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课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课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课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课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2021/5/91一、土地制度的演变二、“重农抑商”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知道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3.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学习内容2021/5/92重

点重点难点难点1.土地制度演变的过程、特征及其原因;2.重农抑商的原因、过程和作用、影响;3.“海禁”和“闭关锁国”的原因及其评价;4.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1.探究地主兼并造成的土地高度集中和政府抑制兼并政策的矛盾和原因。2.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评价“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的作用和影响。2021/5/93一、土地制度的演变历史分期阶段特征演变原因基本史实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北魏隋唐明朝2021/5/94一、土地制度的演变历史分期阶段特征演变原因基本史实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奴隶制国家建立“井田制”春秋战国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生产力;私田;兼并战争;劳动力;改革变法。鲁国“初税亩”;秦国商鞅变法北魏隋唐均田制(内容)地主兼并结果;政府抑制兼并。明朝抑制土地兼并“鱼鳞图册”2021/5/95问题探究材料一

《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即“履亩而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图1与何时发生的何事有关?该措施有何实质意义?含义:无论公田、私田,均须按土地面积向国家纳税。意义: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井田制走向瓦解。图1为田开阡陌封疆材料二(1)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指出“初税亩”的含义,它的实施具有什么实质意义?何时何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质意义: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2021/5/96(3)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说明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特征: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原因: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广,生产力水平的提高。。(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为改变这种局面,唐朝和明朝政府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目的何在?这种目的能否真正实现?为什么?材料三

“富者田连阡陌传,贫者亡立锥之地”。

现象:土地高度集中,社会两极分化。措施:唐朝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多寡收取赋税;绘制“鱼鳞图册”。。目的:抑制土地兼并,保护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实现:不能(真正抑制土地兼并)。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特性所决定;地主掌握着国家政治经济大权。2021/5/97二、“重农抑商”1.原因:2.含义:

(1)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危机封建政权统治;(2)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目的)

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2021/5/98时期措施内容作用影响战国西汉明清3.表现:2021/5/99时期措施内容作用影响战国商鞅变法首倡(具体内容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强了秦国国力,为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西汉汉武帝的经济政策:(具体内容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有利于物价和社会的稳定,巩固统治。明清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明太祖;雍正帝;实行专卖制度。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进步。3.表现:2021/5/910问题探究材料一

奖励耕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及“学思之窗”,谈谈你对商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看法。

积极意义: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保护了小农经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有利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消极影响: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进步。2021/5/911

材料二

教材第17页“资料回放”

(2)分析归纳材料二的历史信息,针对材料中的历史现象,封建王朝主要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措施?

信息:商人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商人不从事农业生产,好逸恶劳;富商大贾结交王侯,威胁统治;商人兼并农民土地,造成农民流亡。措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政府专卖制度;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颁布“贱商令”。2021/5/912

材料三

教材第18页“历史纵横”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这在明清时期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历史现象:在封建时代,政府抑制商业、压制商人,商人的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消极影响:破坏了民营工商业的正当经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021/5/913三、“海禁”和“闭关锁国”1.原因:2.史实:(1)根本原因: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2)思想原因:以天朝大国自居,虚骄自大。(3)统治需要:

对付海上敌对势力和反政府武装,巩固封建统治;反对西方殖民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1)明初:(2)清初:颁布“海禁”令:人们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①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②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021/5/9143.含义:4.评价:

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严格禁止出海和对外贸易,而非禁绝对外交往。清朝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1)积极作用:

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和主权。(2)消极影响:2021/5/915

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采取“重农抑商”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了封建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限制了工商业的发展,影响到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背历史发展潮流,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1)原因:(2)影响:

社会上出现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目的是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本课测评2021/5/916你认为上述各种观点中,哪种看法比较有道理?为什么?

第三种观点:中国的封建社会是成熟的封建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坚固,自给性比较完整,上层建筑比较强大,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整机能,不容易被冲破和瓦解。如君主专制,自然经济,“一条鞭法”“摊丁入亩”,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学习延伸

第一种观点中国封建社会中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因素多于阻碍因素,其中最大的阻碍因素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有利:如农业、手工业、商品经济的发展。不利:如儒家的农本思想,安居乐业、“父母在,不远游”等思想。

第二种观点:明清时期的专制政策,阻碍了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向资本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