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溶解现象【考题猜想】(16大题型)-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教版·全国)(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6 溶解现象【考题猜想】(16大题型)-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教版·全国)(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6 溶解现象【考题猜想】(16大题型)-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教版·全国)(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6 溶解现象【考题猜想】(16大题型)-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教版·全国)(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6 溶解现象【考题猜想】(16大题型)-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沪教版·全国)(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专题06溶解现象考点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题型1】溶液的概念和特征【题型2】乳化作用【题型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题型4】水溶液的某些性质考点二溶液组成的表示【题型1】溶质和溶剂的判断【题型2】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题型3】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题型4】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题型5】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题型6】浓溶液稀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考点三物质的溶解性【题型1】溶解性概念及影响因素【题型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题型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题型4】溶解度概念的理解【题型5】溶解度曲线的应用【题型6】结晶考点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01溶液的概念和特征【例1】(2023上·江苏泰州·九年级统考期末)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加入足量水中,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 B.橄榄油 C.蔗糖 D.冰块【答案】C【解析】A、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B、橄榄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C、蔗糖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蔗糖溶液,符合题意;D、冰块是固态的水,与水混合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C。【变式1-1】(2023上·内蒙古巴彦淖尔·九年级校考期末)溶液一定是:无色;均一;稳定;纯净物;混合物A. B. C. D.【答案】D【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未必无色,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硫酸亚铁溶液为浅绿色,故选②③⑤。【变式1-2】(2023上·河北石家庄·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从一杯糖水中取出一半,则剩余糖水的甜度变小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答案】D【解析】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水是最常见的溶剂,但溶液中的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A错误;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长期放置不分层,但不是溶液,B错误;C、溶液具有均一性,取出一半糖水,糖水的浓度不变,甜度不变,C错误;D、溶液是混合物,具有均一性、稳定性,D正确。故选D。02乳化作用【例2】(2023上·河北唐山·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D.用中水冲洗汽车【答案】C【分析】根据乳化作用的定义分析:洗洁精、洗衣粉等这样的能使乳浊液变成稳定的混合物的物质称为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解析】A、用自来水洗手,使附着在手上的泥土等污物与水形成溶液或浊液而被冲洗掉,不属于乳化作用,故选项A错误;B、用汽油清洗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是利用乳化作用,故选项B错误;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是利用乳化作用,故选项C正确;D、用中水冲洗汽车,使附着在手上的泥土等污物与水形成溶液或浊液而被冲洗掉,不属于乳化作用,,故选项D错误;故选:C。【变式2-1】(2023上·广西崇左·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用稀盐酸清洗装过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答案】B【解析】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考虑,故选项错误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使油以小液滴均匀悬浮在水中,属于乳化作用,故选项正确;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所以能洗去,故选项错误;D、用稀盐酸清洗盛装过石灰水的试剂瓶,是利用酸的通性,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达到清洗的目的,不属于乳化作用,故选项错误;故选:B。【变式2-2】(2023上·山东泰安·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清洗操作中,发生乳化现象的是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洗涤剂清洗餐具C.用稀盐酸清洗水壶中的水垢 D.用稀硫酸清除铁锈【答案】B【解析】A、汽油能溶解油污,则能除去油污,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除去油污,该选项符合题意;C、水垢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03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例3】(2023上·山东淄博·九年级统考期中)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饮料罐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A.生石灰 B.氢氧化钠 C.硝酸铵 D.熟石灰【答案】C【解析】A、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的过程剧烈放热,饮料温度升高,故A错误;B、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量,饮料温度升高,故B错误;C、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大量热量,可以使罐内饮料温度明显降低,故C正确;D、氢氧化钙溶于水时放热,但因为常温下氢氧化钙溶解度较小,放出的热量也较少,所以饮料温度没有明显变化,故D错误;故选C。【变式3-1】(2023上·山西太原·九年级统考期末)自嗨锅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方便速食,利用发热包加水后放出的热量加热食物。发热包里与水接触放出热量的物质是A.生石灰 B.氯化钠 C.铁粉 D.活性炭【答案】A【解析】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B、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不符合题意;C、铁粉与氧气和水接触,会生锈,放出热量,但是该过程比较缓慢,不符合题意;D、活性炭与水接触,没有热量放出,不符合题意。故选A。【变式3-2】(2023上·甘肃定西·九年级校考期末)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使U形管内左侧液面升高的物质是

A.生石灰 B.氢氧化钠固体 C.氯化钠固体 D.硝酸铵晶体【答案】D【解析】A、生石灰为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放出热量,温度上升,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会导致U形管左侧液面低于右侧液面,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温度上升,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会导致U形管左侧液面低于右侧液面,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几乎不发生变化,瓶内气体既不收缩也不膨胀,U形管内液面不发生变化,不符合题意;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瓶内气体遇冷收缩,会导致U形管内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液面,符合题意。故选D。04水溶液的某些性质【例4】(2023下·广东清远·九年级校考竞赛)化学实验中有一种加热方法叫“热水浴”(如图所示),针对这种加热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试管内试剂受热温度不超过100℃B.试管内试剂受热比较均匀(与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相比)C.试管底部不能接触到烧杯底部D.将烧杯内水换成食盐水,试管内试剂受热温度仍然不会高于100℃【答案】D【解析】A、因为水的沸点是100℃,所以试管内试剂受热温度不超过100℃,说法正确;B、试管被水包围着,受热面积大,所以试管内试剂受热比较均匀,说法正确;C、水浴加热的温度是使试管内试剂受热温度均匀,若试管底部接触到烧杯底部,受热就不均匀了,说法正确;D、将烧杯内的水换成食盐水,食盐水沸点一般高于100℃,试管内试剂受热温度会高于100℃,说法错误。故选D。【变式4-1】(2023下·九年级课时练习)下雪后,护路工人为了便于清除积雪,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这是由于撒盐后A.使积雪的温度上升到0℃而熔化B.提高了冰的熔点C.降低了水的凝固点D.积雪会吸收盐放出的热量而熔化【答案】C【解析】A、盐不会使积雪的温度升高,故A错误;B、积雪上喷洒盐水,可以降低冰的熔点,故B错误;C、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等的,降低冰的熔点也就是降低了水的凝固点,故C正确;D、撒的盐尽管是大量的,但放出的热量微乎其微,冰雪吸热温度升高可忽略不计,故D错误。故选C。【变式4-2】(2022下·九年级课时练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存在着大量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C.少量固体溶质溶于水形成的稀溶液的熔点比水低D.固体硝酸钾也可以导电【答案】D【解析】A.氢氧化钠溶于水发生电离,产生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所以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存在着大量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选项说法正确;B.稀硫酸中存在大量的能够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选项说法正确;C.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形成的稀溶液的熔点降低,沸点升高,选项说法正确;D.硝酸钾是由钾离子与硝酸根离子构成的,但是硝酸钾固体中的钾离子与硝酸根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硝酸钾固体不能导电,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考点二溶液组成的表示01溶质和溶剂的判断【例1】(2023上·山东泰安·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判断正确的是选项溶液溶质溶剂A硫酸铜溶液铜硫酸B碘酒碘水C医用酒精水酒精D石灰水氢氧化钙水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硫酸铜溶液的溶质为硫酸铜,溶剂为水,该选项判断不正确;B、碘酒的溶剂为酒精,而不是水,该选项判断不正确;C、医用酒精的溶质为酒精,溶剂为水,该选项判断不正确;D、石灰水的溶质为氢氧化钙,溶剂为水,该选项判断正确。故选D。【变式1-1】(2023上·黑龙江大庆·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铁和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A.氯化铁 B.氯化亚铁和氯化氢 C.氯化亚铁 D.氯化氢【答案】B【解析】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则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亚铁和过量的氯化氢,故选B。【变式1-2】(2023上·黑龙江哈尔滨·九年级哈尔滨风华中学校考开学考试)水、酒精、汽油是常见的溶剂,下列溶液中,以酒精作为溶剂的是A.过氧化氢溶液 B.碘酒 C.生理盐水 D.氨水【答案】B【解析】A、过氧化氢溶液是过氧化氢分散在水中形成溶液,水是溶剂,故选项A不符题意;B、碘酒是碘分散在酒精中形成溶液,酒精是溶剂,故选项B符合题意;C、生理盐水是氯化钠分散在水中形成溶液,水是溶剂,故选项C不符题意;D、氨水是氨气分散在水中形成溶液,水是溶剂,故选项D不符题意;故选:B。02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例2】(2023上·河北石家庄·九年级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校考期末)向100g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2.5gNaCl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A.12.5% B.20% C.22.5% D.25%【答案】B【解析】向100g10%的NaCl溶液中加入12.5gNaCl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故选B。【变式2-1】(2022上·山东淄博·九年级统考期中)对于30%的K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B.每100g水中溶解30gKNO3C.若蒸发原溶液质量一半的水之后,没有晶体析出,则变为60%KNO3溶液D.若再加30g硝酸钾,则变为60%KNO3溶液【答案】C【解析】A、溶质质量分数,30%的KNO3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说法错误;B、30%的KNO3溶液表示每100g溶液中溶解了30gKNO3,说法错误;C、若蒸发原溶液质量一半的水之后,没有晶体析出,表示溶液质量减半,溶质质量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质量分数的2倍,即60%,说法正确;D、不确定溶液质量具体是多少,故再溶解30g硝酸钾也不能判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说法错误。故选C。【变式2-2】(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医生常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给患者输液。下列对生理盐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生理盐水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B.生理盐水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9:1000C.每输入100g生理盐水,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质量为0.9gD.输液时,输液管中和输液瓶中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答案】B【解析】A、生理盐水即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故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不符合题意;B、,故生理盐水中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9:991,符合题意;C、每输入100g生理盐水,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质量为,不符合题意;D、输液时,上方的输液瓶中生理盐水受重力随着输液管流到病人血管中,输液管中的生理盐水来自于输液瓶,两者是同一溶液,故其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不符合题意。故选B。03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例3】(2023上·山东聊城·九年级统考期中)现有70g20%的硫酸铵溶液,向上述溶液中加入30g水,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解:所得硫酸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所得硫酸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4.0%。【解析】见答案。【变式3-1】(2023下·九年级课时练习)现有20℃100g5%的食盐溶液,试计算:(1)增加10gNaCl和10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2)加入100g15%的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答案】(1)溶质质量分数=×100%=12.5%(2)溶质质量分数=×100%=10%【解析】(1)见答案;(2)见答案。【变式3-2】(2023上·山东聊城·九年级统考期中)现有70g20%的硫酸铵溶液,向上述溶液中加入30g水,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答案】解:所得硫酸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所得硫酸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4.0%。【解析】见答案。04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例4】(2023·海南海口·海口市义龙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实验室用2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5%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最多可制取多少氧气?(写出计算过程)【答案】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解得:x=8g答:可制取氧气的质量为8g。【解析】见答案。【变式4-1】(2023上·广西南宁·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某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稀盐酸,如图所示:(1)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g;(2)求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1)4.4(2)解:设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为xx=7.3g则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解析】(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烧杯内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20g+100g-115.6g=4.4g;(2)见答案。【变式4-2】(2023下·海南海口·九年级海口一中校考阶段练习)13g锌可以跟100g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计算:(1)可制得氢气多少克?把溶液蒸干,得到多少克硫酸锌?(2)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1)解:设可制得的氢气的质量为x,把溶液蒸干,得到硫酸锌的质量为y,,解得:x=0.4g,y=32.2g(2)参与反应的H2SO4的质量为:32.2g+0.4g-13g=19.6g,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可制得氢气0.4克,把溶液蒸干,得到32.2克硫酸锌,这种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9.6%,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8.6%。【解析】(1)解析见答案(2)解析见答案05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例5】(2023·四川宜宾·统考二模)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部分操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中氯化钠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B.配制该溶液的顺序为:乙→甲→丙→丁C.丙中量筒的量程为100mL D.丁中玻璃棒的作用,加速固体溶解【答案】C【解析】A、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将药品放在左边托盘上,该选项叙述正确;B、用固体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时,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则顺序为乙→甲→丙→丁,该选项叙述正确;C、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则称量水的质量为50g-3g=47g,水的体积为,则需要选用量筒的量程为50mL,该选项叙述错误;D、丁为溶解,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加速溶解,该选项叙述正确。故选C。【变式5-1】(2023·河南周口·河南省淮阳中学校考三模)农业生产上,常需要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某实验室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操作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②①⑤③④B.溶解时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C.溶液中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比为4:25D.取水时俯视读数,则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答案】C【解析】A、实验室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实验的操作顺序是②①⑤③④,故选项说法正确;B、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C、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室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6%=8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8g=42g,溶液中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比为8g:42g=4:21,故C说法错误;D、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则导致配得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16%,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变式5-2】(2023·山东淄博·统考二模)如图是实验室中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10%的氯化钠溶液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取用

B.称量

C.量取

D.溶解

【答案】C【解析】A、应用药匙取用氯化钠固体,且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B、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C、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0%=5g,所需水的质量为:50g-5g=45g,即45mL,图中量取水的体积约为42mL,符合题意;D、溶解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加速溶解,不符合题意。故选C。06浓溶液稀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例6】(2023下·海南海口·九年级海口一中校考阶段练习)将100g10%的食盐水变为5%的食盐水,可采用的方法是A.降温 B.加50g水 C.加90g水 D.加100g水【答案】D【解析】A、降温可使食盐溶解度减小,但因未明确原溶液的温度,也未知该温度时食盐的溶解度,因此无法判断降温是否能析出食盐晶体、是否可把10%的溶液变成5%的溶液,不符合题意;B、原溶液中100g10%的食盐水中,食盐的质量为,加50g水,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变为150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C、加90g水,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变为190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D、加100g水,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变为200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符合题意;故选D。【变式6-1】(2023上·黑龙江绥化·九年级绥化市第八中学校校考期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把100克98%的浓硫酸稀释成9.8%的稀硫酸,需要加水的质量为。(2)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沿器壁慢慢倒入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答案】(1)900g(2)浓硫酸水散热【解析】(1)在溶液的加水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则100g×98%=(100g+x)×9.8%,解得:x=900g;(2)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变式6-2】(2023上·山东烟台·九年级统考期中)将100g5%的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蒸发掉50g水 B.倒掉50g溶液C.加入2gNaCl固体 D.加入50g20%的NaCl溶液【答案】AD【解析】A、设蒸发掉的水的质量为x,则100g×5%=(100g﹣x)×10%,解得x=50g,方法正确,故符合题意;B、倒掉50g溶液,对溶液的浓度不影响,方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设加入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100g×5%+y=(100g+y)×10%,解得y=5.56g,方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D、设加入20%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z,则100g×5%+20%z=(100g+z)×10%,解得z=50g,方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AD。考点三物质的溶解性01溶解性概念及影响因素【例1】(2023上·山东泰安·九年级统考期中)溶解性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下列因素会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是①温度

②溶质颗粒大小

③溶质种类

④溶剂质量

⑤溶剂种类A.①② B.①③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答案】B【解析】①固体物质的溶解性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②溶质颗粒大小不会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③溶质种类能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④溶剂质量不能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⑤溶剂种类能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故选B。【变式1-1】(2023·海南海口·校考模拟预测)衣服上沾有碘极难洗净。有下表分析,在家庭去碘污渍最好选用溶质溶剂水酒精苯(一种有机物,有毒)汽油碘难溶可溶易溶易溶A.水 B.苯 C.汽油 D.碘酒【答案】C【解析】A、碘不溶于水,不能用水清洗来清除碘,错误;B、碘能溶解于苯但苯有毒故不能用;错误;C、碘易溶于汽油,可用汽油除去玷污,正确;D、碘可溶于酒精但碘酒中本来就溶解了较多的碘,因此不能用碘酒精除碘,错误。故选C。【变式1-2】(2023上·山东济宁·九年级济宁市第十五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表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实验

现象固体溶解,形成紫色溶液固体几乎不溶解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A.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B.对比实验②③的现象,说明不同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实验③说明碘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D.实验①②③的现象,说明水和汽油可以溶解所有物质【答案】D【解析】A、对比实验①②的现象,高锰酸钾易溶于水形成紫色溶液,几乎不溶于汽油,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故A正确;B、对比实验②③的现象,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碘易溶于汽油形成紫红色溶液,说明说明不同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故B正确;C、实验③将碘放入汽油中,固体溶解,形成紫红色溶液,说明碘可以溶解在汽油中形成溶液,故C正确;D、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实验①②③的现象不能说明水和汽油可以溶解所有物质,故D错误;故选D。0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例2】(2023下·海南海口·九年级海口一中校考阶段练习)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A.增加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B.很稀的溶液C.增加该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D.非常浓的溶液【答案】A【解析】A、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故在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增加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符合题意;B、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无关,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是很稀的溶液,如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不符合题意;C、在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增加该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非常浓的溶液,如常温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是稀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A。【变式2-1】(2023上·山东济宁·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在t℃时,对100g某溶液A进行如下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A和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溶液C和溶液D一定是饱和溶液C.若将溶液d继续蒸发10g水,一定会析出8g晶体 D.溶液C和溶液D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相等【答案】C【解析】A.因溶液A蒸发10g水没有晶体析出,溶液B蒸发10g水析出3g晶体,溶液C蒸发10g水析出5g晶体,可知溶液A和溶液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B.溶液B蒸发10g水析出3g晶体,溶液C蒸发10g水析出5g晶体,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溶液C和溶液D一定是饱和溶液,故B正确;C.由于溶液D是饱和溶液,将溶液d继续蒸发10g水,一定会析出5g晶体,故C错误;D.因为溶液C和溶液D是t℃时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以溶液C和溶液D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相等,故D正确。故选:C。【变式2-2】(2023下·海南海口·九年级农垦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温度不变时,KNO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B.在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D.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答案】B【解析】A、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则在温度不变时,KNO3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KNO3晶体,说法正确;B、温度升高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能继续溶解该物质,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有氢氧化钙析出,不能继续溶解氢氧化钙,说法错误;C、室温下,与固体溶质共存的溶液,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一定是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说法正确;D、改变条件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如采用改变温度温度、增加溶质等方法,说法正确;故选:B。0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例3】(2023上·黑龙江大庆·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要想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为饱和,具体的措施有: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其中措施正确的是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答案】D【解析】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以使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可以采取:①加入氢氧化钙、⑤蒸发水的方法;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故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还可以采取②升高温度的方法,故①②⑤符合题意;故选:D。【变式3-1】(2020下·山东青岛·九年级山东省青岛第十七中学校考自主招生)若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C.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大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答案】B【分析】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一定质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解析】A、若采用的是降低温度至恰好饱和、蒸发溶剂的方法,溶液的质量分别会不变、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B、若采用的是降低温度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液的组成未发生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C、若采用的是降低温度至恰好饱和、蒸发溶剂的方法,溶液的质量分别会不变、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D、若采用的是降低温度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液的组成未发生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变式3-2】(2023上·四川德阳·九年级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校考期中)有关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就能成为饱和溶液B.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C.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D.20℃时5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与85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答案】D【解析】A、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不一定就能成为饱和溶液,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低温度后,这些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选项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种类,所以不能比较溶质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C、选项没有指明温度和溶质的种类,所以不能比较溶质质量分数,故选项说法错误;D、20℃时5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与85克硝酸钾饱和溶液,溶解度相等,则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04溶解度概念的理解【例4】(2023上·山东淄博·九年级统考期中)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B.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C.20℃时,将36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D.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答案】D【解析】A、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其含义是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食盐,故A说法正确;B、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故B说法正确;C、由溶解度的含义可知,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C说法正确;D、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书与溶解度的关系可知,20℃时饱和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D说法错误。故选D。【变式4-1】(2023上·山东东营·九年级东营市胜利第一初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在20℃时,将18克食盐放入50克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达到饱和,则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A.18 B.34 C.36克 D.68克【答案】C【解析】在20℃时,将18克食盐放入50克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达到饱和,即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食盐,即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故选C。【变式4-2】(2023上·黑龙江大庆·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表示该物质该温度的饱和溶液B.一切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C.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D.改变温度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同理,改变溶剂的质量也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答案】A【解析】A、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所处的状态是饱和状态。故A正确;B、气体的溶解度不仅受温度的影响,也受压强的影响,故B错误;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描述物质的溶解度必须要强调在某温度下才有意义,如20o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故C错误;D、改变温度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但改变溶剂的质量不能改变物质的溶解度,故D错误。故选A。05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例5】(2023上·江苏南通·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化合物M和N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30℃时,M和N的溶解度相等B.30℃时,将50gM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0gC.40℃时,将100gN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晶体的质量为20gD.40℃时,N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60%【答案】C【解析】A、30℃时,M和N交于一点,说明该温度下M和N的溶解度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B、30℃时,M的溶解度为40g,则30℃时,将50gM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只能溶解20gM,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20g=70g,故选项说法正确;C、40℃时,N的溶解度为60g,100gN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0g××100%=37.5g,溶剂的质量为100g-37.5g=62.5g,降低温度溶剂的质量不变,30℃时,N的溶解度为40g,此时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5g,因此40℃时,将100gN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晶体的质量为37.5g-25g=12.5g,故选项说法不正确;D、40℃时,N的溶解度为60g,则40℃时,N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7.5%,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变式5-1】(2023上·河北唐山·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时,将甲和乙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然后降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降温至时,乙溶液饱和,甲溶液不饱和D.降温至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甲溶液和乙溶液均饱和【答案】B【解析】A、由于没有说明温度,不能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故A错误;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在时,甲的溶解度大于ag,乙的溶解度是ag,因此将ag甲和ag乙分别放入100g水中,甲和乙都会全部溶解,但甲形成的是不饱和溶液,乙是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B正确;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时乙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甲的不饱和溶液就会变成饱和溶液,故C错误;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至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大于ag,甲溶液和乙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选B。【变式5-2】(2023上·山西运城·九年级统考期末)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如图是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40°C时,a的饱和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