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研究_第1页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研究_第2页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研究_第3页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研究_第4页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研究第一部分糖尿病性白内障特点及手术适应证 2第二部分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目标及方案 3第三部分手术方式选择及手术风险评估 6第四部分术前检查及评估项目 8第五部分术中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策略 11第六部分术后并发症预防及管理措施 14第七部分术后血糖控制及随访方案 17第八部分术后生活方式干预及建议 19

第一部分糖尿病性白内障特点及手术适应证关键词关键要点【糖尿病性白内障特点及手术适应证】:

1.糖尿病性白内障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包括:发病年龄较早,进展较快,双眼均受累,晶体混浊常呈弥漫性和进行性雪状或珠状混浊,同时伴有眼底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糖尿病性白内障在手术方面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包括:晶体硬度增加,脆性增加,容易碎裂,导致手术难度提高,术中并发症风险增加。

3.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对手术的适应证要求更加严格,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手术风险和预后等因素,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手术适应证】:

糖尿病性白内障特点及手术适应证

糖尿病性白内障(DBC)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特点如下:

*发生率高: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风险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而且发病年龄更早,进展也更快。据统计,糖尿病患者发生白内障的几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而且发病年龄可提前10-15年。

*进展迅速:糖尿病性白内障的进展速度比非糖尿病性白内障快,而且容易并发其他眼部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

*临床表现多样: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畏光、复视、视物变形、色觉异常等。

*手术难度大:糖尿病性白内障的手术难度较大,术中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性白内障。

手术适应证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是否需要手术,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视力下降:如果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视力下降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白内障的程度:如果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程度较重,已经影响到视网膜的功能,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其他眼部疾病:如果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还伴有其他眼部疾病,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患者的全身情况:如果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全身情况良好,能够耐受手术,则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总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是否需要手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由医生做出判断。第二部分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目标及方案关键词关键要点【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目标】:

1.全程监测和即时反馈: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目标是将空腹血糖控制在6.1-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8.0-10.0mmol/L。

2.个体化目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糖控制史、肾功能等,制定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

3.监测工具的重要性:使用持续血糖监测系统(CGM)实时监测血糖水平,便于及时发现并调整血糖控制方案。

【方案选择原则】:

一、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目标

1.非糖尿病患者:

术前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1-7.8mmol/L之间,并持续至手术结束;

术后空腹血糖应控制在6.1-7.8mmol/L之间,并持续至出院;

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7.8-10.0mmol/L之间。

2.糖尿病患者:

术前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6.1mmol/L之间,并持续至手术结束;

术后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6.1mmol/L之间,并持续至出院;

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6.1-7.8mmol/L之间。

二、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方案

1.非糖尿病患者:

术前:

给予基础胰岛素0.2U/kg,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速度为100-125ml/h;

术中:

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维持血糖稳定;

术后:

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维持血糖稳定。

2.糖尿病患者:

术前:

给予基础胰岛素0.1U/kg,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速度为100-125ml/h;

术中:

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维持血糖稳定;

术后:

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维持血糖稳定。

三、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注意事项

1.术前:

患者应在手术前1-2周开始控制血糖;

患者应在手术前12小时禁食,仅允许饮用清水;

患者应在手术前6小时停用口服降糖药。

2.术中:

患者应在手术过程中接受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速度为100-125ml/h;

患者应在手术过程中接受胰岛素治疗,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

患者应在手术过程中接受密切的血糖监测,每1-2小时监测一次血糖。

3.术后:

患者应在术后继续接受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速度为100-125ml/h;

患者应在术后继续接受胰岛素治疗,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

患者应在术后继续接受密切的血糖监测,每1-2小时监测一次血糖。

4.出院后:

患者应在出院后继续控制血糖;

患者应在出院后继续接受胰岛素治疗,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剂量;

患者应在出院后继续接受密切的血糖监测,每1-2周监测一次血糖。第三部分手术方式选择及手术风险评估关键词关键要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评估

1.全面评估患者的糖尿病病史、病程、控制情况、并发症等。

2.评估患者视力、眼压、眼底情况、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

3.评估患者全身情况、有无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前准备

1.术前控制血糖水平,使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

2.术前滴用抗菌眼药水,预防感染。

3.术前进行眼部检查,排除其他眼部疾病。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中处理

1.手术中注意控制血糖水平,防止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

2.手术中注意保护角膜内皮细胞,防止损伤。

3.手术中注意控制眼压,防止出现青光眼。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

1.术后继续控制血糖水平,使血糖稳定在正常范围。

2.术后滴用抗菌眼药水,预防感染。

3.术后定期复查,观察眼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1.术前控制好血糖,避免因血糖波动引起并发症。

2.手术中注意保护角膜内皮细胞,防止损伤,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3.术后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避免因感染引起并发症。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

1.术后视力的恢复速度与患者的年龄、病程、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2.术后视力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一般需要数周或数月的时间。

3.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确保视力的恢复。手术方式选择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白内障的类型、严重程度、患者的全身状况以及术者的经验和技术等因素。

1.超声乳化术:超声乳化术是目前最常用的白内障手术方式,也是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超声乳化术是利用超声波能量将混浊的晶状体乳化,然后通过微小的切口将其吸出,再植入人工晶体。超声乳化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来说是相对安全的手术方式。

2.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白内障手术新技术,其特点是在角膜上仅开一个2.2-2.8mm的小切口,然后通过该切口将混浊的晶状体乳化吸出,再植入人工晶体。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具有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等优点,特别适合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

3.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是利用飞秒激光技术在角膜上切割出精确的切口,然后通过该切口将混浊的晶状体乳化吸出,再植入人工晶体。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具有精准度高、安全性好、可重复性强等优点,特别适合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

手术风险评估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手术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全身状况评估: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全身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增加手术的风险。因此,在手术前应详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包括既往病史、用药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手术。

2.眼部状况评估: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眼部状况往往比较复杂,除了白内障外,还可能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眼部疾病。这些眼部疾病可能会增加手术的难度和风险。因此,在手术前应详细评估患者的眼部状况,包括视力、眼压、眼底检查等,以确定手术的风险和手术方式。

3.手术方式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也会影响手术的风险。超声乳化术是目前最常用的白内障手术方式,也是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具有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等优点,特别适合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

4.术后并发症风险评估: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风险较高,包括术后感染、出血、视网膜脱离等。因此,在手术前应评估患者的术后并发症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第四部分术前检查及评估项目关键词关键要点既往病史

1.详细询问糖尿病史,包括起病年龄、病程、胰岛素治疗史、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等,评估患者的糖尿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控制情况。

2.询问患者的心血管病史,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3.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史,特别是降压药、降脂药、抗凝药等的使用情况,以便在围手术期调整用药方案。

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包括视力检查、血压测量、脉搏检查、呼吸检查、心音听诊、腹部检查等,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2.眼科检查,包括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等,评估患者的白内障严重程度、眼底病变情况等。

3.其他检查,如心电图、胸片、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

实验室检查

1.血糖检查,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2.血脂检查,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评估患者的血脂水平。

3.血压检查,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等,评估患者的血压水平。

4.心电图检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

5.胸片检查,评估患者的肺部情况。

6.血常规检查,评估患者的血液系统情况。

7.尿常规检查,评估患者的泌尿系统情况。

8.生化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

并发症的评估

1.评估患者是否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

2.评估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确定是否需要在围手术期进行特殊处理。

3.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围手术期用药的调整

1.调整患者的降压药、降脂药、抗凝药等药物剂量,以确保在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3.根据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

术后康复指导

1.指导患者术后如何控制血糖,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运动等。

2.指导患者术后如何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

3.指导患者术后如何进行眼部护理,包括如何使用眼药水、如何保护眼睛等。《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研究》中介绍的术前检查及评估项目:

1.详细的病史询问:

-询问患者的糖尿病病史、治疗方案、血糖控制情况、并发症史、既往手术史、药物过敏史、家族史等。

-询问患者的视力变化、视物不清、复视、畏光、色觉异常等症状。

2.全面的眼科检查:

-视力检查:记录患者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和远近视力。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评估角膜、结膜、巩膜、虹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结构的形态和透明度。

-散瞳眼底检查:评估视网膜、视神经、黄斑等结构的形态和病变。

-眼压测量:排除青光眼的可能性。

-眼轴长度测量:了解眼球的屈光状态。

-角膜曲率测量:了解角膜的形状和屈光力。

3.全身检查:

-体格检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心肺功能、血压、体重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

-心电图检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

-胸片检查:排除肺部感染或肿瘤等疾病。

4.特殊检查:

-眼部B超检查:评估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等结构的形态和厚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评估视网膜、脉络膜、视神经等结构的形态和厚度。

-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评估角膜内皮细胞的数量和质量。

5.评估患者的围手术期风险:

-根据患者的糖尿病病史、病情控制情况、并发症史、既往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因素,评估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风险。

-制定相应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第五部分术中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策略关键词关键要点围手术期高血糖管理策略

1.院前和术前控制血糖

-患者术前血糖控制是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关键

-术前采取强化血糖控制的方法,控制好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使用速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降低患者的血糖,使之达到正常水平

2.围手术期血糖管理

-维持患者术后血糖的稳定,主要使用短效或中效胰岛素静脉点滴给药

-常用持续血糖监测或者每1-2小时测定1次血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

-合理控制摄入食物的类型和量,适当减少米饭、面条、面包等升糖指数高的食物

药物治疗

1.激素的使用

-有研究表明,术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围手术期激素抵抗,使血糖控制更加理想

-术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干扰胰岛素降糖效果,导致血糖升高,因此一般不建议使用

-如果患者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那么术中和术后都需要进行糖皮质激素的替代治疗

2.降糖药的使用

-二甲双胍为口服降糖药的一线用药,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前不需要停用降糖药物

-术前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术前几天最好停用二甲双胍,减少乳酸酸中毒的风险

-术后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决定何时恢复二甲双胍的使用,术后如有并发症,暂时不能使用二甲双胍

3.镇静药的选择

-镇静药物使用不当,可引起患者出现低血糖或者高血糖,加重患者的病情

-选择镇静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是否会影响血糖水平

-镇静药物的使用剂量要适当,既能达到镇静效果,又不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术中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策略

1.控制血糖

术前应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8.0-10.0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0-12.0mmol/L。可以采用胰岛素泵、胰岛素注射或口服降糖药物等多种方式控制血糖。

2.预防感染

术前应进行全身检查,重点检查肺部、口腔、皮肤等部位,如有感染应积极治疗。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切口感染。术后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常用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青霉素等。

3.预防出血

术前应纠正凝血功能异常,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术中应小心操作,避免损伤血管。术后应给予止血药预防出血,常用止血药包括止血敏、维生素K等。

4.预防青光眼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容易发生青光眼,这是因为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虹膜或睫状体,导致房水循环障碍。术前应给予青光眼药物预防,常用药物包括噻吗洛尔、毛果芸香碱等。术后应密切监测眼压,如发现眼压升高应及时给予治疗。

5.预防视网膜脱离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这是因为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视网膜。术前应给予视网膜脱离预防药物,常用药物包括玻璃体腔注射长效气体或硅油等。术后应密切监测视网膜情况,如发现视网膜脱离应及时给予治疗。

6.术中并发症处理

如果术中发生并发症,应及时处理。常见的术中并发症包括:

*出血:出血量少时可局部压迫止血,出血量多时需给予输血或手术止血。

*感染:感染轻微时可给予抗生素治疗,感染严重时需手术切除感染组织。

*青光眼:青光眼发作时可给予青光眼药物治疗,如噻吗洛尔、毛果芸香碱等。

*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发生后需立即进行手术复位。第六部分术后并发症预防及管理措施关键词关键要点术前准备

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如糖尿病史、心血管疾病史、肝肾功能情况、用药史等。评估患者的视力、眼底情况、白内障程度等,判断其手术风险。

2.全面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等,以排除手术禁忌症,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为手术的安全进行提供依据。

3.控制血糖:术前血糖应控制在8-10mmol/L之间,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术后恢复。

术中注意要点

1.做好围麻期血糖监测:术中避免患者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避免手术时间过长:长期手术会增加患者的应激反应,导致血糖波动,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3.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剂:尽量避免使用利多卡因,以减少对血糖的影响。

术后护理措施

1.加强血糖监测:术后继续监测血糖,并及时调整降糖药物剂量,以维持血糖稳定。

2.预防和治疗感染:严格消毒术区,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若出现感染应及时治疗。

3.加强眼部护理:术后使用眼药水或眼膏,以防止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并发症的防治

1.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较高,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视网膜病变。

2.黄斑水肿: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黄斑水肿的风险也较高,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黄斑水肿。

3.感染: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风险较高,应严格消毒术区,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若出现感染应及时治疗。

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和护士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病情,帮助他们了解手术过程和注意事项,消除他们的恐惧和焦虑。

2.提供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给予他们心理安慰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开展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糖尿病的知识,教他们如何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术后随访

1.定期复查:术后应定期复查,以监测患者的视力、眼底情况和血糖情况,及时发现和治疗并发症。

2.加强健康教育:继续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糖尿病的知识,教他们如何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3.提供持续的支持:医生和护士应与患者建立长期的联系,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帮助。术后并发症预防及管理措施

1.血糖控制

术前应控制血糖至接近正常水平,术中及术后应严格监测血糖。术后24小时内,血糖应控制在8-10mmol/L,术后24小时后,血糖应控制在6-8mmol/L。

2.感染预防

糖尿病患者术后感染风险较高,应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感染预防。术前应进行皮肤、呼吸道和泌尿道的检查,发现感染应积极治疗。术中应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视网膜病变预防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较高,应加强视网膜病变的预防。术前应进行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病变应积极治疗。术后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病变应及时治疗。

4.角膜病变预防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发生角膜病变的风险较高,应加强角膜病变的预防。术前应进行角膜检查,发现角膜病变应积极治疗。术后应避免眼部直接接触阳光,并使用人工泪液保护角膜。

5.其他并发症预防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还可能发生其他并发症,如白内障复发、青光眼、黄斑变性等。应加强术后随访,发现并发症应及时治疗。

术后并发症的管理

1.感染的管理

术后感染应积极治疗。应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并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2.视网膜病变的管理

术后视网膜病变应积极治疗。应使用抗VEGF药物控制视网膜病变,并根据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3.角膜病变的管理

术后角膜病变应积极治疗。应使用人工泪液保护角膜,并根据角膜病变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4.其他并发症的管理

术后其他并发症应及时治疗。应根据并发症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第七部分术后血糖控制及随访方案关键词关键要点【术后血糖控制目标】:

1.手术后24小时内血糖控制目标为6.1~7.8mmol/L。

2.手术后24小时后血糖控制目标为4.4~6.1mmol/L。

3.血糖控制应尽量避免出现低血糖,以减少低血糖性损伤风险。

【术后血糖监测方案】

术后血糖控制及随访方案

术后血糖控制

1.目标血糖水平:术后血糖控制的目标是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术前水平或接近术前水平。一般来说,术后血糖水平应控制在140mg/dL以下,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如重症患者、老年患者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术后血糖控制的目标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血糖监测:术后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以确保血糖水平处于目标范围内。术后早期,患者的血糖水平应每1-2小时监测一次,当血糖水平稳定后,可逐渐减少监测频率。

3.胰岛素治疗:对于术后血糖水平升高的患者,可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胰岛素的剂量和类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口服降糖药物:对于术后血糖水平轻度升高的患者,可使用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5.饮食控制:术后患者应注意饮食控制,以避免血糖水平升高。患者应限制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选择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并控制总热量摄入。

6.运动:术后患者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适量的运动,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消耗能量,降低血糖水平,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随访方案

1.随访时间:术后患者应定期随访,以监测血糖水平的变化、评估手术效果、发现和处理并发症。随访的时间间隔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应进行随访。

2.随访内容:随访时,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