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2019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1页
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2019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2页
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2019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3页
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2019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4页
民政与社会治理学院2019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19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汇编-PAGE1-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2019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汇编PAGE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社会工作专业代码:690101二、入学要求本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三、修业年限基本学制为3年。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为2-5年。四、职业面向1.民政、司法等系统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社会心理服务岗位;2.共青团、妇联、工会系统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社会工作、社会心理服务岗位;3.学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的社会工作、社会心理服务岗位;4.乡镇(街道)机关和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社会工作岗位;5.村(社区)专职社区服务、社会工作岗位;6.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的行政管理、社会工作岗位;7.其他领域的行政管理、社会工作服务岗位: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牢固掌握社会工作基本理论与知识,熟练运用专业理念、方法与技巧,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能力,能在社会组织、城乡社区、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从事社会工作、社会心理服务、行政管理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1)毕业生素质要求素质名称内涵要求支撑课程或活动思想道德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认识现实问题,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素质教育课及活动、综合教育活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传统,爱祖国,爱人民,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思维、学会与人共处,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文化素质应用语言文字,清晰地进行信息、思想、感情的传递、表达和交流;具有文学艺术美学修养;对服务对象语言、行为、情绪、心理、态度等背后存在的文化(亚文化)根源,具有较强的敏感程度和洞察能力。能够正确认识和分析当今时代主流文化、亚文化等面临的冲突与挑战。了解服务对象关于自身及其所在文化环境的情况,并试着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对文化进行理解与解释。反思社工自身对服务对象及其文化的偏见。理论和实践课中融入人文知识、人文思维、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素质教育课及活动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文化概论业务素质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知识,具有观察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立场和方法;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和技能,具有了解社会需求和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掌握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能,具有对人广泛的需要作出回应的能力,能够从整体的角度关注服务对象,并从服务对象的立场了解对方,帮助困难群体或个体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与团队合作能力。了解有关政策、方针、法律和法规,能够通过社会工作实践和社会工作研究影响社会政策的价值取向;尊重、接纳服务对象,娴熟灵活的运用专业知识。专业发展指导课、相关理论课、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综合技术课及综合技能实训等身心素质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具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交际交往合符规范礼仪;具有体育卫生和运动保健素养;树立自觉锻炼、终生锻炼身体的意识;体魄良好,体能达到规定标准。体育训练课、综合教育活动、实用礼仪课、素质教育课及活动创新创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自主就业及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创业竞争力。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活动(2)毕业生知识要求知识类别知识内涵支撑课程通识教育知识体育知识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良好习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及勇敢顽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体育训练Ⅰ体育训练Ⅱ体育训练Ⅲ英语知识培养学生英语实际运用与实际交际能力,通过大量语言实践活动,掌握常用句型、单词,使学生在听力和口语上表现出一定的语感素养,前两学期突出英语综合能力的训练,以提高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实用英语Ⅰ实用英语Ⅱ计算机操作与应用知识使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和处理、传递及应用的基本技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适应未来职业的需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与法律素质,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法纪意识,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讲道德,守纪律,吃苦耐劳,乐于奉献。通过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基本国情,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通过对形势与政策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执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了解国内外大事、要事,进一步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增强对社会发展趋势预测的能力,适应社会,持续发展,实现自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中文知识通过学习,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视像能力和发布能力等语文应用能力,为学生素质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大学语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中国文化概论应用文写作知识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在应用文写作的能力,为学生适应职场工作奠定基础。应用文写作职业规划与就业观知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具备就业市场应变的能力。专业发展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知识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创新创业教育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技能,并达到国家体能标准;具备良好形体、仪态协调能力,具有健康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大学生安全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术基础知识社会学知识掌握社会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运用社会学理论知识分析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的能力。社会学基础、社会工作导论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理解人类的生理、心理行为的能力。社会心理学基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工作知识掌握社会工作基本知识与方法,能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为各类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伦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组织管理知识掌握社工服务机构的组织策划、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志愿者管理等知识。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项目策划、社会组织财务管理、社会服务机构运作与管理综合化专业知识社会交往知识掌握公共关系礼仪、人际沟通、演讲、团队合作等基本常识和技巧。实用礼仪、沟通技巧实训社会认知知识掌握分析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社会分层、人的成长与社会化等方面的知识。社会学基础、社会心理学基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3)毕业生能力要求能力类别能力要素课程设置考核标准通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具备实用英语听说能力、具备实用英语阅读翻译能力、具备实用英语写作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用英语Ⅰ实用英语Ⅱ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达到B级及其以上计算机应用能力①具备熟练地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能力,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训练,要求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和工作;②具有利用计算机网络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能力达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一级语文应用能力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视像能力和发布能力,会常用应用文体的写作。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考试能达合格及以上标准创新创业能力具备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独立性思维和捕捉灵感的能力;具备创新实践的能力,即在创新活动中完成创新任务的具体工作的能力;具备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与组织、计划、协调、控制等能力。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基本技能社会分析能力具备正确认识事物,正确决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学基础、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理论考试能达合格及以上标准社会福利政策分析能力具备运用社会福利政策为服务对象提供政策咨询及政策倡导的能力。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社会福利服务考试能达合格及以上标准社会调查能力具备设计问卷,撰写调查报告,解释社会现象,评估居民需求的能力。社会调查方法考试能达合格及以上标准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具备人际交往与沟通、公关协调的能力。实用礼仪、社会心理学基础、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考试能达合格及以上标准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具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社会工作实务、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考试能达合格及以上标准专业综合能力专业基本技能组织管理能力具备组织管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服务团队的能力。社会工作行政社会组织财务管理社会服务机构运作与管理考试能达合格及以上标准方案策划能力具备设计个案工作介入方案、小组工作计划书、社区工作活动计划书、项目建设书的能力。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项目策划考试能达合格及以上标准心理承受能力具备成不骄、败不馁的心理承受能力。生命教育、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能达合格及以上标准团队合作能力具备与人合作、互助的协作能力。小组工作、公益创投与策划考试能达合格及以上标准(三)培养模式本专业根据学校“三个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秉承“助人自助”的专业理念,面向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的岗位需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突出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的培养,采取教工学结合的“服务-学习”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学生在服务实践中学习,实现学校育人和民政社工行业育人的结合、在校成长与在职成长的结合。(四)教学模式本专业结合学校“六个合一”的教学模式,坚持以职业岗位为依托,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来进行课程的开发与教学。在理论教学上,采用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中心、合作为核心、行动为宗旨”的PBL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上,构建认知实习、课程实训、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五)课程思政实施探索积极践行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同向同行、协同育人。通过思政课教师联系一个学院、一个专业、一个班级、一个宿舍的“四联系”制度,大力实施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推进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学习互鉴,思政课教师走近专业、走近学生,专业课教师具备育人理念,掌握育人方法,构建“思政课教师

+

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共同体”。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一)公共基础课程名称、学时数及课程简介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时:64,其中实践学时:12学分:3通过对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生力军;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让学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运行和体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增进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更好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从而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时:64,其中实践学时:12学分:4通过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3.形势与政策学时:64学分:1通过对形势政策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大事、要事,增强对社会发展趋势预测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要求。4.体育训练学时:102学分:5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及勇敢顽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5.实用英语学时:128学分:6培养学生较强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其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信息,具备一定的翻译基础。6.计算机应用基础学时:64学分:4该课程是一门培养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掌握主流操作系统的操作应用,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套件的相关技能,熟悉基本的互联网应用,并具备信息安全、数据库和多媒体技术等信息素养知识与能力。7.大学语文学时:64学分:3本课程以文学理论为先导和基础,以分析和指导学习阅读文学作品为重点,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增长文史知识,提高学生鉴赏和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视像能力和发布能力等语文应用能力。8.中国文化概论学时:32学分:2通过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9.应用文写作学时:32学分:1.5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写作常用的应用文体,写作格式规范,得体。10.职业生涯规划学时:16学分:1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认知和自我认知,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明确职业目标,制定生涯规划,并细化执行步骤,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11.就业指导学时:16学分:1本课程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核心职业竞争力,把握就业关键环节,指导学生做好充分就业准备,帮助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完成由“学生人”向“职业人”身份角色转变。12.大学生安全教育(含职场安全与健康)学时:16学分:1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习者建立职场工作的健康和安全意识,了解国家职场工作健康和安全的政策、法规,让学习者能够掌握职场工作的基本安全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应用于今后的工作实践。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防止个人和集体财产遭受损失及重大的人员伤亡。1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时:32学分:2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4.创新创业教育学时:32学分:2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及专利知识融入职业教育的教育活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毕业生自主就业及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创业竞争力。15.专业发展指导学时:16学分:1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将专业发展要求与学生课业学习能力进行整合,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专业认同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规划能力,帮助学生明确专业发展的方向与领域。(二)专业核心课程名称、学时数及课程简介1.社会工作导论学时:40学时,其中实践10学时学分:2本课程属于技术型课程,理论课,本课程全面地介绍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社会工作基本原理部分介绍社会工作的性质与发展历史,分析社会工作与社会问题及相关学科的关系,探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社会工作方法部分介绍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一系列社会工作的经典方法。2.个案工作学时:64学时,其中实践30学时学分:3本课程属于技能性课程,理实一体课,本课程的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个案工作的基础知识,如个案工作的含义、特点、功能、服务范围等。第二部分介绍个案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如沟通、会谈和访视等及其基本技巧和具体技巧。第三部分介绍个案工作的主要理论模式,重点介绍几个有影响的理论模式,如心理社会模式、行为模式、人本模式、理性情绪模式、家庭治疗模式、以及现实疗法等。3.小组工作学时:76学时,其中实践38学时学分:4本课程属于技能型课程,理实一体课,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小组工作的发展,小组工作的价值观和职业伦理,小组工作的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小组动力学,小组发展过程与各阶段技巧,小组工作在中国的实践,以及由这些实践引发的有关本土化的思考等。4.社区工作学时:76学时,其中实践38学时学分:4本课程属于技能型课程,理实一体课,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社会工作的三大专业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之一,也是社会工作实务在社区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该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训室、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社区与社区工作的概念、功能,了解社区工作在西方国家和我国的历史沿革,社区工作的价值体系和理论基础,掌握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方法、模式与技巧,并能结合具体的社区政策,解决当前城市和农村社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5.社会工作行政学时:40学时,其中实践20学时学分:2本课程属于技能型课程,理实一体课,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并列为社会工作基本方法课程。社会行政是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的活动,即执行社会政策,它是社会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政策的实施、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和社会服务的有效提供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行政内容涉及社会行政的层次与功能、社会行政体制、社会行政构成要件、社会行政过程等方面。6.社会工作实务学时:64学时,其中实践32学时学分:3本课程属于技能型课程,理实一体课,本课程是社会工作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内容设置上,重点是学习促进人们的福利、帮助改善环境对人的负面影响的知识、价值和技巧,具体包括社会工作实务的价值观、理论模式,接案期、预估期、计划期、介入期、评估期、结案期等几大环节,以及在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以及医务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三)职业技能课程(集中实践课程)名称、教学目标及周(时)数个案会谈工作坊(1周,16课时)本课程为技能型课程,实践课。教学目标:通过该实训环节,采用团队体验式、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渐感受进入自己与他人内心的过程,提升学员感知力、洞察力和共情的能力,帮助学生快速掌握个案会谈的操作手法及技巧。并通过学生现场练习、老师现场督导,针对学生的特别情况进行“个案”示范、处理,并根据个案情况进行课堂交流讨论以及理论解读。2.公益创投与策划(2周,24学时)本课程为技能型课程,实践课。教学目标:通过该实训环节,让学生掌握运用专业理念与新媒体技术,结合社会热点和痛点,策划公益服务项目或中大型公益活动,增强学生慈善公益理念和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产品的能力。3.拓展与历奇辅导(3周,30学时)本课程为技能型课程,实践课。教学目标:通过该实训环节,培养学生团结一致,密切合作,克服困难的团队精神;培养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培养服从指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4.顶岗实习(含顶岗实习报告)(19周,456学时)本课程为技能型课程,实践课。教学目标:通过该实训环节,使学生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服务技巧;整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技巧、小组工作技巧和社区工作技巧开展服务;熟练掌握社会工作行政的基本知识开展行政工作。通过该实训环节,使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社会现象加以提炼,能够形成规范的专业顶岗实习报告。(四)建议三年期间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称及要求1.健康管理师2.教师资格3.劳动关系协调员建议学生可以取得以上职业证书中的1项,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课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序号职业资格证书对应专业课程1健康管理师社会心理学基础、老年护理与服务、生命教育2教师资格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3劳动关系协调员社会政策与法规、个案工作、社会心理学基础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一)教育教学活动按周时间分配表(附表一)(二)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模块教学进程表(附表二)(三)实践模块教学进程表(附表三)(四)专业课时、学分统计表(附表四)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社会工作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1人,兼职教师5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人,讲师10人,青年教师1人;培养了专业带头人2名,其中来自行业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12名,教师团队全部具有双师素质。建成市级教学团队1个,建有校级名师工作室1个,科研创新团队1个,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行业/企业代表如下表。序号行业/企业名称专家姓名提供的相关信息1重庆市民政局邓明国提供专业建设方向思路、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建议2重庆民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周昌祥提供专业教学改革思路、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学生实习实训和校行合作等参考意见3重庆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李长洪提供专业教学改革思路、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学生实习实训和校行合作等参考意见4重庆仁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王丽萍提供专业教学改革思路、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学生实习实训和校行合作等参考意见(二)教学设施1.校内实践教学场地与功能介绍序号实验室、实训基地(中心)的名称完成的实践教学内容备注1个案工作实训室个案工作的接案、面谈、诊断、演示、评估以及心理咨询等专业能力的模仿训练。实践教学2小组工作实训室小组工作的策划、组织、过程控制、活动开展、小组评估等专业能力的模仿训练。实践教学3社区工作实训室社区工作方案设计、居民接待、访谈、矛盾调节等专业技能的模仿训练。实践教学4社会工作综合实训室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管理、登记、档案管理实践教学5家庭辅导模拟实训室家庭教育、家庭个案辅导、家庭亲子活动策划和实施实践教学6社会调查数据中心社会调查方法课程教学、社会调查项目档案资料录入、分析和评估实践教学7素质拓展训练基地小组工作项目活动、校内外团队辅导实践教学8四叶草社会工作服务站小区便民服务登记、管理、实施,专业课程实习实践活动实践教学顶岗实习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介绍序号校外实习基地名称(企业名称)完成的实践教学内容备注1重庆仁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区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顶岗实习课程实践认知实习跟岗实习2重庆兴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区社会工作、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顶岗实习课程实践认知实习跟岗实习3重庆心桥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农村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顶岗实习课程实践认知实习跟岗实习4重庆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区矫正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顶岗实习课程实践认知实习跟岗实习5重庆民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区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顶岗实习认识实习6重庆仁怀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顶岗实习课程实践认知实习7重庆慈航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区社会工作、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顶岗实习8重庆市万州明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区社会工作、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顶岗实习9重庆市南岸区青松养老公寓实习基地老年社会工作顶岗实习10重庆市慧灵残障人士援助中心实习基地残疾人社会工作顶岗实习课程实践认识实习11重庆市第三社会福利院实习基地老年社会工作顶岗实习认知实习12重庆市儿童爱心庄园实习基地儿童社会工作顶岗实习(三)教学资源及教学方法选用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要求,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高质量教材,充分利用图书文献、网络在线资源开展课堂教学,鼓励利用智能化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1.课外职业素质培养讲座的内容与时间安排序号讲座内容时间安排备注1人际沟通与礼仪第三学期教学视频2个案会谈技巧第三学期情景模拟3社工职业素养第六学期角色扮演4拓展与历奇辅导第六学期参与式体验2.三学期教学安排说明学期教学安排备注第三学期专业发展指导、个案会谈工作坊、社会工作礼仪、认知实习讲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第六学期职场安全与健康、专业职业规划、拓展与历奇辅导、跟岗实习讲座、参与式体验、项目式第九学期顶岗实习指导撰写实习报告(四)学习评价1.课程评估的方法介绍①利用课程能力单元的学生反馈信息表。②经常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沟通了解课程完成情况。③召开学生座谈会。④鼓励学生经常对课程提出建议的形式。⑤制作课程评估问卷调查表。2.学习者能力鉴定的主要方法介绍序号课程名称鉴定方法与程序1个案工作“双考”鉴定(期末考试+平时理论实践教学环节表现)2小组工作“双考”鉴定(期末考试+平时理论实践教学环节表现)3社区工作“双考”鉴定(期末考试+平时理论实践教学环节表现)4社会工作实务“双考”鉴定(期末考试+平时理论实践教学环节表现)5社会工作行政“双考”鉴定(期末考试+平时理论实践教学环节表现)(五)质量管理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社会工作专业每年都会进行专业人才需求与改革调研,探索并分析专业岗位能力,并邀请来自行业的专家和兼职教师共同商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方向,这为优化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不仅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督导听课制度和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还开展学院领导督导教学、老教师带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带新进教师的帮教活动,并定期开展本专业兼职教师培训,召开专兼职教师交流会。在顶岗实习阶段,还严格执行双督导制度,加强实习过程和效果监督,有效的促进了专业教学质量、学生岗位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每年都会邀请来自行业专家和优秀毕业生为大一新生开展入学教育,不仅有效帮助新生树立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加强社会工作专业认知,促进专业学习,还会促进学生积极参加校级、国家级社会工作专业技能竞赛,让同学们积极掌握专业实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即将毕业的学生开展毕业教育和社会工作入职培训,帮助学生做好专业顶岗实习的准备,加强实习的学习主动性和专业性。九、其他(1)关于“服务-学习”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模式说明本专业采取“2.5+0.5”教学模式,即前2.5学年主要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育人,后0.5学年主要通过校外实习实训来实现行业育人,安排学生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进行顶岗实习,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服务中学习、在行动中学习”。(2)关于专业重点领域培养说明本专业重点培养老年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等4个领域,并采取模块化、团队化、项目化等教学方式进行。(3)其它说明本专业重在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是以为职业导向并根据岗位能力标准设计的,不同的课程会存在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设计的不同。为了实现不同课程的教学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安排上,适合采取“分段式教学”和“团队式教学”方式,如《个案工作》适合采取分段式教学,《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课程实行“双讲师-团队式”教学。十、毕业要求思想政治素质——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业成绩——修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各门课程达到合格标准,取得规定的最低毕业总学分135学分(包括公选课8学分)。创新创业意识——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获得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2学分。素质拓展——获得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并修满6学分;获得社会实践活动学分至少6学分。职业态度——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诚信、能够吃苦、工作踏实、敬业等精神。人文素养——善沟通,懂交流技巧。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完整的人格,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技能——掌握并熟练运用本专业必需具备的价值、理论、方法与技巧等知识,形成专业核心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掌握应用文知识与写作方法,熟练完成常用应用文写作。能够完成专业工作文案,包括独立或综合性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方法完成的工作策划方案、过程记录、评估总结报告等。其他证书——获得全国高等学校(重庆考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含一级)以上证书,国家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含B级)以上证书。十一、附录(一)附表一教育教学活动按周时间分配表(二)附表二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教学进程表(三)附表三集中实践教学进程表(四)附表四专业课时、学分统计表

附表一:教育教学活动按周时间分配表学年学期课堂教学军训集中实践教学考试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机动合计顶岗实习(包含撰写顶岗实习报告)其它集中实践一一15211120二15116三44二四181120五15116六44三七181120八15116九044

附表二: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教学进程表平台及模块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考核方式学分教学时数按学期分配的周数及周学时总计学时讲授学时实践学时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16164191641900人文通识教育平台公共类06030024体育训练Ⅰ1.53232206030025体育训练Ⅱ1.53232206030027体育训练Ⅲ23838206040041实用英语Ⅰ√3644816406040042实用英语Ⅱ√3644816404020017计算机应用基础4643232406020001大学语文√36464406020014中国文化概论√23232206020004应用文写作√1.532322小计21.542225616610142思想政治理论类0601001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64521240601002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4645212406010004形势与政策Ⅰ0.51-2学期开设,16学时/学期10020001形势与政策Ⅱ0.53-4学期开设,5-6学期自学,16学时/学期08010001军事理论√1第1学期开设,18学时小计91281042444职业类0608000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32161611W0001大学生安全教育11616109010001职业生涯规划11616101010073专业发展指导116161-2学年学期讲座(含职场安全与健康讲座),16学时11010041实用礼仪1201010109010002就业指导11616101010072创新创业教育23216162小计9148106424211合计41.5697489208201831专业模块通用技术课程01010020社会学基础√3643430301020003社会调查方法√3683830306010371社会心理学基础√364432130101000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403010201010070社会工作项目策划2402020201010062社会政策与法规√2403010201010063生命教育1.5301614201010074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伦理1.53016142专业核心课程01010004社会工作导论√2403010301010009个案工作√3643430301010010小组工作√4763838401010011社区工作√4763838401010013社会工作行政√2402020201014009社会工作实务√36432323小计36736419317专业方向课程01010002老年社会工作√2482523301010058农村社会工作√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