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1页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2页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3页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4页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2023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翘首(qiáo)蒙昧藏污纳垢(hòu)和言悦色B.挟带(jiá)躁热正襟危坐(jīn)筋疲力尽C.绯闻(fēi)镌刻殚精竭虑(dān)锐不可当D.粗糙(zào)荧光杳无消息(yǎo)油光可见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大熊猫憨态可掬,小猴子顽皮可爱,使得周围的大人们忍俊不禁,孩子们更是笑得前仰后合。B.填报志愿时,他又想报考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C.小明的悟性特别好,他才上过王老师一节课,就能将王老师讲课的动作、神态模仿得栩栩如生。D.文章生动细腻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神态和动作,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感,读来楚楚动人。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B.由于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C.他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里也名列前茅。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我们学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B.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上课。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D.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6、对下列语句进行正确排序的一项是()①1859年,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确立了唯物主义生物进化观点。②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③它的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农业、工业和医学等实践服务。④推动了生物学的迅速发展。⑤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A.②⑤①④③ B.②⑤③①④ C.①④③②⑤ D.①④②⑤③7、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1)东皋薄暮望,_____。(王绩《野望》)(2)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3)征蓬出汉塞,_____。(王维《使至塞上》)(4)馨香盈怀袖,_____。(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5)___________,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6)故渔者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7)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8)当处于困境时,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像松树一样挺立风中而不倒,经历严寒而不凋,就如刘桢在《赠从弟》中所写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解释加点字。(1)年且九十(______)(2)且焉置土石(______)(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______)(4)身已半入,止露尻尾(______)2.用原文回答问题。对于愚公移山的决定,其妻的态度是:________;在移山过程中,其邻人的态度是:________;智叟的态度是:________。3.上文中刻画智叟和愚公两个人物,主要运用了____人物描写方法。4.翻译。(1)何苦而不平?(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甚矣,汝之不惠。5.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三、现代文阅读。(30分)1、大风莫言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田野里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他带着我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陡,牲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不知何时,天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①“爷爷,那是什么?”“风。”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直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起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梁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1.莫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爷爷和“我”—起去割草,________,___________。2.请对画线句①进行赏析。3.“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棵未被卷走的老茅草?4.结合全文,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5.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2、阅读下文,回答小题。蒸饭匠李靖①在爷爷走后的第一天,家里的院子就来了专门做红白喜事的人。当第一顿午餐许多人都围在一个大木桶前盛饭时,大家立马就发现了这米饭的与众不同。首先是那氛围就很特别。有人打开木制的桶盖,热气涌上来。盛饭的人都要排队,用铁铲铲一碗,端着碗回到饭桌,香味自然就弥散在院子里。大家赞不绝口,你一言我一语。“这个饭香,用木桶蒸的。不是煮的!”“蒸这个饭有讲究,要不停添水,跟一般的煮饭不一样。”“那个老师傅蛮有名的。他会烧。”我扒了一口米饭在嘴里,有木头的味道,也有空气的味道,(A)木香渗进了米粒的每一个分子,吞一口米饭,就像吞进阳光晒过的空气,太好吃了。②饭后人们都围坐在木桶四周,听老人讲蒸饭的秘密。老人滔滔不绝,面带微笑,一边抽着烟,一边把木桶见底的米饭掀开——我们看到了一个竹制的筛子,蒸屉般兜住了上面的米。“噢!原来下面没有底!”大家惊呼。老人说这个蒸屉是他特别找来的,这样蒸饭不粘锅,透气。(B)他娴熟地用锅铲捣了捣米饭,就像农民给土地松土那样自然。第一晚的木桶蒸饭,很快就被干光了。③第二天,我就走出院子,和蒸饭的老人聊起了天。老人姓孙,叫孙广禄,是溧水沙河孙家圩一带的人。问到他年龄,我吓了一跳,78岁,比我爷爷小10岁。但也年近80了,他竟然独自蒸几十斤的米,力气不小。他说做这一行已经有十几年了。十三四岁时就看人弄过(蒸饭),但直到60岁退休,才拾起过去的技艺,并越做越精,在县城做出了名。除了农村里的红白喜事,还有教堂里的做礼拜。他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给教堂做饭。最多的时候600人,每年圣诞节24、25号两天,他要蒸180斤的米。一个木桶最多60斤,从凌晨开始,一桶一桶地依次蒸,到中午11点半,准时开饭。蒸一桶米,“规规矩矩要两个半小时,”他说。老人当然有自己的章法。他说什么事都要有规划、讲原理。掌握了原理去做,才会做得好。老人蒸饭讲究米与水的比例,讲究米的生长周期,讲究火候……满满的都是学问。④此时,我对他只做蒸饭这一件事已经毫不怀疑了。院子里做菜的厨师,需要料理不同食材,煎炸烹煮,轮番上场;而78岁的老孙只面对一样东西:米;只用一个手法:蒸。这就是我感到最特别的地方。蒸一桶米饭,需要耗费的人工不小。别看他最后的成果就一样,但要做好上百人一天的饭,需要从凌晨待到夜晚,要有技艺,更要有耐心。⑤老孙说他当了二十多年会计,也经营过饭店,当过农民,但他最想做的是一名老师。他喜欢读书,酷爱文艺。曾经读过一整本《水浒传》给村里的瞎子听,至今他还能流利地背出许多诗词。他最不屑的,就是肚子里没货的人。老孙说,有了文化和知识,他就掌握了原理,也就能做得比一般人好。包括他自学会计怎么算账、学习蒸饭怎么蒸得好,都是因为自己摸索出了规律。而规律来自于一样东西:实践。他也劝诫我,写作也是要实践。写东西的人,只有经历了,才能写得好。练字也是一样,必须天天练。在老孙的说法里,什么都是“对称”的。对他来说,最对称的是个“人”字,也最难写。⑥在我们交谈的三天里,爷爷葬礼上的哀乐和悲鸣声不断,一直是我们对话的背景。那场面是有点奇特的,在一位老者死亡的仪式上,和另一位老者谈论人生。蒸饭这门技艺,我想是老孙寄情于别处的一种方法吧。专注去做好蒸饭这件事,令他获得了成就感,也可以短暂忘却人生的宿命。而我坐在小板凳上,用笔记下他说下的那些话,专心听他讲一生的故事,也在弥补我没有记录爷爷人生的遗憾,也在转移我失去他的痛楚。我们俩就在这样一个悲哀的场合,找到了许多共鸣。⑦走的时候,老孙收拾好自己的铁锅和木桶,放到了小三轮车上。我把小本子还给了他,我们互留了联系方式。他说他看到我好学,很高兴。我也很高兴,在爷爷的葬礼上,认识了这名蒸饭的老人。(C)悲伤虽然弥漫在心里,但作为一名倾听者,我感到了踏实和宽慰。1.文章以爷爷的葬礼开篇,有何用意?2.品味语言。(1)第②段中“第一晚的木桶蒸饭,很快就被干光了。”一句中的“干”字极富表现力,请品析其妙处。(2)试从修辞的角度,在(A)(B)两句中任选一处作简要赏析3.文中的蒸饭匠老孙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全文,概括其人物形象。4.除了写老孙,文中还写了葬礼上做红白喜事的众人和厨师,有何作用?5.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文末(C)处划线句的理解。四、写作题(40分)林清玄在《月到天心》中写道: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在过去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的月亮有一种亲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灯为我们引路一样。请以“心中一片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一CADBB(1)徙倚欲何依(2)日暮乡关何处是(3)归雁入胡天(4)路远莫致之(5)腾蛇乘雾(6)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8)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1.(1)将近(2)况且(3)制止、劝阻(4)只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3.语言描写4.(1)还愁什么挖不平呢?(2)冬夏换季的时候,才往返一次。(3)你太不聪明了!5.两座大山挡在家门前,出入绕远。(或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三1.遇大风;与大风搏斗。2.画线句①运用环境描写,②从视觉、听觉的角度,③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了风之迅猛,④渲染了紧张而恐怖的气氛,⑤为后文表现爷爷淡定沉着、坚韧刚强的品格作铺垫。3.这棵普通老茅草是我们与大风搏斗的仅有的一点收获,它象征着爷爷普通平凡、历尽沧桑却坚韧顽强的品格,这样写含蓄、深刻而又余味无穷。4.爷爷是一个坦然镇定、刚毅坚强、历尽沧桑、勤劳能干、沉着淡定、坚韧顽强、爱护孙子的老农民形象。如:爷爷哼歌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乐观坚韧地人;如从“爬行”、“攥”等动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坦然镇定、刚毅坚强地人。(任答其中两个要点即可,但必须结合文中相关情节)5.以“我”的口吻讲述故事,增强真实感;通过“我”在大风来临前后的言行衬托爷爷的形象;表现祖孙情深,爷爷对“我”关心疼爱,“我”对爷爷敬爱依赖。1.①渲染悲伤的氛围,表达对爷爷去世的哀痛之情②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蒸饭匠—老孙。③为下文写我与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