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好会议_第1页
如何开好会议_第2页
如何开好会议_第3页
如何开好会议_第4页
如何开好会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以肯定,没有多少人喜欢开会;甚至“开会”已成为相声大师马三立段子里的笑料……但不容否认,全球所有组织,包括企业,依然需要通过频繁开会来实现团队沟通。

然而,即便你作好了心理准备,但在了解开会究竟占用了我们多少时间后,你仍会感到吃惊。

研究群体协作的专家迈克尔.多伊尔和大卫.斯特劳斯曾合写过一本《开会的革命》。按照书中所言:如果你是一个普通职员,你一生中用以开会的时间,保守估计也有9000小时(即连轴转逾一年)以上;如果你是一个中层管理者,每周可能有大约35%的时间用于开会;如果是高层管理者,更可能超过50%.从财务数字来讲,大多数组织“直接”花在开会上的费用,占行政预算的7%到15%,还不包括以会议为名义的其他开销。

面对花费了如此多精力和财力,而且在看得见的未来还离不开的“会议”,我们在抱怨开得太多而效率太低之后,最终有意义的行动,唯有用心琢磨如何才能开好会。尤其在这个经济寒冬,相信不管是冬眠还是冬泳的公司,只要还活着,都会召开比平时更多的会,以期望找到继续活下去的办法。

我们每天都在操演的会议,为什么始终开不好?怎样才能开好会?

如果会议目标不清晰,如果会前准备不充分,

那……其实这不就是我们身边的常态吗!

会,怎么就那么长?

听说过熬夜,可听说过“熬会”吗?

在“文山会海”之后,这可是表达对开会反感与无奈的最新名词。

其实“会”本身并无过错。大到国际政界,小到一个企业,许多问题不开会还真没法解决。

可就是这么重要的会,却甚至成为最容易让人偏头痛的“头等大事”。究其原因,最大诉状即在于冗长。而且特别奇特的是,越是冗长的会议越是难以有效果,开了等于没开。

那么会议,怎么就那么长呢?

只会不议,议而不决

好不容易熬到部门大领导结束了整整一小时的发言,五个项目组组长各自用长达几十页的PPT汇报了各自小组的工作——尽管对于其中的多数小组,你并不了解,也不明白他们说了些什么,但这又使会议增加了两小时。

真正的讨论阶段开始了——该如何最大限度地把成本降下来。无数人从昏昏欲睡中醒来,却又陷入到交头接耳中。五十多号人,你一句我一句,你见缝插针才抢到10分钟,把你准备了一个通宵的成果仔细汇报了一番。但是此时已华灯初上,会议在喧嚣中宣布结束——下次再议。

点评:这是许许多多企业开会时常有的景象。或者只“会”不“议”,把会议变成纯粹的报告会;或者议而不决,只设定会议主题,却没设定目标。白白地浪费了会议的财务成本和参与者的精力、时间,却完全没实现会议的效益。而在报告和单纯的议论中,时间消逝,会议就这样无限度地被拉长了。

站在不对等的平台上

平时整个部门都在各忙各的,部门会议只是分配任务的代名词。谁料到,同事小王突然遭遇难题,部门会上经理要求大家必须献计献策。但问题是,没人知道小王所负责的项目具体是做什么,进展如何,无从说起。于是,小王花费了一小时来详细介绍情况。但尽管如此,大家出的“谋”划的“策”依然有许多并不适合他。最后,会议变成更熟悉情况的部门主任和小王两个人的相互讨论,而可怜的大家沦为“陪会”者,生生熬了两个小时,因为不断走神,到最终也没明白究竟问题是什么。

点评:开会的一个重要目的当然是交流,解决问题。但一旦交流者处于不对等的平台上,就会因为首先要相互了解而大大延长了会议的时间。而且,这种不对等情况下的交流,效率也必然大打折扣。

各色问题一锅烩

今天是你妻子的生日,早晨,你和妻子召开家庭“会议”,本来想讨论一下晚餐怎么安排。结果却从过生日讨论到今年该去哪里度假,从度假想到可爱的儿子,进而讨论到今天谁到学校接孩子的议题。

谈话结束的时候,似乎什么成果也没有,你们依然没决定晚上该去哪里晚餐,今年该到哪里度假,甚至晚上谁去接孩子也没定。

点评:其实企业里的会议也常常如此。战略问题和战术问题常常混为一谈,领导冷不丁地转换话题,一会儿是极其具体的迟到要罚款多少,一会儿是公司面对经济危机该如何转型。问题是,即使是最聪明的人也难以完成必要的前后转换。因而不可能每个人都同时跟随主题推进。来回扯皮之间,时间大段大段地消耗过去,而且往往难以形成有效的决议。

一个个冗长而低效的会议,就这样诞生了。而且还在不断诞生着,比如此刻。

如何召开一个有结论、有效率、不招烦的会议?

开好会议有诀窍!

许多经理人都常常感叹,为什么自己总有开不完的会?会议不仅多,而且总是那么长。本打算开一个小时的,最后两个小时也解决不了问题。

如何做才能摆脱这种状况?

会前——要做哪些准备?

对部门主管来说,即使是小型的会议,也不能疏忽会前准备工作,这直接影响着会议的效果。

首先,设计好会议议程和议题。作为部门主管,通常都会在会前设计好要讨论的议题。比如:总结上周工作、汇报下周工作,沟通重要项目的实施情况、提出新项目或课题等。但是许多主管却常常忽视一件事,就是议题虽然设计好了,但是需要达成的目标、需要决定的要点、采取什么样的沟通形式(比如:头脑风暴),却没有提前考虑好。

于是,会议就变成了无休止的沟通和讨论,头绪越来越多,根本无法达成任何结果。

因此,主管在会前要做的是加法,尽可能将议题细化:讨论什么议题、达成什么结果、实施方案、完成时间等都要有明确的设定;而在会中,则要做减法,要把议题清晰地引向你设计的方案中。

其次,会前几天要公布议题。主管不但要自己明晰议题,更要让大家知道。许多部门会议,员工在会前对要讨论什么都一无所知。没有准备之战,又如何打得胜呢?主管要尽可能在会前两三天,哪怕是前一天通知大家会上要讨论的内容,可以让大家做一个较充分的预习和准备,必能使效率倍增。

再次,确定参加者。有的主管会说,部门总共就这十几个、几十个人,所有内容都大家一块讨论呗,也能多些参考意见。但事实上,让许多与议题无关的人参会,只会让会议效率变得更低。比如:非相关人在不明情况下发言,其意见的参考价值会大大减弱,甚至会误导相关人的看法,同时会议时间也必然增长。事实上,对于那些非相关人,不如干脆不要浪费他们的时间。或者,对于有必要让更多人了解的决议,可以由主管进行会后通报,或者用简报的形式去通报亦可。

会中——为什么爱“跑题”?

为什么设计好的议程,在进程中总会出现“跑题”现象?

首先,明确会议讨论方向。在会议中,常会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