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2.1世界的物质性 教案_第1页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2.1世界的物质性 教案_第2页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2.1世界的物质性 教案_第3页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2.1世界的物质性 教案_第4页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2.1世界的物质性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的物质性的本质”第一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三目的内容:二、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的含义,了解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懂得世界的本质。2.能够结合实际阐述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能够用世界的物质性阐述有神论与无神论,摒除有神论的谬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汉)王充2.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判读上述言论的派别和表达的意思。观存在的,是物质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的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此基础上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今天的教学内容重点分析为什么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一)自然界的物质性教学提示:可以以人类会在何时出现和中国现在的气候、地理来源,说明自然界有自总结分析:地球在46亿年前就已经形成,人类则在大约几百万年前才出现,所以,自然界先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在本质上是物质的,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2)中国的地貌、气候和水汽从哪里来文字材料:现今中国的地理格局与一次大碰撞息息相关。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撞击速度极快,能量极大。在最近的5亿年间,类似的板块碰撞曾发生过多次,再加上气候高寒的青藏高原,中国的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和水系(黄河、长江等诸多河流)。以下资源教师可以选择性使用:对地貌的影响:这次大碰撞堪称5亿年来最重要的造山事件,在青藏高原上,包括喜马拉雅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在内的许多巨大的山脉次第隆起。青藏高原诞生的同时,大碰撞的力量也开始向外围扩散,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进一步抬升,中国大地上出现了显著的三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为第一级阶梯;海拔为1000~2000米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构成了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以东,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为第三级阶梯。中国的地理格局就此定形。三级阶梯的差异,使得中国的地貌景观极富变化,万千山岭、大美山河,就在这三级阶梯上依次显现。可以说,没有大碰撞,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更没有因三级阶梯的差异而造成的地貌景观的千变万化。对气候的影响:科学家们发现,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多是大面积的干旱地带,从北非到西亚,几乎连成一片。作为大碰撞的最大产物,青藏高原的上空生成了一台超级“风机”,它颠覆了原本控制中国的行星风系,充沛的水汽驱散了北纬30°的干旱,烟雨江南就此形成。青藏高原也阻挡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从新疆到内蒙古、从甘肃到宁夏,整个中国西北都变得更加干旱,沙漠遍布,戈壁纵横。无边无际的沙土又被强大的西北风卷起,降落在甘肃东部、陕西、山西境内。千万年的堆积之后,平均厚度达50~80米最高达400米的黄土高原诞生。烟雨江南、大漠西北,再加上气候高寒的青藏高原,中国的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就此成形,高原“抽风机”重塑了中国的气候。对水系的影响:占全国冰川面积80%以上的4万多条冰川、占全国湖泊面积50%以上的湖泊以及地下水、地表河流,使青藏高原化身为一座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超级水塔”。当水塔的闸门打开时,水流便可以高屋建瓴之势向四周奔流,中国乃至亚洲的水系布局由此翼定。黄河、长江顺着三级阶梯奔流而下,孕育出中华文明;澜沧江、怒江、独龙江、雅鲁藏布江、象泉河、狮泉河及孔雀河,流出国门,成为亚洲诸多文明的源泉。衍以及创造的文明则是这些自然条件产生之后,并依赖于这些自然条件。因此,自然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宇宙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神或者上帝,更不存在神或者上帝创造世界的活动。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总结分析:无论是我们看得见的植物、动物,河流山川,还是我们看不见的紫外线、电磁波,都在以它们自己的方式存在着,变化着。我们看得见花开花谢,看得见生生不息,也能够研究、发现看得见与看不见背后的道理和规律。这是一个物质的世界,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分析说明人类的社会的产生?教学提示:中国的发展为例,概述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劳动中创造着文明,从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三个基本要素的角度说明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1)地理环境高寒的青藏高原、干旱的大西北,以及相对温暖湿润的东部季风区,共同构成了中国基本的自然地理格局。这是一片广袤的土地,各种地形、地貌一应俱全——从陆地到海洋,从高山到低谷,从火山到冰川,从细流到大河,从沙漠到湖泊。再加上经度、纬度跨度极广,使得中国的动植物种类也相当丰富。以植物为例,全世界22.5万种植物当中,中国有3万种。8000年前的中国东部,还曾广泛分布着鳄鱼、犀牛、亚洲象等大型动物。三大自然区划、多样的地形地貌及丰富的生物资源,这便是中国的雏形。而更大规模的景观塑造,将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类来完成。(2)人口因素美国地理学家葛德石说:“中国景观上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土壤、植物或气候,而是人民。上的作物,农民们在附近定居、聚居,形成村落。村落的人口继续壮大、聚集,又演变为城地的力量。整个南方几乎都被开垦成了稻田,那些不易被耕种的地方也被梯田这种极具创造土豆。畜牧业壮大,牛肉、猪肉、羊肉,也早已进入中国古人的日常饮食之中。除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宗教对人力资源的调动也不容小觑。人们凿山裂石,修建大佛。中国东部几乎所有的名山大川,都广布寺院、庙宇,高寒的青藏高原也不例外。(3)生产方式几千年农业的发展,近代工业、商业的萌芽、发展,40余年的改革开放,使得矿产、工厂、码头、机械化农田、高铁、汽车、飞机、航道等各种全新的建筑和多种生产方式,最终组合成一个高质量发展的美丽中国。总结: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三)意识是物质世界的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了动物心理,而这些也正说明只有人类才能够有意识地改造世界。③低等单细胞动物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实验证明,在培养液和清水之间,草履虫选择留在培养液;在清水和有食盐的水中,草履虫选择游向清水;在清水和滴入牛肉汁的水中,草履虫选择游向后者。说明低等生物草履虫对外界刺激具有趋利避害的反应④为什么黔金丝猴特别惧怕人类,每天要换三四个或更多地点,从不在同一地点长时间黔金丝猴梵净山地区司之间攻伐不断,盗匪不绝。朝廷与当地割据势力武陵蛮不断进行大规模争战,并斥巨资修筑长达190千米的南方长城。密集的人类活动使得梵净山周边的生态环境被大肆破坏,大量灵长类动物避难于梵净山,最著名的便是黔金丝猴——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仅分布于梵净山地区。黔金丝猴的种群数量已从最初发现时预估的200只恢复到700~800只,但依然是我国数量最少、濒危度最高的物种,比大熊猫还要稀少。因为其他栖息地的破坏,梵净山成了它们最后的家园。长期的记忆令它们特别惧怕人类,它们每天要换三四个或更多地点,从感觉和心理(5)黑猩猩制作工具钓白蚁总结:从滴水穿石到黑猩猩利用树枝去采集白蚁,这些都无法与人的意识相提并论,我们甚至可训练一些动物掌握某种技能,从简单的水到动物到人类,这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同时人类的长期活动改造了世界,但也在某些方面破坏了世界,甚至影响到了动物心理,而这些也正说明只有人类才能够有意识地改造世界。可见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再到人类意识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切物质的反映特性2.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学生探究活动:阅读如下文字材料,分析总结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整个人类祖先的250万年中,人类都是这个星球上非常边缘的一种生物,可以说在地球上毫无存在感,他们的存在可能只是动物的盘中餐。100万年前,人类已经有了远超其他物种的大脑容量,并且能够使用石器,但这个时候人类仍然是这个星球的边缘生物,任其他野兽鱼肉。40万年前,有部分远古人种开始捕猎大型动物作为食物,但仍然会被其他猛兽捕杀。30万年前,人类开始熟练使用最先进的武器——火,开始食用熟食而逐渐放弃生食。食用熟食可以让人类的牙齿变得更小,肠道变得更短。肠道变短会为人类节省更多的能量,剩余的能量就可以供给大脑,从此人类的大脑就可以变得更大。有观点认为,因为火的使用,直接加速了人类的进化,远古人类走上进化的快车道。为了抵御风险,人类社会选择群居,人类的社会交往能力远高于其他物种。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语言能力也随之发展,并塑造和改变着人类的大脑。恩格斯说:“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他们的影响下,猿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总结:人的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人脑的生成,促进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有了意识表达的方式和丰富的意识表达内容。3.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思考:你觉得智能机器人能像人一样拥有自主意识吗?说明了什么?总结:大约60公斤的哺乳动物,脑容量一般在200立方厘米,而在250万年前,远古人类的脑容量就达到了600立方厘米,而今天的人类,脑容量更是大得惊人,在1200~1400立方厘没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就不可能有人类意识。有些高度智能的计算机,虽然在某些能力方面超过人类,但是没有精密的大脑,不可能产生与语言相联系的抽象思维和人的意识。4.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学生探究活动:分析如下材料所反映出的意识?,知道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的同时,也可以了解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1)希腊和中国的神话花生在幽谷,倒影自照,孤芳自赏,虽感空寂,却有春风微笑相伴,一呼一吸,宇宙息息相关,悦怿风神,悠然自足。(兰生幽谷中,倒影还自照。无人作妍媛,春风发微笑。元代倪瓒)思想的代代影响,已成为君子的象征。在不同文化地域的人眼中,花是眼中看到的花,更是思想深处带有文化印记的符号。(2)中西方绘画之境德国浪漫主义大画家Friedrich所画的杰作《海滨孤僧》,代表着对无穷空间的怅望;穷云尽处,隐隐两三峰。”面对宇宙天地的无穷,西方是对深空的追寻无着、渺茫无际,或如浮士德的野心勃勃、彷徨不安;中国人从上古先贤那里继承的宇宙观,便是自由自在的遨游。人生在世,如泛扁舟,有限中见到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比如,陶渊明的《饮酒》诗与石涛的《悠然总结:对空间的意识,通过不同的作品,可以看出西方和东方的区别。(3)不同国家“神”上帝、犹大的形象,是白种人的形象;玉皇大帝、地府小鬼的形象,是东方人的形象。总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