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六校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六校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六校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六校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六校中考试题猜想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g和足量的O2反应后,所得气体的质量比原来增加了4g,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A.20%B.30%C.60%D.70%2.海带中富含碘元素,可利用反应2NaI+Cl2===2NaCl+I2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此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复分解反应D.分解反应3.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A.丁一定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4.下列各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两种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 B.C. D.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相应变化过程的是A.图①表示实验室用KClO3与MnO2共热制O2B.图②表示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图③表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D.图④表示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氧化铜固体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向加碘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不变色B.向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新制Cu(OH)2并加热煮沸,出现黑色固体C.加热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出现黄色沉淀D.灼烧一根棉纱线,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7.徽州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关于笔墨纸砚的制作工艺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竹作笔杆羊毛为毫B.杂木烧炭集烟成墨C.浆压薄片晾干成纸D.开石磨光做成砚台8.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球背面。月球上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如图是铝、钛、铁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B.钛原子的核内有22个质子C.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D.铁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FeCl39.类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烧碱是碱,同理纯碱也是碱B.浓盐酸有挥发性,同理浓硫酸也有挥发性C.氧化铜与盐酸发生反应,同理氧化铁也与盐酸发生反应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同理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10.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iCl4Si+4HCl,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以上都不是11.向盛过量稀盐酸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打磨后的镁条,下列相关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中错误的是()A. B. C. D.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二氧化碳和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分子B.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C.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D.硝酸钾、氯化钠和硫酸铵三种物质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13.2011年5月1日起,国家加大了对醉酒驾驶的处罚力度。酒中都含有乙醇,其化学式C2H5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醇属于氧化物B.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5:16C.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D.1个乙醇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14.下列各项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氧气、二氧化碳、氢气通入澄清石灰水B除去铁粉少量铜粉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C检验一氧化碳直接通入澄清石灰水D鉴别软水与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A.A B.B C.C D.D1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高锰酸钾放入汽油中:很快溶解形成紫色溶液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蓝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冒白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P点表示_____。要将t2℃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溶剂、_____等。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利用下列提供的仪器装置回答问题:①仪器名称:I为________;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___,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__;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为了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可选择发生装置为____,某同学利用如图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口进入(填“a”或“b”);④如图F,判断F中反应是否在发生____(填“是”或“否”),实验结束后关闭活塞K后的现象为___;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若将实验室用F装置制得的0.1mol氢气全部燃烧掉,大约可以释放出28.58kJ的热能,求燃烧掉0.1mol氢气需要氧气多少克?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18.(8分)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A管接电池_____极(填“正”或“负”)。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操作方法和现象是_____。某学生观测记录了不同时间段A、B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实验数据如下:时间/分钟12345678910A试管气体体积(cm3)6122029394955657585B试管气体体积(cm3)24711162126313641仔细分析实验数据,1-4min内A、B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之比大于2:1,可能的原因是____。从第8分钟开始,每分钟内A、B试管收集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为进一步测定水中氢、氧元素质量比,某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右图),通过称量反应前后装置A、B的质量,结果测得m(H):m(O)>1:8,比理论值偏高,其原因可能是_____(填编号)。A.通入的氢气未经过净化干燥B.装置A内管口有水凝结C.氧化铜没有完全还原D.装置B同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为探究CO2与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Ⅰ.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物质Na2CO3NaHCO3Ca(OH)2Ba(OH)2溶解度/g21.59.60.1653.89Ⅱ.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5。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小雨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二:为检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不宜将BaCl2溶液换成CaCl2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1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____色,证明溶液X中有NaOH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X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四:兴趣小组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1、图2所示。图1中,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2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从CO2减少、NaOH减少,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以及___________转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

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g和足量的O2反应,实质上是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二氧化碳不与氧气反应,所以增加的质量就是参加与一氧化碳反应的氧气的质量。那么,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X,则混合物中二氧化碳的质量分数。故选B。2、B【解析】利用反应2NaI+Cl2=2NaCl+I2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3、C【解析】

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据图可知,甲是生成物,丁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乙质量不变,可能作催化剂。即该反应是丁=丙+甲。【详解】A.丁发生分解反应,故丁一定是化合物,正确;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正确;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9%-17%):(41%-25%)=8:16=1:2,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正确。故选C。【点睛】考查学生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能力。4、C【解析】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一般来说,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两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但也有例外的,例如,氦元素和镁元素最外层电子虽然相同,但氦元素原子结构属于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而镁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为2,易失去电子,化学性质较活泼。再如,氦元素和其他稀有气体元素虽然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但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原子结构都属于稳定结构。故选C。5、D【解析】

A、KClO3与MnO2共热制O2,MnO2作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反应前MnO2质量分数不为0,故图①错误,不符合题意;B、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故图②错误,不符合题意;C、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反应一开始就有沉淀硫酸钡生成,沉淀质量就开始上升,故图③错误,不符合题意;D、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入氧化铜固体,稀硫酸混合物中有水,反应之前水的质量不为0,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铜,反应开始,水的质量开始上升,直到氧化铜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水的质量停止增加,氧化铜过量,水的质量不增加,故图④正确,符合题意【点睛】该题为图像题,解题关键:(1)注意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2)弄清折点的含义,一般认为每一折点代表一个反应的开始或结束;(3)理解曲线的变化或趋势6、A【解析】

A、加碘盐加的是碘酸钾不是碘单质,碘酸钾不能使淀粉变蓝色;A正确;B、葡萄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新制Cu(OH)2并加热煮沸会产生砖红色沉淀;B不正确;C、加热能使蛋白质变性,但不会产生黄色沉淀,C不正确;D、棉线燃烧没有任何特殊的气味,D不正确。故选A。7、B【解析】

A、竹作笔杆羊毛为毫,该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杂木烧炭集烟成墨,该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浆压薄片晾干成纸,该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开石磨光做成砚台,该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8、D【解析】

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不符合题意;B、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钛原子的核内有22个质子,不符合题意;C、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不符合题意;D、铁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FeCl2,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占据的空格,左上角是原子序数,右上角是元素符号,中间是元素名称,下面是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9、C【解析】

A、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推理错误。B、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挥发性,故选项推理错误。C、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铜与盐酸发生反应,同理氧化铁也与盐酸发生反应,故选项推理正确。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C。10、B【解析】

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A错;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C、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C错;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故选:B。11、D【解析】

A、,盐酸过量,所以随着反应进行,镁条质量减少直至为零,图像正确,故A错误;B、盐酸过量,最后镁条消耗完盐酸还有剩余,随着反应进去盐酸质量先减少后不变,图像正确,故B错误;C、,随着反应进去氯化镁的质量先先增加后不变,图像正确,故C错误;D、是放热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容器中液体温度升高,最后冷却温度又降低到室温,图像错误,故D正确。故选D。12、B【解析】A、氧气、二氧化碳和过氧化氢三种物质都是纯净物,故三种物质中不含有氧气分子,应该说1个氧气分子、1个二氧化碳分子、1个过氧化氢分子中都有2个氧原子,故错误;B、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的结构示意图是原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结构示意图是阳离子结构示意图,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结构示意图是阴离子结构示意图,故图中都是阴离子,故正确;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在瓶口溶解在空气中的水蒸气中形成盐酸小液滴,故有白雾现象,而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打开浓硫酸的瓶口后不会看到白雾现象,故错误;D、铵根离子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共存,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故错误。故选B。13、C【解析】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乙醇的化学式C2H5OH,该物质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乙醇不属于氧化物,故A不正确;

B、乙醇C2H5OH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故B不正确;

C、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故C正确;

D、乙醇的化学式C2H5OH,其分子由2个C原子、6个H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并不含氢分子,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和。14、D【解析】

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水,而氧气、氢气不能,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B、铁粉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C、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D、鉴别硬水和软水可用肥皂水,分别滴加肥皂水,起泡较多的是软水,没有或很少的是硬水,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故选D。【点睛】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5、C【解析】

A、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放入汽油中时不能形成紫色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该选项说法正确。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白雾,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t1℃时,乙、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丙>甲>乙【解析】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表示t1℃时,乙、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要将t2℃甲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加溶剂、降低温度等。(3)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甲>乙。故答案为:(1)t1℃时,乙、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降低温度;(3)丙>甲>乙。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试管2KClO32KCl+3O2↑分解反应DECaCO3+2HCl→CaCl2+H2O+CO2↑Fa是气体继续产生,容器中液面下降,球形漏斗中液面上升,固液分离时反应停止1.6【解析】

①由图可知,仪器I名称为试管,故填试管。②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KClO32KCl+3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氧气不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收集氧气既能用排水法,也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故填DE。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是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CO3+2HCl→CaCl2+H2O+CO2↑;装置F具有玻璃开关,可通过玻璃开关的开闭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填F;二氧化碳的密度小于植物油和水的密度,所以二氧化碳应从短管进入瓶中,故填a。④如图,装置F中的固体药品浸没在液体中,反应正在进行,故填是;关闭活塞K后,气体继续产生,由于气体不能导出,容器中的压强增大,容器中液面下降,球形漏斗中液面上升,固液分离时反应停止,故填气体继续产生,容器中液面下降,球形漏斗中液面上升,固液分离时反应停止;解:0.1mol氢气的质量为0.1mol×2g/mol=0.2g设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根据元素守恒可知4:32=0.2g:xx=1.6g答:需要氧气的质量为1.6g。【点睛】制取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被收集气体的密度与溶解性。18、2H2O2H2↑+O2↑负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该气体的试管中,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氧气部分溶解在水中导致试管内的氧气体积变小。水中溶解的氧气达到饱和了,氧气不能再溶解。ABD【解析】

(1)电解水的产物是氢气和氧气方程式:2H2O2H2↑+O2↑;(2)电解水产物中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二倍,所以A管为氢气,连接电极的负极。(3)B管中产生的是氧气,检验氧气使用带火星的木条,实验现象是木条复燃。

(4)氧气部分溶解在水中导致试管内的氧气体积小于理论值。当水中溶解的氧气达到饱和时,氧气不能再溶解的时候,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会逐渐的趋向于:2:1。(5)结果测得m(H):m(O)比理论值偏高,是通过U型管的增重(水的质量)与硬质试管的质量的减小(氧的质量),其原因可能是通入的氢气未经过干燥时可能导致生石灰增重较多,计算时氢的质量变大,会出现m(H):m(O)>1:8或装置B中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导致计算时氢的质量比实际值较大,或者是水分没有完全被吸收,而氧化铜是否完全反应对数据没有影响,故选ABD.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瓶子变瘪,且比装水的更瘪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