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实施方案可研报告_第1页
某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实施方案可研报告_第2页
某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实施方案可研报告_第3页
某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实施方案可研报告_第4页
某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实施方案可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综合说明11.1工程背景11.2建设的必要性、任务和规模2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意义2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必要性3建设任务、目标41.3工程区概况4自然概况4社会经济情况4坡耕地现状41.4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41.5施工组织设计51.6监测及技术支持51.7工程管理61.8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61.9效益分析62工程背景及设计依据82.1工程背景82.2设计依据8法律法规8标准性文件8技术标准9主要文件资料93建设的必要性、任务和规模103.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03.2建设目标10水土流失治理目标10生态建设目标10农村经济开展目标103.3工程区选择及建设规模10工程区选择11建设规模124工程区概况144.1自然概况14地质地貌14气候14水文14土壤14植被154.2社会经济情况164.3耕地现状174.4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况185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195.1水土保持分区195.2总体布置195.3措施设计20梯田工程设计20配套措施设计235.4典型设计36典型田块的选取36典型田块工程设计365.5措施数量376施工组织设计396.1工程量396.2施工条件406.3施工工艺和方法406.4施工组织形式426.5施工进度426.6分年实施方案427效益监测与技术支持447.1效益监测44监测原那么44监测内容44监测方法44监测要求447.2技术支持45技术推广与示范区建设45技术培训46技术引进467.3水土保持监测小区建立规划46建立原那么46小区建立及设施478工程管理498.1工程建设管理49工程管理机构的组织形式49工程管理设施配置50建设管理50工程责任主体制和招投标制51工程监理制和工程承包制51工程公示制和群众投劳承诺制51建后管护责任制和资金报帐制52工程检查验收528.2工程运行管理52监督机构建设53预防监督的范围、内容和要求539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549.1投资概算54投资概算总述54编制原那么与依据54投资概算559.2资金筹措5610效益分析5710.1效益分析依据5710.2效益估算57蓄水保土效益57生态效益58社会效益59经济效益59附件:关于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实施的承诺函关于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辉煌省腾达工程区所需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承诺〔腾达县财政局〕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天龙镇工程区实施承诺函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天凤满族乡工程区实施承诺函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辉煌省腾达工程区实施方案投资概算报告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辉煌省腾达工程区实施方案附图辉煌省腾达县工程区小班拐点坐标表1综合说明1.1工程背景腾达县位于辉煌省西部,辉煌省省管县制度单位〔市级县〕,原辖属兴旺市,属土、石质低山丘陵区,全县总土地面积2764.9km2。工程所在两个乡〔镇〕现有耕地总面积7519hm2,其中坡耕地4216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6.1%,坡耕地所占比例较大,平均土壤侵蚀模数1850t/km2.a,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历史上过度砍伐植被、土地利用不合理及干旱少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区内植被稀少,土壤贫瘠,土地抗侵蚀能力弱,水土流失非常严重,造成水、土资源大量损失和破坏,尤其是坡耕地水土流失更为严重,致使坡耕地土壤肥力严重下降,有机质含量逐年降低,土地资源受到严重威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农村经济开展缓慢,农民生活贫困。建国以来,腾达县国家开展与改革委员会、水利部2010年第655号文件《国家开展与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腾达县抓住这一有利契机,本着“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原那么,在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统筹规划、部门联动、形成区域特色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治理开发体系”方针指引下,择优选择了天凤满族乡和天龙镇三处集中连片、人地矛盾突出且农民开展高产、高效、高值作物积极性高的地区,通过实施有效的坡耕地治理,从而形成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区,起到示范推广作用,为促进腾达县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改善雨养农业的落后生产条件奠定坚实的根底。为确保工程立项和顺利实施,腾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腾达县坡耕地治理领导小组,有关乡镇相应地成立领导小组。同时,腾达县水利局、水土保持工作站技术人员在实地踏勘、核实,确认工程区选址后委托朝阳市水土保持技术开发中心进行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依据《关于改进中央补助地方小水利工程投资管理方式的通知》、《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标准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1—2008〕等相关规定,编制完成了《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辉煌省腾达县工程区实施方案》。1.2建设的必要性、任务和规模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意义1)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重要组成局部。工程区坡耕地治理相对滞后,没有形成完整的立体防护体系,极大地影响其它水土保持设施效益的发挥。坡耕地水土流失所产生的泥沙,导致河道、水库的淤积,降低了水利设施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泄流能力。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能有效拦截坡面径流,减轻水土流失,修养水源,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奠定坚实根底。2)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保障山丘区粮食生产、生态平安的重要手段。工程区坡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56.1%,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区域粮食平衡难以保障。随着经济社会开展,人口增加,粮食需求量增大,坡耕地成为影响粮食平安的重要因素,同时势必造成毁林、开荒等破坏生态环境现象的发生,影响生态平安。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能逐步地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为当地粮食生产、生态平安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3)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根底。坡耕地水土流失破坏耕地资源,恶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仅影响粮食产量乃至粮食平安,也不利于土地合理利用、农业机具的推广和新技术的应用,影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乡协调开展。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不仅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而且为开展特色产业、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同时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促进社会进步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开展,是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根底工程,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4)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统筹兼顾和促进农业开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工程区耕作方式较为原始,广种薄收、雨养农业现象依然存在,耕作层一旦流失,生产、生态根底遭到破坏,失去根本生活保障。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大力开展高产、高效、高值经济作物,由过去的广种薄收改为高产多收,为开展经济创造条件,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转变农业开展方式,为科学有效地开展农村经济奠定坚实根底。5)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以点带面、示范推动和提高调动农民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积极性的有力保障。以往坡耕地治理规模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程度不高,措施不配套,特色产业跟不上,综合效益较小,造成农民对坡改梯认识缺乏。工程区实施本项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一是要表达“三高”,即工程实施全过程表达高起点、高档次、高水准,将该工程塑造成为坡耕地治理的典型,探索新型治理坡耕地的模式,为今后水土保持坡耕地治理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二是要作大、作强、作好“三品”文章,确保工程出成品、出精品、出样品,在修建梯田的根底上探索新型土地治理模式,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治理成果向规模化、商品化、高标准化的方向迈进。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必要性本项工程所在两乡〔镇〕现有坡耕地4216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6.1%。工程区内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高粱、谷子,经济作物有花生、土豆、萝卜等,也有果园分布,土地利用较为合理,但未能发挥现有土地资源潜力。土地利用存在主要问题:坡耕地较多,土质瘠薄,产量低,没有脱离广种薄收模式;灌溉条件较差,仍靠人背马拉,灌溉本钱高;老果园〔梨〕较多,树龄高、稀植、老化、单产低、大小年明显;土地利用率低,极待更新。该区水热条件优异,开展经济作物、林果、牧业的土地资源及生物资源十分丰富。该区农业开展方向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综合开发,以开展经济作物和林、果为主,在20°坡以上开展林业生产,10°~20°坡地广植果树,10°以下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充分利用丘陵区丰富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坡耕地综合治理符合该地农业开展方向要求,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开展高效农业的必要措施和前提条件,当地群众对坡耕地综合治理积极性较高。同时,坡耕地综合治理对治理水土流失,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有积极作用。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是改善民生,开展生产,实现经济可持续开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力保障;是加快新农村建设,开展特色产业,规模产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开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表达;是示范推动,农业开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一举多得,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是非常必要的。建设任务、目标根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立地条件,工程区采取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期1年,共完成梯田1113.33hm2,浆砌石谷坊14座,蓄水池9座,铺设管路23915米,出水栓479个,排水井11个,阀门井9个,作业路20.09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目标: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113.33hm2,蓄水效率、保土效率达70%以上。1.3工程区概况自然概况本项工程所处区域属于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少雨,夏季炎热,蒸发量较大。年平均气温9.5℃左右,无霜期179天,多年平均降水量619.7mm,年均蒸发量1725.0mm,≥10℃积温3550社会经济情况本项工程位于腾达县的天凤满族乡和天龙镇,工程分为3个工程区,涉及7个村屯,人口1.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万人,总面积68.60km2,人口密度为210人/km2,人均耕地面积2.53亩。2009年工程区7个自然村总产值1867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占总产值的75.51%。人均收入6190元。粮食总产量12550坡耕地现状工程区两乡镇耕地总面积7519hm2,其中坡耕地面积4216hm2,占耕地面积的56.1%。因为资金短缺,地方财力有限,工程区大面积的坡耕地未能得到有效治理,现有的小型水利配套工程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影响了区域特色产业的开展。本工程设计治理地块为坡度介于3°—10°之间的坡耕地,未曾实施有效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水土流失比拟严重。1.4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工程区属低山丘陵区,坡耕地面积大,水土流失严重。在水土流失治理措施设计中,根据“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维护为目的,以开展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农民脱贫致富为目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商品意识。当前利益、长远利益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根据工程区地形地貌、立地条件、农业开展方向和结构调整等综合因素,本着靠近水源,就缓就低,有利于机耕和灌溉的原那么,梯田应在土层厚,坡度在10°左右的坡耕地上修筑,本着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遵循布局合理、兼顾周围、相对集中、方便管理的原那么。以到达集中连片,修筑省工、省地,节省投资和耕作方便等要求。本次规划主要内容有:梯田、作业路、谷坊、灌溉管道和蓄水池工程。1.5施工组织设计腾达县交通便利,县乡公路把县内各乡镇连接起来。工程区内有G809线,乡级、村级公路完善,能够满足工程区广阔群众坡耕地治理及从事农事活动的需要,方便产品运输,利于机械施工,工程由专业队伍施工,采取机械与人工相结合方法施工,村委会通过“一事一议”形式,采取投劳承诺,劳动力能够满足埂坎夯实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安排施工进度,原那么上在不影响工程区内农业生产及防洪平安的前提下进行。根据工程区实际情况,按着农事活动时间,施工选择在春耕前和秋收后进行,这样既不影响农时,又能保证坡耕地治理工程顺利实施。1.6监测及技术支持工程效益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土流失、环境影响、流量监测、典型地块监测等。水沙变化主要是监测工程区土壤侵蚀、泥沙输移及沉积、水沙动态变化等,为评价水土保持效益提供依据。环境影响主要进行气候、水资源、水质的监测。为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以科技为先导,促进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目的,设计在1工程区建立一处水土保持监测小区,通过试验示范,推广生态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及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和经济开展效益显著的科研成果。1.7工程管理本项工程实行工程责任主体制,责任主体为腾达县水利局。为了做好此项工作,腾达县党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本项工程,成立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密切协作,统筹安排与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相关工程,制定有关政策和管理方法,明确组织管理责任,责任到人,责任人到位,实行工程责任主体负责制、工程合同制、工程公示制、投劳承诺制、工程监理制、资金报账制和工程管护责任制等。明确工程产权和使用权,采取“一事一议”形式,实行土地调整承诺,有力地保障工程顺利实施。1.8投资概算和资金筹措方案本工程投资概算依据《水土保持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等相关规定进行编制。投资概算价格水平年为2011年第一季度,主要材料价格、柴油价格采用市场调查价格。本工程建设总投资1670万元。其中工程措施1486.27万元,独立费用135.08万元,根本预备费48.64万元。单位治理面积投资为1.50万元/hm2。根据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的实际情况,本工程投资采取中央投资和地方投入共同筹措的方式解决,以中央投资为主,地方投入为辅。经计算,需中央投资1000万元,地方投入670万元。1.9效益分析本项工程的实施,可使土地资源潜力得到有效开发,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水土流失强度和土壤流失量明显减少。经测算,各项治理措施实施后年保土量可达1.96万t,年蓄水量237.97万m3。仅粮食增产一项,工程区农业总产值可由2009年的平均14103万元增加到15439万元,人均收入由原来的6190元提高到7236元,效益十分显著。表1-1腾达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特性表项目单位数量项目单位数量一、根本情况五、施工组织设计1.工程区〔村〕个71.工程量2.所属流域X河流域1〕土方量万m3212.973.所属水土流失类型区水力侵蚀区2〕石方量m34.工程区面积hm268603〕混凝土量m35.总人口人144002.主要材料6.农业人口人144001)水泥t407.697.农业劳动力人76002)柴油t11.808.人均耕地亩2.533)钢筋kg5592.789.人均根本农田亩0.563.施工工期月310.总耕地面积hm22410.24.总投工万工日66.7411.坡耕地面积hm21669.795.机械使用量台班5168.8212.多年平均降水量mm619.7六、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13.多年平均大风日数D191.工程投资万元167014.多年平均气温℃9.5梯田投资万元1294.8415.水土流失面积hm29389配套工程投资万元191.4316.平均土壤侵蚀模数t/(km2·a)1850独立费用万元135.08二、设计标准预备费48.641.10年一遇6h最大降雨量mm123.92.资金筹措2.20年一遇6h最大降雨量mm182.4中央投资万元10003.1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mm237.9地方投资万元670三、工程建设规模其他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坡改梯面积)hm21113.333.单位治理面积投资万元/hm21.50四、建设内容七、工程效益1.梯田面积hm21113.331.直接经济效益万元13362.配套工程:2.新增人均根本农田亩1.161).蓄水池座92).田间道路km20.093).浆砌石谷坊座144).灌溉管路m239152工程背景及设计依据2.1工程背景工程所在两个乡〔镇〕现有耕地总面积7519hm2,其中坡耕地4216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6.1%。坡耕地所占比例较大,平均土壤侵蚀模数1850t/km2.a,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养分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利用结构失调;坡耕地水土流失切割地表,严重影响连续耕作,增加洪涝灾害的发生;工程区农业耕作方式原始,主要玉米、大豆、高粱、谷子及杂粮等,人均粮食875kg,自我开展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开展和新农村建设。国家开展与改革委员会、水利部2010年第655号文件《国家开展与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全国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腾达县抓住这一有利契机,腾达县抓住开展农业现代化、特色产业化这一有利契机,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坡耕地集中连片,人地矛盾突出且农民开展高产、高效、高值作物积极性高的地区,起到示范推广作用,为促进地方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奠定坚实根底。2.2设计依据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5〕《辉煌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方法》〔1994年标准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国家开展与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开展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农经〔2010〕655号〕;国家开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改进中央补助地方小型水利工程投资管理方式的通知〔发改农经〔2009〕1981号〕;关于印发《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方法》的通知〔办水保〔2005〕67号〕;关于转发《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方法》的通知〔办水保〔2007〕210号〕;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公示制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水保〔2004〕642号〕;关于印发《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农民投劳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水保〔2004〕665号〕;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补助专项资金管理方法》的通知〔财农〔2009〕335号〕。技术标准《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448-2009〕;《水土保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449-2009〕;《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标准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1~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标准》〔SL289-2003〕;《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划〔井灌局部〕》〔SL/T153-95〕;《节水灌溉技术标准》〔SL207-98〕。主要文件资料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编写提纲〔水利部水土保持司,2010年6月〕《腾达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总体规划〔2006—2020〕》〔腾达县水土保持工作站,2005年8月〕;工程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和勘测资料。3建设的必要性、任务和规模3.1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本项工程涉及两个乡〔镇〕总土地面积22030h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6039hm2,占总面积的56.4%,总人口4.96万人,劳力2.35万个,人口密度225人/km2,耕地总面积7519hm2,人均耕地2.27亩,人均粮食672kg,粮食产量低而不稳,人均收入较低,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大局部土地不能得以因地制宜的利用,不能发挥生产潜能,制约当地经济开展。同时,坡耕地水土流失切割地表,造成土地生产能力下降,严重影响连续耕作,增加洪涝灾害的发生。因此,变“三跑田”为“三保田”是当地人民多年期盼的梦想;另外,通过坡耕地改造,合理的改善坡耕地结构,采取梯田综合治理模式,真正实现坡耕地从规划设计到优化产出,提高经济增长指数。坡耕地治理是有效治理工程区水土流失,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设,改善山丘区群众农业生产条件,稳固退耕还林成果,提高生产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经济保障;对促进人类文明健康开展,保障国家粮食平安、生态平安和防洪平安的必然选择。3.2建设目标3.2.1水土流失治理目标通过坡耕地综合治理后,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减少1113.33hm2,工程区坡耕地土壤侵蚀模数控制在200t/km2·a以下。3.2.2生态建设目标工程区经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措施保存率到达90%以上。各项措施全部发挥效益,在蓄水保土效益方面,到治理期末,蓄水效率、保土效率达70%以上。3.2.3农村经济开展目标工程区农业及副业生产有大幅度增长,综合治理后,农业总产值可由2009年的平均2014.71/14103万元增加到3350.71/15439万元,人均收入由原来的6190元提高到7236元,效益十分显著。3.3工程区选择及建设规模3.3.1工程区选择本着“统筹兼顾、开展区域经济”的原那么,坚持做好“三高”〔高产、高效、高值〕、“三品”〔成品、精品、样品〕、“三化”〔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于生态环境建设,以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开展为目标。以科技为先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按工程区实施的原那么,全面保护和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危害,逐步形成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多功能的综合防护体系,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开展的协调统一。工程区两个乡镇总土地面积22030hm2,其中:农业用地7519hm2(坡耕地面积4216hm2),占总土地面积34.1%;林地5850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6.6%;草地1795hm2,占总土地面积的8.2%;园地面积1048hm2,占总土地面积的4.7%。其它面积5818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6.4%。总人口4.96万人,农村人口4.96万人,农村劳力2.35万个,人均耕地2.27亩。表3-1工程区社会经济情况表经济结构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总产值6654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53468万元,占总产值的80.35%;林业产值364万元,占总产值的0.55%;牧业产值10755万元,占总产值的16.16%;副业产值1685万元,占总产值的2.53%,渔业1685万元,占总产值的0.25%,其他101万元,占总产值的0.15%。人均收入5890元,粮食总产22397吨,人均产粮672公斤。主要农作物玉米、高梁、谷子等。目前工程区农业仍然十分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远未摆脱雨养农业的束缚,局部农民群众对避灾农业认识缺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农业投入严重缺乏,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工程区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开展。表3-2工程区农村产业及产值结构情况表县〔市、区〕、乡镇农村各业生产总值〔万元〕农村各业生产值比例〔%〕合计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其它合计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其他小计粮食经济作物其它小计林木产品经济林果天龙镇462403906814197248452625495159525515355771100840.51140.10.4天凤乡2030014400820059102901105060550015011030100710.5270.70.60.2合计6654053468223973075531636414521910755168516710110080.350.5516.162.530.250.15据统计,工程区内共有水土流失面积9389hm2,占总面积的42.62%。其中:轻度侵蚀面积5868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2.50%;中度侵蚀面积3521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7.50%。侵蚀类型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工程区内平均土壤侵蚀模数1850t/km2·a。表3-3工程区水土流失现状表乡镇土地总面积(hm2)水土流失其中侵蚀模数(t/(km2·a)面积(hm2)占总面积(%)轻度(hm2)比例(%)中度(hm2)比例(%)天龙镇11330335029.6214564.03120535.97500--2500天凤10700603956.4372361.65231638.35500--5000小计22030938942.62586862.50352137.501850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水保法公布实施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工程区内以造林种草为重点,实行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农业建设方针,掀起了大规模的治山治水、改善生态环境的热潮,两乡镇累计修建梯田63hm2,占坡耕地面积的1.5%,比例较低,主要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并且坡改梯工程局限于零敲碎打,其规模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严重的制约着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治理速度,从而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真正实现山川秀美、民富粮丰的治理目标。3.3.2建设规模根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立地条件,工程区采取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期1年,共完成梯田1113.33hm2,浆砌石谷坊14座,蓄水池9座,铺设管路23915米,出水栓479个,排水井11个,阀门井9个,作业路20.09km。表3-4工程区建设规模表工程区梯田〔hm2〕谷坊(座)蓄水池〔座〕铺设管路〔km〕作业路〔m〕出水栓及立管〔个〕排水井〔个〕阀门井〔个〕土石方(万m3)人工(万个)1597.3827.500743815032113.3135.51东2屯232.13346.92363751395444.7514.02洞子3沟283.821139.49262771903354.9117.21合计1113.3314923.91520090479119212.9766.74工程在建设规模、小型水利配套、田间道路上,为工程区提高土地产出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调整、开展区域特色产业和农民耕作积极性提高及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根底。4工程区概况4.1自然概况4.1.1地质地貌工程区位于腾达县天凤满族乡和天龙镇,地理位置:东经120°07′14″,北纬40°21′03″,距离腾达县城15km。腾达县所处大地构造为半日位属山海关台拱,是一个以上升运动为主的地区,沉积岩盖层不发育,古老的结晶岩基底广泛出露。工程区属低山丘陵区,丘谷相间,最高海拔高度98m,最低海拔23m,相对高度75m。山丘上多为耕地,零星分布果园和次生林,主要土壤类型为黄、棕黄色砂土或粘土,一般冲沟较为发育。沟壑面积6.28km2,占总面积的2.8%,沟壑密度1.16km/km2。4.1.2气候腾达地区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为四季清楚,水热同期,降水集中,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年平均气温9.5℃左右,无霜期179天,最早为9月20日,最晚为10月21日;多年平均降水量619.7mm,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七月份降水量最多,六~九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68%,降雨量年季间差异较大,最大为1087.6mm,最小为307mm;年均蒸发量1725.0mm;主要风向西南风,多年平均风速2.8m/s;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664h;≥10℃积温3550℃;最大冻结深度1.5m4.1.3水文工程区位于艳阳河流域上中游,艳阳河发源于腾达县大王庙镇大黄村五花大顶,流经大王庙、天凤、天龙等三个乡镇,于腾达镇北三公里外汇入通天河,全长56.5km,河道天然平均比降为9.3%,流域面积为422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0.28万m3,多年平均年径流深225mm,工程区上游建有大二型水库龙屯水库。地下水较缺乏,低洼处偶见泉水出漏。多年平均径流量2637万m3,保证率在50%为2240万m3,保证率70%为1292万m3。工程区10年一遇最大24h降水量237.9mm,最大6h降雨量123.9mm;20年一遇最大6小时降雨量为182.4mm。4.1.4土壤土壤类型:工程区主要土壤类型为棕壤土、草甸土两个土类,以棕壤土为主,其余为草甸土。小丘顶部到坡的中部,一般是残积母质,坡的下部到坡脚成土母质是坡积物,由坡脚过渡到沟谷之处那么是洪积或冲击物。该工程区棕壤的成土母质为各种岩石风化的残积物、坡洪积物,在石灰岩类风化之外,均无盐酸反响,呈微酸性或中性,土体呈棕色或棕黄色,质地为砂壤-轻壤。草甸土是河流沿岸、山间平地上,由草甸植被发育而成,该流域草甸土在构造质地上从松砂到粘质均有,土体呈中性到微酸性反响,无盐酸反响,表层浅棕色-暗棕色。土壤理化性状:工程区内土层厚度在2-4m之间。土壤质地能反响土壤耕性及其它生产性能,该区棕壤土其自然土壤质地以砂壤至轻壤为主,耕型棕壤土那么通体砂壤为主,形成耕型砾石酸性棕壤土和耕型薄层酸性岩棕壤土;草甸土质地变化范围较大,从砂到粘均有,但以轻壤和中壤为多,其分布规律:离河流越近质地越粗,远之那么细。该工程区土壤的容重和孔隙度分别为:容重耕层至犁底层为1.45g/cm3-1.50g/cm3,心土层1.49g/cm3。土壤孔隙度平均为45.5%。土壤有机质含量1.3~2.0%,全氮含量0.07~0.16%,全磷含量0.03~0.05%,土壤PH值接近6.3,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适合各种植物生长。工程区土壤理化性状见表1-2。表4-1工程区土壤理化性状表土壤类型平均土层厚度〔cm〕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全氮(%)速效钾(ppm)速效磷(ppm)酸性岩类棕壤性土0-201.460.75139.943.46基性岩类棕壤性土0.970.0339.112.38耕型砂岩类棕壤性土2.190.12189.128.42耕型坡洪积湖棕壤土1.130.0575.457.38砂质棕壤菜园土1.720.0661.3913.564.1.5植被本区属于华北植物区系,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翼北松、栎混交林型区,但经过历史上人为干扰,区内原生植被已不存在,现留有一局部栎类为主的天然次生林分布区,以桷斗类优势树种,伴有松、榆、胡桃楸、榛子等,阴坡常有松树呈块状分布,阳坡有刺槐、油松等长势尚好。草本植物多为禾本科的黄背草、豆科的胡枝子及沙草科的羊胡草等。工程区内气候适宜,植被品种较多。果树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品种有白梨、苹果、桃、板栗等,具有极大的优势。农作物有玉米、大豆、高粱、谷子及杂粮等。植被覆盖率30.7%。4.2社会经济情况工程区共涉及7个村,总人口1.44万人,全部为农业人口,平均人口密度210人/km2,农业劳力0.76万个。总土地面积68.6km2,人均耕地2.53亩。表4-2工程区所涉村社会经济情况表工程区所涉行政村土地总面积〔km2〕人口〔万人〕劳力〔万个〕人口密度(人/km2)人均土地(亩/人)耕地总面积(亩)人均耕地(亩/人)农业人均年产值〔元〕农民年均纯收入〔元〕粮食总产量〔t〕农业人均产粮〔kg/人〕赵屯工程区北村8.00.190.102366.3662023.301084750881812960腰村7.00.220.163184.6978003.501259862481974887三村7.00.180.092565.9065263.601517563801547863东屯工程区刘村11.80.160.0813611.0625231.5785006444800500赵村9.70.220.102276.6046002.10850062431610730洞子沟工程区狼村12.20.240.101937.7841031.749000652230481297顺村12.90.230.131018.4043991.91830564071759764合计68.61.440.762107.26361532.5310417619012550857表4-2工程区所涉及行政村产值结构情况表工程区所涉及行政村农村各业生产总值〔万元〕合计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其它小计粮食经济作物其它小计林木产品经济林果赵屯工程区北村246120471227.3818.21.51.5693038934腰村346928821152.01782.02.024.081642712556三村327027211088.01631.11.920.081240311745东屯工程区刘村1131256160.091.05.060.01050507605赵村27331673322.0610.0741.0150.020130260650洞子沟工程区狼村312030501500.01500.050.050.0203020顺村24941474351.0630.0493.0220.020200250550合计18678141035800.37062.31294.4525.592447171322911220工程区农、林、牧、副各业生产开展情况不平衡。当前还是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而且生产方式原始,土地产出率低,仍处于雨养农业的环境之中,粮食产量低且不稳,农业生产力低下,自我开展的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工程区经济结构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2009年工程区涉及7个村各业生产总值1867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4103万元,占总产值的76%;林业产值525.5万元,占总产值的3%;牧业产值1713万元,占总产值的9%;副业产值2291万元,占总产值的12%;渔业产值12万元,其他20万元。人均收入6190元,粮食总产12550吨,人均产粮857公斤从以上综合来看,工程区土地利用不尽合理,坡耕地比重较大,严重制约当地的经济开展,这也是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工程的实施,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特色产业,以区域经济开展规模经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势必大幅度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新农村建设及维护粮食、生态平安。4.3耕地现状工程区7个村耕地面积2410.21hm2,其中:水田及水浇地340hm2,旱平地503.79hm2,梯田43.27hm2,坡耕地面积1669.79hm2,地面坡度在3°-15°之间,人均耕地面积2.53亩。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高粱、谷子,经济作物有花生、土豆、萝卜,人均产粮857kg,较差的立地条件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工程区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开展。工程区坡耕地1669.79hm2,其中1工程区881.59hm2,2工程区488.20hm2,3工程区300.00hm2。表4-3工程区所涉行政村土地利用现状表单位hm2工程区所涉及行政村合计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其它小计水田、水浇地旱平地梯田坡耕地赵屯工程区北村800413.47100.0040.13273.33128.73100.00157.80腰村700520.0066.67333.33133.3346.67三村700435.0780.0080.13274.9326.6786.67151.60东屯工程区刘村1180168.2020.0060.0088.20666.67333.3311.80赵村970809.6733.33120.0020.00400.003.3366.6720.00393.33洞子沟工程区狼村1220273.5320.00120.20133.33541.67404.80顺村1290293.2720.0083.3323.27166.67866.67130.0768602410.21340.00503.7943.271669.79158.732461.68888.20761.20表4-4 工程区坡耕地坡度组成表工程区行政村名坡耕地总面积(hm2)3~8°8°~15°15°~25°>25°面积(hm2)占比例(%)面积(hm2)占比例(%)面积(hm2)占比例(%)面积(hm2)占比例(%)合计1669.79759.27870.9739.55赵屯工程区北村273.33144.130.53121.000.448.200.03腰村333.33198.000.59128.660.396.670.02三村274.93105.000.38161.680.598.250.03东屯工程区刘村88.2042.140.4844.300.501.760.02赵村400.00156.000.39240.000.604.000.01洞子沟工程区狼村133.3342.330.3287.000.654.000.03顺村166.6771.670.4388.330.536.670.044.4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情况截止到2009年底,工程区涉及的7个村仅修建梯田43.27hm2,由于梯田建设局限于零敲碎打,其规模化、标准化和科学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工程区仍有坡耕地1669.79hm2,因为资金短缺,农民惜土传统观念和小型水利配套工程及区域特色产业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未实施治理。5总体布置与措施设计5.1水土保持分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腾达县工程区涵盖天龙镇、天凤满族乡辖区内3个工程区,工程区规划治理坡耕地面积1113.33hm2。工程区坡耕地面积大,并且集中连片,根据梯田设计要求、政区划分和土地利用调整等因素进行水土保持分区,其中天龙镇工程区分为1A1、A2、A3、A4、A5、A6、A7、A8、A9斑块,面积为597.38hm2;天凤满族乡分为2B1、B2、B3、B4、B5、B6、B7;3C1、C2、C3、C4、C5、C6、C7、C8斑块,面积为515.95hm2。新修梯田工程中,坡度3°~5°坡耕地面积496.50hm2,坡度5°~10°坡耕地面积616.83hm2。本实施方案以1A6号小斑、2各工程区中图斑面积详见相应工程区的总体布置图。5.2总体布置工程区本着“因地制宜、注重效益”方针,以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维护为目的,以开展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农民脱贫致富为目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商品意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那么。在工程区主要布设梯田,同时建设蓄水池、谷坊、铺设管路等辅助形式农业根底设施,提高灌溉保证率。工程区主要规划的工程工程及布置如下:工程区通过修建水平梯田的形式治理坡耕地,同时结合修建蓄水池、铺设管路等形式提高农业根底设施水平,提高灌溉保证率。工程区主要规划的工程工程及布置如下:1)新修水平梯田工程本工程区为低山丘陵区,布置田块应结合地形情况而定。本次规划梯田均沿等高线布置,田面形状呈长方形或带形,大弯就势,小弯取直,以适应机耕作业的要求。本着上述原那么本区田块布局沿着等高线方向修筑梯田。相邻梯田田面高差为1.5m,局部高地和浅沟利用推土机找平,人工筑埂打平夯实。建设梯田埂,其顶宽0.3m,田坎侧坡可种植紫穗槐等低矮灌木保护田埂。田块的平面形状为沿等高线呈带状。地块长短不一,一般在50m—800m左右。根据地形条件及机械化作业的要求,确定为水浇地田块。本次规划新修水平梯田1113.33hm2,其中天凤满族乡新修水平梯田515.96hm2;天龙镇工程区坡耕地比拟集中连片〔B图斑〕,规划治理坡耕地面积597.37hm2。2)灌溉系统工程区采用管道灌溉,工程区距龙屯水库及通天河、艳阳河、捞豆沟河距离较近,且属于即将建设的王石灌区灌溉范围,土地全部规划为水浇地,局部地块种植品种以花生、土豆、萝卜等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为主。根据当地实践经验及管护方便,由蓄水池地埋管送至田间地头进行灌溉。3)道路工程由于工程区原有生产道路不能满足生产、施工等要求,本此规划修筑作业路,以利于生产。作业路通过治理区中间,并和原有道路连接。4)谷坊工程浆砌石谷坊采用浆砌石砌筑,位置选择在沟道狭窄处,上游平缓宽敞,有利于拦蓄更多的径流泥沙。沟岸沟底要比拟坚实,要根据实际地形坡度、沟道比降来确定本实施方案浆砌石谷坊。为防止暴雨造成洪水漫顶冲毁谷坊,坝顶中间应留溢洪口。溢洪口的位置和尺寸要根据集雨面积按10年一遇6h暴雨的防洪标准来计算。各工程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布置详见附图。5.3措施设计5.3.1梯田工程设计本项设计地块全为新修梯田,无加固、维修梯田工程。.1梯田设计原那么及标准⑴根据土地利用规划,选择土层厚、土质肥沃、坡度在25°以下的坡耕地修筑;⑵到达集中连片,修筑省工,耕作方便,埂坎平安,少占耕地的要求。⑶靠近水源,交通方便,有利于实现机耕和灌溉。⑷在平整时,先将表层20cm梯田设计防御标准,采用10年一遇6小时最大降雨。一般减少径流90%,减少泥沙95%以上。梯田的断面设计一般是地面坡度越陡,田面宽度越窄,相应的田坎高度越大;坡度越缓那么相反。.2梯田布置在确定了梯田的地点、数量的根底上合理设计梯田,使其既方便耕作,又能充分发挥蓄水保土作用。1〕梯田埂坝应平行于等高线,以减少修筑梯田的工程量。2〕为了便于耕作,每块梯田的田宽应尽量一致,沿地埂长度方向,要本着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的原那么,顺直地块。3〕尽量利用已有的田间工程,以节省工程投资。.3田面设计梯田的断面设计是求不同坡度下梯田的优化断面。最优断面包括以下条件:一是要有适当的田面宽度,以适应机耕和灌溉的要求;二是合理选定田坎侧坡,以保证梯田稳固平安;三是在满足以上要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单位面积梯田的土方量和移运量,以提高工效,加快速度,降低费用。梯田断面要素见图梯田断面图B—田面宽度(米) Bm—梯田毛宽(米)Bj—田面净宽(米) Bl—梯田斜宽(米)Bn—田坎占地宽(米) H—田坎高度(米)θ—地面坡度(度) α—田坎侧坡度(度)b′—田埂顶宽 b″—田埂底宽b= h=各要素间关系:H(梯田坎高)=(米)Bn(田坎占地宽度)=Hctgα(米)Bm(梯田毛宽)=Hctgθ(米)本次实施方案典型地块缓坡2o~5o田面宽为20m左右,较陡坡5o~10o田面宽为15m左右。田边蓄水埂埂高0.3m,顶宽0.3m,内坡比为1:1,外坡坡度与田坎坡度相同。梯田挖〔填〕方的断面面积可由下式计算:因为每亩田面长度所以每亩土方量〔m3〕.4田坎设计根据工程区坡地的坡度及土质情况,确定梯田田坎高H为1.5m,沿等高线布设。根据调查工程区现存水平梯田,其田坎外侧坡度在75°左右,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标准》要求,以15°坡改梯为例,考虑种植要求田面宽度取5m以上,初选α=75°,田坎高度H为1.5m。按公式B=Bm-b=H(ctgθ-ctgα)验算田面宽度是否满足耕种要求:B=H(ctgθ-ctgα)=1.5×(ctg15°-ctg75°)=1.5×(3.73-0.27)=5.2m经计算,田面宽度大于5m,能满足种植要求。本规划确定田埂形式为外坡75°,内坡45°。.5工程量计算腾达县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区坡耕地面积为1113.33hm2,共需动用土方208.67万m3,修筑田埂510.40km,动用土方7.50万m3。由于考虑到田块四周角落的表土不方便剥离,此次表土剥离取新修梯田总面积的70%,表土剥离的土方量为155.87万m3。表5—1梯田断面要素计算成果表θ〔°〕α〔°〕H〔m〕B〔m〕b〔m〕Bm〔m〕Bl〔m〕4751.521.00.321.4521.506751.513.90.4014.2714.35表5—2梯田工程量计算汇总表工程

分区面积

(hm2)梯田

坎高

(m)梯田

土方量

(m3)外坡

(°)内坡

(°)埂高

(m)埂面

宽度

(m)田埂

长度

(m)田埂

土方量

(m3)天龙镇1屯A151.471.596467.6575450.300.30257933791.53A268.321.5128048.7675450.300.30342365032.64A339.891.574763.8375450.300.30199902938.5A452.031.597517.2375450.300.30260733832.69A596.771.5181371.1775450.300.30484937128.39A651.021.595624.2475450.300.30255673758.31A736.221.567885.3475450.300.30181502668.02A8115.061.5215651.2175450.300.30576598475.78A986.61.5162310.0575450.300.30433976379.29小计597.38—1119639.48————29935844005.15天凤满族乡2屯B119.121.535835.6675450.300.3098521448.23B231.771.559544.9275450.300.30176292591.43B320.511.538440.8775450.300.30105681553.48B427.951.552385.2975450.300.30110781628.45B551.311.596167.7775450.300.30193202840.01B637.541.570359.3575450.300.30148792187.19B743.931.582335.875450.300.30165422431.65小计232.13—435069.66————9986814680.443沟C126.121.548955.4175450.300.3093181369.73C227.281.551129.5475450.300.30118941748.4C326.191.549086.6175450.300.30103811525.99C448.221.590376.3475450.300.30210243090.49C539.491.574014.1375450.300.30140872070.77C637.081.569497.1975450.300.30117581728.41C730.781.557689.4275450.300.30134201972.72C848.661.591201.0175450.300.30192872835.16小计283.82—531949.65——0.30—11116916341.67总计1113.33—2086658.8——0.30—51039575027.265.3.2配套措施设计.1蓄水工程设计1)设计原那么及标准工程区距龙屯水库及通天河、艳阳河、捞豆沟河距离较近,且属于王石灌区灌溉范围,灌溉水源充足,但灌溉设施欠缺,此次实施方案对该工程区进行蓄水池及田间管路配套工程设计。蓄水池满足梯田日用水量,满足提供足够水头,满足修建省工、使用方便的原那么。根据地形有利、便于利用、工程量小、施工方便等条件确定。根据该处农地最高日用水量确定蓄水池容量:典型设计为图斑C8地块最高日设计用水量为1760m3/天,为满足生产用水需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蓄水池规模确定容量为155m该工程区灌溉形式采用轮灌,灌溉设计保证率采用75%。2)蓄水池放水量计算〔典型设计为图斑A6地块〕蓄水池放水量可根据工程区单个蓄水池控制面积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F0—单个蓄水池控制灌溉面积,亩;Q—单个阀门控制出水量,取60m3t3—灌溉期开机时间,取20h/d;T2—每次轮灌期的天数,20d;η—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85;η1—干扰抽水的水量消减系数,取0.05;m2—每亩每次综合平均灌水定额,取20m3经计算,工程区蓄水池单个阀门控制灌溉面积为64.6hm2。根据实地水源及已有灌溉条件,选择临近通天河、艳阳河及捞豆沟河的9处至高点,建设蓄水池9座,工程建成后,与工程区已有的蓄水池〔2座〕、方塘〔5座〕及其它灌溉措施同时投入使用,可满足工程用水需求。具体位置见表5-3。表5—3各工程分区新建蓄水池数量及位置情况表序号工程分区所在单元坐标XY1A3523785.034474996.062A7525122.854472614.663B2510876.034470696.144B4511409.334470376.645B6511205.834469695.416B7510504.774469946.027C2511806.444468357.858C3511445.204467938.219C8511578.224466958.60注:表中坐标为北京1954直角坐标系统,投影坐标参照Beijing_1954_3_Degree_GK_CM_120E。根据单蓄水池控制灌溉面积的计算,考虑到工程区内的地形、蓄水池群分布的合理性、运行管理的方便,本设计中主要采用单蓄水池管道系统,局部地块水量不够,可适当延长灌水周期,那么本工程共需建蓄水池9座。3)蓄水工程典型设计〔典型设计为图斑C8地块〕a、蓄水池配水管径选择:包括配水干管、配水支管管径选择。管材的选择根据当地使用要求及规划,采用固定式管道,埋于冻层以下。所以,对管材要求耐腐蚀、有一定的耐压性,使用寿命长,能适应一定的不均匀沉陷等。综合上述因素,干管与支管采用硬聚氯乙烯管〔UPVC管〕。竖管采用钢管。给水管的管径应根据管内流量,管网所能保证的水压和最不利配水点需用水压计算确定。管径d=1.13〔Q/v〕1/2式中:v——管内水流速〔干管V=1.2—2.0m/s,支管V=0.75—1.2m/s〕;d——管内径〔m〕;Q——管段内设计流量〔m3/s〕。那么:配水干管管径d=1.13〔Q/v〕1/2=1.13×〔40/3600÷1.5〕1/2=0.097〔米〕选择型号:110×3.8毫米,即外径110毫米、壁厚δ=3.8毫米的UPVC给水管路。〔工作压力P=0.8MPa〕。配水支管管径d=1.13〔Q/v〕1/2=1.13×〔20/3600÷1〕1/2=0.084〔米〕选择型号:75×2.7毫米,即外径75毫米、壁厚δ=2.7毫米的UPVC给水管路。〔工作压力P=0.8MPa〕。水头损失计算沿程水头损失hf=0.000915×(Q1.774/d4.774)×L式中:hf——沿程水头损失〔m〕;Q——管内流量〔m3/s〕;D——管道内径〔m〕;L——管路长度〔m〕。局部水头以沿程水头损失的10%计,那么:配水干管〔0——1段〕水头损失h=1.1hf=1.1×[0.000915×(〔40/3600〕1.774/0.10244.774)×240]=4.38〔m〕;配水支管〔1——2段〕水头损失h=1.1hf=1.1×[0.000915×(〔20/3600〕1.774/0.06964.774)×200]=6.74〔m〕;给水栓的局部水头损失,可按0.3~0.5m取用,本设计中取0.3m,每个给水栓的余压要求1.0~2.0m,本设计中取2.0m。b、蓄水池地面高程确定蓄水池底板所需高程为H=H1+H2+H3+H4+H5式中:H——蓄水池地面高程〔m〕;H1——最不利配水点高程〔m〕,为最不利配水点地面高程+1m,〔1米为出地管高度〕为21米;H2——最不利配水点至蓄水池管段水头损失之和〔m〕,为60米;H3——水表的水头损失〔m〕〔DN=75mm旋翼式水表,水头损失为1.17m〕.H4——最不利配水点所需流出水头〔m〕〔取2m〕,H5——为不可预见反留有余地的充裕水头〔m〕〔取2m〕。即H=H1+H2+H3+H4+H5=21+60+1.17+2+2=86.17米;即蓄水池底板高程应大于或等于86.17米,本次设计蓄水池底板高程为95.60米,满足供水要求。为防止蓄水池产生冻融裂缝,蓄水池根底需砌筑至当地冻层以下,即1.5米。同时为减少蓄水池开挖方量,在开挖1米以后上覆土1米,因此,蓄水地面高程=池底板高程〔米〕-1.0米+蓄水池高度〔米〕=95.60-1.0+3.5=97.1米c、管道埋设埋设管道的沟槽开挖要由中心线向两边开挖,当地最大冻深为1.50m,本工程设计挖深1.70m,开挖底宽0.6m,开挖顶宽0.8m;管道铺设时管与配件之间连接时均采用承插方式;UPVC管接口,先用砂纸把管接头部位擦好,再用布把碎末擦净,然后抹胶,抹胶一定要均匀,最后把管连接起来。通过对典型小斑C8地块的计算分析,计算得出设计数值,推算出工程区蓄水工程管道设计内容,详见表5-4。表5—4工程区管道埋设土方量计算表工程区名称管径

(mm)长度

(mm)开挖宽度(m)开挖深度

(m)开挖量

(m3)回填量

(m3)1φ1105200.61.5468.00468.00φ9017450.61.51570.501570.50Φ7552350.61.54711.504711.50小计7500——6750.006750.002Φ1104230.61.5380.70380.70Φ9016250.61.51462.501462.50Φ7548750.61.54387.504387.50小计6923——6230.706230.703Φ1107800.61.5702.00702.00Φ9020120.61.51810.801810.80Φ7567000.61.56030.006030.00小计9492——8542.808542.80合计φ1101723——1550.701550.70φ9053824843.804843.80Φ751681015129.0015129.00小计2391521523.5021523.50d、出水栓出水栓竖管根据实际需要,管径确定为φ75mm。根据工程区最大冻土层深为1.5m,本工程管道埋设深度确定1.5m。每个竖管需露出地面0.3m,那么每根竖管长为e、排水井和阀门井为防止灌溉管道中存水,冬季冻胀管道,所以在灌溉管网的管道最低处设置放水阀、并修建排水井,灌溉结束后进入排水井翻开放水阀,管道中的存水通过放水阀门排出管道。工程区需要设置排水井11座。为控制及检修方便,需在干管上安装控制阀,并修阀门井。本次规划,每条干管上修一座阀门井,共计9座。4)工程量计算工程区9个蓄水池单池容量为155m3,需要设置排水井11座,阀门井9座。埋设U-PVC输水管路总长23.915km,竖管1837m。本工程设计出水栓479个〔间距为50m管道及管件工程量表见表5-9。表5—5管道及及管件工程量表工程区名称配件名称规格单位数量1U-PVC管φ110mmm520U-PVC管φ90mmm1745U-PVC管Φ75mmm5235竖管U-PVCΦ75mmm1071钢管φ110mmm125给水栓Φ75mm个150变径三通φ110-φ90mm个3变径三通φ90-φ90mm个11变径三通φ90-φ75mm个112U-PVC管φ110mmm423U-PVC管φ90mmm1625U-PVC管Φ75mmm4875竖管U-PVCΦ75mmm273钢管φ110mmm180给水栓Φ75mm个139变径三通φ110-φ90mm个5变径三通φ90-φ90mm个20变径三通φ90-φ75mm个203U-PVC管φ110mmm780U-PVC管φ90mmm2012U-PVC管Φ75mmm6700竖管U-PVCΦ75mmm493钢管φ110mmm245给水栓Φ75mm个190变径三通φ110-φ90mm个5变径三通φ90-φ90mm个20变径三通φ90-φ75mm个20.2田间道路工程设计1〕设计原那么及标准作业路的修建应在治理前完成,以保证施工运输、治理管护、防火及后期产品运输方便。工程区的道路分上山大路和田间小路。上山的大路多布置在沟边、沟底或山脊上,宽在5米左右,路面坡度应小于15°,为防止流水聚集冲刷路面并利用路水灌田,布置在沟边的道路要修成外高里低的路面,并每隔一段筑一小土埂,将路水引入台面;田间小路一般宽2米,路坡在20°以下,山高坡陡,道路要呈“S”形迂回上山,以便于果实采摘和小型农机具通过。工程区新修作业路12.676km,维修作业路7.414km。断面图单位:cm平面图2〕工程量根据各工程区典型地块设计数据推算工程区田间道路工程量。本项工程田间道路设计路面宽4m,新修作业路12.676km,维修作业路7.414km。新修作业路及维修情况详见下表。表5—6各工程区新修作业路工程量表工程分区斑号合计新修维修1A1939939A2515515A3556556A4725725A5874874A61199520679A817651765A9865865小计743867596792B1692692B2534534B3338169169B4571571B514731473B6563563B722044571747小计6375388824873C1618618C215321075457C3364364C41028350678C511061106C6604604C7285285C8740740小计627720294248合计20090126767414.4其他工程设计〔浆砌石谷坊〕1)设计原那么浆砌石谷坊采用浆砌石砌筑,位置选择在沟道狭窄处,肚大口小,上游平缓宽敞,有利于拦蓄更多的径流泥沙。使综合治理工程区沟道不再下切,冲沟保持稳定,工程区坡耕地面积保持稳定。本实施方案对3工程分区内,将C3、C4两小斑相邻处沟道做为典型设计沟道,进行谷坊工程设计。2)地埂植物、浆砌石谷坊等工程设计本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各工程区梯田地埂植物可在梯田修建后自行栽植紫穗槐等灌木树种,以保证地埂平安稳定发挥作用。3工程区冲沟集雨面积为0.13km2,沟长0.45km,平均比降为46.67‰。沟道中心坐标:东经120°8′7″,北纬40°20′33″,属于Ⅴ2水文分区。典型沟道纵剖面情况见下列图本次设计依据1998年辉煌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出版的《辉煌省中小河流〔无资料地区〕设计暴雨洪水计算方法》〔以下简称“计算方法”〕中的推理公式法进行计算洪峰流量。汇流历时:公式τ=X(L/)Y查附表(3-1)X=57,Y=0.65τ=0.57(L/)0.65=0.11小时A、设计暴雨a、设计暴雨参数见表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表由“计算方法”中附图(1—3)、(1—4)、(1—5)、(1—6)、(1—7)、(1—8)、(1—9)查出年最大三日暴雨均值P三变差系数CV三模比系数Kp年最大24小时暴雨均值P24变差系数CV24模比系数Kp年最大6小时暴雨均值P6变差系数CV6模比系数Kp年最大1小时暴雨均值P1变差系数CV1模比系数Kp年最大10分钟暴雨均值P0变差系数CV0模比系数KpCS采用3.5CVb、时段面雨量计算计算式:PτP面=P×KP×KF其中:KF—点面折减系数。c、暴雨衰减指数n0p的计算根据P10P面/P1P面的比值查附表d、汇流历时τ时段内设计面雨量计算和面暴雨强度计算计算式:由于汇流历时为0.11小时符合辽西t≤1小时条件。故计算式采用:Ptp面=P1p.t1-n0pip=Ptp面/τB、设计洪水计算a、查“计算方法”中附表(3-2)将各种频率下的洪水径流系数α三P、α〔三-24〕、Φp。b、计算洪峰流量QP计算式:Qp=0.278φPIPFc、洪水总量计算洪水总量WP用以下各式计算三日洪量:W三P=0.1α三P×P三P面×F前峰洪量:W(三-24)P=0.1α(三-24)P×P(三-24)P面×F主峰洪量:W24P=W三P-W(三-24)P计算结果见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表。选用10年一遇洪水6.4m3表5—7冲沟流域特性表流域名称:艳阳河水文分区52河长(Km)0.45Kf0.999面积(Km2)0.13τ0.11河道平均比降(‰)46.67X0.57Y0.65表5—8 点雨量成果表时间均值

〔mm〕Cv10分钟17.50.501小时31.10.626小时56.40.7024小时90.40.70三日76.70.70表5—9冲沟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表P〔%〕0.20.33123.3351020P10P面60.856.647.842.338.934.729.023.2P1P面135.1124.5102.287.979.869.655.842.2P6P面280.4257.1207.4175.8158.0135.6105.877.2P24P面449.4412.1332.4281.8253.3217.4169.6123.8P三P面381.3349.6282.0239.1214.9184.4143.9105.0P1P/P6P0.480.480.490.500.500.510.530.55P6P/P24P0.620.620.620.620.620.620.620.62N0p0.550.560.580.590.600.610.630.67N1p0.590.590.600.610.610.620.640.67N2p0.660.660.660.660.660.660.660.6624N2P-10.3440.3440.3440.3440.3440.3440.3440.3446N1P-N2P0.8790.8830.8970.9080.9160.9300.9531.003PτP49.746.639.935.332.629.124.520.2IP460.7432.5370.2327.7302.3270.4227.1187.3φp0.820.790.710.680.630.570.510.47Qm211915121196.45α三p0.690.670.580.550.510.460.410.37α三-24p0.40.370.310.30.300.290.280.28W三p55332211W三-24p-10000000W24p65432211γp0.0150.0140.0130.0120.0120.0120.0110.010W调p66433221Q00.00.00.00.00.00.00.00.0Qp211915121196.45计算泄量如下:QP==6.4m3/s式中:QP10%—设计流量6.4m3过流面积=0.98m2谢才系数C=33.5水力半径R=0.35水力坡降i=0.112计算结果Qj=6.5m3/s约等于所需泄量QP10%=6.4m溢流口为矩形。宽1.6m,高0.62m。以便加快泄出冲沟内洪水,确保浆砌石谷坊稳定。溢流口下游侧建设〔长×宽×厚〕2.5×2.5×0.5m的干砌块石石笼设施,以保护谷坊消减水能。表5-10浆砌石谷坊设计尺寸参考数值表高〔h〕〔m〕上游边坡〔m上〕下游边坡〔m下〕顶宽〔b〕〔m〕底宽〔b〕〔m〕平均宽〔B0〕〔m〕每延长米〔石方量〕〔m3〕21:0.51:0.51.03.02.04.031:0.51:0.51.04.02.57.841:11:0.51.37.04.1516.63)工程量计算浆砌石谷坊建设在沟岸沟底要比拟坚实,要根据实际地形坡度、沟道比降来确定。本实施方案浆砌石谷坊14座〔平均每座长20m〕。其中3工程区沟壑密集,需建设谷坊11座;2工程区沟道较宽,沟底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