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阳节经典诗句(15篇)重阳节经典诗句1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忆山东兄弟》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4、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5、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6、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角。____郑谷《菊》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____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8、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____张可久《折桂令·九日》9、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____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10、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____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11、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____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12、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____文森《九日》13、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____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14、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____李白《九月十日即事》15、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____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16、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____王勃《蜀中九日/九日登高》17、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____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18、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____曹雪芹《螃蟹咏》19、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____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20、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____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21、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____文森《九日》22、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____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23、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____妙信《九日酬诸子》24、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____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25、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____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26、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____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27、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____赵时春《原州九日》28、问他有甚堪悲处?思量却也有悲时,重阳节近多风雨。____辛弃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带湖篆冈小酌》29、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____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30、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____苏洵《九日和韩魏公》31、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____徐灿《菩萨蛮·秋闺》32、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____杜甫《九日寄岑参》33、采采黄金花,何由满衣袖。____杜甫《九日寄岑参》34、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____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35、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____李白《九日龙山饮》36、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____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37、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____吴文英《一寸金·秋感》38、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____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39、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____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40、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____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41、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____沈辂《九日登高台寺》42、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____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43、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____张可久《风入松·九日》44、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____宋祁《九日置酒》重阳节经典诗句2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忆山东兄弟》3、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6、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8、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9、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10、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11、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张可久《满庭芳·客中九日》12、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九日登高》13、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14、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15、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16、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17、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18、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19、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20、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曹雪芹《螃蟹咏》重阳节经典诗句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全文诗句如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翻译】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九日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翻译】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今日相会我们便一起饮尽杯中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曙。其全文诗句如下: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翻译】汉文帝筑有一座高高的望仙台,这天登临时曙色正要散开。三晋的云山都向着北方,二陵的风雨从东边过来。当年守关的令尹谁认识?河上公一去就不再回来。不如就近寻找彭泽宰,一起畅饮陶醉在菊花酒杯中。《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岑参。其全文诗句如下: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翻译】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江总。其全文诗句如下: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翻译】我的心追逐南去的云远逝了,身体却随着秋季由北向南飞回的大雁归来。故乡家里篱笆下栽种的菊花,今日又开了几朵呢。《蜀中九日登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其全文诗句如下: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翻译】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你为何还要南来。《九日送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全文诗句如下: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翻译】秋风萧瑟的蓟北,相熟的朋友本来就少,又有谁能登高送我回归故乡呢?今日相会我们便一起饮尽杯中的菊花酒,也许明日你我就像这随风漂泊无定的断蓬一样,不知道飞向何方。《九日龙山饮》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翻译】又是九九重阳节,我来到龙山饮酒,连黄菊花都讥笑我这个放逐之人。笑,让它笑,我歌我舞,风吹帽落,月亮都舍不得我离开,喜欢我的歌舞。《秋登兰山寄张五》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孟浩然。其全文诗句如下: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翻译】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采桑子重阳》其全文诗句如下: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翻译】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九日齐山登高》作者为唐代诗人、文学家杜牧。其全文诗句如下: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翻译】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九日登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全文诗句如下:青山远近带皇州,霁景重阳上北楼。雨歇亭皋仙菊润,霜飞天苑御梨秋。茱萸插鬓花宜寿,翡翠横钗舞作愁。谩说陶潜篱下醉,何曾得见此风流。《九日怀封元寂》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勃。其全文诗句如下: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兰气添新酌,花香染别衣。九秋良会少,千里故人稀。今日龙山外,当忆雁书归。《重九日宴江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审言。其全文诗句如下:蟋蟀期归晚,茱萸节候新。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高兴要长寿,卑栖隔近臣。龙沙即此地,旧俗坐为邻。《九月九日望蜀台》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苏颋。其全文诗句如下: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北料乡关方自此,南辞城郭复依然。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九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其全文诗句如下: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九月九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治。其全文诗句如下: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九月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秋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治。其全文诗句如下:四郊秦汉国,八水帝王都。阊阖雄里椋?倾谧彻婺!《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绩。其全文诗句如下:野人迷节候,端坐隔尘埃。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映岩千段发,临浦万株开。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九月九日登玄武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卢照邻。其全文诗句如下: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窥觞照欢颜,独笑还自倾。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翻译】今天云彩飘飘,景色迥然,流水更绿,青山更明亮。我手携一壶流霞酒,采撷一朵黄菊花,欣赏这菊花凌霜不凋的品行。这里山石偏僻,松树古远,快乐的管弦乐随风飘洒。酒杯当明镜照耀我欢乐容颜,独自一个人喝酒,自得其乐。望着山月独自起舞高歌,任帽儿被舞风吹落,哥们,你们在那里?你们还好吗。《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日用。其全文诗句如下:紫宸欢每洽,绀殿法初隆。菊泛延龄酒,兰吹解愠风。咸英调正乐,香梵遍秋空。临幸浮天瑞,重阳日再中。《重阳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敬亭山外人归远,峡石溪边水去斜。茅屋老妻良酿酒,东篱黄菊任开花。《旅中重阳》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司空图。其古诗全文如下: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重阳山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司空图。其古诗全文如下: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重阳日即事》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适。其古诗全文如下: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重阳席上赋白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翻译】一院子的菊花金黄金黄,中间有一丛白似霜的花儿是这么孤独。就像今天的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紫萸香慢·近重阳》出自宋词三百首,作者为宋朝诗人姚云文,其古诗全文如下: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评。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翻译】偏偏是临近重阳风雨越多,今日如此温暖明丽特别叫人爱惜。试问秋花的芳香是否浓郁?我欲携同朋友走出西城游历。我正自飘泊羁旅,满怀着无限愁绪,就怕登上荒台的高处,更是难以承受悲戚。面对着酒宴,又将滤酒、插花的友人回忆,只是座席上已没有昔日的旧侣。我感到悲楚凄清,微酒入肠浅醉又醒。积郁的愁情,比诗篇抒写的更加沉重。记得沿着楸树茂盛的大道乘马奔行,手持雕弓,施展百步穿杨的技能,这些往事休再论评。重阳节朝廷传赐下一枝紫萸,有谁的梦魂曾到故国园陵?任凭着乌纱帽随风吹去,要让老天知道,斑白的华发已如此丛生,我感慨长歌呵涕泪交进。《少年游·重阳过后》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古诗全文如下: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古诗作品《过故人庄》的第七八句,其全文如下: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翻译】老朋友准备好了黄米饭和鸡肉,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横斜。打开窗子,面对的是打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与你品尝着菊花酒。“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出自宋朝诗人:李清照的古诗作品《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翻译】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涎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在菊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莫要说清秋不让人伤神,西风卷起珠帘,帘内的人儿比那黄花更加消瘦。“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出自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九月十日即事》,其古诗全文如下: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翻译】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出自宋朝诗人晏几道的作品《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其古诗全文如下:天边金掌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翻译】天边的云彩有如仙人金掌承玉露。玉露凝成了白霜,浮云随着大雁南翔,排成一字长。举绿杯,舞红袖,趁着九九重阳,人情温厚似故乡。身佩紫兰,头簪菊黄,急切切重温旧日的颠狂。想借一番沉醉换掉失意悲凉,清歌莫唱悲曲,一唱断人肠。《九日和韩魏公》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洵。其古诗全文如下: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翻译】不才如我垂久老矣竟忝列先生的门下,金灿灿的酒器映照着我满头萧萧的白发。惭愧呀魏公你如此看重又宴请了我,我在曲台编的那本书消磨了几多年华。多少回重阳节从忧愁中过来的,多少回酒醉中又壮心偶发。此番风雨之夜辗转无眠,起来把新诗一遍一遍地写下。《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顾炎武。其全文如下: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是迟。【翻译】重阳节这一天突然发现已经到了晚秋时节,不免心惊,你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瞩望。离别思念的情怀唯有靠浊酒排遣,忧愁中满目都是丛生的菊花。我且把自己这一腔报国的忠肝义胆留存给苍天大地,让故国的江山见证我斑白的鬓角吧。多多承蒙你千里之外的关怀询问,我是一个亡国之人,如同被放逐一样,已经无家可归。《蟾宫曲·九日》作者为唐朝诗人、文学家张可久。其古诗全文如下: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贺新郎·九日》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刘克庄。其古诗全文如下: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鸿北去,日西匿。【翻译】暗沉沉的天空一片昏黑,又交织着斜风细雨。实在令人难以忍受,我的心中纷乱如麻,千丝万缕的愁思如织。我平生就喜欢登高临远眺望四海,幸亏现在高楼百尺。放眼望去,千山万壑尽现于点点秋色里,我胸襟博大满怀情意。虽然只是普通的一个白发书生,流洒下的行行热泪却总是为着神州大地,绝不会像曾经登临牛山的古人一样,为自己的生命短暂而悲哀饮泣。追忆怀念以往的荣辱兴衰,一切都已经杳无影迹了。少年时我风华正茂,气冲斗牛,自以为身上负有凌云健笔。到而今才华如春花凋谢殆尽,只剩下满怀萧条寂寞的心绪。常常怨恨世人的新意太少,只爱说南朝文人的疏狂旧事。每当重阳吟咏诗句,动不动就把孟嘉落帽的趣事提起,让人感到有些厌烦。如果对着菊花而不饮酒,恐怕菊花也会嘲笑人太孤寂。只看见鸿雁向北飞去,一轮昏黄的.斜阳渐渐向西边沉了下去。《长安九日诗》作者为魏晋南北朝文学家江总。其古诗全文如下: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翻译】九月九日,勉强登高,却无人送酒同欢,心已经跟南云走了,身体却随着北飞的大雁而来。遥想故园的菊花,大概在战场旁,寂寞地开放吧。《折桂令·九日》作者为元朝文学家张可久。其古诗全文如下: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翻译】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游子思念故家。忆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回头看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风入松·九日》作者为元朝文学家张可久。其古诗全文如下:哀筝一抹十三弦,飞雁隔秋烟。携壶莫道登临晚,蝶双双为我留连。仙客玲珑玉树,佳人窄索金莲。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九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商隐。其古诗全文如下: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尊前有所思。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篱。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九日》作者为明朝文学家文森。其古诗全文如下: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翻译】三年过去,庭院里的菊花依旧在重阳盛开,可惜我此时身在异乡为异客。哪里想到今日独自饮酒,只能对着故乡的菊花把盏,极目远眺,远处的云仿佛和树连到了一起。天气开始转寒,大雁结队南迁。重阳之时独自登高,心中感慨万千。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景物,惟独看不到故乡的踪影。《九日登长城关楼》作者为明朝文学家王琼。其古诗全文如下: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采桑子·九日》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纳兰性德。其古诗全文如下: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翻译】深秋时分,在这遥远的边塞,有谁能记得我?树叶发出萧萧的声响。返乡之路千里迢迢。家和梦一样遥不可及。重阳佳节,故园风光正好,离愁倍增。不愿登高远望。只觉心中悲伤不已。当鸿雁南归之际,将更加冷落凄凉。《九日感赋》作者为清朝文学家秋瑾。其古诗全文如下: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翻译】我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这一回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异乡。重阳节这天,我刚刚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给妹妹写起诗来。面对秋菊,难于饮到陶渊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楼;惭愧缺少王粲那样的才能。美好的时光中,佳节枉被辜负。那过去欢聚的地方,如今已冷落无人了。《九日寄秦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陈师道。其古诗全文如下:疾风回雨水明霞,沙步丛祠欲暮鸦。九日清尊欺白发,十年为客负黄花。登高怀远心如在,向老逢辰意有加。淮海少年天下士,可能无地落乌纱。【翻译】一阵疾风把雨云吹垮,明净的江面上飘着绚丽的晚霞。我舟泊岸边,系好了船缆,只见树丛中的祠庙周围,飞旋着一群群求栖的乌鸦。唉,今天是九九重阳节,我举杯想畅饮可又不堪酒力,自己早已愁白了头发!我曾十年飘泊,寄人篱下,佳节里哪有心思赏花观景,真是白白辜负了故乡的菊花。登高望远,我的心与你同在,永难忘却年轻的风流,年轻的潇洒。今天,我虽然老了,但逢此良辰,怀想你的绵绵情意越发增加。呵,像你秦觏这样的少年豪俊之士步此时岂能不结伴登高、饮酒戏耍?狂写风吹落帽那样的诗篇,定能胜过那孙盛、孟嘉。重阳节经典诗句4《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九日》唐·耿湋重阳寒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步蹇强登游藻井,发稀那更插茱萸。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更望尊中菊花酒,殷勤能得几回沽。《重阳山居》唐·司空图此身逃难入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重阳日示舍弟》唐·赵嘏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九月九日李苏州东楼宴》唐·崔国辅江边枫落菊花黄,少长登高一望乡。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励志古诗词名句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词山水风光的'古诗词描写秋天的古诗词重阳节经典诗句5【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代: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背景介绍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人物介绍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译文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注释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强:勉强。登高: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怜:可怜。傍:靠近、接近。【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鉴赏一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劈头一个“强”字,则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此句承前句而来,衔接自然,写得明白如话,使人不觉是用典,达到了前人提出的“用事”的最高要求:“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邢邵语)正因为此处巧用典故,所以能引起人们种种的联想和猜测: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暗寓着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作者写思乡,没有泛泛地笼统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思念、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这样写,不仅以个别代表一般,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显得形象鲜明,具体可感;而且这是由登高饮酒的叙写自然发展而来的,是由上述陶渊明因无酒而闷坐菊花丛中的典故引出的联想,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仍贴题目中的“九日”,又点出“长安故园”,可以说是切时切地,紧扣诗题。诗写到这里为止,还显得比较平淡,然而这样写,却是为了逼出关键的最后一句。这句承接前句,是一种想象之辞。本来,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鉴赏二重阳节登高是古已有之的风俗。王维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因登高而引发出深沉的乡思,写得诚挚感人,但这单纯的思亲情绪毕竟围绕一己的身世,境界算不得宽阔。岑参这首诗则不然。首句便说"强欲登高去","登高去",还见出逢场作戏的味道,而前面冠以"强欲"二字,其含意便深刻得多了。两个字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强,是勉强,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强欲登高",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但"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诗人生活了多年的帝都。而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诗人又怎能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胜赏呢?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长安被安、史攻陷,在天宝十五年(756)六月,其收复在肃宗至德二年(757)九月。诗题言"行军九日",当是指他在至德元年(756)随军扈从肃宗自灵武至彭原的行军途中过重阳节。典型的环境,使诗人登高时的心情愈趋复杂,既思故园,更思帝都,既伤心,更感慨,两种感情交汇撞击着他的心房。既是"登高",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据说陶渊明"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逢弘(指江州刺史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陶潜居宅,有人送酒。诗人行军在外,自然没有这个福分。所以,"无人送酒来"句,实际上是在写旅况的凄凉萧瑟,无酒可饮,更无菊可赏。他想到故园今日黄花堆积的情景,只能遥遥寄去一片深沉的乡情。"遥"字,渲染出诗人与长安的相距之远。"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应傍战场开",沈德潜说"可悲在战场二字"。残垣断壁,战血涂地,黄花开在被乱军糟踏得不成样子的帝都长安岂不可悲可叹!结句把惜花、思乡、感时伤乱的情绪包容在一起加以抒发,所以最为"可悲"。这首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蝉联而下,犹如弹丸脱手,圆美流转。重阳节经典诗句6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翻译】九月九日登高眺望山川,归心思归烟雾积聚不散。在异乡共同喝着花酒,看见鸿雁天上南来,离家万里之客一同悲伤。【作者介绍】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重阳节经典诗句7原文: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赏析群雄“开怀痛饮”之时,宋江显然想得远些。先强调弟兄情分再是为众人的前程的忧虑和思考。重阳节饮酒赏菊。宋江在这时候吟出“降诏”,“招安”自然为英雄们的悲剧打下了伏笔。宋江将时光催人老的恐慌,轻松消解进了佳节带来的神清气爽,这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上片:很高兴遇到了重阳节,酒宴上...作者介绍宋江宋江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人称“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原本是郓城县押司,后加入梁山,在托塔天王晁盖阵亡后成为梁山的首领,极力主张接受朝廷的招安,并在被招安后率领梁山兄弟们先后攻打辽国以及田虎、王庆和方腊率领的起义军,回朝后不久被奸臣高俅等人用毒酒害死。宋江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历史上他是北宋宣和年间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后来投降宋朝。重阳节经典诗句81、《蜀中九日》唐·王勃玄月九日看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2、《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远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启齿笑,菊花须插满头回。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去今来只如斯,牛山何必独沾衣。4、《玄月旬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5、《玄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玄月九日眺山川,回心看积风烟。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6、《九日》唐·耿湋重阳冷寺满秋梧,客在南楼顾老夫。步蹇强登游藻井,发稀那更插茱萸。横空过雨千峰出,大野新霜万叶枯。更看尊中菊花酒,周到能得几次沽。7、《重阳山居》唐·司空图此身逃难进乡关,八度重阳在旧山。篱菊乱来成烂熳,家僮常得解登攀。年随历日三分绝,醉伴浮生一片闲。满目秋光还似镜,周到为我照衰颜。8、《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天孙回不回?9、《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重阳节经典诗句9九日寄行简【唐】白居易摘得菊花携得酒,绕村骑马思悠悠。下邽田地平如掌,何处登高望梓州?九日【唐】杨衡黄菊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九日【唐】李群玉年年羞见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半岭残阳衔树落,一行斜雁向人来。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丝管阑珊归客尽,黄昏独自咏诗回。九日言怀【唐】令狐楚二九即重阳,天清野菊黄。近来逢此日,多是在他乡。晚色霞千片,秋声雁一行。不能高处望,恐断老人肠。重阳节经典诗句10九日登山【唐】李白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庚午岁九日作唐·齐己门底秋苔嫩似蓝,此中消息兴何堪。乱离偷过九月九,头尾算来三十三。云影半晴开梦泽,菊花微暖傍江潭。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风飞向南。九日醉吟【唐】白居易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剑匣尘埃满,笼禽日月长。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问疾因留客,听吟偶置觞。叹时论倚伏,怀旧数存亡。奈老应无计,治愁或有方。无过学王绩,唯以醉为乡。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唐·钱起初服栖穷巷,重阳忆旧游。门闲谢病日,心醉授衣秋。酒尽寒花笑,庭空暝雀愁。今朝落帽客,几处管弦留。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唐】崔元翰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唐】白行简降虏意何如,穷荒九月初。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雁尽平沙迥,烟销大漠虚。登台南望处,掩泪对双鱼。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唐】武元衡玉烛降寒露,我皇歌古风。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绮陌拥行骑,香尘凝晓空。神都自蔼蔼,佳气助葱葱。律吕阴阳畅,景光天地通。徒然被鸿霈,无以报玄功。《旅中重阳》【唐】司空图乘时争路只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今岁节唯南至在,旧交坟向北邙新。当歌共惜初筵乐,且健无辞后会频。莫道中冬犹有闰,蟾声才尽即青春。《丁巳重阳》【唐】司空图重阳未到已登临,探得黄花且独斟。客舍喜逢连日雨,家山似响隔河砧。乱来已失耕桑计,病后休论济活心。自贺逢时能自弃,归鞭唯拍马鞯吟。重阳节经典诗句111.岩花不趁中秋约,篱菊齐供九日看。——钱时《九日融堂池上》2.明月初濡寒露白,篱花似趁重阳黄。——释正觉《题奉化西峰圆觉禅院》3.重阳试新酿,谓子当不速。——苏辙《次韵王巩见赠》4.蒋陵依旧西风在,一度黄花一度愁。——仇远《读陈去非九日诗》5.篱边旧菊犹豫堪摘,天末新鸿不可招。——仇远《明朝》6.秋菊虽满园,无钱得沽酒。——张嵲《九日三首·忆昔陶元亮》7.问讯重阳烟雨,俯仰人间今古,此意渺沧洲。——方岳《水调歌头·醉我一壶玉》8.无钱持蟹对黄花,又孤负、重阳地。——方岳《一落索·瘦得黄花能小》9.逢人提菊卖,方省是重阳。——方岳《九日·逢人提菊卖》10.深谢栽培与知赏,但惭终岁待重阳。——李山甫《刘员外寄移菊》11.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李郢《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12.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李郢《早发》13.白玉阶前菊蕊香,金杯仙酝赏重阳。——和凝《宫词百首》14.阳德重重在初四,不须九日是重阳。——杨万里《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十首·少阳拜赐太阳旁》15.重阳过了元不知,犹有黄花三两枝。——杨万里《和沈子寿还朝天集之韵》16.蜜房岁晚能多少,酒盏重阳自不供。——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2026届中考物理仿真试卷含解析
- 2025至2031年中国兔预混饲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龟甲形耐温球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食品乳化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长咀钳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装载机用柴油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菱形长排警示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合硅铝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绣花十孔被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初中英语听力学习中语言焦虑的多维度解析与应对策略探究
- 陕西事业单位考试真题2024
- 2025电子产品租赁合同模板
- 基于Hive数据仓库的瓜子网二手车数据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 阑尾炎术前术后健康宣教
- 留置看护队员试题及答案
- 2023版苏州轨道交通施工负责人考试题库必考点含答案
- 工作秘密事项清单范文(6篇)
- 中国药师职业技能大赛处方审核案例题及答案
- GA/T 1378-2018法庭科学STR已知分型参照物质技术要求
- CVP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 GB∕T 20975.25-2020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5部分: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