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北片区重点达标名校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北片区重点达标名校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北片区重点达标名校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北片区重点达标名校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北片区重点达标名校毕业升学考试模拟卷化学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藏入屠苏C.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河水结冰C.汽油挥发 D.粮食酿酒3.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我国北方地区雾霾天气明显增多,雾霾天气导致呼吸病人增多,因为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可吸入颗粒物4.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空间站里涉及反应: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增减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原子质量没有改变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稀有气体一一通电后能发光一—制霓虹灯 B.石墨一一质地软且滑一一制作电极C.一氧化碳一一还原性——冶炼金属 D.生石灰一一能与水反应一一作干燥剂6.我省平和县特产水果—三红蜜柚,因外皮、海绵层、果肉均呈红色而得名,对预防坏血病有疗效,可知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是A.维生素B.蛋白质C.油脂D.无机盐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在甲骨上刻文字B.粮食酿酒C.纺纱织布D.用石块堆砌墙壁8.建立宏观和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某固体中加入盐酸会产生气体,则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离子B.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C.电解水得到氧气是因为水分子中含有氧分子D.氢气和甲烷都可以作燃料,是因为他们具有相同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9.房屋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主要目的是A.隔绝空气 B.隔绝可燃物 C.改变可燃物性质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10.两种化合物AB和DB2,若A元素的化合价与H2O中O的化合价绝对值相等,则D的化合价为()A.+4 B.+2 C.﹣2 D.﹣311.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增加了对空气的污染B.该反应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12.能用来表示元素的符号是A.H2OB.CuC.O2D.C60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若将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不改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情况下,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将3g甲物质(不含结晶水)配成3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为______g。将60℃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三种溶液仍然为饱和溶液B三种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丙<乙C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丙<乙D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14.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A图中x的值是_______。(2)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15.烧水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A.水分子质量B.水分子种类C.水分子间隔16.“下图”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1)图①、②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2)元素周期表中13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____;(3)由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8、13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探究铜、X、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丙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乙试管中无现象,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若甲试管中无现象,则______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支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取不溶物于试管丁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____,试管丁中一定含有的可溶性物质是______。18.根据下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甲装置装满水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制得的气体中常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要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填标号)。(4)已知铜和浓硝酸常温下反应可制得二氧化氮气体。用该方法制二氧化氮时,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标号)。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将25.6gNaCl和MgCl2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126g水中配成溶液,再将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不断加入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求:实验次数12345加入NaOH溶液质量/g4040404040共生成沉淀的质量/g2.95.8m11.611.6(1)上表中m的值为多少。___________(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

A、焚烧指的是燃烧,发生化学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B、爆竹声指的是火药的点燃,发生化学变化,选项B不符合题意;C、墟里烟指的是升起袅袅炊烟,是可燃物燃烧出现的现象,发生化学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D、雪却输梅一段香,是由于梅花香味经过分子不断运动,传播的更远,属于物理变化,选项D符合题意。2、D【解析】

A、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河水结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3、D【解析】

根据题意,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可吸入颗粒物进行分析解答。【详解】A、雾霾不影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量,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能污染空气,与雾霾没有关系,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硫能污染空气,与雾霾没有关系,不符合题意;D、雾霾可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符合题意。故选:D。4、B【解析】

A.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选项正确;B.由图中信息可知,每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和四个氢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和一个甲烷分子,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选项错误;C.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选项正确;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选项正确。故选B。5、B【解析】A、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制霓虹灯,正确;B、石墨具有导电性,所以可用制作电极,错误;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所以可用冶炼金属,正确;D、生石灰能和水反应,具有吸水性,所以可用作干燥剂,正确。故选B。6、A【解析】

三红蜜柚属于水果,水果富含维生素。故选A。【点睛】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糖类、脂肪、维生素、蛋白质、水、矿物质。7、B【解析】

A、在甲骨上刻文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纺纱织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用石块堆砌墙壁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8、B【解析】A.活泼的金属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氢气,故说法错误;B.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正确;C.电解水得到氧气是因为水分子中含有氧元素,故错误;D.氢气和甲烷都可以作燃料,是因为他们都具有可燃性,故错误。故选B。9、D【解析】A、用高压水枪喷水不能达到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离的目的,故不选;B、用高压水枪喷水不能使可燃物撤离火灾现场,不是喷水灭火的目的;故不选;C、用高压水枪喷水对可燃的性质没有丝毫的改变,如果可燃物能与水发生反应,喷水反而会造成更多麻烦.所以,喷水灭火的目的不是要改变可燃物的性质.故不选;D、用高压水枪喷水,用水带走燃烧物的热量,可以降低燃烧物温度,当温度低于着火点时,可燃物的燃烧就会熄灭,用水灭火的原理为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故选.故选D10、A【解析】

根据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求出A的化合价,再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利用化学式AB和A元素的化合价求出未知元素B的化合价,最后利用化学式DB2和B元素的化合价求出未知元素D的化合价.【详解】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H2O中O的化合价为0-(+1)×2=-2,其绝对值为+2,即A的化合价为+2价,则AB中B的化合价为0-(+2)=-2,所以DB2中D的化合价为0-(-2)×2=+4。故选A。11、B【解析】A、该反应将空气污染物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错误;B、因CO和NO都有毒,通过该反应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即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正确;C、由图可知,该反应生成物有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D、该反应中分子的个数虽发生了变化,但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变化,反应前后质量相等,错误。故选B。12、B【解析】

A.H2O表示水、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选项错误;B.Cu表示金属铜、铜元素、一个铜原子,选项正确;C.O2表示氧气、一个氧分子,选项错误;D.C60表示碳六十、一个碳六十分子,选项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丙<乙<甲降低温度10D【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1)据图可看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2)根据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分析;(3)有关的计算要准确;(4)根据图像分析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详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丙<乙<甲;故答案为丙<乙<甲;(2)若将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不改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情况下,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因为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答案为降低温度;(3)将3g甲物质(不含结晶水)配成3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为10g,因为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是30g;故答案为10;(4)将60℃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A中丙变为不饱和溶液,B、C中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故答案为D;【点睛】掌握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9CD【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核外电子排布的相关知识【详解】(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2+7=9(2)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元素,C和D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点睛】熟悉原子结构以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5、AB【解析】本题考查了水由液态变成气态过程中微粒的变化。烧水过程中,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质量、水分子种类不变,水分子间隔变大,故选AB。16、②AlAl(OH)3【解析】

(1)②的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2)13号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

(3)1、8、13的元素分别是氢元素、氧元素和铝元素,由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8、13的元素组成的物质是氢氧化铝,其化学式为:Al(OH)3。

故答案为:

(1)②;

(2)Al;

(3)Al(OH)3。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X、铜、锌乙铜和锌硫酸和硫酸锌【解析】

解:丙试管中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硫酸锌,观察到的现象是出现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乙试管中无现象,说明了X的活动性小于铜,由丙可知,铜的活动性小于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弱到强的顺序是X、铜、锌。若甲试管中无现象,通过甲、丙即可比较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锌铜,则乙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支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取不溶物于试管丁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和锌,试管丁中一定含有的可溶性物质是硫酸和硫酸锌。18、酒精灯锥形瓶bBEDC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