各种炎症性疾病(扁桃体炎、腮腺炎等)3、变态反应疾病及胶原组织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哮喘)4、内分泌代谢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糖尿病等)5、功能性疾病(腰腿痛、颈椎病)6、各种慢性疾病7、传染病8、其他(戒烟、戒酒、治疗食物中毒等)第五部分【耳穴疗法的取穴原则】耳穴诊断方法①视诊法:对病人进行初步了解,可通过肉眼观察到耳廓皮肤的变色、变形、丘疹、脱屑、血管变化等改变。急性色泽多发红,血管条状树枝形。慢性色暗与发白,变形明显凹肿隆。丘疹点或簇集状,气管炎或瘙痒症。脱屑易擦为炎症,三角窝处妇科病。肺区片红鳞屑状,多见顽癣结核病。过敏全耳肺脱屑,脂溢代谢皮肤病。手术切除留瘢痕,多呈条状月牙形。肿瘤多呈结节状,暗灰肿痛见癌肿。耳穴视诊歌诀耳穴视诊注意事项:1、视诊时光线要充足,以自然光线为准。2、视诊时,医者坐位要高于患者,以便于双眼平视患者耳廓。3、视诊前,不要擦洗、不要按摩耳廓,以免皮肤充血、变色影响判断,即使有污垢、脱屑需擦拭时,手法要轻。4、视诊时,要注意患者体质上的差异,男女老幼及不同时期的耳廓反应。(如女性月经前、中、后,三角窝均有不同颜色反应)耳穴诊断方法耳穴视诊注意事项:5、视诊时,要区分耳廓正常生理解剖标志,应与先天性畸形鉴别。(耳甲艇分隔、耳轮脚延伸等)6、视诊时,要区分耳廓本身的病变。(如非特异性耳软骨膜炎时,在耳甲窝及耳甲腔外侧,肝、脾两穴区呈大片状隆起,急性期触之质软,呈囊性改变,慢性期触之质硬)7、视诊时,应排除非病理性改变,如色素症、毛囊炎、冻疮等。耳穴诊断方法耳甲艇分隔耳穴诊断方法②触诊法:Ⅰ指腹触摸法——有无耳软骨增生、软组织增生、结节状隆起(脂肪肝),隆起及增生的范围。耳垂上阳性反应多为软组织片状隆起、质软对耳轮触摸时,应注意判断软骨、软组织变形及软硬度,来鉴别骨性改变和软组织病变。耳穴诊断方法耳穴指摸法注意事项:1、指摸耳穴时,必须将手指指腹紧贴软骨区,以适宜的压力,上下左右移动,仔细寻找阳性反应物,并注意体会阳性反应物的界限、边缘、大小、光滑度、软硬度、可否移动及疼痛敏感程度,不可移动、界限不清、疼痛敏感者可为恶性肿瘤。2、触摸耳舟、对耳轮、对耳轮上脚、肝、胆、脾、胃等部位,一定要用中指顶起耳背充分暴露阳性反应物。对耳轮、耳舟部位在触摸时,以先牵拉外展,中指顶起耳穴部位,更易发现阳性反应物。耳穴诊断方法Ⅱ压痛法——急性病、痛症、恶性肿瘤的诊断。选用的手法为点压法,以耳穴探笔或探棒在相应部位以相同压力和压迫时间进行按压检查,以病人眨眼、皱眉、躲闪、抗拒等对触压的疼痛感受来判断、评级。疼痛的评级方法:一、正负法:无疼痛反应(-)、眨眼(+)、皱眉(++)、躲闪(+++)呼痛难忍、抗拒(++++)二、分度法:Ⅰ呼痛能忍;Ⅱ呼痛眨眼、皱眉;Ⅲ呼痛难忍、躲闪、拒按。疼痛最强烈的部位也是我们治疗时的首选部位耳穴诊断方法耳穴压痛法可应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如患者有上腹部、胃脘部疼痛时,多考虑为胃或十二指肠的病变,如果视诊和指摸法不能明确诊断时,可依据压痛的敏感点来判断病变部位。耳穴诊断方法耳穴诊断方法压痛法注意事项:1、点压耳穴时,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和对疼痛的耐受程度。2、点压耳穴时,用力均匀,停留时间一致。3、选择的探笔或探棒应光滑圆钝,避免因过细或过尖造成人为的痛点。耳穴诊断方法Ⅲ压痕法——观察压痕的深浅、颜色、恢复平坦的时间分辨病变的部位及严重程度的方法。

压痕深、色白、恢复时间慢:慢性病、虚症、重病。

压痕浅、色红、恢复时间快:急性病、痛症、热症、实症。压痕法也可用于判断耳穴局部是否水肿及水肿的程度耳穴诊断方法③耳穴电测法:是测定耳穴的皮肤电阻,并以电阻降低的部位作为躯体内脏疾病诊断的参考点及治疗取穴依据的一种方法。耳穴电测仪种类:按显示系统方式不同:

1、音响式——依据声音的速度、强度及音调来分析。

2、灯光式——利用氖灯发光来区分。

3、仪表指示式——以仪表指示的数值高低来区分。

4、计算机显示式——将阳性反应数据处理,用数码管显示并可记忆储存。耳穴诊断方法耳穴诊断方法④辨证法:1、相应部位分析:相应部位可以包括耳穴上有穴名的解剖部位,也可以是耳穴图上存在未标明的部位:如前臂。相应部位在诊断中有定位诊断的意义,在治疗中也是首选的部位,是止痛的要穴。耳穴诊断方法2、根据阳性反应点的变化规律分析:一穴一病:特定穴糖尿病点:在左耳胰腺与十二指肠穴之中点,是诊断糖尿病的特定点。神经衰弱区:是诊断神经衰弱、入睡慢的特定穴。神经衰弱点:是诊断失眠、睡眠浅、易醒,醒后难入睡的特定穴。耳穴诊断方法一病多穴:相关群现象:当疾病发生后,病灶对应的耳穴产生了高度特异性病理反应,这种反应称为直接反应;由于病灶影响了与其密切的组织器官,这些受影响的组织器官相应的耳穴上也产生了阳性反应,这种反应为间接反应。这种既有直接反应,又有间接反应的现象即称为相关群现象。耳穴诊断方法一病多穴:慢性胆囊炎:胆囊、胆道、腹胀区、贲门、脾或胃或十二指肠阳性反应(+)。过敏性鼻炎:内鼻、过敏区(+)。哮喘:支气管、平喘、过敏区、肺穴阳性反应(+)。一种疾病可有几个阳性反应点,但应以主要脏器的阳性反应点去分析诊断。耳穴诊断方法多病一穴:一个阳性反应点为多种疾病所共有,多见于五脏六腑的穴位。因为五脏六腑的功能是复杂的,相互间又是有影响的,一个脏器会有多种不同性质的疾病发生。例如胃穴:当胃部有病变时,出现阳性反应,有多种诊断的可能性,如胃炎、胃溃疡、胃肿瘤等。又如脾穴:中医理论分析:脾为后天之本,与胃相表里,主管人的消化功能,因此消化道溃疡时,脾可有阳性反应;“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浮肿、腹水与脾有关;脾虚不能统摄血液会出血,认为脾与功能性子宫出血有关。耳穴诊断方法耳穴诊断方法此外:结合患者的病史主诉(焦虑)舌质、舌苔一切能获得的信息(如皮肤、口咽部不适、呼吸道症状、气喘、面部的改变)第六部分【耳穴疗法的取穴原则】取穴原则藏象辩证取穴现代医学生理、病理知识选穴病变的相应部位经络学说选穴临床经验选穴2五、耳穴取穴原则1、相应部位取穴,是治疗原则中的首选穴位,应依据阳性反应部位范围选择,准确的选取相应部位阳性反应,占其疗效的80%以上2、根据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取穴。脏腑辨证是耳穴治疗的特点,是中医辩证的核心。如脱发、脏藏学说肾其华在发、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因此治疗痤疮时取穴肺、大肠为主穴。循经取穴:根据经络循行部位取穴,如坐骨神经痛,其经络循行部位属足太阳膀胱经,故取穴膀胱,又如偏头痛,其部位属足少阳胆经,故取穴胰胆穴按经络病候取穴:根据经络“是动则病所生病”如齿痛,手阳明大肠经是动则病为齿痛,故取大肠穴耳穴取穴原则

3、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发病原因、病理形态变化来取穴:耳郭定位的形成是以胚胎学、解剖学、遗传性等为基础。以病理形态学、生理学为反映的以神经反射学说、神经体液学说、免疫学说为作用机理的一门多层次、多方位的复杂学科。诊断及治疗应以现代医学理论依据来取穴,从疾病的发生发展来演变。。多用于神经、内脏、内分泌、泌尿系统等疾病的治疗。4、依穴位功能取穴:200余个穴位,分为六大类型,每种类型的耳穴都有其应用特点。需灵活掌握六大类型耳穴特定诊断、治疗特点、不但可以提高耳穴临床诊断符合率,而且可以提高疗效。耳穴取穴原则

5、经验取穴:如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医脏像经络学说,治疗一种疾病时其余疾病也相应得到治疗肋胁胀满等症,必须选择健肝脾,理气消胀的穴位。如:肝、腹胀区及脾、三焦、神经系统皮质下。经验取穴:如当肝胃不和,又伴有失眠多梦时、应以舒肝和胃为主,中医认为,胃不和而卧不安。如果仅仅治疗失眠多梦或两证兼治,均收不到预期效果。交感穴有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浅表性胃炎,胃酸过多可取交感穴,以抑制胃酸的分泌。萎缩性胃炎时则禁用此穴,可选用胰胆穴、内分泌两穴,以促进胃酸的分泌便秘视诊:大肠区、乙状结肠区呈条片状或大片状白色隆起,或可见糠皮样脱屑触诊:大肠区、乙状结肠区片状或条片状隆起,质硬或在隆起区触及条索取穴:大肠、三焦、脾、腹、消化系统皮质下配穴:肺、乙状结肠便秘

取穴依据:大肠、腹、乙状结肠:为相应部位取穴,刺激大肠、乙状结肠、腹三穴,可增加肠蠕动,疏通脏腑,顺气导滞。脾、三焦:脾主运化,三焦有化气输精的作用,五脏六腑皆属三焦,取脾、三焦两穴可化气输精,促进运化之功能消化系统皮质下:调节胃肠功能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肃降,取肺穴可增加大肠疏导糟粕的功能即时效应:症状立即好转。

延缓效应:治疗之初没有反应,1-2个疗程之后,症状逐渐好转。

短时反跳反应:治疗之后起初症状反而加重,然后逐步恢复。

无效反应:经几个疗程(一般10次为一个疗程)仍未见效果,敏感点匮乏,改用或加用其他疗法。

不良反应:偶有过敏反应,立即停止。

疗程与转归常见反应:

疼痛反应:多数耳穴都会有疼痛感,少数也有酸麻胀热凉等感觉。刺激数分钟后,耳廓局部或整个耳廓逐渐出现充血、发热、属于治疗中的得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