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内标签-征求意见稿_第1页
模内标签-征求意见稿_第2页
模内标签-征求意见稿_第3页
模内标签-征求意见稿_第4页
模内标签-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B/T0053—202X前  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BB/T0053—2009《模内标签》,与BB/T0053—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吹塑模内标签和注塑模内标签术语(见第3章)。增加了成品规格尺寸偏差要求、模切位置偏差要求、结合牢度要求、表面平整度要求、条码要求、背胶要求、黏结强度要求及对应的检验方法(见第5章、第6章)。c)修改了范围的表述方式,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见第1章,2009年版第1章)。d)根据GB/T1.1—2020的规定,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及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9年版第2章)。e)修改了模内标签的术语(见3.1,2009年版3.1)。f)修改了分类依据(见第4章,2009年版第4章)。g)修改了外观要求、印刷质量要求及对应的检验方法(见5.1、5.2、5.3、5.4、6.1、6.2、6.3、6.4,2009年版5.1.1、5.1.2、6.2.1、6.2.2)。h)修改了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的内容(见第7章,2009年版第8章)。i)删除了烫印质量要求、耐高温性要求及对应的检验方法(见2009年版5.1.2、5.1.3、6.1、6.2.2、6.2.3)。j)删除了原第7章检验规则(见2009年版第7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9)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东莞市安德标签材料有限公司、江苏福泰涂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新(佛山)彩色印刷有限公司、中山市明亿塑料包装有限公司、广州市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坤邦标价用品有限公司、北京印刷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严永恒、王立军、陈振权、傅强、覃纪婷、林小博、杨选生、许文才、曹国荣、谢康明、张世宾、赵飞、周亮亮。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9年首次发布为BB/T0053—2009;——本次为第1次修订。BB/T0049-XXXX模内标签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吹塑模内标签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塑料薄膜材质的吹塑模内标签,其他材质的模内标签可参照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7706—2008凸版装潢印刷品GB/T14258—2003信息技术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GB/T18722印刷技术反射密度测量和色度测量在印刷过程控制中的应用GB/T19437印刷技术印刷图像的光谱测定和色度计算CY/T3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JJF1517非接触式静电电压测量仪校准规范术语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模内标签in-moldlabel在模具内利用容器成型时的温度与压力黏结在容器表面的标签。3.2吹塑模内标签blowin-moldlabel自身附有热熔胶的模内标签(3.1)。3.3注塑模内标签injectionin-moldlabel自身没有热熔胶层,利用容器材料黏结的模内标签(3.1)。4产品分类按属性分为吹塑模内标签和注塑模内标签。5技术要求5.1成品应整洁,图文应清晰完整,网点应均匀饱满。无明显色差、变形、划痕、污渍、残缺,无明显条杠、重影、糊版等。5.2标签表面不应有直径大于0.4mm的污渍点,直径大于0.2mm、不大于0.4mm的污渍点不应超过3个,两个污渍点的间距不应小于20mm。5.3标签套印允差应不大于0.2mm。5.4标签同批同色色差△E*ab应不大于2.5;异批同色色差△E*ab应不大于3.0。5.5墨层的耐磨性与结合牢度应符合GB/T7706—2008中表5的规定。5.6成品规格尺寸偏差应不大于0.5mm,模切位置偏差应不大于0.6mm。5.7条码设备可读性应符合GB/T14258—2003质量等级的规定,且不低于D级。5.8人眼识读的条码符号字符应与其所标识的数字代码一致;条码信息应与数据源信息一致。5.9标签表面应平整,表面平整度可参考表1的要求。表1模内标签平整度单位为毫米标签规格翘曲允差≤100×100≤2≤150×150≤3≤200×200≤55.10静电成品标签静电应不大于2kV。5.11背胶背胶应均匀,网纹清晰,深浅一致。5.12黏结强度检验测试后,薄膜层、容器与胶层应不分离。6检验方法6.1外观在CY/T3的条件下目测检验。6.2污渍点用分度值为0.01mm的刻度放大镜进行检验。6.3套印允差用分度值为0.01mm的刻度放大镜检验两种颜色套色边缘处。6.4色差△E*ab用符合GB/T19437要求的分光光度计按照GB/T18722的规定对不同样张的相同部位进行检验。6.5成品规格尺寸偏差与模切位置偏差用分度值为0.1mm的钢直尺测量成品规格尺寸偏差;用分度值为0.01mm的刻度放大镜进行检验。6.6条码信息一致性人眼识读的条码信息应与设备识读的信息一致。6.7表面平整度将样品放置在水平放置的平板玻璃上,用分度值为0.1mm的高度尺测量样品上最高点与水平面的垂直距离,作为样品的翘曲值。6.8静电用符合JJF1517的静电仪进行检验。6.9黏结强度将装满水贴有模内标签的容器从1.5m高处做自由跌落实验。如标签无脱落,则判定标签质量合格;如标签与胶层分离,则判定标签质量不合格;如标签胶层与容器分离,则存在标签质量问题或贴标质量问题。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1标志产品包装箱上应有防潮、防静电标志,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产品应有合格证。外包装箱上应注明产品名称、数量、批号、规格、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检验员代号等信息。内包装上加贴标签样本。7.2包装7.2.1小包装标签300枚或500枚为1个小包装,小包装两侧用同标签外形一样的硬质材料保护标签,并用弹性材料勒紧,外表再用其他防潮材料(如不干胶底纸等)包装。7.2.2装箱小包装装箱应平整、牢固、防潮,避免摩擦和挤压。7.3运输运输时应小心轻放,防止机械碰撞或接触锐利物体,避免日晒雨淋。7.4贮存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阴凉、通风的温度为(23±3)℃、相对湿度为(60±10)%的库房中,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贮存期应为生产之日起不超过6个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