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与法治主题班会课件_第1页
青春与法治主题班会课件_第2页
青春与法治主题班会课件_第3页
青春与法治主题班会课件_第4页
青春与法治主题班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好青春每一步青春与法纪同行防微杜渐,从改变不良习惯做起!年级

班主题班会2021/5/91环节一、《今日说法》

2021/5/92一法律知识知多少(法律词典)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2021/5/93A

同学说:我们是未成年人,还没有达到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因此法律与我们无关。这种说话对吗?为什么2021/5/941、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触犯刑法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叫刑事责任。一般表现形式为坐牢,剥夺政治权利、自由这些3、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如果所犯罪行特别严重,可以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2021/5/95

如果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就会养成恶习,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

远离不良行为

什么是不良行为?从法律的高度重新认识不良行为。预防违法犯罪,从改变不良行为做起!改变2021/5/96案例:中学生张某原来表现较好,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后来跟社会上坏孩子来往,逐渐变得无心学习,经常旷课,有时还偷拿同学东西,打骂同学。学校对其进行多次批评教育,但他不思悔改,跟一些坏孩子到社会上偷窃少量财物,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接受教训,一天晚上,他趁李大娘的儿子出差未归,持刀爬进李大娘家企图盗窃财物,被发现,张某把李大娘打昏在地,偷走了现金一千元,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请回答:1、张某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校纪的行为?2、张某哪些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3、张某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4、张某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说明了什么?5、我们青少年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2021/5/97不良行为走向犯罪不良行为违法犯罪预防犯罪,从改变不良行为做起2021/5/98环节二

自我反思,自我总结。

我们自己或者身边存在的不良行为!

2021/5/99(一)旷课、夜不归宿、抽烟、喝酒(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青少年不良行为有哪些?

不良行为还泛指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相背的一些行为以及心理障碍的总和。2021/5/910不文明行为:(1)大声喧哗、抢占座位、不排队;

(2)无故旷课逃学;(3)赌博和变相赌博(如到游戏厅);(4)懒惰不爱劳动;(5)进入未成年人不该进入的场所;

(6)说脏话谎话;(7)损坏公共财产及公共设施;

(8)不尊重师长;(9)乱拿他人物品及小偷小摸;

(10)打架斗殴;(11)观看收听色情淫秽作品;

(12)吸烟酗酒;(13)索要或强行占有他人财物;

(14)冷漠自私;(15)盲目攀比、爱慕虚荣;

(16)以强凌弱;(17)贪吃零食、不讲卫生;(18)奢侈浪费;(19)辱骂他人。自我反省:2021/5/911请看下面案例:杜绝不知不觉地走向犯罪!不良行为,让我们渐入犯罪环节三案例分析2021/5/9122021/5/913

聚焦生活花季悲歌

2021/5/914

2014年5月23日下午6时50分左右,宜宾江安县五矿镇金锣村坝头组发生一起斗殴事件,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涉案人员最大18岁,最小14岁构成了犯罪,要负刑事责任!!!校园安全,你我有责和睦相处???2021/5/915自己伤害了谁?----几个家庭的不幸!1、家长2、

亲人

3、学校、老师和朋友4、社会秩序5、

网络论坛:有80后走四方论坛网友认为,孩子父母不在家,孩子自身自控能力差,有了生活费,没有心思学习。于是拉帮结派,甚至打牌赌博,最终导致3人死亡的悲剧。2021/5/916大量事实证明,不良行为习惯正是走向违法犯罪的开始。青少年要从小事和日常生活做起,堂堂正正走好青春每一步,坚决摒弃不良行为习惯。

四、讨论环节: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犯罪,防微杜渐

2021/5/917

中学生不能做的事情(1)

旷课、夜不归宿NO!

有逃学、旷课、夜不归宿行为的人不外乎有几种情况:一是学习较差,对自己已经失望;二是受家长、教师的批评;三是受社会上不三不四哥们的拉拢,经常在外游乐。由于他们的精力不放在学习上,加上脱离家长、学校的监控,往往容易走上歧途。2021/5/918(2)打架斗殴,辱骂他人NO!

讲文明礼貌,待人恭敬谦让,已成为时代风尚。要求我们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抛弃动辄动手打人,出口骂人的不良行为。如果从小养成了这种不良行为,危害无穷。好多犯罪分子从小染着了打架、怒骂别人的不良行为。谦让名人轶事:美国著名政治家帕金斯30岁那年任芝加哥大学的校长,有人怀疑他那样年轻是否是能胜任大学校长职位,他知道后说了一句“一个30岁的人所知道的是那么少,需要依赖他的助手兼代理校长的地方是那么多”。就短短这一句话,使那些原来怀疑他的人一下子放心了,对他敬意倍增。我们经常讲一句话,叫有理也要让三分。我们在平时学习工作、生活中也应学习这位校长忍让的胸怀。2021/5/919

(3)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NO!

通常称“敲竹杠”这种行为小则违法,大则犯罪。如我市某技校一团委副书记文秀,乘全校教师开会时溜进老师的办公室,在抽屉中发现出好的期中考试的《数学》试卷,就用纸抄下来,抄的时候被同班同学月娥发现。那次的期中考试文秀考了98.5分。月娥因掌握文秀抄试卷的事,就经常以借为名向文秀索要钞票和好的衣服。过了一阶段,文秀偷看试卷的事也在同学中间传开了。文秀认为是月娥说出去的,“你不仁,我不义”,主动向班主任坦白了偷看试卷,月娥敲其钱、衣服的事。一星期后,两人分别被学校作了处分。2021/5/920(4)携带管制刀具NO!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二十条规定:

非法制造、贩卖、携带匕首、三棱刀、强簧刀或其他管制刀具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警告。这些刀具之所以禁止携带,因其威胁着人的生命安全。

携带管制刀具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件,特别是青少年正是身体发育阶段,精力旺盛,但由于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淡薄,争强好胜,行动盲目而不计后果,携带管制刀具,极易一时冲动,酿成不该发生的悲剧。

2021/5/921携带刀具打造平安校园,法治校园,二中在行动!2021/5/922(5)偷窃、故意损坏财物NO!

(一)偷窃

偷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量较少的财物的行为。

青少年中有的不满足自己生活的欲望,看到人家吃得好、穿得好,心里很羡慕,而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非法去窃取公私财物。一些未成年人因缺少良好的教育环境,平常喜欢贪点小便宜,从拿人家一本书、一支笔、一块橡皮开始,逐渐养成小偷小摸的习惯。任何事物总是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句老话叫做贼偷菜起,任其发展就会演变成盗窃。2021/5/923(二)故意损坏财物NO!

故意损坏财物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的行为。日常生活中的故意损坏财物,多出于报复的动机,你对我不义那我就将你的财物损坏,使你生活不好或叫你破破财等。青少年中多出于嫉妒或寻找刺激,而偷偷地把别人的东西损坏。这种行为既损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行为严重的构成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2021/5/924沉迷网络2021/5/925接触毒品2021/5/9264、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其他原因还有什么?

(2)青少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

(1

)不良动机是产生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3

)文化糟粕的影响。

(4

)婚姻、家庭的影响.

(5)学校教育的漏洞。

(6)社会影响也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一个原因。2021/5/927拓展思考:

当你和周围的人发生矛盾或者遇到危险时,你怎么办?2021/5/9281力量对比2周围环境的利用3机智求助他人4主观心理的调节5人身安全第一6避免无谓的激怒对方7暂时妥协,事后报案8运用法律保护自己自我保护要领2021/5/929怎样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1、要依法自律。2、要接受父母和学校的教育。3、要勇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021/5/930

倡议书

养成六个习惯

一、文明习惯二、纪律习惯三、卫生习惯四、学习习惯五、集体生活习惯六、体育锻炼习惯2021/5/931学生寄语分享:《青春寄语》作者:2014级12班邓地鑫少男少女十六七正逢朦胧青春期情多即生梦与幻错当现实不为奇青春约定须努力不沾烟酒多学习打架斗殴应远离公共设施别乱踢触犯刑法不是计遵纪守法在心里法律牢记在心底美好青春靠自己。2021/5/932

教师总结法纪在我心,伴我青春行!2021/5/933我们郑重宣誓:

从我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