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评-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1页
第一单元测评-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2页
第一单元测评-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3页
第一单元测评-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4页
第一单元测评-语文六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测评基础知识(共44分)一、读拼音,写字词。(6分)过年的时候,我有两样最爱:一是吃妈妈包的白菜馅儿的jiǎozi(),再蘸点儿cù(),那味道别提多美了;二是奶奶精心准备的làbāzhōu(),用文火熬个tōnɡxiāo(),早晨用勺子jiǎohuo()均匀,浓稠qiàhǎo()。二、选择正确的答案。(16分)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鞭炮眨眼截然点然间断B.浪漫奈何热情惊异染缸C.猜想肿胀筷子总之解饰D.感觉沸腾何况批此资格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正月(zhènɡ)蜜饯(jiàn)B.娴熟(xián)唾沫(tù)C.骡马(luó)迢迢(zhāo)D.机杼(zhù)演绎(yì)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盈盈一水间(形容饱满)B.春城无处不飞花(指春天的京城)C.迢迢牵牛星(遥远)D.中庭地白树栖鸦(即庭中,庭院中)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鲜红的对联映衬着大红灯笼,处处都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B.他站在讲台上,装腔作势地学老师讲课,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C.这个收纳盒不大,正好用来装这些零七八碎儿。D.这伙凶残的歹徒已经身陷绝境,他们别无他求,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降。5.下列诗句中,不是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是()A.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B.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C.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D.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表达的意思与其他三个词语不同的一项是()A.运动会百米赛跑时,小明跑得可真快,转眼就到达了终点。B.冬季易发流感,请同学们做好预防措施,呼吸之间都有可能会传染。C.这种新兴的事物只是昙花一现,时间会将它淘汰。D.这学期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转瞬之间就要毕业了。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写的,他的作品还有《猫》和《草原》。B.沈从文是我国著名作家,他写过小说《边城》。C.《寒食》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韩翃。D.舒乙是老舍先生的儿子,他也写过《北京的春节》。8.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比喻)B.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夸张)C.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反问)D.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排比)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1.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锅中的粥,有气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仿写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我发现句中加点的词语__________。写一个具有这种用词特点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根据课文内容和积累完成填空。(10分)1.传统节日习俗众多,详略得当的描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老舍先生描写北京的春节,重点描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__________、正月初一、__________这几天的民风民俗,其他日子则略写;《腊八粥》一文,主要叙述了等粥和喝粥这两件事,其中详写的是__________。2.阅读古诗,可以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古诗《寒食》中介绍寒食节禁火的诗句是:“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夜望月》中描写中秋节望月怀远的传统习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古人还有许多描写中国传统佳节习俗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迢迢牵牛星》中描写牛郎织女隔水相望却不得相见的诗句是:“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长歌行》中劝人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共26分)五、课内阅读。(10分)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1.选文第1自然段在课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根据选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画“√”。(2分)选文第2自然段记叙了正月初一人们的活动,是(详写略写),写出了正月初一人们参加活动的(喜悦烦躁)心情。3.正月初一那天,人们都有怎样的活动?请你根据选文内容完成练习。(4分)人物活动人物活动男人们女人们小贩们孩子们4.概括正月初一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六、课外阅读。(16分)儿时趣事(节选)叶永烈儿时最快乐的日子,当然是过年。早就扳着手指头,盘算着离“年”还有几天。喝过腊八粥,吃过祭灶神的关东糖,度过掸灰洗尘的扫房日,“年”就在眼前了。过年的时候,最忙碌的要算父亲,他写得一手好字,亲友邻居都央求他写春联。我总是充当磨墨的角色。记得,那写春联的红纸上杂有星星点点的金箔,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父亲手执毛笔,在那一片红光、金光中,写下一个个遒劲的黑字:“江山千古秀,天地一家春。”“春至花如锦,风来竹自吟。”除夕夜,分配给我的任务是摆弄红萝卜。我把红萝卜横切成一段一段,中心插上牙签,再在牙签上插红蜡烛,红萝卜成了灯座。这样的从上到下一色全红的灯,要做二三十个。除夕夜,我把蜡烛一一点燃,放在每一间屋子的四角。听大人们说,这叫“岁灯”。我还用小刀把一个红萝卜按纵向切出一道道三角形,再用刀横着切成一片一片,每一片都成了“齿轮”,看上去像一朵红花。红萝卜那黄芯,此时成了黄色的花蕊一般。然后,我把这一朵朵“红花”,撒在年夜饭的每一道菜上。据父母说,“红花”象征喜庆,给年夜饭添彩。春节的序幕是从祭灶神开始的。那时候我的温州老家人口众多,宽敞的灶间砌着乒乓桌那般大的三眼灶。烧菜时,柴火在灶膛里燃烧,金黄色的火舌舔着黑色的锅底。三口大铁锅冒着热气。在一片火光、水汽和黑烟之中,灶神爷端坐在三眼灶上方,他的双眼一直像桂圆般睁着。据说,不管是谁,在厨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灶神的眼睛。掌勺的厨师金伯伯有时从锅里夹起一块热乎乎的红烧肉塞进我的小嘴巴,总是用身体遮住我,以挡住灶神雪亮的目光……如此这般,我从小就对灶神望而生畏。1.读选文,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岁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文围绕“趣”写了哪三件事?其中哪两件事是详写?哪件事是略写?(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详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写:________________。3.“儿时……早就扳着手指头,盘算着离‘年’还有几天。”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这段话体现了作者小时候期盼过年的急迫心情。B.这段话包含了儿时的童趣。C.因为算不准到“年”还有几天,所以要扳着手指头算。D.因为过年是最快乐的日子,所以“我”盼望着“年”早点到来。4.下列春节风俗活动在文中没有写到的一项是()。(2分)A.拜年B.写春联C.点“岁灯”D.祭灶神5.作者叙事时有详有略,请你结合选文内容,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作者通过记叙了过年时发生的几件事,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习作表达(共30分)七、习作。(30分)同学们,你的家乡有什么风俗习惯?你参加过什么节日的风俗活动?请你根据亲身经历写一篇作文。要求:1.详略得当。2.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参考答案一、饺子醋腊八粥通宵搅和恰好二、1.B2.D3.A4.D5.C6.B7.C8.B三、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2.【示例】小溪蹦着跳着,唱着歌曲冲进了河流妈妈的怀抱。3.意思相近【示例】暴躁会使人丧失温和,急躁会使人远离冷静,浮躁会使人告别淡定,保持一颗平和的心,生活才会充满阳光,充满快乐。四、1.除夕正月十五等粥2.轻烟散入五侯家今夜月明人尽望【示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3.脉脉不得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五、1.承接上文,引出下文2.详写喜悦3.拜年接待客人摆摊儿逛庙会4.热闹、美好六、1.红萝卜横切成一段一段,中心插上牙签,再在牙签上插红蜡烛,除夕夜放在每一间屋子的四角。把一个红萝卜按纵向切出一道道三角形,再用刀横着切成一片一片,每一片都成了“齿轮”,看上去像一朵红花。2.写春联、做“岁灯”和“红花”、祭灶神。做“岁灯”和“红花”祭灶神写春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