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_第1页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_第2页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_第3页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_第4页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时空坐标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第11课课程标准素养聚焦1.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2.了解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1.通过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的演变,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民族政策和边疆治理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2.了解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从“历史解释”认识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影响。内容索引知识导学基础落实重点探究素养提升达标检测随堂巩固知识网络

必备术语知识导学基础落实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1.秦朝的民族关系(1)管理机构:中央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管理民族事务。(2)方式①北逐匈奴,修筑

。②南抚夷、越,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长城方向措施北方①汉初,朝廷对匈奴采取__________②汉武帝时期,派卫青、霍去病三次出击匈奴,取得大胜,南匈奴内迁,逐渐汉化③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北匈奴数败之后,西迁远方2.汉朝的民族关系(1)机构: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2)措施和亲政策西面①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

”,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②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东北设护乌桓校尉边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移民屯田河西四郡汉初采取的和亲政策是在汉朝刚刚建立,国力衰微,经济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不得已采取的政策。它使汉朝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为后世的文景之治,以及汉武帝攻打匈奴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但它依旧是一种屈辱的政策,汉初的和亲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匈奴的南下并没有停止。汉初和亲政策的认识【知识拓展】分析汉武帝能够打败匈奴的原因有哪些?提示①西汉经过几十年休养生息,积累了雄厚的财富,为汉武帝攻打匈奴提供了支持。②任用桑弘羊理财,盐铁官营,将大量财富集中以供军需。③以报匈奴屡犯边境之仇为号召,凝聚人心,使举国上下团结一心,迎战匈奴。④战略及用人得当,卫青、霍去病等名将功不可没。⑤鼓励养马,并以此建立了可与匈奴匹敌的骑兵部队。⑥从西域引进新的技术,打造了更加锋利和结实的战斗武器,帮助前线官兵在攻打匈奴时取得胜利。问题思考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1.隋唐时期的管理机构(1)机构:负责民族事务的机构是

的礼部及鸿胪寺。(2)分工:礼部的礼部司负责朝聘及册封各民族首领的礼仪,主客司负责各族朝见事宜;

负责宾客接待礼仪。尚书省鸿胪寺2.隋朝时期的民族关系(1)隋朝统一,突厥、吐谷浑、党项等周边民族先后归附隋朝。(2)隋朝加强对

地区各族的治理。589年,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为隋朝治理岭南起到了重要作用。(3)在边疆主要推行郡县制,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4)加强了与

的接触,曾三次派人抵达流求。岭南流求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知识拓展】战争如打败突厥的战争册封如册封百越首领冼夫人为谯国夫人设置机构如在边疆设立郡县因俗而治如以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县令加强联系如隋炀帝派人到流求3.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1)关系:唐朝与周边突厥、回纥等地方政权保持着良好的关系。(2)机构: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___

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3)表现①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②

、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数次会盟。③南诏有10个王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羁縻州文成公主4.宋朝的民族关系(1)特点:宋朝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

、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2)民族交融:辽、西夏、金、

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没有中断过。西夏大理材料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上书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陈陶《陇西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和亲政策的积极影响。提示促进了汉族与吐蕃族间的友好交往,维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与进步。问题思考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1.元朝时期的民族关系(1)背景: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多个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元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2)政策:统治者对不同民族实行差别对待政策。(3)措施①对

地方实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元世祖封

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②在东北、云南等地设

,征发赋役。西藏八思巴行省(1)行省的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利于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2)行省制度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权力平衡。(3)行省的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的制度,有利于官员的相互制约。(4)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较成功地解决了地方势力坐大的问题。行省制度的特点【知识拓展】2.明朝时期的民族关系(1)机构:管理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有礼部、鸿胪寺和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

。(2)措施①修筑长城,防范蒙古骑兵,布置一系列军镇,号“

”。②在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③设置都司、卫、所、土司等,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统领部属,按时向朝廷进贡土物,接受朝廷征调军兵。④敕封西藏僧俗领袖为“王”“法王”,建立

性质的都司等机构,对西藏地方进行管辖,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提督四夷馆九边羁縻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羁縻政策【概念阐释】3.清朝时期的民族关系(1)机构:清朝设立

管理边疆民族事务。(2)方式和影响①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②通过军事斗争平定漠西蒙古

,巩固了西北边疆。③分别册封

与五世班禅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④在青海、西藏地区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⑤在西南进行“

”,废除世袭土官,选派有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理藩院准噶尔部叛乱五世达赖改土归流材料元朝以来,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土司制度。土司职务世袭,但是需要中央政府批准;(土司)在内部自行征收赋役,仅向中央政府进贡少许银物;自有法令,对属民的生杀予夺。雍正四年,鄂尔泰提出改土归流的建议。雍正帝全部批准……将过去土司进贡的数额作为定额,平均摊到田亩中征收,一般不增加当地人民对中央的负担,削除了土司一层的盘剥,雍正四年十一月,他到最先实行的地区贵州长寨,沿途“招抚逃亡,给牛予种,按口赈粮,民皆欢集”。下令疏浚清水江,使黔、桂、湘三省物资得以较顺利的交流,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巩固了改土归流的成果。——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问题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改土归流政策的原因及其作用。提示原因:土司制度妨碍了国家统一,阻碍了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不利于社会安定;最高统治者支持。作用:改土归流,由中央派流官进行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减轻民众负担,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了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1.汉朝的对外交往(1)开通商路:汉朝打通陆海两个通道。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亚、西亚延伸,海路最远可航行到

。印度南部(1)陆上通道使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汉朝的丝织品大量运到西域后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2)通过海上通道,中国可购得珍珠、奇石异物等,中国的丝绸等由此转运到罗马。汉代海陆通道【知识拓展】(2)出使大秦:97年,

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但仅抵达波斯湾一带。(3)与日本关系:东汉时期,光武帝

赐给倭国国王“汉委(倭)奴国王”金印一枚。甘英刘秀2.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1)条件①隋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文化交流活跃。②隋唐时期与西域商路畅通。③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2)表现①造纸术经阿拉伯人西传。②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赤土国(马来半岛南部),国王遣其子来到中国。③日本向唐朝派

,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3.宋朝的对外交往:因北方陆路交通阻隔,海路转趋发达;

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遣唐使泉州(1)宋代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繁荣,为海外贸易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2)宋代与中亚等地的大陆交通线断绝,陆路中外贸易不畅。(3)科学技术在宋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造船和航海技术更加的先进。(4)宋代统治者的重视。宋代海路发达的原因【知识拓展】4.元朝的对外交往:通往欧洲的海陆通道都很通畅。13世纪,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17年,留下了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5.明清时期的对外交往(1)特征:在对外关系上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和朝贡贸易体系,但民间贸易和走私贸易也屡禁不绝。(2)表现:①康熙时期,中俄订立《尼布楚条约》。②18世纪,英国

来华试图打开中国市场,清朝皇帝拒绝英国使团的请求,关上了对英交往的大门。马戛尔尼材料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各国使者、商人、教徒、艺人等络绎不绝,日本派遣的“遣唐使”就达13次。佛教盛行,景教、袄教(拜火教)也在唐朝得到尊重。外国人还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在唐朝入仕为官。唐朝向广州派遣了管理对外贸易的官员市舶使,并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有“蕃坊”特区,发展为繁华商业区。——据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等整理问题思考材料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什么?提示唐朝的对外交往领域宽、范围广、时间长,以经济交往为主,涵盖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返回重点探究素养提升1.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主题一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及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历程特征表现秦形成设典客、典属国等管理民族事务;秦朝北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汉初步发展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采取和亲和战争手段;设置机构加强管辖;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隋唐空前发展设立机构管辖边疆地区、实行和亲政策(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等宋朝继续发展宋朝先后与辽、西夏、金长期并立;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没有中断过元朝新发展结束唐末五代以来辽、宋、西夏、吐蕃、大理等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完成全国统一;元朝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明清巩固(1)明朝:在中央除礼部、鸿胪寺外,另设提督四夷馆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通过一系列措施加强对东北、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的管辖(2)清朝:加强对边境及少数民族地区管辖(册封达赖和班禅、设西宁办事大臣、驻藏办事大臣;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改土归流”);反抗外来侵略与维护国家统一结合起来史料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最重要的目的带有军事安全战略性质,即西汉王朝迫切希望与西域大月氏等国建立联盟,共同攻打匈奴,以“断匈奴右臂”。其实张骞出使西域的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并没有达到……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张骞出使西域却使横贯东西方的丝绸之路被正式开通了。所以,司马迁将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视为“凿空”之行。张骞……出使西域则更多地带有畅通丝绸之路的战略含义。——《从“凿空西域”到“一带一路”》史料实证设问: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张骞“凿空”的时代条件和主要目的。提示条件:国力走向强大;由国家组织和支持。主要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影响民族关系变化的因素(1)中央政府力量的变化影响民族关系的变化。当国家强盛的时候,中央政府力量强大,各民族之间就能够和平相处,就不会有太大的冲突,能够进行正常的经济文化交流;反之,当中央政府力量受到严重削弱,或者出现重大变故时,一些力量较大的民族就会反叛,离心倾向加强,各民族间的敌对状态加剧,社会严重动荡。(2)中央政府的民族政策也影响民族关系的变化。各民族之间特别是统治者和被统治民族之间,如果能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民族之间就能和平共处,社会就能稳定,政权就能得以巩固;反之,如果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则会出现族群的分裂和对抗,社会就会出现战争和动荡。历史解释2.中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法及特点(1)方法一是战争,主要包括:①民族掠夺战争;②民族征服战争;③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④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⑤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二是和平,主要手段有:①和亲;②贸易;③会盟;④通贡;⑤册封;⑥设管理机构;⑦防御(如迁民屯边,修筑长城等)。(2)特点:有战有和,以和为主。史料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设问:宋在战争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是怎么处理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的?你对这样的处理方式有何认识?史料实证提示方式:议和。认识:一方面带有屈辱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另一方面能带来相对和平的环境,能促进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1.条件: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对外交通发达;开明的外交政策;科技发展;杰出人物的作用。2.途径:一是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对外贸易往往伴随着文化交流。二是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三是宗教传播,如佛教徒鉴真、玄奘,意大利教士利玛窦等。四是战争,如成吉思汗的西征。主题二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条件、途径和特点3.特点(1)由开放走向闭关:中国古代对外政策,总体上以开放为主,特别是明清时期以前。但是到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锁国。(2)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是海路为主。(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印度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4)交往形式以和为主:汉朝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宋代海外贸易。(5)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出现侵略与反侵略斗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史料一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第七世纪以降之安,几乎为一国际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两贵戚达官己也。——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史料实证设问(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对外政策及其影响。提示政策:开明开放、兼收并蓄。影响:促进了对外友好交往,长安成为国际化大都会;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唐朝的繁盛。史料二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彰,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方物,用将忱悃。朕批阅表文,词意肫恳,具见尔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乾隆帝给英国国王的敕谕设问(2):史料二体现了清朝怎样的外交政策?结合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发展趋势。提示政策:由“敕谕”可知,清政府固守传统的宗藩外交(或朝贡关系);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趋势:由汉唐开放逐渐走向明清闭关自守。家国情怀古代中国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既是经济贸易通道,又是文化思想交流的桥梁,通过丝绸之路,增进中外双方了解、联系和友谊,西方物种、佛教等传入中国,我国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与外传,促进了欧洲近代社会的转型,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丝绸之路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因此,只有对外开放、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才能顺应历史潮流,不断进步。返回知识网络必备术语1.秦汉时期通过战争、和亲、设置机构等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2.隋唐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3.明清时期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的治理,奠定了现代的版图。4.中国古代在处理对外关系上的主要模式是朝贡制度,也是中国古代的外交关系体制。必备术语返回达标检测随堂巩固1.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西域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123456解析题干强调的是张骞在出使西域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不是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A、B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错误;C是在设立西域都护府之后,故C错误;“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因此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故D正确。1234562.唐太宗的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反映了A.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B.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C.简法轻刑,修订法律D.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的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意思是说“自古以来,都是以中原民族为贵,而轻视周边的少数民族。我没有这种偏见,对他们一视同仁”,体现了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提高行政效能、减轻农民负担、修订法律无关,故选D。1234563.清朝前期统治者在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主张“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体现该主张的是A.设台湾府

B.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C.设伊犁将军

D.册封达赖、班禅√123456123456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初期,顺治帝隆重接见前来朝贺的西藏佛教首领五世达赖,并赐予其“达赖喇嘛”的封号。后来,康熙帝又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规定以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办事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