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得对吗》教学设计_第1页
《算得对吗》教学设计_第2页
《算得对吗》教学设计_第3页
《算得对吗》教学设计_第4页
《算得对吗》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算得对吗》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算得对吗》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算得对吗》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P56~58算得对吗教学目的: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3、能结合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教学难点: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验算方法。教学准备:教具:ppt、小黑板。学具:计数器。教学时间:xxx教学过程二次设计一、课件导入。小朋友什么生活中我们去买东西时,怎么判断售货阿姨找的钱是对的呢?出示p56页挂图。提问学生在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二、探索新知1、共同解决“应付多少元?售货阿姨算得对不对?”指名列式:118+138=256(元)138+118=256答:应付256元这位同学算得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学生反馈,用256减去118正好是138,所以是对的。教师小结:这种验证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就是验算,它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错误。2、解决“付给售货阿姨300元,找回44元,对吗?”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指导。300-44=256,可以用加法来验算:256=44=300300256-44+44=2563003、完成p56页计算并验算。学生独立解决,让同学上黑板板书。三、新知运用完成p57页试一试习题四、巩固提高完成p57、58页“练一练”1~6题过渡: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五、小结课堂。教学反思:《算得对吗》教学设计2教学背景分析:《算得对吗》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教材采用加、减法验算集中编排,加法和减法的几种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通过加、减法的互逆关系理解和掌握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学生在以往学习加、减法计算中已经初步感受到加、减法的关系,因此,教学时应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算理。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学会加法的验算,并通过对加法验算方法的交流,体会验算方法的多样化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渗透加法交换律以及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掌握用多种方法验算加法。3.养成自觉验算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与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买过东西吗?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2.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出示课件)师:小明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情预设:学生可能提出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如:①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元?②妈妈给售货员200元,应找回多少元?③运动服比运动鞋贵多少元?……学生提出这些数学问题老师都给予肯定,然后引导学生计算第一个问题。3.选择问题,独立解决。让学生独立计算、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多少元?板书:118+138=256(元)118+138256让学生独立计算、解决第二个问题:妈妈给售货员300元,应找回多少元?4.提出问题,揭示课题。师:我们刚才的计算到底对不对呢?怎样检验加减法计算的结果?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板书:加法的验算)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加法的验算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刚才的计算结果?设计意图:在合作交流之前,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能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同时也为合作交流作好思想准备,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不会流于形式。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师:哪组同学愿意把你们验算的方法告诉大家呢?同学讨论回答不同的答案。师:大家讨论一下,加法的验算有几种方法?总结:(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看和是否相同;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差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减法的验算《算得对吗》教学设计3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56页《算得对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情境探索加、减法验算的方法。过程与方法:体会验算的必要性和认真计算习惯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有错就改的好品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重点:探索加、减法验算的方法。难点:体会验算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和有错就改的好品质。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课前让同学们计算这几道题,都算了吗?(屏幕出示:614-297;198+726;328+584;900-248)谁来汇报一下?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二、情境展现,看图说话。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主题图。图中淘气和笑笑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淘气产生了疑问“256元?对吗?”二、自主尝试,共同探究。1、“应付多少元?售货阿姨算得对不对?”指名说说应付多少元,要怎么计算,指名板演。118+138=256(元)(竖式略)答:应付256元集体订正,这位同学算得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四人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师及时肯定。嗯,大家说得对,老师也认为他算得对。刚才同学们这些验证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就是验算,验算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错误。小结验算加法的方法:(课件出示笑笑和淘气的验算方法)一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二是用减法再算一遍。(强调验算的方法不止这两种,只要算法合理都可以作为验算的.途径)2、付给售货员阿姨300元,找回44元,对吗?教师:刚才我们通过验算证明买这两套书一共要用256元,那付给售货员阿姨300元,找回44元,对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办法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好,大家验算得都对。小结验算减法的方法:(课件出示)一是交换减数和差的位置再算一遍,二是用加法再算一遍。3、看书再学习。翻开课本第56页,刚才我们学习的就是这一页的内容,请你们再看一看,把空位都填上。渗透验算必要性的教育。4、试一试关于加、减法的验算就是我们这节课重点要研究的内容,你们明白了吗?我们来试一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56页下方的计算并验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集体订正。过渡:嗯,看来同学们学得还不错,那老师就出些题来考考你们。三、巩固新知,实际运用。课件出示练一练第1、2题。第1题:看图,指名说说有什么数学信息。学生独立完成。巩固验算加法的方法,渗透验算必要性的教育。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着重巩固验算减法的方法。投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