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版)JTT 681.1-2024 内河船舶导航雷达第1+部分性能要求_第1页
(正式版)JTT 681.1-2024 内河船舶导航雷达第1+部分性能要求_第2页
(正式版)JTT 681.1-2024 内河船舶导航雷达第1+部分性能要求_第3页
(正式版)JTT 681.1-2024 内河船舶导航雷达第1+部分性能要求_第4页
(正式版)JTT 681.1-2024 内河船舶导航雷达第1+部分性能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Ⅰ前言 引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整机性能 5单元性能 6操作和控制 7接口要求 参考文献 Ⅱ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第1部分:性能要求;—第2部分:实船性能试验方法。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雷达工作环境条件的要求(见4.1.1,2007年版的3.1.1);—更改了雷达交流电源接口的要求(见4.2.1,2007年版的3.2.1);—更改了雷达工作电源条件的要求(见4.2.2,2007年版的3.2.2);—更改了测距精度的要求(见4.3,2007年版的3.3);—更改了方位分辨力的要求(见4.7,2007年版的3.7);—更改了雷达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的要求(见4.10.2,2007年版的3.10.2);—更改了雷达性能检查的要求(见4.12,2007年版的3.12);—更改了雷达天线的要求(见5.1,2007年版的4.1);—更改了发射机工作频率的要求(见5.2.1,2007年版的4.2.1);—增加了发射机和接收机扫描脉冲宽度选项、参数调整能力和典型环境预设参数的要求—更改了显示器的显示方式(见5.3.1,2007年版的4.3.1)—更改了雷达操作和控制的要求(见6.1,2007年版的5.1);—增加了雷达接口要求(见第7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武汉理工大学、集美大学。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分:性能要求》代替;—本次为第二次修订。Ⅲ导航雷达主要用于船舶航行时观测目标和测量观测物的距离,是船舶安全航行、狭水道引航、进出港口及夜间航行时不可或缺的设备。JT/T681《内河船舶导航雷达》旨在确定内河船舶导航雷达性能及其试验方法,由两个部分构成。—第1部分:性能要求。目的在于规定内河船舶导航雷达在性能方面的要求。—第2部分:实船性能试验方法。目的在于确立内河船舶导航雷达实船使用性能试验方法及要求。1内河船舶导航雷达第1部分:性能要求本文件规定了内河船舶导航雷达的整机性能、单元性能、操作和控制以及接口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423(所有部分)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5465.2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GB9391船用雷达技术要求和使用要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GB/T14555船用导航雷达接口及安装要求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整机性能4.1.1在下列环境条件下雷达应能正常工作:—环境温度不高于40℃时,相对湿度不大于93%;—水平方向倾斜不大于40°。4.1.2环境试验条件和方法应满足GB9391和GB/T2423(所有部分)所规定的等级和试验方法。4.2.2在下列电源变化情况下,雷达应能正常工作:—交流:220V,50Hz,偏离额定电压±10%—直流:发电机供电时,偏离额定电压±10%;蓄电池供电时,偏离额定电压-10%~+30%。4.2.3雷达应具备防止因过流、过压、过荷及电源极性瞬时或意外反接而损坏的保护装置。2差不应超过3%。注:量程采用公里制或与海里制兼容。4.4距离分辨力的两个目标,应能分离显示。4.6艏线指零精度使用艏向(HDT)上显示方式时,艏线指零误差应小于或等于1°。4.7方位分辨力在1km~2km量程及所用量程的50雷达显示器应能分离显示。4.8最小作用距离在1km~2km量程,除量程选择外,不改变其他控制器的调整位置。在天线距水面高度为10m时,位于最小作用距离和1.5km之间的灯船目标或相当于10m2有效反射面积的小目标,雷达显示器应能同时显示,最小作用距离不大于23m。当船靠近岸线航行时,用电子可变距标圈测量岸线及中心亮区突出部分,其值应不大于10m。4.10雷达连续工作时间4.10.1雷达工作在发射状态时,连续工作的时间应不小于144h。4.10.2雷达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应不小于2500h。雷达应具有抗海浪、雨雪,以及杂波和同频异步干扰的能力。其中,抗雨雪及抗海浪干扰功能应能连续可调。当不需要这些功能时,应能关闭。雷达应有主要电气性能检测装置。35单元性能5.1.3敞开式天线应设置控制天线旋转的独立开关。5.1.4天线应具有艏线可调装置。5.1.5天线应设有接地装置。5.1.6天线在风速为35m/s情况下不应损坏,在风速为25m/s情况下应能正常工作。5.1.7天线水平波束宽度应小于或等于5.2°(3dB),垂直波束宽度应大于或等于22°(3dB)。5.2发射机与接收机5.2.3发射机与接收机应至少具备两种或以上扫描脉冲宽度选项。5.2.4发射机与接收机应提供增益、雨抑制、浪抑制、调频的调整能力,且提供典型环境的预设参数,并便于切换。5.2.5发射机与接收机应能方便地拆装,并具有直接与显示器连接的接口。5.3.1显示器应为平面位置显示器,并有艏向上和真北向上两种显示方式。5.3.3选定量程、电子固定距标圈、电子可变距标圈、电子方位线对应数值数据的显示,应在显示器的有效直径(雷达回波图像区域的直径)之外。的量程。5.3.5电子固定距标圈应满足在lkm以下量程上不少于2个,其他量程上不少于4个。5.3.6电子可变距标圈应能覆盖最小(23m)至最大作用距离。5.3.7显示器应提供数字式距离读数,同时提供指定位置的距离和相对方位数值。5.3.8电子固定距标圈、电子可变距标圈、照明的亮度均应可调,且能单独关闭。5.3.9艏向指示应用一条直线指示。艏线宽不大于0.5°,艏线应从扫描原点(本船位置)延伸到显示器边缘,应具有控制和暂时关闭艏线亮度的装置。5.3.10显示器应具有电子方位线及其数据显示。5.3.11显示器宜具有范围可以设置的警戒区,并当目标闯入时能以声光报警。5.3.12显示器应在没有外部放大的条件下提供日间显示。5.3.13如遇强光需光线遮蔽显示效果,显示器应提供便于拆装的遮蔽屏。5.3.14显示器应提供夜间模式。6操作和控制6.1雷达的发射机、接收机和天线应能通过显示器面板或软件菜单操作与控制。6.2控制操作键或旋钮应便于操作者辨认和使用。46.3控制操作使用的符号标记应符合GB/T5465.2的规定。7接口要求7.1雷达应具备罗经、计程仪、自动识别系统(AIS)、航行数据记录仪(VDR)等基本接口,接口要求应7.2雷达应具备艏向传感器接口,接口要求应符合NMEA0183确定的艏向报文的规定。7.3雷达应具备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的接口。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