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版)第12章-国外区域经济案例_第1页
(大纲版)第12章-国外区域经济案例_第2页
(大纲版)第12章-国外区域经济案例_第3页
(大纲版)第12章-国外区域经济案例_第4页
(大纲版)第12章-国外区域经济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经济学第二版高洪深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第十二章国外区域经济案例

●美国区域经济开发经验●日本区域经济开发范例

重点问题第一节美国区域经济开发经验第二节日本区域经济开发范例第三节法国区域经济开发方略第四节德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第五节意大利区域经济开展模式第一节美国区域经济开发经验一、阿巴拉契亚煤炭工业区的复兴与可持续开展开发二、奥兰治的区域经济开发第一节美国区域经济开发经验在开发落后地区、改造传统产业及新兴工业区的开发方面,美国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一、阿巴拉契亚煤炭工业区的复兴与可持续开展开发1.条件位于美国东部区域面积47.3万平方千米,人口近2000万。该区是美国最早、最大的煤炭产区。第一节美国区域经济开发经验2.美国政府对其整治的措施:〔1〕建立专门机构,实施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案〔2〕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交通运输系统,打通区域内外的联系通道〔3〕调整产业结构,综合开展区域经济〔4〕吸引外资,增强煤炭出口能力〔5〕治理生态环境,改善地区环境状况措施主要有:第一,规定煤炭开采后必须复田。第二,严格处理煤矿废水。第三,加强燃煤废气的消烟除尘工作。3.成功经验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以专门的开发法案及法律作保障;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发挥地区优势;注重交通等根底设施的建设;平衡开展综合经济部门;改善环境质量。第一节美国区域经济开发经验二、奥兰治的区域经济开发1.条件位于美国西部大城市洛杉矶的南部,是该市的一个郊区县,面积2066平方千米,人口超过200万,缺乏矿产资源。第一节美国区域经济开发经验2.成功经验:利用地区区位优势,开展旅游业。大力开展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尖端工业。注重城市规划,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3.教训无视生态系统自身开展的规律,从而酿成了生态失衡的悲剧。区域开发过程中环境污染造成巨大损失的教训也很多。第一节美国区域经济开发经验第二节日本区域经济开发范例一、日本临海型工业地带的形成二、濑户内海的环境治理三、东京的区域经济再开发四、日本的区域经济开展战略第二节日本区域经济开发范例一、日本临海型工业地带的形成1.条件:自然资源贫乏的岛国,工业用原材料需大量进口,采用“进口资源—产品加工—产品出口”产业结构的根本方针。2.经济结构:以重化学工业为中心的工业结构。3.太平洋沿岸拥有许多天然良港,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在此安家落户,促进日本经济的开展。4.工业布局扩散趋势的特点:〔1〕向原有工业地带的周围和外线的内陆地区扩展。〔2〕建立地方工业据点和向遥远地区移动。〔3〕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二、濑户内海的环境治理

1.条件:濒临太平洋,面积18000平方千米,是日本最大的内海,周围被本州、四国和九州三个岛屿环抱,拥有许多优良的港口。,占日本渔业总产量的25%,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2.出现“过密”现象3.水质污染,造成严重后果:大量营养性物质排入水体,造成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赤潮现象频繁发生沿岸排放的大量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内海的严重污染,破坏了原有的海洋生态系统,使内海变成了“濒于死亡的海洋”。

第二节日本区域经济开发范例4.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对濑户内海的水质进行调查,摸清了污染源。投入巨资进行水文模拟试验,研究内海的环境容量。加强沿岸污染源的污水治理和控制。严格执法。5.启示:在工业开展的同时,应注意环境保护工作。第二节日本区域经济开发范例三、东京的区域经济再开发1.条件:由23个特别区、26个卫星城市、7个呼〔镇〕和8个村组成。面积2156平方千米,人口逾1000万,其中市区人口815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达11257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2.问题:住房困难、交通紧张、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缺乏等。第二节日本区域经济开发范例3.措施:严格限制在东京市区新建和扩建工厂。大量迁出公害严重的企业。加强城市的立体化建设,解决用地紧张问题。4.效果:城市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但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交通赌赛问题仍十分严重。5.启示:盲目开展大城市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这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第二节日本区域经济开发范例四、日本的区域经济开展战略政府对该项工作十分重视,先后制定了不同时期的区域经济开展战略和一系列方案:1.“特定地区开发方案”目标是:开发资源,振兴产业,保全国土,防止灾害等。第二节日本区域经济开发范例2.“全国综合开发方案”目标是:均衡地区间的开展。其开发程序和步骤如下:〔1〕集中公共投资,用于产业根底设施建设;〔2〕引进原材料,重点开展重化学工业;〔3〕开展相关产业;〔4〕实现地区城市化及生活方式的变化;〔5〕周围乡村的农业、渔业实现现代化;〔6〕增加地方财政收入;〔7〕完善生活根底设施,提高居民的福利;〔8〕使企业和人口得到疏散;〔9〕解决“过密”、“过疏”问题〔10〕实现地区间平衡开展的目标。第二节日本区域经济开发范例3.“新全国综合开发方案”:广域生活圈、大型工程、引进民间资本广域生活圈,就是大城市以30千米~50千米为半径,农村地区以20千米为半径的区域,构成生活圈范围。大型工程开发作为“新全综”方案的开发方式。4.“第三次全国综合开发方案”以有限的国土资源为前提,继续发挥地方特色,形成与自然协调、有安定感、健康、具有文化气息的人类居住环境。第二节日本区域经济开发范例5.“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在继承“三全综”的理念和目标的根底上,提出了能够适应产业结构转换和国际化新情况的理念和开发方式。〔2〕仍把“以东京圈为首,以关东圈、名古屋圈及地方中枢、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广域圈作为根底”第二节日本区域经济开发范例第三节法国区域经济开展方略一、提出“增长极”开展战略二、政府的“指导方案”和“远景规划”三、巴黎开展战略第三节法国区域经济开展方略一、提出“增长极”开展战略通过促进边缘地区城市的开展,改变以巴黎为核心的区域分布格局,建立起依托多个增长极点的新的区域经济格局。二、政府的“指导方案”和“远景规划”1.“整治方案”主要有:〔1〕整治全国主要交通干线和通信网络、保护和整治滨海地区的5个方案;〔2〕整治中央高原和山区的6个方案;〔3〕整治主要城市的11个方案。2.“远景规划”主要有:〔1〕“布列塔尼公路网建设规划”;〔2〕“中央高原开发方案”;〔3〕“南方滨海地区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方案”;〔4〕“科西嘉地区整治与开发方案”;〔5〕“结构改革方案”和“工业结构改革方案”等。第三节法国区域经济开展方略三、巴黎开展战略1.条件:法国的首都及全国最大的城市,市区面积105平方千米,1990年人口215余万。包括周围郊区及远郊区的“巴黎区”面积12012平方千米,占全国的2.2%,1990年人口约1065万,占全国的18.7%,是法国的经济、文化、金融和政治中心,也是商业中心和旅游中心。2.大都市病的表现〔1〕人口过度密集。〔2〕市区与郊区开展不平衡。〔3〕交通设施不能适应开展的需要,交通拥挤现象普遍。第三节法国区域经济开展方略3.政府采取的措施限制创办新企业;鼓励企业外迁;兴建卫星城市;加速开展地区中心城市;大力开展地方中小城市和卫星城市;制定地区开展方案,签署国家与地区间的“方案合同”;实行权力下放4.问题:财政负担过重,资金困难;地区间不平衡开展仍然存在;传统工业区的结构调整困难重重。第三节法国区域经济开展方略第四节德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一、条件二、采取的主要措施三、德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四、巴伐利亚州区域开发的成功经验第四节德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一、条件德国地处欧洲中部,北部为平原,中部为山地,南部为巴伐利亚高原;城市人口集中、经济过度集中于大城市及交通干线的矛盾日益突出,地区间经济开展的不平衡现象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二、采取的主要措施1.财政平衡政策2.投资补贴3.提供低息贷款4.投资担保5.税收减让和特殊折旧6.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7.扶持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区的改造8.重视中小企业的开展三、德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1.成功之处:人均国民收入增加;就业时机增多,失业率下降;落后地区经济得到开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开展的平衡。2.成功经验:在投资、财政、税收等方面给落后地区优惠政策改善地区投资环境,进行根底设施建设;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开展;重视传统工业区的改造和新工业区建设。第四节德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3.仍然存在的问题:联邦规划委员会在实施方案时与地方不时发生矛盾;联邦议会与联邦规划委员会在资助方面的矛盾也不时出现缺乏有效的监督机构,投资产生的效益受到影响;由于投资、财政、税收等多方面开支庞大,政府财政负担沉重。第四节德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四、巴伐利亚州区域开发的成功经验1.条件:德国最大的一个州,地处欧陆南部的阿尔卑斯山下,多瑙河流经该州全境;号称“德国的加利福尼亚”,从事农林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30.6%。2.成功经验:第一,重视能源建设,为工业化和新兴工业化奠定了根底。第二,便捷的交通网络,为新兴工业的开展提供了优良的外部条件。第三,结合地区优势,重点开展新兴产业。第四,重视教育及科学技术研究。3.存在问题:区域内部经济开展不平衡、传统工业开展缓慢第四节德国区域经济开发政策第五节意大利区域经济开展模式一、新兴工业化地区具有以下特点:二、社会经济条件三、案例:普拉托工业小区第五节意大利区域经济开展模式一、新兴工业化地区具有以下特点: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和传统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市场竞争自由活泼;多数新兴工业化区分布于乡镇地区。二、社会经济条件〔1〕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的廉价劳动力是其经济开展的根底。〔2〕20世纪70年代后的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开展。〔3〕适应市场竞争需求,新兴工业化地区兴起。〔4〕政府对新兴工业化地区给予了一定的支持。〔5〕银行信贷为新兴工业化地区的开展提供了保障。第五节意大利区域经济开展模式三、案例:普拉托工业小区1.条件:早在16世纪就出现了毛纺生产,成为当地的传统产业。20世纪50年代,普拉托已拥有毛纺业中小企业787个,但企业多为手工作坊,彼此联系极少。2.成功经验:普拉托开始重视专业化分工和团结协作,并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毛纺业专业小区。

3.缺乏之处:第一,这种模式不能在工业体系中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