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_第1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_第2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_第3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_第4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篇】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边”“顶点”“直角”的认识,熟悉比较角的大小。力求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实现大小的比较。2、新课的导入。在比较中提示一种角比直角大,还有一种角比直角小,从而揭示出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力求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在运用板书画一画,学生读一读的方法加深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理解。3、实践练习,注重学生知识的的形成过程,从判断推理、寻找发现、到小组合作的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的实践练习,在充分展示学生个体的优势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合作的过程中考察学生任务、时间的合理统筹。4、整个过程体现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的乐趣。充分体现生活数学、快乐数学。教学重点:1、认识锐角和钝角,并理解与直角的关系。2、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动手折叠或正确的画出锐角和钝角。3、围绕生活,通过比赛的方式,巩固理解锐角和钝角。教具准备:三角尺,纸张学具准备:学生三角尺,纸张教学过程:一、引导入课,复习旧知。1、复习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关于角的知识。出示角。根据图例回答这是一个(角)角是怎么组成?请你在图上填出“边”“顶点”“边”出示直角。这是一个什么?(直角)除了这些,你还知道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汇报2、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两组:一组是移动后完全重合,即相等;一组是移动后不能完全重合,即不等。(第二组可请学生指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二、巩固实践阶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实行小组活动教学,在合作中完成。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1)请大家用事先准备好的纸片折出一个直角。(2)请在大家再折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3)请大家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和一个直角。2、自由活动:找一找!老师带我你们去小海龟的家。瞧!小海龟的家都是由我们学习过的图形组成的,有锐角,钝角,还有直角。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哪些角是直角?哪些角是锐角?哪些角是钝角?并说出原因。三、总结,深化阶段。①、小组内讲解什么样的角是锐角?什么样角是钝角?②、体会,在我们做早操时,经常有两臂的运动,想一想,两臂伸展到什么程度时是锐角,什么程度时是钝角,什么时候又是直角。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2、通过教学活动,理解除法的意义,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3、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教具准备:例题4的图片,学具。教学过程:一、创景设问,揭示目标。1、师:今天大熊猫“笨笨”要请客,它到竹林里去采竹笋,大家看图,说说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信息?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朋友想一想。2、出示目标:(1)理解除法的意义,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2)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要求学生先自己动手用卡片摆一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所得。2、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先把竹笋每盘放1个,每次分完,再把剩下的竹笋按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直到分完为止。分的结果是每盘放3个。(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三、展研结合,师生互动。1、教师: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板书课题:除法)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2、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④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同桌互相说一说。⑤教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读一读算式再互相说一说。四、巩固练习,分层提高1、练习三第1题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2、练习三第2题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3、练习三第3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五、课堂总结。这一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目标:1、知道除法的含义,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2、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景设问,揭示目标。1、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要把这些小圆片分给另一些同学,每个同学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同学?接着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分的。使学生知道,教师把小圆片先拿2个分给一个同学(教师分的时候要同时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另一位同学),再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三位同学,最后拿出2个小圆片分给第四位同学。也就是每2个小圆片分给一位同学,分完后问学生:分给了几个同学?学生观察出:8个小圆片,每个同学2个小圆片,可以分给4个同学。想一想:刚才老师是怎样分的?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2、出示目标。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大熊猫“笨笨”请客,它到竹林里去采竹笋,看到那么多它喜欢的竹笋,就禁不住多采了些。大家看图,说说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信息?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2、大熊猫“笨笨”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3、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用卡片摆一摆,然后同一小组里交流所得。(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三、展研结合,师生互动1、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2、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3、指导算式的写法。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板书,20÷4=5②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③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20÷4=5被除数除数商④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4、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四、巩固练习,分层提高1、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第1题。提问:一共有多少个小圆片?每堆几个小圆片?可以分成几堆?(先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怎样列除法算式?(要摆的小圆片是12个,除号前面写12;每堆6个,除号后面写6;可以分成2堆,等号后面写2。)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2除以6等于3)再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2按照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2份)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挑战园地:(1)练习三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2)练习三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五、课堂总结。这一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建立1秒及几秒的时间观念、3、通过多媒体演示及学生的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学习兴趣,明确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教具钟面、多媒体计算机软硬件一套、学具口算练习纸每人一张、自备水彩笔、剪刀、白纸、蜡光纸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音频“滴答”)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2、(演示动画“时钟”)再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看到什么?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秒的知识、(板书课题:秒的认识)二、新课(一)钟面上的秒1、你知道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吗?请你仔细观察,把看到的'告诉大家、(秒针走5小格)揭示: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2、(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数字8)这一次表示经过了几秒?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的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上来指一指、3、(播放动画“60秒”)这次表示经过多长时间呢?(1分=60秒)从钟面上看一看是不是这样呢?你是怎么看出来1分=60秒的?4、1分就是60秒,那我们平常说的"半分钟"呢?(30秒)(二)体会1秒1、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再来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2、请小朋友来做一个拍手练习,每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先自已试一试、3、谁来试一试?谁还能不看钟,来拍一拍,其他小朋友可以提醒他、4、每秒数一数,看看数到10的时候,是不是正好10秒?又相差了多少?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比一比、5、刚才哪些小朋友数得比较准,你愿意上来表演一下吗?6、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就是1秒,拍下手是1秒,数一个数也是1秒、你能做一动作来表示1秒吗?(小组讨论)7、1秒钟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1秒钟却能做很多事情呢、现代化工厂的流水线上一秒钟可以生产出成千上万个零件、有的电脑一秒钟可以完成3万亿次运算等等、所以,你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呀,几个1秒钟连起来就能做更多的事情啦、(三)体会几秒1、现在就给你30秒钟,请你测一测你的脉搏跳了多少下、2、我们平时每天都要来做口算,口算的要求是又对又快,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半分钟口算比赛"、比一比谁作对的题最多,我们将评出今天的"口算之星"、3、其实呀,做每一件事都要花一定的时间,就连我们在不经意间作一次深呼吸,也要花好几秒钟呢,你知道怎样是一次深呼吸吗?做一次深呼吸,看看用了几分钟、4、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用秒来计算时间吗?请小朋友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一件有意义的、你最拿手的事,看看你用了多少秒钟,比比谁做得又快又好、5、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播放视频“王丽萍”)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选手王丽萍荣获女子20公里竞走的冠军,你知道她夺冠的成绩吗?(1小时29分05秒)三、总结到现在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时间单位?四、练习1、在()里填上小时、分或秒(1)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2)夏天我们午睡的时间是40()(3)小明跑100米要用19()2、在一些国际比赛中,竞争就更加激烈了、(播放视频“男子100米跑”)这是悉尼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精彩画面、冠亚军之间相差的时间1秒钟都不到,只有0、12秒、3、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文具整理好,放在文具袋中,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四教学目标1、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对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2、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3、引导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规范脱式计算的格式。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教学难点运用运算规律进行脱式计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括号的知识。你还记得58-(14+6)它的运算顺序吗?58-(14+6)=58-20=38学生在进行脱式计算时,提醒学生注意,用横线标出第一步的计算内容。把不参与运算计算的部分落下来。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也与小括号有关。(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二、探究新知(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7×(7-5)(77-42)÷7(二)根据学生板演,进行集体讲解。总结运算规律。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1都有小括号;都是两级运算;有乘除法,也有减法。2含有括号的算式,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呢?算式里含有小括号的,我们一定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括号外面的。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落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三、巩固练习1、对比练习,发现小括号的作用。课件出示练习题。7×5-27×(5-2)=35-2=7×3=33=21(1):左、右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讲解:左面的算式没有括号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右面的算式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小结算式里含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通过比较发现小括号的作用可以改变计算结果不同,小括号还能改变运算的顺序。2、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在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在练习中不仅凸显小括号的作用,而且训练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这样既巩固了新知,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一.本单元教材内容本单元内容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材将上述内容合成以下逻辑结构。二.教学总目标:根据教材的内容,确立了本单元的总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五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会用统计表表示数据的结果。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交流开展统计活动的体验与技巧,提高数据处理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练习统计表的有关知识。二、练习巩固1.“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张力在班上调查的原始材料。提问:张力同学调查了自己班级中的同学的什么情况?一共调查了多少位同学?根据这个调查表,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怎样进行分类?出示书中的`两个统计表。让学生独立分类,并填写。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如画“○”或画“正”字等。组织学生在组内进行交流,说说自己在这两张统计表里分别知道了什么,回答菜椒先生的问题,回答第一个问题要看第一张统计表,回答第二个问题要看第张统计表。:同样一张调查表,但根据不同的分类,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统计结果。分类后的数据比原始数据更清楚地反映相关的信息。2.“想想做做”第4题。根据张力同学的调查,我们了解了他班同学的一些情况,我们也来进行一个类似的调查。以小组为单位,先调查组内每位同学的年龄及出生月份。全班汇总,算出合计数,请学生完成第97页上的统计表。3.“想想做做”第5题。启发学生提出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按图片颜色分为彩色和黑白两类,可以按图片上动物的只数分为1只、2只和3只三类,也可以按拍摄照片的方式分为横拍和竖拍两类。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填写统计表,并正确算出相应的“合计数”。三、课堂通过今天的练习,我们学会了分类统计并填写统计表格,这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用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六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初步理解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2、借助计数器掌握三位数的数法,并且在数数中加深对“十进关系”的理解。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4、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会正确地数三位数。教学难点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计数器、例1中一、十、百、千挂图、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计数器。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观察下面每组数是怎样数的?(1)71、72、73、74、75、76、……。(2)49、59、69、79、89、99、……。第(1)小题是一个一个地数,第(2)小题是十个十个地数。2.99是几位数?再添一个是多少?二、揭示课题100是几位数?100以后的三位数该怎样数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的数法”。(板书课题:三位数的数法)三、教学新课1、教学例1。(1)教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①多媒体显示一个“正方体”,问:这是什么?几个小方块?教师贴出1个小方块的实物图,并板书:一②逐个显示小方格,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1数到10(这时进行多媒体动态演示:10个小方格靠拢成为一条)。提问:多少个一是十?十里面有几个一?教师在小方块的实物图左面贴出一个木条实物图,并在下面板书“十”。③刚才我们是几个几个地数?多少个一是十?板书: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2)教学“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①提问:现在屏幕上有一个十,我们能不能一十一十地数呢?②随着屏幕上木条逐个出现,学生一十一十地数,当数到九十时,老师提问:几个十了?再添1个十是几个十?是多少?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贴出“一百”的木块实物图,并板书:一百。③我们是几个几个地数,多少个十是一百?板书: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3)教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①现在我们能不能一百一百地数呢?(板书:一百一百地数。)②谁能一百一百地往后数?学生数数时,屏幕上逐层出示木块图,当数到九百时,提问:再添一个百是几个百?是多少?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随后贴出“一千”的木块实物图,板书:一千。③多媒体快速重现从一百数到一千的动态画面,强调“10个一百是一千”,并进行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以上教学过程,贴图形成如下板书:(4)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理解“相邻”的含义。“百”和“千”是我们新认识的计数单位,它们是互相挨着的邻居,所以我们说它们是相邻的计数单位。(板书:相邻)想一想:“百”和哪个计数单位也是相邻的?“十”和哪个计数单位相邻?(5)理解“十进关系”。十里面有10个一,10个一是十,我们就说十和一是十进关系。(板书:十进关系)一百里面有几个十?10个十是多少?百和十是什么关系?百和千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是十进关系?以上过程,形成如下板书: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每相邻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吗?(6)教师简要小结:一、十、百、千都是计数单位,它们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都是十进关系。今后可以根据需要,用不同的计数单位数数。2、教学例2。(1)初步了解计数器。仔细观察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百位是右起的第几位?请你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找出千位。(2)出示例2第(1)小题。教师在计数器上演示,边拨珠边数数,一百零一、一百零二、……,当数到一百零九时,提问:再拨一个珠子该怎么数?教师边拨珠边说明,再加一个珠子时,个位上就有10个一,10个一是十,这时要拨去九,进上一。当拨到一百一十九时,教师提问:接下去该怎么拨?一百一十九后面的数是多少?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上再练习一遍,要求边拨珠边数数。(3)出示例2第(2)题。重点讲清从一百九十九到二百的拨珠过程,引导学生观察这时各个数位出现的变化。3、学生看书,质疑问难。四、巩固练习1、教材第22页例2下面的做一做。采取边练边讲的形式进行,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2、练习六第1题。五、课堂小结提问:(1)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2)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六、布置作业1.10个一是(),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0个一千是()。六百九十九前面一个数是(),后面一个数是()。和八百相邻的两个数是()和()。2、从六百七十八数到八百一十。七、思考练习有30个桃,最少拿出几个后,就正好平均分给7个同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篇七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②、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2、能力目标①、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②、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3、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要礼貌待人。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三、教具、学具教具:课件、纸条、磁铁学具:数字卡片、小棒四、教学过程1、激趣引入①、激趣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东西,通过分东西学习新本领,好吗?动手实践一:⑴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也就是2堆;⑵学生操作,教师观察、指导;⑶学生汇报提问:谁愿意说说他是怎样分的?(学生说,教师板书,在学生说的时候注意鼓励有创新的)888817263544⑷教师指着上面四种分法提问:这四种方法中有一种比较特别,你们发现了没有?⑸请学生说,并说说为什么不一样?⑹教师归纳指出:最后一种分法中每份的数字卡片数同样多,都是4张。(教师板书:同样多)2、引入动手实践二:①、教师明确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4份,也就是4堆,每份要分得同样多;②、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检查、指导;③、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把8个磁铁分成4份,每份分得同样多;④、学生分完,教师提问: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是几个?教师指着学生分的磁铁说: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平均分。(教师在磁铁下贴出纸条,学生齐读一次)2、探索新知1、学习例2(1)、创设情境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一天,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来到老马家作客(课件出示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老马非常热情的招待他们,拿出6个又大又红的桃子(课件出示6个桃子),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看见了都馋得直流口水,老马心里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平,这三个小鬼一定会吵翻天,所以老马想请我们206班的小朋友帮帮忙,把桃子分好,不过在动手之前有两个问题考考大家:①、是要大家把6个桃子分成几份?(当学生说3份时,教师出示3只盘子)②、该怎样分?(2)、动手实践三: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数字卡片代替桃子动手分。(3)、观看动画演示分桃子的过程教师:在同学们分的时候,老马也在分,下面看看老马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第一次分的过程)提问:每盘放了几个?分完了吗?继续分。(课件演示第二次分的过程)提问:老马分了几次才分完?第一次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第二次每盘又放几个?(4)、动手实践四:现在请同学们学老马的样子分一次?(5)、学生上台演示分的过程教师:谁愿意上台分给大家看?(用磁铁演示)(6)、教师归纳小结:把6个桃子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的同样多,就是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做。2、学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①、除号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叫除号(板书:÷),先写横,横要写平,然后上下各一点,两个圆点对齐。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把要分的东西的总数6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数3写在除号的后面,除号表示平均分,每份分得2个,2写在等号的后面。(教师边讲解边板书)整道算式读作“6除以3等于2”(板书,全班齐读一遍),学生读“8÷4=2”进行巩固。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板书,学生齐读),学生说“8÷4=2”的意义。3、形成练习(1)、做“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一小题①、读题,理解题意请一名学生说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②、动手实践五:学生根据题意进行操作并填出算式。③、观看动画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分小棒的过程。提问:总共分几此?第一次每堆放几根?④、指导列式要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几根该用12除以几?等于几?为什么除以3?算式中的12表示什么意思?除号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2)、做“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二小题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