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医院传染病房及附属设施〔宁德市医院迁建(三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宁德市医院传染病房及附属设施〔宁德市医院迁建(三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宁德市医院传染病房及附属设施〔宁德市医院迁建(三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宁德市医院传染病房及附属设施〔宁德市医院迁建(三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宁德市医院传染病房及附属设施〔宁德市医院迁建(三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宁德市医院传染病房及附属设施(宁德市医院迁建(三期)工程)

项目代码2020-350901-84-01-009680

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

建设地点东侨开发区东兰组团闽东路北侧、尚德路西侧

地理坐标(119度33分59.120053秒,26度25分32.396592秒)

四十九、卫生84;

108、医院841;专科疾病

防治院(所、站);妇

国民经济建设项目8432

综合医院幼保健院(所、站);

行业类别Q8411行业类别8433

急救中心(站)服务8434;

采供血机构服务8435;基

层医疗卫生服务842

☑首次申报项目

□新建(迁建)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

□改建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目

☑扩建申报情形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技术改造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项目审批(核准宁德市发展和改革项目审批(核准

//宁发改审〔〕号

备案)部门(选填)委员会备案)文号(选填)202127

总投资(万元)53000环保投资(万元)253.81

环保投资占比(%)0.48施工工期36个月

☑否用地(用海)

是否开工建设36758.21

□是:面积(m2)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

(试行))》,本项目不设专项评价,详见表1-1。

专项评价设置情

—1—

·

表1-1项目专项评价设置表

专项评是否设

设置原则项目情况

价类别置专项

排放废气含有毒有害污染物

1、二噁英、苯并〔〕芘、

а本项目废气不涉及

大气氰化物、氯气且厂界外否

500有毒有害污染物

米范围内有环境空气保护目

标2的建设项目

新增工业废水直排建设项目

本项目废水处理达

(槽罐车外送污水处理厂的

地表水标后排入宁德市东否

除外);新增废水直排的污

区污水处理厂

水集中处理厂

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

环境风本项目危险物质存

质存储量超过临界量3的建否

险储量不超过临界量

设项目

取水口下游500米范围内有

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

生态

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不涉及否

通道的新增河道取水的污染

类建设项目

直接向海排放污染物的海洋

海洋不涉及否

工程建设项目

原则上不开展专项评价,涉

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热

地下水

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不涉及否

下水资源保护区的开展地下

水专项评价工作

注:1.废气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指纳入《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名录》的污

染物(不包括无排放标准的污染物)。

2.环境空气保护目标指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居住区、文化区和农

村地区中人群较集中的区域。

3.临界量及其计算方法可参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附录B、附录C。

《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年),福建省人民政府,闽

规划情况2011~2030

政文〔2012〕222号

规划环境影响

《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篇章》

评价情况

1.1规划符合性分析

规划及规划环境根据《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宁德市中

影响评价符合性心城区将形成“一城四区”的城市空间结构。“一城”指宁德中

分析心城区,“四区”:中心城区由四大城区组成,包括主城区、白

马城区、海西宁德工业区和三都岛群区。主城区:集聚发展形成

—2—

·

以区域性生产、生活、旅游配套服务、港口物流和生活居住为主

的生态宜居城区。同时北部漳湾临港工业区大力发展临港工业、

现代物流、高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机械制造等产业;白马城

区:发展船舶修造、冶金、能源等产业,配套城市生活服务等职

能;海西宁德工业区:目前规划调整拟向清洁能源、机械装备、

冶金新材料、农副产品冷链加工、港口物流方向发展;三都岛群

区:近期着重生态保育,中、远期发展科技文化、商务会议、休

闲度假等高端服务业。

宁德市医院分为蕉城院区和东侨院区,由于蕉城院区医疗用

房面积偏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求,

因此,宁德市医院拟将医院迁建至宁德市东侨开发区。东侨院区

为新建院区,规划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全面投

入使用,建筑面积为15.1770万m2,主要建设内容为门诊楼、医

技楼、住院楼(900床位、含急诊)、后勤楼(食堂、变配电机

房、多功能厅);二期工程于2019年7月开工建设,建筑面积为

7.8万m2,主要建设内容为住院楼(含900床位)、污水处理站

及垃圾站、变电站,计划于2022年10月建成投入运行。

本次为宁德市医院迁建三期工程,位于东侨开发区东兰组团

闽东东路北侧、尚德路西侧(宁德市医院地块内),根据宁德市

主城片区用地规划图,项目占地类型为医疗卫生用地。项目建成

后有利于带动城市东兰组团的发展,改善区域医疗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与《宁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年)相符。

1.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项目属于医疗服务设施建设,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年本)》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

其他符合性分析

目录(2019年本)的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49号),

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项目(三十七、卫生健康,5、医疗卫生服

务设施建设)。项目于取得宁德市发展与改革委员核发的《宁德

—3—

·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重新批准宁德市医院传染病房及附属设

施(宁德市医院迁建(三期)工程)项目建议书暨可行性研究报

告的批复》(宁发改审〔2021〕27号,见附件3)。

同时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

卫生健康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中明确福建省“十四五”时期卫生

健康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体系

更加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提高—保

障持续发展明显改善”。

以及《宁德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中强

调健康理念革新,实现思想转变,全方位全周期完善健康服务,

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与保障机制,建立更加牢固的防治协同、

平战结合的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提升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优

化卫生资源,使得卫生健康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可以解决院区传染病用房及病床短缺等

诸多问题。加强临床专科建设和医学人员的培养,有效提升院区

疾病防控综合能力。有利于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服务质

量。

综合以上分析,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与地方

行业规划相符。

1.3“三线一单”控制要求符合性分析

(1)生态保护红线

根据《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

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宁政〔2021〕11号)本项目所在区域内

不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因此项

目符合《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德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

分区管控方案的通知》(宁政〔2021〕11号)要求。

(2)环境质量底线符合性

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底线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为《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地表水环境质量目标

—4—

·

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声环

境质量目标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

项目区为环境质量达标区,废水、废气、噪声经处理后能达

标排放,项目污染物排放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底线造成冲击。

(3)资源利用上线

本项目为医疗卫生项目,不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消耗

型企业,项目电能及水资源等资源消耗较小,相对区域内资源消

耗总量较少。本项目建成后通过在内部管理、污染治理等方面采

取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有效地

控制污染及资源利用水平。项目的水、电等资源利用不会突破区

域的资源利用上线。

(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本项目为医院建设项目,对照《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

德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的能知》(宁政〔2021〕

11号),本项目不属于“宁德市生态环境总体准入要求”中禁止

或限制建设的项目。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符合“三线一单”控制要求。

1.4选址合理性分析

根据《传染病医院建设设计规范》(GB50849-2014)中针对

综合医院的规划布局与建设用地要求:医院基地选择应交通方便,

宜面临2条城市道路;宜便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宜安静,

应远离污染源;地形宜力求规整,适宜医院功能布局;远离易燃、

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应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不应临近

少年儿童活动密集场所;不应污染、影响城市的其他区域。

本项目位于东侨开发区东兰组团闽东东路北侧,尚德路西侧,

周边连接华庭路、尚德路及闽东东路,交通便利,便于利用城市

基础设施;项目用地规整,适宜医院功能布局;项目用地远离易

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储存区,并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项目

各污染物经处理后,能够做到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可

—5—

·

接受范围内,满足《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0849-2014

中传染病医院的选址要求。

—6—

·

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2.1项目由来

宁德市医院创建于1972年,前身为宁德地区第二医院,现有宁德市医院分为

蕉城院区和东侨院区。由于蕉城院区医疗用房面积偏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多层次

多样化的医疗保健需求,因此,宁德市医院拟将医院迁建至宁德市东侨开发区。

宁德市医院东侨院区规划分三期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包含门诊楼、住院楼(含

急诊)、医技楼及后勤楼,共设床位900张,日门诊量5000人次。2004年9月宁

德市医院委托宁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宁德市医院迁建一期工程环境影响

报告书》,并于2006年1月18日取得宁德市环境保护局的批复(宁市环监〔2006〕

3号,附件5)。但由于审批后该项目工程规模、建设面积等有部分变动,因此宁

德市医院于2009年10月委托宁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宁德市医院迁建一

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补充说明》,并获得《宁德市环保局关于宁德市医院迁建一

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补充说明的审核意见》(宁市环监〔2009〕51号,附件

)。一期项目于年月全面投入使用,并于年月日通过自主环保

建6201412201916

设验收(验收意见,附件7)。

容项目二期工程于2019年2月3日取得《宁德市生态环境局东侨分局关于宁德

市妇幼保健院(含儿童医院)、宁德市医院迁建(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的批复》(东侨环〔2019〕2号,附件7),于2019年7月开工建设,预计于2022

年10月建成投入运行。

本次为宁德市医院迁建三期工程,位于东侨开发区东兰组团闽东路北侧、尚德

路西侧(宁德市医院地块内),该地块已于2010年4月23日取得宁德市城乡规划

局核发的《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350900201000008号,附件4);

本项目于2021年6月1日取得宁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重新批准宁德市医

院传染病房及附属设施(宁德市医院迁建(三期)工程)项目建议书暨可行性研究

报告的批复》(宁发改审批〔2021〕27号,见附件3)。

本项目设床位300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

价分类管理目录》的相关规定,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见表2-1,供建设单位呈

—7—

·

送宁德市生态环境局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审查。

表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环评类别

项目类别报告书报告表登记表

四十九、卫生84

108医院841;专科疾病防治

院(所、站)8432;妇幼保住院床位20

健院(所、站)8433;急救新建、扩建住院床其他(住院床位20张以下的(不

中心(站)服务8434;采供位500张及以上的张以下的除外)含20张住院

血机构服务8435;基层医疗床位的)

卫生服务842

2.2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宁德市医院传染病房及附属设施(宁德市医院迁建(三期)

工程)

(2)建设单位: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

(3)建设性质:扩建

(4)建设地点:东侨开发区东兰组团闽东路北侧、尚德路西侧(宁德市医院地块

内)

(5)工程投资:总投资53000万元

(6)建设工期:2022年6月~2025年6月,36个月。

(7)建设内容及规模:项目建设传染病房楼、教学科研综合楼二栋楼,总建筑面

积66590m2(地上建筑面积53990m2、地下建筑面积12600m2)。其中,传染病房楼建

筑面积25600m2;教学科研楼建筑面积28390m2;地下层建筑面积12600m2。

2.3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建设传染病房楼一座、教学科研综合楼一座及新增病床位数300张,项

目主要建设内容和项目组成详见下表2-2。

表2-2项目组成一览表

项目组成建设内容

门诊大厅、挂号收费、药房、呼吸道门诊、消化道门诊、

1F肝病门诊、部分医技、住院大厅、出入院结账处置、医护

主体区、病案室等

工程传染病房楼2F~5F负压病房

6F负压病房、重症ICU及手术室、负压产房、负压手术等

7F~10F负压病房

—8—

·

11~13二线值班用房

1F大厅,库房、车位、教学用房

2F多站式培训

3F医疗培训基地、学生活动中心

4F食堂

5F图书馆、自习室

教学科研综6~10F教学用房

合楼11F急救中心

12F会议中心

13~14F行政

15~18F科研用房

19F中心实验室

20F信息中心、药学室

地下层建筑-1F停车场和各类设备用房和库房

给水工程由市政自来水管网统一供给

公用排水工程排水采用室内污废合流制,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

工程由市政供电管网统一供给,设计变压器总装机容量为

供电工程

4400KVA

食堂含油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再与普通生活污水一并排入TW001化粪

普通生活污水池(容积100m3)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传染病房楼污废水单独收集,经消毒预处理后排入

废水

、号化粪池(容积均为3),再经化粪

传染病房楼废水TW002TW003100m

池处理后在排入院区污水处理站处理(依托二期工程污水

处理站,污水处理能力900m3/d)

检验废气经二级生物安全柜(内置高效过滤装置)紫外线

检验废气+

消毒处理后引至屋顶排放

病房、手术室等

废气高效过滤器+紫外线消毒处理后由楼顶排放

环保含菌废气

工程食堂油烟废气油烟净化器,通过专用排烟通道引至屋顶排放

柴油发电机废气有专业排烟通道引至屋顶排放

噪声采取消声、隔振、隔声等措施

生活垃圾生活垃经分类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废油脂定期清理隔油池,废油脂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固体作为危险废物,暂存于项目新建医疗废物暂存间,并委托

检验废液

废物有资质单位处置

新建医疗废物暂存间间,面积分别为2、2,均位

医疗废物28m56m

于传染病房楼一层;医疗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污水处理站依托二期工程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规模900t/d)

依托

本项目需要供应医用气体从已建的院区内医用氧气、医用

工程气体机房

真空及医疗空气管道均分1路供应传染病房楼区域。

2.4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

工程建设经济指标见表2-3。

表2-3工程主要经济指标

序号项目数值单位备注

1实际建设用地27409.06m2

计容建筑面积53990.00m2

2地上计容建筑面积53990.00m2

其中

地下计容建筑面积0.00m2

不计容建筑面积24255.00m2

3地上不计容建筑面积450.00m2

其中

地下不计容建筑面积23805.00m2

总建筑面积78245.00m2

4地上部分54440.00m2

其中

地下部分23805.00m2

5建筑占地面积6030.00m2

6建筑密度22.00%

7容积率1.970

机动车停车位1063个

8地上停车位263个

其中

地下停车位800个

非机动车停车位4243个

9地上停车位0个

其中

地下停车位4243个

10绿地率38.12%

11绿地面积10447.07m2

2.5项目主要设备、原辅材料及能源的种类和用量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传染病房及附属设施,主要医疗设备详见表2-4,辅助

公用设备见表2-5,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情况见表2-6。

表2-4项目主要医疗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单位备注

1MR影像设备1台新增

2CT及CT杂交手术室1台新增

—10—

·

表2-5主要辅助公用设备一览表

序号设备名称数量规格位置备注

1干式变压器4台1000KVA传染病房楼配电房

2干式变压器2台2000KVA教学科研楼配电房

3柴油发电机1台1200KW柴油发电机房

4生活水泵2台/地下室水泵房(一用一备)

5消防水泵2台/地下室消防水泵房(一用一备)

表2-6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

序号名称年消耗量单位备注

原辅材料

1一次性手套130万只

2棉签9万包

3纱布5万包

4生化试剂40瓶

5一次性口罩130万个

6一次性注射器35万支

7一次性袋式输液器20万支

8一次性试管(塑料)30万支

9葡萄糖注射液6万瓶

10消毒酒精2t/a

11次氯酸钠2t/a污水处理站

能源消耗

1水82.125万t/a市政给水管网

2电495.96万kw·h市政电网

3天然气9.86万m3市政燃气管道

2.6公用工程

2.6.1给排水

本项目水源采用市政自来水,供水压力0.14MPa。由于市政水压低,仅供绿化

浇灌、地下室人防用水,其余区域均采用生活水箱加变频水泵供水方式。

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食堂含油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后,与普通生活污水一并

经TW001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传染病房楼污废水单独收集,经消毒

预处理后排入TW002、TW003化粪池,再经化粪池处理后在排入院区污水处理站

处理,雨水经雨水管收集后直接排入附近市政雨水管网。

—11—

·

2.6.2供电

(1)负荷等级

本工程教学科研综合楼和传染病房楼均属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本工程消防用

电负荷为一级负荷;急诊抢救室、手术室、ICU、重症监护室、术前准备室、术后

复苏室等场所中及患者生命安全的设备及照明用电属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以

上场所除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的其他设备用电,处置室等场所的诊疗设备及照

明用电;计算机网络系统用电,走道照明,配电室照明用电、排污泵、生活水泵、

客梯为一级负荷;电子显微镜、影像科诊断用电,中心供应室、空气净化组等用电

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

(2)供电电源

项目拟在教学综合楼一层设1~2#高低配电站,1#配电房面积为250,净高3.9m。

2#配电房面积约为140,净高3.9m。10KV电源进线均引自院区原有变电站。1#高

低压配电房主要供传染病房楼、地下室及立体停车库使用,设4×100KVA的干式变

压器;2#高低压配电房主要供教学科研综合楼、充电桩及地下室-非机动车库使用,

设有2×2000KVA的干式变压器。本工程拟在教学科研综合楼一层设柴油发电机房,

面积为60,净高不小于3.9m,设1台1200KW的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以满

足供电要求。

2.6.3空调通风工程

(1)空调系统

①空调冷热源

本项目传染楼空调系统采用变频变流量多联空调机组,新风系统冷热源采用风

冷热泵机组,手术室采用独立的风冷热泵机组。科研综合楼空调系统采用变频变流

量多联空调机组。教学科研楼7-10层教学配套用房采用分体空调设计,室外机设置

在外墙通过灰色方钢百叶遮挡;变配电房等有较大发热量设备的房间等考虑变冷媒

流量制冷系统空调降温;电梯机房设分体空调机组。

②空调水系统

空调水系统采用一次泵末端变流量双管闭式循环系统,分别设置三台冷水泵

(两用一备)和两台热水泵(一用一备)。补水定压采用高位膨胀水箱定压方式,

同时设置旁流式电子水处理仪,可达到阻垢除垢,杀菌灭藻的作用。

—12—

·

由于本项目设有传染病房,因此空调冷凝水分区集中收集,并随各区污水排放

集中处理。

③空调风系统

本工程空调风系统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新风系统按清洁区、半污染区、

污染区分区独立设置。新风送风口设置在房间上部,使清洁空气首先流过房间中医

务人员可能的工作区域。污染区(病房)排风口设置在房间下部,病房排风口底距

地面不小于100mm。负压隔离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ICU)采用全新风直流

式空调系统),送排风经过初、中、高效过滤器三级处理。在保证需求的同时,阻

止病原体传播。

(2)通风系统

项目公共卫生间均设置独立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量按10次/h换气计算并符合

《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的相关要求,排风经竖井排至屋面集中

排放;茶水间设置独立的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量按8次/h换气计算,排风经竖井排

至屋面集中排放;无外窗的储藏、工具间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量按3次/h换气

计算;电梯机房设置机械排风系统,排风量按15次/h换气次数计算。

传染病房楼排风系统按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分区独立设置,病房诊室等

污染区的排风口设置在房间下部。负压隔离病房排风口经高效过滤器处理后排放。

2.6.4消防

建筑四周设置了环形消防车道,中高层建筑设有消防登高场地满足消防车通行

要求。同时按照规范要求布置各类外场消防设施(室外消火栓、消防接合器等)。

地下一层分防火分区,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小于2600平方

米。楼层面积均小于4500平方米之间,设二台消防电梯,全楼设防烟楼梯,每个

防火分区设二座。中高层楼设电气火灾监视与控制系统,配备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

指示系统。同时各单体内均按规范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各消防电梯井

及消防泵房均内设消防排水。

2.7水平衡

项目总用水量252t/d(91980t/a)污水排放量为189t/d(68985t/a),水平衡见

图2-1。

—13—

·

图2-1项目水平衡图(t/d)

2.8施工计划和进度

工程建设期为2022年6月~2025年6月,建设工期36个月。

2.9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2.9.1.项目总体布置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1栋门传染病房楼、1栋教学科研综合楼以及地下室、道路、

景观绿化、室外管网等配套设施。传染病房楼与教学科研综合楼南北平行布置位于

院区东北侧,具有良好的景观视野。传染病房楼东南角临近医院次要出入口-发热

门诊设置,便于发热门诊的病人来院内门诊、医技检查和住院的各部分人流可以快

速便捷的到达;教学科研综合楼临近医院北入口设置,便于后勤及行政办公人员可

以快速便捷的到达。已建住院楼布置在地块中部,同南侧的住院楼、门诊楼、医技

楼及急诊楼通过交通有效对接,提高病患的就诊效率;配套附属的用电及用水房间

接医院已建部分。

①污水处理设施

项目新建食堂含油废水经隔油池预处理,再与普通生活污水一并排入TW001

化粪池(容积100m3)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隔油池位于教学科研综合楼地

下一层,化粪池位于教学科研综合楼西侧。

—14—

·

传染病房楼污废水单独收集,经消毒预处理后排入TW002、TW003化粪池(容

积均为100m3),再经化粪池处理后在排入院区污水处理站处理(依托二期工程污

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能力900m3/d);TW002化粪池位于传染病房楼东侧,TW003

化粪池位于传染病房楼东南侧,污水预处理间位于传染病房楼地下一层;二期工程

位于院区西侧,处理能力为900m3/d,采用“二级生化处理+次氯酸钠消毒”。

②医疗废物暂存间

项目在传染病房楼设置2间医疗废物暂存间,一个位于传染病房一楼西南角,

面积8m2,用于医疗废物中转储存;一个位于传染病房一楼东侧,面积56m2。紧靠

污物电梯,方便于日常医疗废物外运处置,同时不影响院区其他科室部门的正常运

营。

项目医疗废物贮存间按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环发〔2003〕

206号)规范要求建设。设于室内,避免了阳光直射;有良好的照明设备和通风条

件;与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密集区隔开;设有独立出入口,方便医疗废

物的装卸、装卸人员及运送车辆的出入。

2.9.2交通组织

院区主、次入口:一个规划于项目北侧的天山路上,作为医院的北出入口。一

个规划于东侧尚德路,作为次要-发热门诊入口。同时在疫情时做独立管理入口。

教学综合楼主、次出入口:楼北侧设外部办事人员入口;南侧设内部人员办事

主要入口,同时在东、南、北侧各设一次要入口。

医务人员入口:在传染病房楼西侧单独设医护人员入口。

污物出口:在传染病房楼东侧设专用污物出入通道。

科室出入口:感染病房楼北侧设影像科、检测科出入口;南侧设消化道及肝病、

呼吸道出入口,以及发热门诊入口。

地下车库出入口:机动车停车系统主要为地上地下分区设置,地下车库设两个

出入口,一个位于传染楼南侧,一个位于科研楼北侧。

2.9.3道路及绿化系统

项目建设中心绿地,在病区内设置绿化平台打造立体绿化体系,传染病区和生

活区设置70多米的绿化场地,传染病区与其他医疗用房设置大于或等于20米的卫

生隔离绿化带。同时对场地内各种流线作出了合理地安排,使医院做到了“人车分

—15—

·

流、洁污分流、医患分流、患患分流”。具体平面图详见附图3。

综上所述,拟建项目总体交通便利、布局合理、建筑内部规划得当。做到洁污、

医患、患患分流,既保证了患者的需要又满足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条件,同时又加强

了教学科研实力。

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项目总平面布局合理。

2.10项目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本项目为宁德市医院传染病房及附属设施(宁德市医院迁建(三期)工程),

其营运期间的工作流程及产污环节见图2-2。

艺图本项目的工作流程及产污环节

流2-2

程工作流程简述:门诊、治疗就诊患者一般需先进行挂号缴费,或现场前台进行

产咨询。在门诊对就诊患者进行诊断,判断是否需要住院治疗,或直接检查取药。分

流治疗后无需住院的患者就诊后取药出院,如需住院的患者转至病房区进行下一步

环的治疗,康复后即可出院。

运营期主要产排污环节:

(1)废水: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食堂含油废水、普通生活污水、传染病房

楼废水及检验废液等;

(2)废气: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检验废气、柴油发电机废气、车辆汽车尾

气及食堂油烟废气等。

(3)噪声: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各类水泵、发电机组、风机运行时产生

的设备噪声以及来院人员产生的社会生活噪声、车辆交通噪声等。

(4)固体废物: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医疗废物及废油脂。

与2.11原有项目回顾性分析

目2.11.1现有工程项目概况

有宁德市医院创建于年,前身为宁德地区第二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

关1972

—16—

·

的医疗护理,教学科研,保健康复,急救任务等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现有宁

有德市医院分为蕉城院区和东侨院区。

宁德市医院迁建工程位于宁德市东侨开发区东兰组团闽东路北侧、尚德路西

污侧,共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包含门诊楼、住院楼(含急诊)、医技楼及后勤

问楼,共设床位900张,日门诊量5000人次。该项目于2014年12月全面投入使用,

并于2019年1月6日通过自主环保验收。

二期工程主要包括一栋集妇科、产科、新生儿科、孕产保健、家庭化产房、妇

幼床位499床,普通床位401床及中心实验室的综合大楼,污水处理站及垃圾站;

变电站。该项目于2019年7月开工建设,预计于2022年10月建成投入运行。

现有工程环评、验收手续履行情况见表2-7。

表2-7现有工程环保手续履行情况一览表

文件名称审批名称及文号审批时间

《宁德市环保局关于宁德市医院迁建一期

《宁德市医院迁建一期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宁市

环境影响报告书》2006.1.18

环监〔2006〕3号)

《宁德市环保局关于宁德市医院迁建一期

《宁德市医院迁建一期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补充说明的审核

环境影响报告书补充说明》2009.12.17

意见》(宁市环监〔2009〕51号)

《宁德市医院迁建一期工程

企业自主验收

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2019.1.6

《宁德市生态环境局东侨分局关于宁德市

《宁德市妇幼保健院(含儿童医

妇幼保健院(含儿童医院)宁德市医院迁

院)宁德市医院迁建(二期)工

建(二期)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2019.2.3

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复》(东侨环〔2019〕2号)

《宁德市妇幼保健院(含儿童医

院)宁德市医院迁建(二期)工/2019.9.11

程污水处理消毒工艺变更说明》

排污许可证证书编号:12352200490348279K001V2020.7.30

一期工程于2014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

建设运营情况二期工程于2019年7月开工建设,预计于/

2022年10月建成投入运行

一期工程项目组成情况见表2-8,二期工程项目组成见表2-9。

—17—

·

表2-8一期工程项目组成一览表

项目名称现状

急诊室、120急救区、住出院区、住院大厅、门诊大厅、服务台、

1F门诊药房、放射科、儿科、感染发热门诊

2F内科、皮肤科、外科、肛肠科、功能检查科

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手术、ICU、病理科、中医、针灸、骨

住院楼3F伤、理疗科、妇产科

主体门诊楼

4F妇产科、产房区、待产区、病房区门诊

工程医技楼

5~17F病房区

地下两层调整成一层,核六级防控,配电箱、发电房、中央空调房、

-1F库房、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太平间、解剖间、标本室、高压氧舱、

通风机房、换热间,给排水、停车场

后勤楼1F食堂、变配电房、多功能厅等

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3,处理工艺“二级生化处理消

废水900m/d+ClO2

毒”,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食堂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专用排烟管道引至屋顶排放

柴油发电机位于后勤楼一层,发电机废气通过专用排烟通道引至后

废气勤楼屋顶排放

检验废气通过通风橱收集后引至医技楼屋顶排放

环保污水处理站恶臭经生物除臭装置处理达标后经3.5m高排气筒排放

工程各设备噪声采用基础减振、墙体隔声措施处理

噪声

冷却塔位于医技楼裙楼屋面,采用基础减振,周边设置隔声百叶

医疗废物暂存于医技楼地下一层的医疗废物暂存间124.7m2(其中

医废暂存43.9m2,分理区80.8m2),委托宁德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

固体废物处置

生活垃圾暂存于医院东北角生活垃圾收集点,并委托区域环卫部门

统一清运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