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信息化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1页
荷叶·母亲信息化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2页
荷叶·母亲信息化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3页
荷叶·母亲信息化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4页
荷叶·母亲信息化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教学主题聆赏一阙清雅之音——《荷叶母亲》信息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荷叶母亲》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美散文诗,是冰心的一篇宣扬母爱的散文诗,篇幅短小感情真挚,作者以烦闷——仍是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三条心路历程,通过借物抒情的手法,向我们描绘了在雨中三次看莲的情景,为雨打红莲而担心,为荷叶护莲而开心,情随景迁,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中处处写莲,却只在篇末的主旨句中点明对母亲深深的眷恋之情,达到以花喻人的目的。总体看来,这篇散文诗具有三大特点:、构画的图景美。、创设的情境浓。、设计的结构巧。

此外本文前后多处照应。首段“两缸莲花”,一红一白,后文都有交代;第二段的三蒂红莲,第三段有呼应;人类的母爱与植物的母爱彼此回应,相得益彰,犹如画家浓墨重彩于丹青,形体、神韵、浓情顿显,令人感动不已。作家的高明之处还在于所有这些照应全无斧凿痕迹,显示了作家行文布局的娴熟技巧和炉火纯青的语言功底,让读者如品醇茗,如饮佳酿。二、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学习热情较高,思维活跃,教师应利用他们的好奇心理和接受新事物敏感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七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通过“创设情境,感受母爱;初读感知,把握诗情;品读涵咏,妙点赏析;拓展延伸,深化体验”,让学生初步了解阅读、品析散文诗的方法,进一步感受亲情之美。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字、课件:出示课堂进程中问题提示及需要的音频视频链接,利用多媒体的声画感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课堂情境,品味散文诗的意境,从而产生共鸣。、音频:范读课文时配乐朗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读出韵律美,读出情感美。、微视频:利用微视频讲故事,进行铺陈渲染,引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欲望。、云盘:运用百度云盘,提供助学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创设情境感受母爱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今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发生了这样一件感人的事情,一位母亲被埋在废墟下已经死亡。可是,她依然保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扶地支撑着自己身体的姿势,在她的身下有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母亲死了,孩子却安然无恙。在这位母亲的手机屏幕上写着这样一句话:“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感人的一幕让所有在场的战士和医护人员泪流满面。是啊,母亲不但用心血培养着我们,而且用生命保护着我们。高尔基曾说:“世界的一切光荣与骄傲都来自母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再一次感受伟大无私的母爱。以事激情:用动人的故事感染学生,这样就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为深入学习奏响前奏。微视频播放制作的汶川地震感人故事,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感悟母爱伟大。

幻灯片展示课题预习反馈了解作者补充: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在她的《繁星》《春水》等许多作品都表现了对“母爱、童真、自然”的歌颂。

在学生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只做适当补充,简洁,也避免让学生感到枯燥。

幻灯片展示图片百度云盘有关冰心的网络资料初读感知把握诗情、你认为这篇文章应该用怎样朗读?(以读煽情:教师深情的朗读,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况且一篇美文也该美读,这正是本文要落实的一个目标。)、学习检查字词(课件出示)、指同学读课文,听后评价。学生初谈对课文的整体印象,提出要求后听教师示范朗读。

学习掌握本课字词。

练习初读课文。音频资料渲染情境,助读氛围。

幻灯片提示朗读技巧及重点字词

品读涵咏妙点赏析、读红莲、赞荷叶,体察文章结构美。文章从朋友送红白二莲写起,忆起儿时院中的莲花,写雨中的白莲的不幸,重点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倾盖起红莲,触动了自己,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作者层层铺垫、巧用对比、水到渠成,结构精致。

、二读,赞荷叶、怜红莲,揣摩文章妙点美。在

“雨中荷叶护花”这一极富诗情画意却又感人至深的语段上,引导学生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和象征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倾侧”、“勇敢慈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等。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

、三读,赞荷叶、颂母爱,体悟文章情感美。文章最后一节与冰心的另一首诗《母亲》“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朗读比较,分析理解“心中的风雨”和“心中的雨点”的含义。

用铅笔圈点勾画作者三次看红莲的心情、环境,红莲的表现,分别用〈〉、()、[]表示,并通过小组合作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味文章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

学生合作探究置疑,通过小组内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主题。(有意识地引导、点拨,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动情的配乐朗读最后一节,与之前朗读形成对比;朗读实践,学生联系个人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从中体会到的感情,产生共鸣。幻灯片列表展示三次看莲的不同心情和环境,意在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从内容上明白文章的情感基调,为下面情感朗读和体味文章语言服务。

微视频展示莲花风姿,并配乐渲染氛围。

从语言运用、思想情感、画面意境三方面展示散文诗意境之美。

古筝音频配乐朗读。拓展延伸深化体验大自然中的荷叶在风雨中呵护红莲的情形感动了我们,生活中的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也许母爱并不惊天动地,确是那样的朴实无华、平凡细小。请同学们说说你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点点滴滴的母爱。

……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母亲对我们的爱,肯定也有许多感人的细节萦绕心头,同学们,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眼睛;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现在就请同学们拿起手中的妙笔,模仿本文借助某一种具体的事物抒发对母亲的爱。如:母亲啊,你是____,我是____。四人为一组,比比看谁想像最丰富,写的最好最美。结束语:同学们,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相信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一张为我们遮风挡雨的荷叶,“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也相信当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人生蓝天的时候,母亲一定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学生联系个人实际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示例:.

母亲啊!你是春雨,我是幼苗,你滋润着我,让我茁壮成长。(以说抒情:由课内延伸课外,由美文中的荷叶联想到生活中的母亲,将课文中的语言品味,拓展到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学生的情感得到提升,在此基础上再为学生搭建练习的平台——仿写,让知识和能力得到实践的锻炼和检验。)

音频配乐,让学生在乐曲中回想表达,更容易引发共鸣。

幻灯片图片文字展示示例,引导学生仿写。

拓展阅读、课外阅读书目推荐:《繁星》

《春水》、《冰心散文选》、《泰戈尔诗歌集》、网上百度云盘有关冰心资料上传及查阅幻灯片出示提示要求百度云盘准备相关资料包括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资料。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字左右本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各个环节的设计围绕这学习目标,一步一步敲击学生的心灵,令他们情绪饱满,热情高涨,使教学进程波澜起伏,具有艺术的美,尤其是让学生回忆自己母亲对自己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冰心的文笔优美,她的文字品析之旅也让师生共赏了一阕清雅之音,在美文美画美音之中共感悟美情。、点铁成金,运化无痕,巧用媒体资料“激活情感”。这篇文章是一首母亲的颂歌。在教学中,设计应用了多处的音频视频资料,渲染了气氛,推进了课堂进程,引导学生发掘文本,从而感悟文本传达出的情感因素。

、入境朗读,机智留白,激发学生情感。因为这篇文章内容很感人,我采用了配乐朗读的形式,让师生自然地进入了文本创设的意境。把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感染学生,辅之以恰到好处的朗读留白。

、以情感为纽带,以语言为媒介,引领学生“身临其境”。。这个环节,有助理解文本,调动学生自身生活体验,激发潜在情感。

她似一缕阳光,时时燃烧着爱的火焰,处处流淌着情的甘泉。面对一张张稚气可爱的脸,自然地还以灿烂的笑容,面对一颗颗纯真无瑕的心灵,真诚地给以阳光般的温暖。虽然阳光不能洒遍每一个角落,润泽每一颗成长中的幼苗,但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她们懂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赏识、期待使她们的心中时刻升腾着爱的灵焰,情的灵光。教师就是在以一颗普通人的心灵,播撒爱的种子、培育爱的心灵的过程中,追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