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中华传统文化-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_第1页
专题一 中华传统文化-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_第2页
专题一 中华传统文化-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_第3页
专题一 中华传统文化-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_第4页
专题一 中华传统文化-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录01.专题考点02.提升演练01专题考点知识梳理线索1

文字的发展文字概况甲骨文商朝时期出现,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金文又称为钟鼎文、铭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小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隶书由篆书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字形式,比篆书更加简易文字概况草书形成于汉代,是在隶书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楷书曹魏时锺繇独创楷书书法,刚柔兼备,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行书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续表线索2

思想发展线索3

璀璨的科技1.四大发明2.医学家和科学家华佗东汉末年名医。他不仅擅长用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而且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创编出了“五禽戏”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辨证施治;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预防疾病。他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书自问世以后,广为流传祖冲之南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他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设计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续表3.科技著作《齐民要术》北朝著名农学家贾思勰所著,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天工开物》明代宋应星所著,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农政全书》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所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4.工程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在岷江主持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长城秦长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以防匈奴南侵明长城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明朝多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赵州桥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北京故宫明朝北京城包括宫城、皇城、内城、外城。紫禁城(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续表线索4

多彩的文学、史学、艺术1.文学与史学文学唐诗①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因此他享有“诗仙”的美誉。②杜甫的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他的诗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③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文学宋词①苏轼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达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②两宋之交的李清照,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她的作品前期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后期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③南宋词人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元曲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续表文学明清小说《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红楼梦》清代曹雪芹所著,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堪称中国古典小说最高峰续表史学《史记》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续表2.绘画、雕塑绘画东晋顾恺之擅长人物画,其代表作为《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唐朝①阎立本:擅长人物画,其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代表作为《历代帝王像》《步辇图》。②吴道子:落笔雄劲,风格奔放,后世称他为“画圣”,代表作为《送子天王图》绘画宋朝张择端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开封)汴河沿岸的繁华景象雕塑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的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的特点续表3.传统节日、戏曲传统节日宋朝时,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流传至今戏曲昆曲①明朝汤显祖的《牡丹亭》,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准②清朝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③清朝中期以后,因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而逐渐走向衰落京剧京剧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又得到皇室的扶持,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开放问答1.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特性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答案]

特性: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继承性和变革性相结合;连续性和包容性相结合;保守性和开放性并存。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大一统始终是历史发展主流;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儒家思想占据正统地位,儒家文化自身的传承积淀、交融创新;中华文明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2.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答案]

(1)坚持古为今用、守正开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2)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3)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02提升演练1.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出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

)

A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2.战国时“天下”成为流行词汇。孟子认为“仁者无敌于天下”,墨子说“一同天下”,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说“令行禁止于天下”。这种现象反映了(

)

DA.各家思想日益趋同

B.儒家思想影响扩大C.中央集权观念孕育

D.统一成为共识3.小华同学在主题学习时收集了如下语句。由此可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

道可道,非常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法者,事最适者也。DA.列国变法

B.诸侯争霸

C.民族交融

D.百家争鸣4.[原创新题]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书写材料变化的主要意义是(

)

C汉代木简

马王堆汉墓帛书

纸本地图A.有利于节约木材和丝帛B.造纸术改进满足大众需求C.促进了文化传播与发展D.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魏碑《张猛龙碑》(拓片)5.[2023重庆]

北魏统治者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魏碑(如右图所示)书体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书体带有汉隶笔法,苍劲厚重,粗犷雄浑,结体方严,笔画沉着,变化多端,美不胜收。这表明魏碑艺术(

)

AA.是我国北方民族交融的时代结晶B.是书法开始成为专门艺术的标志C.被称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D.其书法名家的代表为锺繇和胡昭6.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认为大运河开凿的最主要影响是(

)

CA.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B.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C.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

D.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础7.新课标·历史解释

宋代,地方史志相继编纂,许多数学、工艺、医药等科技著作问世,大型类书、丛书、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编印。上述现象出现的客观条件是(

)

CA.造纸术的改进

B.科举制度的创立C.印刷术的进步

D.对外交往的需要8.火药、火器传到欧洲,改变了作战方法,帮助资产阶级把封建骑士阶层炸得粉碎,为资本主义的到来作出了贡献。这表明火药等传入欧洲(

)

BA.给欧洲带来了灾难

B.推动了社会进步C.促进了思想解放

D.促进了文化繁荣9.新情境·博物馆展区布展

[2023广西]

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志愿者小明参与了市博物馆一个展区的布展。根据下列图片,推断这一展区的主题是(

)

《齐民要术》书影泥活字版《天工开物》插图DA.泽被天下的农业

B.灿若星辰的文坛C.四通八达的交通

D.光耀千古的科技10.[2023宜昌]

清朝时期小说创作大放异彩,文学名著《红楼梦》创作面世并广泛传播;戏曲艺术推陈出新,国粹京剧逐渐形成并流传四方。这一时期文学艺术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背景是(

)

BA.推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与市民文化的繁荣C.设立军机处与君主专制的强化

D.颁布禁海令与推行闭关锁国政策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组别①②③文化现象_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西大同B石

窟第

20

窟中的主佛司母戊鼎组别①②③文化现象小篆《兰亭集序》(摹本·局部)唐三彩骑驼乐舞俑续表组别①②③文化现象楷书《天工开物》插图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1)请准确填出材料一中表格内横线上字母相对应的内容。(2分)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甲骨文(1分)云冈(1分)续表(2)根据示例,完成下列任务。(仿照示例完成,不能与示例重复,4分)任务示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本土性特点,可选择与①组材料相关的文化现象印证。任务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________特点,可选择与___________组材料相关的文化现象印证。任务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特点,可选择与___________组材料相关的文化现象印证。多样性②(2分)融合性(包容性)③(2分)

材料二《道德经》《论语》、都江堰、秦始皇陵兵马俑、造纸术、《史记》《伤寒杂病论》《女史箴图》、

龙门石窟、《齐民要术》、曲辕犁、秧马、活字印刷术、《资治通鉴》《清明上河图》《三国演义》、明长城、《本草纲目》《西游记》《农政全书》(3)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任选相关的两项,自拟一个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说明两项成果的历史文化价值。(6分)[答案]

示例一:选取《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1分)主题: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1分)说明:东汉名医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