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起生活碎片作文1000字_第1页
拾起生活碎片作文1000字_第2页
拾起生活碎片作文1000字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拾起生活碎片作文1000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闲来无事,思前想后,终是寻不到乐子消遣,便取下书架上厚厚一本,早已落了灰的诗经。

心下微动,随手翻开,也不知是看进了什么,只是瞧见几句有意思的,便就拿来随口吟诵。

还未读完几首,不由心中烦躁不已,为这书中“伤离别”的难掩愁思,更为了自己的无心向书。

许是诗经晦涩难懂,许是内容枯燥乏味,又许是我与突生的惰性恰逢其会。

便是行行字迹都入了目,合上书页,细细回想,只觉心中虚无一片。不禁,惆怅之意涌上心头。

索性抛开诗经,将其塞回书架。此时的我,像极了那些没了繁文缛节的束缚的封建女子,解开死死纠缠足下的裹脚布,不用顾及那帮子迂腐之人的畸形审美,只是单纯地释放天性。

我将一旁的手机划开,手指灵活上下翻转几下,随手点开社交网络工具,企图获知些有趣得紧的八卦花边。

那种惬意,维持不过几分钟,却令我惊觉毛骨悚然,心下难掩的窃喜,毫无负罪感的愉悦,都使我不禁自我拷问。

那些毫无营养的速食新闻,宛若病毒般快速传播的名人花边,以及所谓的哗众取宠的标题党们,真的已经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必需品了么?

我微微汗然,想起自己对电子产品下意识地依赖,想起闲暇时,难以自控地摩挲手机。这些并不明显的细枝末节,却在逐渐潮湿的心底,慢慢滋生着。

而正是因为现如今的高新科技,使这个时代宛如陀螺般高速运转着,忘了给世人喘息的机会,却硬生生地将生活碎片化了。

于是,我们有了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置身于发达便捷的网络之中,随时随地便可从灵活精小的手机上获知一系列的新闻速递。

不置可否的是,科技的发展是新世纪,新人类的福音,而网络社会所带给人们的益处更是如数家珍。

然而,在我们一味沉溺于那些电子产品的同时,更应该明晰一切事物都有两重性。

而科技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副面产品,便是我们碎片化的生活。

就像文章开篇一样,相信不少人也与我有着相同的困扰,为什么每次想要阅读时,都顿感有心无力呢?

原因很简单,只是我们往往会避重就轻地把它归结为不静心,实则不然。

之所以无法定心阅读,其实是由于早已潜移默化地,深埋于我们心底的获取信息的习惯所造成的。

坐在拥挤的地铁上,心中难耐想要读书的欲望,可是手中无书,该如何?

坐在餐桌上用着早餐,刚想伸手那份晨报以作消遣,可是手边无报,又该如何?

然而,有了手机,上述困境便有了解决的办法。于是,顺其自然地,我们便渐渐习惯了依赖电子设备,来认识和了解外面的世界。

这般的碎片化阅读方式,无法形成完整有逻辑的知识体系、弱化了思考能力、摒弃了深度阅读,对于阅读者来说,碎片化阅读削弱了阅读的自主性。

在当今这个精神产品极度匮乏的年代,求知欲旺盛的人们往往饥不择食,有什么读什么,理所应当地,网络阅读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宠儿。

有人认为,碎片化的阅读要比深度阅读来的便捷省时,其实,碎片化阅读不是时间的有效利用,而是时间的有效浪费,它让碎片化的时间变成碎片化的人生。

这样碎片化的阅读不是醒酒汤,而是麻醉剂。

它不仅不会使人们有效接收信息,反而会使人们丧失了自我求知阅读的能力,这也正是为何人们大多无法定心阅读的根本原因。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吗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人。”

的确,当下快节奏的生活将人们吞没于汽车的鸣笛声里,让我们一味盲目地在人生的跑步机上快速奔走,却忘了开始的初衷。

古有寒窗苦读,读遍圣贤书之士,有又悬梁刺股,寒门立雪之典,古人之所以能够由此之志,乃是心无外物所致。

若是我们偶尔能放慢脚步,捧上三两本书,将我们的手机搁置一遍,就这样静静地读上一读。或许,你会发现单纯追求效率的碎片化生活,所永远无法给予你的真实感和充实感。

世界很大,我们会对很多事情无能为力。谁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重要的是你怎么去看待。当坏事降临,不要一味地浪费时间自怨自艾,不停地埋怨生活的不公。有时,眼睛看到的东西,并不是它实际的样子。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事与愿违,请相信命运一定另有安排。你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不是偶然,无论是好是坏,他们都将是你成长路上的台阶,帮助你变成更好的人。以平和的心态对人对事,不因幸运而忘乎所以,也不因不幸而垂头丧气。时间久了你会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