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报表分析案例_第1页
格力电器报表分析案例_第2页
格力电器报表分析案例_第3页
格力电器报表分析案例_第4页
格力电器报表分析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格力电器报表分析案例第一节战略分析公司背景分析公司简介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成立于1991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效劳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公司于1996年11月1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十多年来,公司业绩良好,2011年销售收入到达835.17亿元,连续9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普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至今,格力空调产销量、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空调行业第一;2005年至今,格力空调连续多年全球销量领先。去年,全球著名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了“2011亚太地区最正确上市公司50强”名单,共有23家中国企业上榜,格力电器已经是连续第四次入选该榜单,成为家电行业唯一连续四年上榜的企业。主要经营业绩和财务数据图1列示了格力电器2002年至2011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趋势:由上图我们可以发现,格力电器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一直呈现出增长趋势。2011年的销售收入大约是2002年的11.64倍;净利润的增长速度相对来说要缓慢一些,2011年的净利润大约是2002年的8.93倍。但是净利润的增长率从2010年开始环比下降。战略分析白色家电产业分析白色家电,指的是生活及家事用的家庭用电器。被列为白色家电的电器有: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微波炉等。目前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整个全球白色家电产业正逐渐转向中国市场,在中国制造的白色家电产品已超过全球市场的60%,中国高端市场正在成为中外厂商集中抢攻的地带。近年来,中国家电行业整体开展平稳,但受产品结构调整和竞争结构等因素影响,白色家电成为家电行业中增长最快的品种。白色家电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行业结构逐渐趋于稳定。随着中国白色家电制造业实力的逐渐增强,整个白电产业链已经建立完成,即从零部件、关键零部件、芯片控制的生产到整机制造能够紧跟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水平,中国白色家电的制造水平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令国际同行刮目相看。从国内的产业分布来看,长三角、环渤海湾和珠三角地区是白色家电行业的主产区。近年来,家电下乡、节能补贴和以旧换新等政策,为白色家电行业振兴提供了政策保障,而消费市场信心恢复以及被压制的市场需求的释放,也给国内白电家电企业带来了时机,白色家电行业已率先走出低谷。2011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三大家电刺激政策相继退出对我国白色家电行业影响明显,但行业长期开展前景依然良好,市场内需和出口状况都保持良好的开展前景。2012年一季度白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分规格产品销售看,冰箱市场三门冰箱有向好表现,其销量增长21.8%;洗衣机市场,滚筒洗衣机受热捧,销量增长21.2%。2012年1-6月我国家电产品〔白电〕的出口额到达了293.3亿美元。在白色家电领域,海尔、美的、格力、海信科龙、格兰仕等五大集团的市场份额已达三分之一以上,将继续受益于行业规模提升。格力电器竞争战略分析格力电器是全球家用空调行业的龙头,并专业从事空调行业。2008年4季度-2009年1季度经济环境恶劣背景下,公司盈利水平、利润增长率和资产负债工程均表现优秀,更凸现出其强劲的竞争力和有效的竞争战略。当然,原材料价格下降、京海担保投资参股等对公司盈利也有所奉献。格力电器的竞争力主要表达在渠道、技术和品质等。渠道上:格力内销占整体销售的约80%。其中,缺乏10%的销售经由国美、苏宁,而且格力经销商主要采取买断方式与家电大型零售连锁交易。特别的,家电大型零售连锁的格力空调存货受格力总公司严格监控以防止对市场冲击。值得注意的,格力严格控制渠道价格,并有效保障大、小经销商利益,从而吸引下游对格力的订货;外销中自主品牌占30%的比例而模式类似于国内做法,这有利于保障盈利水平和订单稳定。技术上:大金是全球顶尖的空调制造商而以前从来没有外包生产。在继委托格力代工50万台家用空调后,2009年初大金与格力进一步加强合作——合资建厂,却没有获得专利费和控股权。这显现出大金对格力在变频压缩机、控制器等技术的高度认可和合作利益的深切诉求。品质上:格力空调的品质深受消费者、经销商和维修工的广泛认可,这为公司产品溢价销售奠定了坚实根底。格力的品质是建立在严格、高效的采购、检测、生产和安装上,需要系统化的运作而难以复制。值得注意的,竞争对手如谋求到达同等品质,很可能本钱要明显高于格力。格力电器未来的开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加强管理。格力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要想得到长远的深层次的开展,企业文化和管理十分重要。粗放式的管理早已摒弃,如何做好进一步的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关键问题。企业转型。通过效率转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通过产品转型研发出更多有自主产权的高科技产品;通过思想转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忠于企业、敢于创新、善于管理的人才队伍;注重科研。白色电器市场竞争剧烈,产品可替代性强,只有不断强化自身产品的显著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科技创新能随时使企业处于行业的技术顶峰,才有强大的竞争力。第二节会计分析一、特殊经营模式下的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公司已建立健全包括产、供、销在内的一整套完整独立的业务经营体系,与控股股东及其下属子公司之间完全分开,不存在同业竞争。公司独立开展业务,自主经营。分析格力电器的业务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在原材料采购方面,格力电器通过全资控股珠海凌达压缩机、珠海格力电工、珠海新元电子、珠海凯邦电机制造掌控了空调生产所需的核心零部件的供给渠道。在产品销售方面,公司只输出品牌和管理,成立以利益为纽带,以格力品牌为旗帜,互利双赢的联合经营实体。格力“先付款后发货”、“淡季返利”、“区域性销售公司”等销售举措,皆开创了空调行业营销渠道的先河,为竞争对手竞相模仿。格力销售模式从实际出发,坚持自有渠道、开设专卖店模式,不断创新,是格力不断开展的重要支柱之一。2007年通过股票股权引入主要经销商作为战略投资者,使得厂商利益到达高度统一。在资金结算方面,公司设有完全独立的财务部门,独立的会计人员,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和财务管理制度,独立的银行账户,未与控股股东共用银行账户,公司独立依法纳税。本公司各项财务决策均系独立做出,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行使权利,不存在大股东干预本公司资金使用的情况。应该成认格力电器这种业务模式有一定的合理性,格力电器的全资子公司如珠海凌达压缩机年压缩机生产能力己超过年产500万台,提供的产品性能可以到达当前国际的最高标准。这样就可以为格力电器提供质优价廉以及保证及时供给的空调生产的核心零部件。而且这些子公司为母公司新产品的前端设计和现有产品的改良提供有效的支持。而格力电器的销售渠道使得格力电器拥有了普及全国以及海外的批发、零售、效劳网络,这些网络可以准确及时地把消费者的需求传回公司。同时使其拥有了极高水准的营销及效劳水平。而与财务公司进行结算,有效地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样的产业链结构使得格力电器的一些重大经营业务是通过关联方交易进行的。由于与局部核心销售公司存在产权关系这样一个特殊的关联关系,而且这些公司根据会计政策的许可不在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这使得格力电器在销售收入确实认方面是否存在着可操纵的空间就会有较大的疑虑。此外,由于格力电器实施追求高质量和细致地客户效劳的差异化竞争战略,因而有关研发费用、售后效劳以及品牌投资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也是分析的重点。分析关键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存货计价与采购安排格力电器各类存货发出时按方案本钱计价,月末按当月本钱差异,将方案本钱调整为实际本钱。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领用时按一次摊销法摊销。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照本钱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本钱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如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的价值以后又得以恢复,在原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二〕研究开发基于格力电器自主创新的经营战略,要特别关注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确实认计量,以及报表附注中针对研究费用开发费用的资本化和费用化的界定。对于执行差异化战略的格力电器来说,研究开发活动是其关键成功因素之一。会计准那么严格规定了内部研发费用的处理。在内部研究开发工程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即直接计入管理费用。只有在内部研究开发工程开发阶段的支出,在同时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研发费用可以资本化确认为无形资产。由于格力电器2008年年报没有对管理费用工程的具体说明,我们无法直接从格力电器的财务报告中知道格力电器对研究开发活动的投入以及效率。尽管我们从年报资料上可以看到2008年格力电器无形资产中的工业产权及专有技术这一资产增加了513,997.95元。但没有披露是外购还是自行研发产生的。因此,我们无从判断格力电器研究开发活动的效率。对于其研发实力,我们通过其它资料可以印证其研发实力,从其财务报告披露中显示,其每年都有新品空调上市并且其新品空调能在市场上获得非凡的销售业绩和影响力。在国际上,其产品设计屡获大奖,由此就不难看出其研发实力较同行业其他公司来说还是较强的。〔三〕预计负债对于格力电器追求效劳细致而言,优异的售后效劳也是其关键成功因素之一。而提供优异的效劳不仅需要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备、还需要有足够的物质材料和完善的后台效劳作为支撑,这就使得资金的充足投入成为必然。由于提供售后效劳是现实销售所应承当的义务,按照会计准那么的规定,应按照或有事项进行处理,即在会计期末按照销售收入的适当的比例计提预计负债。根据格力电器2006年年报的披露,其预计负债年末余额为89,779,052.68元,并在附注中披露其预计负债为计提的产品售后保修费用。而在2007年格力电器年报中,其预提的产品售后保修费用为428,872,571.16元,增长比率为377.7%。相对于销售的增长来说,这种增长有点令人匪夷所思了。在2008格力电器年报中,其预提的产品售后保修费用为469,262,682.73元,增长率为9.42%。虽然本着谨慎性原那么,应该在期末按照一定比例计提预计负债,以应对未来的经营风险。但这种计提比例应该是有历史根据和承续性的,格力电器修改计提比例的根据并没有在报表中披露。并且在2007年年报中,我们可以看到与售后效劳相关的会计科目一营业费用在2007年为43亿多元,比上年增长47.53%,略高于销售收入的增长比例。批注披露:本报告期,营业费用同比增长了47.53%,主要原因是随着公司销售规模扩大,相应的产品维修费、运输费、租赁费、佣金、广告费等增长所致。而格力电器2007年期末大幅度的计提预计负债,相应地计入了营业费用,降低了2007年利润的增幅。这就让人产生了一个疑问;是不是格力电器存在着利用预计负债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呢?由于没有更进一步的资料可以解答这个问题,也就无从知晓了。但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信息披露质量分析格力电器在公布了财务报告以后,对其进行的关联方交易自查的情况进行了有效披露,从这些其他资料来看,格力电器尚不存在关联方之间应收款与应付款直接抵消的行为。在格力电器的年报资料中没有提及营业费用以及管理费用工程的披露,这使我们无法评估其研发活动的效率,无法评估其独特的营销模式所创造的效益。这也给我们财务分析带来一定的难度。除此以外,格力电器在财务报告上的信息披露方面还是比拟详细和清晰,规定应该披露的内容都有做出符合标准的披露。第三节财务分析趋势分析我们以2007年为基年,然后将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的报表数据与2007年相比拟,计算出格力电器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主要工程的趋势变动如表1所示:表1-1格力电器趋势损益表工程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7年金额〔万元〕一、营业收入222.38%161.39%113.56%111.54%100%3,665,495减:营业本钱233.67%161.39%108.13%111.88%100%3,053,729营业税金及附加253.69%165.87%142.16%131.39%100%11,959销售费用176.64%186.39%128.14%99.80%100%429,868管理费用236.06%186.63%181.90%147.97%100%61,995财务费用-1346.61%-1072.97%-355.10%15.42%100%3,911加:投资收益2120.37%-324.83%7248.97%107.78%100%874二、营业利润128.95%89.15%231.91%154.12%100%109,283加:营业外收入5723.16%7356.76%1095.17%106.95%100%2,979减:营业外支出283.69%570.44%193.47%270.06%100%521三、利润总额277.37%280.66%255.10%152.33%100%111,741减:所得税费用457.45%463.93%330.86%158.20%100%9,809四、净利润260.04%263.03%151.76%100%101,932表1-2格力电器趋势资产负债表工程2011年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2007年金额(万元)货币资金487.53%490.87%631.30%106.70%100%280,788应收票据402.10%143.20%169.58%100%700,328应收账款净额84.22%63.99%58.76%100%109,818预付账款221.32%117.12%55.70%100%104,956存货264.79%171.69%83.50%81.21%100%529,835流动资产合计351.51%197.41%117.78%100%1,740,046长期股权投资308.29%297.65%237.83%100%110,917固定资产合计146.57%145.97%100%212,775资产总计242.53%154.65%126.89%100%2,170,774应付账款196.53%171.64%126.02%114.90%100%781,414预收账款312.09%201.91%128.92%100%465,320其他应付款146.64%133.41%129.99%98.37%100%22,409未付股利6.73%6.73%64.98%100%891流动负债合计337.90%249.12%199.97%100%1,687,340负债合计342.43%253.38%200.09%126.98%100%1,687,340股东权益合计240.77%205.18%168.81%126.55%100%483,434由上趋势分析表可以发现:1、格力电器的主营业务收入自2007年起稳中有升,特别是在2010年和2011年有大幅度增长,同时它的营业本钱也在以差不多的幅度增加,这表达了收入与本钱的配比原那么,但其主营业务利润却在不断波动之中,2009年为235.91%,2010年却为89.15%。但是,其财务费用为负数且明显下降,因此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似乎包含水分。同时,格力电器的应收账款净额却有所缩减,特别是2008年较2007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难道是格力电器缩紧信用政策或是加强应收账款的收款力度吗?我们不得而知。2、由报表可知,2011年突然减少,主要是公司本期衍生金融工具期末余额系尚未交割的远期结、售集合约所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营业外收入:根本呈快速上升趋势,2010年营业外收入突然增加,是因为收到的节能惠民补贴款项增加所致。二、结构分析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表1-3列示了2011年格力电器的资产负债结构比例以及与竞争对手的比拟。项目格力电器美的电器亿元百分比亿元百分比货币资金19.70%30.05%应收票据40.57%5.08%应收账款金额0.79%2.07%预付账款3.35%0.16%存货20.21%0.29%流动资产合计87.97%44.04%长期股权投资4.93%46.91%固定资产合计5.36%2.90%无形资产0.33%0.73%资产总计100%100%短期借款2.29%0.00%应付账款22.12%0.92%应付票据0.03%预收账款31.62%0.11%流动负债82.13%43.17%长期负债合计1.10%0.00%负债合计83.23%43.17%股东权益合计16.77%56.83%负债与股东权益合计100%100.00%由上表可知:1、格力电器的实际资产规模远远比美的电器大,2011年其总资产是美的的电器2.95倍。2、在资产结构方面,格力电器货币资金占总资产19.70%,美的电器的占总资产30.05%。格力电器独特的“先款后货”的营销模式,以及格力电器的财务公司都为其提供了充裕的现金流保证。3、格力电器应收票据占总资产40.57%,美的电器应收票据占总资产5.08%,格力电器的应收票据比重明显多于同行业的美的电器。由于格力电器的营销政策规定了国内市场销售“先款后货”的销售模式,那么,应收票据数据的增长阐释了格力电器销售收入的增长。事实上通过以银行承兑汇票为主要存在形式的应收票据来收取货款对格力电器和经销商来说是一个双赢的方案。经销商可以先拿出货款的一小局部资金加上到期时支付一点利息就可以拿到全部货物,实现以小搏大的经营方式。同时,格力电器又可以将拿到收的银行承兑汇票即应收票据质押给银行用于开具应付票据。采取质押应收票据开具应付票据的方法可使格力电器免去将应收票据提前承兑而产生的财务费用,同时因为开出的应付票据到期日肯定可以晚于应收票据到期日,所以这中间的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就归格力电器享有了。格力电器将实现财务价值最大化做到了极致。4、格力电器应收账款占资产的比例远低于美的电器的比例,格力电器应收账款主要是出口销售产品所致。格力电器国内的销售收入主要是通过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来实现的。以应收票据这样的方式实现销售可以提高收回货款的保证程度,同时也降低应收账款管理的费用和坏账损失,同时由于应收票据会附带利息也为格力电器带来了利息收入,从而实现资金被占用的货币时间价值,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产的盈利能力。5、格力电器预收账款比例明显高于美的电器。格力电器不仅通过大量的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来挤占上游供给商的资金,而且还通过拥有大量的预收账款来挤占下游经销商的资金。格力电器空调内销的营销政策是要求“先款后货”的销售模式,因此得以大量的收取经销商的预付货款。格力电器预收款占债务总额的20%左右,远远高于美的电器的比例。我们知道挤占上游资金在制造业通常比拟普遍而且容易。而挤占下游资金,在营销渠道为王的今天那么非常不容易做的到。但格力电器做到了,而且做到了及至。由于采用先付款后发货的营销策略,导致格力电器不仅有大量的预收账款存在,而且还有大量应收票据的存在。格力电器通过挤占上下游资金形成了很强的融资能力。利润表结构分析表1-4列示了2011年格力电器的损益表结构比例以及与竞争对手的比拟。各公司损益表结构比拟项目格力电器美的电器亿元百分比亿元百分比一、营业收入100%100%减:营业本钱87.54%81.65%营业税金及附加0.37%1.24%销售费用9.31%0.00%管理费用1.79%11.47%财务费用0.65%-4.43%加:投资收益0.23%47.60%二、营业利润1.73%57.64%加:营业外收入2.09%0.13%减:营业外支出0.02%0.05%三、利润总额3.80%57.72%减:所得税费用0.55%2.48%四、净利润3.25%55.21%由上表可知:1、格力电器的收入远远大于美的电器,说明其资产规模宏大,但是美的电器的营业利润却不菲,这说明美的电器的资产管理能力是比拟强的,它利用加快资产周转速度弥补了其资产规模上的劣势。2、比拟格力电器和美的电器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我们可以看出格力电器销售费用也比拟高,跟其营销模式以及售后效劳策略相关。而美的电器销售费用为0,格力电器采用的是“新兴连锁销售——区域股份制销售公司”的自建销售渠道的营销模式。这种营销模式是行业内营销模式的创新。在销售渠道建设的初期,投入建设费用较多造成了销售费用比例前期较高。三、比率分析〔一〕杜邦分析法的运用1、趋势分析表3-1和图3-1列示了格力电器从2003年到2011年这近9年间的净资产收益率及其构成要素的变化情况。表3-1格力电器净资产收益率及其构成要素年份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ROE20024.22%0.993.8616.16%20033.41%1.303.5515.78%20042.98%1.274.4616.83%20052.82%1.624.0418.43%20062.68%1.694.4220.05%20072.78%1.694.4921.08%20083.78%1.484.5025.29%20096.07%0.995.1430.95%20104.53%1.125.3127.03%20113.25%1.175.9622.77%图3-1格力电器净资产收益率及其构成要素变动趋势由上图表可见,格力电器的净资产收益率在2002年到2009年这8年间根本一直处于稳步增长态势,尤其是07、08年这两年的增长速度异常之快,并在09年到达峰值30.95%,其后开始呈现较快的下滑之势。从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三大因素来看,资产周转率变化不大,权益乘数那么稳中有升,导致净资产收益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是销售净利率的波动,从02年的4.22%增长到09年的6.07%再降到11年的3.25%。销售净利率呈现降-长-降的原因与白色家电业日益剧烈的市场竞争以及格力电器始终采取专业化经营策略是分不开的,白色家电业的竞争日益剧烈,导致格力的销售净利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但由于格力一直专注于空调产品事业,采用专一化经营战略,一直以来专注于各项技术的投入和研发,并取得长足进步。目前,格力电器在国内外累计拥有专利3500多项,其中创造专利560多项,是中国空调行业中拥有专利技术最多的企业,也是唯一不受制于外国技术的企业。其专业化经营策略的成功为其长远的经营利润打下了坚实的根底,以至于其在如此剧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依然屹立不倒。而09年之后销售利润率呈现下滑之势相信其一可能是由于08年美国金融危机涉及到中国的宏观经济影响,其二我认为这与10年格力大力投入技术研发费用有关。2、与竞争对手比拟分析表3-2列示了2009-2011年格力电器与竞争对手美的电器的净资产收益率及驱动因素的比拟。表3-2格力与美的净资产收益率及驱动因素的比拟2009年ROE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格力电器30.95%6.07%0.995.14美的电器9.86%23.89%0.271.552010年ROE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格力电器27.03%4.53%1.125.31美的电器13.54%9.31%0.612.372011年ROE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格力电器22.77%3.25%1.175.96美的电器15.28%55.22%0.161.76由上表可见,格力电器的净资产收益率远高于竞争对手美的,但差距在不断缩小,尤其是当格力从09年开始净资产收益率不断下降的时候,美的电器的净资产收益率却在稳步快速上升。进一步分析净资产收益率的三大驱动因素,我们发现与美的相比,格力电器的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都远远高于美的电器,而相对应的其销售净利率就比美的电器低很多,但是由此我们并不能判定美的电器的盈利能力比格力高,相反我们应该注意到的是,美的的母公司利润表中销售费用为0,可见其根本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而且将生产出来的产品能通过自己的子公司销售系统销售出去,这大大降低了其营业费用率和风险,提高了其销售额,将风险转嫁到其旗下的子公司中,从而提高了自身的净利润率。所以由于会计报表处理上的差异,我们认为两家公司的销售净利润率没有可比性,相对应地,我们还应该看到格力的资产利用率远远优于美的。接下来我们进一步对格力电器的经营管理效率、资产管理效率和财务管理效率进行分析。〔二〕经营管理效率分析表3-3列示了2007-2011年格力电器与竞争对手美的电器的经营管理效率指标比拟。表3-3格力电器与美的电器的经营管理效率指标比拟格力电器美的电器毛利率2007年16.69%83.34%2008年17.18%80.41%2009年20.67%12.53%2010年16.69%5.88%2011年12.46%18.35%营业与管理费用率2007年13.42%92.31%2008年12.74%112.80%2009年15.94%8.77%2010年15.50%4.18%2011年11.11%11.46%销售净利率2007年2.78%212.22%2008年3.78%214.19%2009年6.07%23.89%2010年4.53%9.31%2011年3.25%55.22%在损益表结构分析中我们已经对格力电器及其竞争对手的经营效率进行了初步比拟。由上表我们进一步发现,虽然白色家电行业的竞争十分剧烈,但是格力电器的销售净利率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波动幅度不大,且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相比拟美的电器而言,其销售净利率的巨大波动不禁让人产生疑惑,尤其是07、08年利润率都超过了200%。在管理费用率如此高的情况下美的是如何实现如此高的净利率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美的的主营业务收入其实并不高,其营业利润的最大来源是其相当高的投资收益,这无疑与美的迅猛地海外扩张战略有关,其不断合并收购其他公司,并从中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导致其高利润率的实现,其投资有道弥补了销售收入的缺陷。同时鉴于前面分析的美的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千丝万缕地复杂关联交易,我们认为其净利率在这5年来不寻常的大幅波动与母公司对利润的操控有关。此外,格力电器的毛利率与净利率的变化趋势根本保持一致,而其营业与管理费用率就呈现出稳中有降的趋势,在白色家电业竞争如此白热化的今天,格力能够做到这样十足表达了其作为“世界品牌”所应有的超强实力。再看美的电器的费用率,前面已经提及其将销售费用完全转嫁给了子公司,但是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形下,美的公司的费用率仍然不低,这不禁让人疑心其经营管理的效率。〔三〕资产管理效率分析表3-4列示了2011年反映格力电器与美的电器资产管理效率的一些主要指标表3-42011年格力电器与美的电器资产管理效率指标比拟格力电器美的电器应收账款周转率110.8814.55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2925.08存货周转率7.058.02存货周转天数51.7845.50应付账款周转率4.969.99营业营运资本周转率28.84-5.55固定资产周转率24.075.20总资产周转率1.340.18由上表可见:格力电器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远远高于美的电器,平均3.29天就可以收回,而美的却在25天以上。格力电器的存货周转率略低于美的电器,这可能是由于其存货管理系统某些方面还不够完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的是,由于格力的产品根本只专注于空调,而空调的销量是非常季节性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其存货的周转天数。而美的显然不同,其实施的是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再者,如前分析,美的产品产出后直接分销到其子公司销售,而自身并不解决销量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它的存货量,加快了存货周转速度。格力电器的应付账款周转率低于美的电器,这说明格力电器将应付账款这一本钱极低的融资手段利用的非常好。格力电器的营运资本周转率比拟高,说明其营运资金的利用效率很高,而美的电器的周转率为负,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造成其短期资金的紧缺。格力电器的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都远远高于美的电器,其较快的资产周转速度正是其高效的资产管理效率的表达。〔四〕财务管理效率分析财务管理水平主要表达在财务杠杆带来的效益和风险。在债务本钱低于这些资金产生的收益时,财务杠杆就可以提高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但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风险。在前述的杜邦分析中我们已经发现格力电器的净资产收益率远远高于美的电器,说明其充分的运用了财务杠杆这一有效工具,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公司的财务风险。接下来我们通过流动性比率和长期偿债比率来衡量格力和美的的财务风险。表3-5格力和美的的流动性比率比拟工程格力电器美的电器201120102009201120102009流动比率速冻比率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动比率由表3-5可见,格力电器的流动比率和速冻比率指标根本均高于美的电器且一直保持非常稳定、正常、健康的水平,而现金比率和经营现金流动比率大致上均低于美的,从这些指标即可见格力的财务杠杆利用的非常好,在提高其净资产收益率的同时,也保证了其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相对于格力这种大规模的公司来讲〔借款能力较强〕,这些指标说明其经营的财务风险根本在控制范围内。相对于美的来讲,格力的现金和短期资产的运用效率都比拟高。表3-6格力和美的的长期偿债比率比拟工程格力电器美的电器200920102011200920102011资产负债率0.810.810.830.360.580.43利息保障倍数21.538.476.8958.2914.8314.08由表3-6可见,格力电器的资产负债率远远高于美的电器,可见格力电器主要是依靠债务融资,而债务融资资本要低于权益融资资本,因此格力的加权平均资本本钱显然比拟低,这说明格力电器较好的利用了财务杠杆来为其创造经济价值。而从利息保障倍数来看,格力电器的利息保障倍数也足够高,显示出了其充分的利息支付能力,这说明虽然格力电器的负债比率很高,但其负债中很大局部为不计息债务,因此融资本钱很低,付息风险不大,是比拟合理的资本结构。而国美的负债比率显然低得多,其资本结构比拟保守。四、现金流量分析〔一〕现金流量总体分析表3-7列示了格力电器以2007年为基年的近年来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表3-7格林电器现金流量变化趋势工程201120102009200820072007年金额〔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106.26%56.93%591.45%142.29%100%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241.05%-78.96%463.04%278.14%100%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199.65%-304.41%-47.58%-25.96%100%现金的期末净额277.20%188.04%242.00%658.35%100%在主营业务活动现金流量方面,虽然格力电器的主营业务收入在2007年到2009年之间变化不大〔分别为366.5亿、408.9亿和416.2亿〕,但是经营性现金流量的增长却出现强劲势头,分别为2007年的142.29%和591.45%,显示出公司对下游渠道良好的控制能力,公司收入和利润增长有良好的现金流支撑。而2010年和2011年主营业务收入虽然有了较大的增长,分别为2007年的161%和222%,但是这两年的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增长并不多,2011年只有2007年的106.26%,2010年的甚至只有2007年的56.93%,由此可见,近两年格力电器主营业务收入的含金量在下降。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局部进一步探讨这个问题。在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方面,除开2010年可能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造成格力电器整体情况不甚乐观的情况,其他各年份的投资收益根本呈现出比拟稳定的增长态势。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方面,由于2007年格力电器的现金活动净流入额无法满足投资资金需求,因此格力电器通过增发股票及借款募集了大量资金。这从近些年格力对于技术研发方面的大量投资很容易得到理解。从现金的期末余额来看,格力电器的现金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显示其充裕的资金运营能力。〔二〕经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