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必刷】观影学地理-新疆晾房(试题专练)_第1页
【冲刺必刷】观影学地理-新疆晾房(试题专练)_第2页
【冲刺必刷】观影学地理-新疆晾房(试题专练)_第3页
【冲刺必刷】观影学地理-新疆晾房(试题专练)_第4页
【冲刺必刷】观影学地理-新疆晾房(试题专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高考复习必刷试卷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88页坚持就是胜利!观影学地理—晾房微专题训练一、单选题1.(2019·上海高三)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能够体验和观赏到的传统民居景观是A.防寒的火炕、火墙 B.便于晾晒的开敞式平房C.底层高脚支撑的竹楼 D.平顶方整的石砌碉房【答案】B【解析】【详解】防寒的火炕、火墙是我国东北的传统民居景观,原因是东北冬季寒冷漫长,A错误;便于晾晒的开敞式平房是用于晾晒葡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传统民居景观,B正确;底层高脚支撑的竹楼是云南的传统民居景观,是为了防潮、防虫,C错误;平顶方整的石砌碉房是青藏高原的的传统民居景观,D错误。故选B。【点睛】傣族人大多生活在我国南方的云南地区,那里多雨,潮湿,四季气候温暖,到处生长着高大的凤尾竹。傣族人就地取材,把竹子砍下来,用粗大的竹子做梁柱,把细竹子加工劈成细薄的竹片,编成竹篱笆墙。这样,就盖起了一座座竹楼。这比盖砖瓦房要省事得多,而且住起来也很凉爽、舒服。因为竹楼离地面很高,所以还能防潮、防虫。天长日久,代代相传,竹楼就成了一种有傣族特点的建筑。2.(2019·上海高三)小明到我国某地旅游,看到当地的传统民居多为便于通风和晾晒的开敞式平顶房。该地所属的文化区是A.华北平原文化区 B.青藏高原文化区 C.黄土高原文化区 D.新疆荒漠绿洲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通风和晾晒的开敞式平顶房叫荫房,也叫葡萄干晾房,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新疆晾制葡萄干,充分利用该区域的气候干旱的特征。一般都是平顶长方形格局,墙壁用土块砌成,留有许多方形花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该地所属的文化区是新疆荒漠绿洲文化。D正确;华北地区传统民居是典型的庭院结构,坐北面南的土坯平房,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青藏高原传统民居是碉房。黄土高原传统民居是窑洞。ABC错误。故选D。(2019·新绛县第二中学高二月考)土坯房就是用泥土为墙的房子,下图为新疆维吾尔族的土坯房景观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3.新疆维吾尔族的土坯房,体现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征为()A.夏季气温高 B.冬季气温低C.太阳辐射强 D.年降水量少4.新疆天山地区降水中的水汽主要来自()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5.影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与西风 B.海陆位置与地形C.纬度位置与地形 D.海陆位置与植被【答案】3.D4.A5.B【解析】【分析】3.土坯房就是用泥土为墙的房子,能够反映出当地年降水量较少的气候特征,故D项正确;气温高低和太阳辐射的强弱与土坯房关系较小,故A、B、C项错误。4.夏季,西风带从大西洋带来大量的水汽,在天山北坡受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故A项正确。5.新疆位于内陆地区,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该地受天山的影响,在天山北坡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故影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与地形,B项正确。(2018·山东高二期末)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传统民居景观。图中的荫房是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建造的一种晾制萄萄干的特殊房屋,其晾制出的葡萄干碧绿甘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诗句的描述,与当地情况较为吻合的是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D.山田龙口引泉浇,泉水惟凭积雪消7.利用荫房能晾制出优质葡萄干,主要得益于当地A.充足的阳光B.干燥的空气C.较大的温差D.较小的风速【答案】6.D7.B【解析】6.根据民居特点和晒制葡萄干的作用,可以推测此地位于新疆。A描述的是江南风光,B诗中描述的是湖北黄鹤楼C诗中赞美的是长征不畏困难的精神,乌蒙山在贵州与云南的交界处,D诗中意为农田都靠积雪融消的山泉灌溉,与新疆吻合,故该题选D。7.荫房内没有阳光的强烈照射,A错误;温差大不是葡萄风干的原因,C错;当地风速较大,D不符合;葡萄干是在有窟窿的荫房,利用干热的气流晾晒葡萄干,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叶绿素的流失,碧绿甘甜,故该题选B。(2019·山东高三专题练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显著。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传统民居与特色建筑风格各具特色。读我国部分地区传统民居与特色建筑示意图,回答各题。8.晾房的结构特点有利于()A.防寒B.散热C.防雨D.通风9.屋顶设计以防御大风为主要目的的是()A.晾房B.平顶房C.蒙古包D.四合院10.甘肃与北京两地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差异较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大风D.光照【答案】8.D9.C10.B【解析】8.我国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使北方的房屋建筑建造时墙体厚实、窗小,以防寒保温为主,所以D正确。9.屋顶设计以防御大风为主要目的的是蒙古包,所以C正确。10.我国南方地区传统民居多墙体高大,屋顶坡度较大.这是因为当地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尖顶便于排水,所以B正确。(2016·上海高三)荫房,也叫葡萄干晾房(如下图),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一般都是平顶长方形格局,墙壁用土块砌成,留有许多方形花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在夏季,鲜葡萄经过30—40天的晾制即为葡萄干。这样晾制而成的葡萄干翠绿如新,甘甜不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荫房四周墙壁留有许多方形花孔,其作用是A.有利于阳光照射 B.有利于雨水渗入C.有利于干热空气的通风 D.有利于灰沙穿过12.新疆的葡萄甘甜,主要得益于其气候条件,该地气候类型为A.热带沙漠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答案】11.C12.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气候的特征对农业发展的影响。11.根据材料可知荫房是晾葡萄干的房子,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降水少,墙壁用土块砌成,留有许多方形花孔,有利于干热空气的通风,加快葡萄晾干,这样晾制而成的葡萄干翠绿如新,C正确;荫房一般都是平顶长方形格局,荫房四周墙壁留有许多方形花孔,不是为了阳光照射,在阳光下直接曝晒,制成的葡萄干为褐色,颜色有点发黄,不是为了雨水渗入和灰沙穿过这都不利于晾晒,ABD错误。故选C。12.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所以葡萄甘甜,主要得益于昼夜温差大,因此该地其气候条件,该地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B。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13.(2019·江苏海安高级中学高二月考)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左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材料二: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曝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如上右图)。(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2)简述甲地发展绿洲农业的有利条件。(3)该区域近年来荒漠化问题日趋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有哪些?(4)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答案】(1)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2)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夏季气温高,热量充足;土地平坦广阔,人少地多;灌溉水源丰富。(3)人口激增;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水资源不合理利用)。(4)该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夏季光照强,气温高;多干热风;荫房四壁的孔洞既便于通风;避免阳光照曝晒导致葡萄干发酸。【解析】【分析】【详解】(1)本题应从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进行分析。甲乙两地下垫面性质不同,导致热力性质产生差异,甲地因水域较多升温较乙地慢,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压,而乙地情况相反,水平方向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风。故风由甲地吹向乙地。(2)本题为农业区位因素分析问题。自然角度分析应重点分析气候、土地(地形、土壤)、灌溉水源等要素。社会经济方面应分析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等方面的因素。以上均须根据题意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删改。(3)荒漠化加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带来的物质需求不断增加,进而人们进行的不合理活动,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行为破坏了地表植被、土壤性状、水循环等导致的。(4)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夏季气候干燥;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烈;植被覆盖率低风力大。夏季有利于葡萄干的自然风干。利用荫房主要原因是起到遮光作用避免葡萄被暴晒产生酸味。14.(2017·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高二期中)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1)简要分析甲地多大风的主要原因。(2)评价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3)简述该地区大力发展风电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暴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4)从当地气候条件的角度,说明乙地夏季利用荫房晾制葡萄干的理由。【答案】(1)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靠近冬季发源地;位于山口位置,由于地形影响导致狭管效应,风力较大;多戈壁,植被稀少,缺乏风力屏障,故风速较快。(2)有利: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电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不利: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3)把该地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清洁能源使用减轻了环境污染;缓解了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4)该地降水稀少(1分),夏季光照强度大且时间长(或白昼长,太阳高度较大),多干热风,荫房四壁的孔洞既便于通风,又避免阳光照射导致葡萄干发酸。【解析】(1)从甲地向东和向西海拔高度增高,因此该地为谷地地形,呈西北东南走向;该地处于我国西北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西北风强劲,加之狭管效应的影响,风速在谷地加快,导致此地多大风。(2)风力发电的条件评价可以从风能资源、地价、移民费用、开发历史、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回答。注意评价类题目既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